首页 理论教育 纳兰性德墓志铭:纳兰氏文学家满族家族的杰出作品

纳兰性德墓志铭:纳兰氏文学家满族家族的杰出作品

时间:2023-07-2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石刻馆藏的清人墓志不多,但都是很重要的作品,尤其是清代杰出词人纳兰性德家族的墓志。纳兰性德的墓志铭,是研究这位杰出的满族文学家最具权威的重要资料。容若,姓纳兰氏,初名成德,后避东宫嫌名,改曰性德。

纳兰性德墓志铭:纳兰氏文学家满族家族的杰出作品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乙丑(六日)卒

志长76厘米 宽76厘米 厚14厘米

正书存38行1648字

志于1972年海淀区上庄乡上庄村出土,现藏首都博物馆

盖发现于1983年,保存在海淀区上庄乡原纳兰性德陈列馆

志文38行,满行61字,正书。盖文4行,满行5字,篆书

首题“清通议大夫一等侍卫佐领纳兰君墓志铭”,徐乾学撰文,高士奇书丹,陈廷敬篆盖。据志,志主生于1656年,卒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五月六日。姓纳兰,原名成德,后改性德,字容若,号饮水等。满洲正黄旗,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清代著名词人,有《纳兰词》行世。

石刻馆藏的清人墓志不多,但都是很重要的作品,尤其是清代杰出词人纳兰性德家族的墓志。纳兰性德(1656—1685年),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是清代杰出的词作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其父明珠(1635—1708年)是康熙初年的大学士,曾在康熙平定“三藩之乱”中起重要作用(其夫妇的墓志现藏于首都博物馆)。其二弟揆叙(1674—1717年)和三弟揆方(1680—1708年)也是当时的名流。纳兰氏家庭的墓地在今海淀区上庄乡的上庄村(旧名皂荚屯),现在建有纳兰性德纪念馆。

纳兰性德虽然生命短暂,但著作颇丰:《通志堂集》二十卷(含赋一卷、诗词各四卷、经解序三卷、文二卷、《渌水亭杂识》四卷),《词林正略》;辑《大易集义粹言》八十卷,《陈氏礼记说补正》三十八卷;编选《近词初集》《名家绝句钞》《全唐诗选》等书。而且,这些多是其鞍马扈从之余完成,笔力惊人。纳兰性德的词现存349首,刊印为《侧帽词》《饮水词》两本集子,后多称《纳兰词》,风格清新隽秀,哀感顽艳,有南唐后主遗风,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纳兰性德的墓志铭,是研究这位杰出的满族文学家最具权威的重要资料。墓志铭的撰写者徐乾学,是江苏昆山县人,康熙九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大儒顾炎武的外甥,兄弟三人同耀巍科,交际广泛,名重士林。曾因缘性德之父明珠,颇受康熙皇帝赏识。康熙十一年(1672年)徐乾学任顺天乡试副主考官,纳兰性德考取举人。此后的两三年间,性德经常按时去徐府听乾学“讲论书史”。并在徐的指导之下,出资并组织四五好友,共同参与编纂《通志堂经解》一书。他们相识有十三四年之久,在纳兰性德有关经、史知识的获得,及政治思想的成熟过程中,徐乾学的影响颇大,当纳兰性德逝世之时,明珠的势力仍然炙手可热,徐乾学素负文辞渊雅之名,又同性德有师生之谊,明珠请他为性德撰写墓志铭,彼此增光。徐乾学自然慨然应诺,并又撰写了性德的神道碑文

纳兰揆方夫妇墓志是大名鼎鼎的年羹尧(?—1726年)撰文。凡是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没有不知道骄横跋扈、不可一世的年羹尧的,而这位年大将军就是纳兰性德的女婿,而且是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能写一手好文章。他替揆方夫人写的墓志,简直就是一篇感人的抒情散文。(www.xing528.com)

对《纳兰性德墓志铭》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员刘卫东先生录文如下:

皇清通议大夫一等侍卫佐领纳兰君墓志铭

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教习庶吉士昆山徐乾学撰文

经筵讲官都察院左都御史泽州陈廷敬篆盖

日讲官起居注翰林院侍读学士钱塘高士奇书丹

呜呼!始容若之丧而余哭之恸也。今其弃余也,数月矣,余每一念至,未尝不悲来填膺也。呜呼!

岂直师友之情乎哉。余阅世将老矣,从吾游者亦众矣,如容若之天姿之纯粹、识见之高明、学问之淹通、才力之强敏,殆未有过之者也。天不假之年,余固抱丧予之痛,而闻其丧者,识与不识皆哀而出涕也,又何以得此于人哉!太傅公失其爱子,至今每退朝,望子舍必哭,哭已,皇皇焉如冀其复者,亦岂寻常父子之情也。至尊每为太傅劝节哀,太傅愈益悲不自胜。余间过相慰则执余手而泣曰:惟君知我子,惠邀君言以掩诸幽,使我子虽死犹也。余奚忍以不文为辞。顾余之知容若,自壬子秋榜后始,迄今十三四年耳。后容若入侍中,禁廷严密,其言论梗概有非外臣所得而知者。太傅属痛悼未能殚述,则是余之所得而言者,其于容若之生平又不过什之二三而已。呜呼!是重可悲也。

