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3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学展望

203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学展望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的战略规划是正当的、积极的,有利于满足人在新时期拥有的各种合理的需要,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2035年远景目标顺应生产力发展趋势,推动生产力发展。2035年远景目标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为依归。总之,2035年远景目标旨在引导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合理需要,促进需要的人化,防止需要的异化,为全体中国人民构建一个真正以人为中心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系。

203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学展望

从价值层面上看,需要有正不正当、合不合理之分,只有符合一定价值标准的需要才是正向的积极的需要,而只有正当的、合理的需要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内在动力。2035年远景目标提出的战略规划是正当的、积极的,有利于满足人在新时期拥有的各种合理的需要,进而推动整个社会向前发展。

2035年远景目标顺应生产力发展趋势,推动生产力发展。人的需要始终不能独立于客观的物质基础,社会生产力水平就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的需要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2035年远景目标是中央依据生产力发展客观规律以及未来我国面临的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发展态势,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实事求是作出的战略安排,而没有好高骛远地设定超越发展阶段、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目标。在遵循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规律基础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进而为更好地实现人的更广泛、更高层次的需要提供充足的物质条件。

2035年远景目标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为依归。远景目标蕴含着深刻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对于“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6]的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关注与群众生存、享受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社会事业的发展。

2035年远景目标符合我国基本国情。人的社会生活是历史的具体的,人的需要也因所处历史传统的差异和现实环境的发展变化而显得具体生动且富有个性。“所谓必不可少的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一样,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多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因此,和其他商品不同,劳动力的价值规定包含着一个历史和道德的因素。”[7]因此,发展目标的设定也要符合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和国家当前及未来面临的实际情形。我国的现代化发展目标当然也要充分体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和长远发展目标,充分考虑发展形势的实际变化情况。2035年远景目标是在科学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基础上绘制的现代化发展蓝图,既怀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中华民族千年夙愿的历史使命,又面向我国在当前和未来面临的瞬息万变的复杂发展环境提出了应对策略。(www.xing528.com)

2035年远景目标满足了人的创造性活动需要。人们对于创造性活动的需要是人的需要体系中层次高、价值高的需要,通过创造性活动,人不仅提高了自身素质,还为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贡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十九大确定的到2035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强调了创新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核心作用,2035年远景目标又提出了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推动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等重大战略和目标,持续加强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保证,深化体制改革,旨在为全社会的创造性活动营造良好创新环境,让全体人民的智慧源泉充分涌流,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在创新创造中实现自身价值,从而让创新真正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总之,2035年远景目标旨在引导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合理需要,促进需要的人化,防止需要的异化,为全体中国人民构建一个真正以人为中心的美好生活需要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