容若,姓纳兰氏,初名成德,后避东宫嫌名,改曰性德。年十七补诸生,贡入太学。余弟立斋为祭酒,深器重之,谓余曰:司马公贤子非常人也。明年,举顺天乡试,余忝主司,宴于京兆府,偕诸举人青袍拜堂下,举止闲雅。越三日,谒余邸舍,谈经史源委及文体正变,老师宿儒有所不及。明年会试中式将廷对,患寒疾,太傅曰:吾子年少,其少俟之。于是益肆力经济之学,熟读通鉴及古人文辞,三年而学大成。岁丙辰应殿试,条对凯切,书法遒逸,读卷执事各官咸叹异焉。名在二甲赐进士出身。闭门埽轨,萧然若寒素,客或诣者辄避匿。拥书数千卷,弹琴咏诗自娱悦而已。未几,太傅入秉钧,容若选授三等侍卫,出入扈从,服劳惟谨,上眷注异于他侍卫。久之,晋二等,寻晋一等。上之幸海子、沙河、西山、汤泉及畿辅、五台、口外、盛京、乌剌及登东岱、幸阙里、省江南,未尝不从。先后赐金牌、彩缎、上尊御馔、袍帽、鞍马、弧矢、字帖、佩刀、香扇之属甚夥。是岁万寿节,上亲书唐贾至《早朝》七言律赐之。月余,令赋《乾清门应制诗》,译御制《松赋》,皆称旨,于是外庭佥言,上知其有文武才,非久且迁擢矣。呜呼,孰意其七日不汗死耶!容若既得疾,上使中官侍卫及御医日数辈络绎至第诊治。于是上将出关避暑,命以疾增减报,日再三,疾亟,亲处方药赐之,未及进而殁,上为之震悼,中使赐奠,恤典有加焉。容若尝奉使觇梭龙诸羌,其殁后旬日,适诸羌输款,上于行在遣官使拊其几筵哭而告之,以其尝有劳于是役也。于此亦足以知上所以属任之者非一日矣。

呜呼,容若之当官任职,其事可得而纪者,止于是矣。余滋以其孝友忠顺之性,殷勤固结,书所不能尽之言,言所不能传之意,虽若可仿佛其一二而终莫能而悉也为可惜也。容若性至孝,太傅尝偶恙,日侍左右,衣不解带,颜色黝黑,及愈乃复初。太傅及夫人加餐辄色喜,以告所亲。友爱幼弟,弟或出,必遣亲近兼仆护之,反必往视,以为常。其在上前,进反曲折有常度。性耐劳苦,严寒执热,直庐顿次,不敢乞休沐自逸,类非绮襦纨夸者所能堪也。自幼聪敏,读书一再过即不忘。善为诗,在童子已句出惊人,久之益工,得开元、大历间丰格。尤喜为词,自唐、五代以来诸名家词皆有选本,以洪武韵改并联属名《词韵正略》。所著《侧帽集》后更名《饮水集》者,皆词也。好观北宋之作,不喜南渡诸家,而清新秀隽,自然超逸,海内名为词者皆归之,他论著尚多。其书法摹褚河南,临本禊帖,间出入于黄庭内景经。当入对殿廷,数千言立就,点画落纸无一笔非古人者。荐绅以不得上第入词馆为容若叹息,及被恩命引而置之珥貂之行,而后知上之所以造就之者,别有在也。容若数岁即善骑射,自在环卫益便习,发无不中,其扈跸时,毡帐内雕弓书卷,错杂左右,日则校猎,夜必读书,书声与他人鼾声相和。间以意制器,多巧垂所不能。于书画评鉴最精。其料事屡中,不肯轻与人谋,谋必竭其肺腑。尝读赵松雪自写照诗有感,即绘小像仿其衣冠,坐客或期许过当,弗应也。余谓之曰:尔何酷类王逸少?容若心独喜。所论古时人物,尝言王茂弘阑阑,心术难问;娄师德唾面自干,大无廉耻,其识见多此类。间尝与之言往圣昔贤修身立行及于民物之大端,前代兴亡理乱所在,未尝不慨然以思。读书至古今家国之故,忧危明盛,持盈守谦、格人先正之遗戒,有动于中未尝不形于色也。

呜呼,岂非大雅之所谓亦世克生者耶,而竟止于斯也。夫岂徒吾党之不幸哉!君之先世有叶赫之地,自明初内附中国,讳星根达尔汉,君始祖也,六传至讳杨吉努,君高祖考也。有子三人,第三子讳金台什,君曾祖考也。女弟为太祖高皇帝后,生太宗文皇帝。太祖高皇帝举大事而叶赫为明外捍,数遣使谕,不听,因加兵克叶赫,金台什死焉。卒以旧恩存其世祀。其次子即今太傅公之考,讳倪迓韩,君祖考也。君太傅之长子,母觉罗氏,一品夫人。渊源令绪,本崇积厚,发闻滋大,若不可圉。配卢氏,两广总督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兴祖之女,赠淑人,先君卒;继室官氏,光禄大夫少保一等公朴尔普女,封淑人;男子子二人,福哥、永寿遗腹子一人;女子子一人,皆幼。君生于顺治十一年十二月戊辰,卒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己丑,年三十有一。君所交游皆一时隽异于世所称落落难合者,若无锡严绳孙、顾贞观、秦松龄、秀水朱彝尊慈溪姜宸英尤所契厚,吴江吴兆骞久徙绝塞,君闻其才,力赎而还之。坎坷失职之士走京师,生馆死殡,于赀财无所计惜,以故君之丧,哭之者皆出涕,为挽辞者数十百人,有生平未识面者。其于余绸缪笃挚,数年之中,殆日以余之休戚为休戚也,故余之痛尤深,既为诗以哭之,应太傅之命而又为之铭。铭曰:天实生才,蕴崇胚胎,将象贤而奕世也而靳与之年,谓之何哉。使功绪不显于旗常、德泽不究于黎庶,岂其有物焉为之灾,惟其所树立亦足以不死矣,亦又奚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