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全面展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人的重要作用

全面展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人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前提条件。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观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为了人民。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当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因而,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旨归。中国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全面展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人的重要作用

国家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核心内容和前提条件。在唯物史观的视域中,人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创造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起主导作用和决定作用的因素,因而,作为“创造历史”的历史行动,国家现代化“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2]。在这个过程中,人的需要、主体性和能力及其存在方式具有关键性意义,构成国家现代化的根本前提和基本表征。在这个意义上,国家现代化在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

人的现代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主要是指整个人类状况的现代化,包括人的主体意识和人口素质的现代化,后者则主要是指人的个体素质的现代化。美国社会学家阿历克斯·英格尔斯就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人的现代化这一概念的。英格尔斯提出的人的现代化的十二条标准,就是从个人素质而言的。当然,个人不是“某个人”或“某些人”,而是“每个人”或“一切人”,起码是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因而,本文所讲的人的现代化,尽管离不开人口结构、人口类型、人口素质等广义的人的现代化,但主要是指个人素质的现代化,亦即“现实的个人”的现代化。道理很简单:没有个人素质的现代化,就没有社会人口素质的现代化,也就没有国家现代化。人的素质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是由知识、观念、品质、能力等因素构成的整体,其中,能力是核心和关键要素。

西方现代化以人的现代化为先决条件。尽管人们常常根据现代化的渊源关系,将现代化分为“内生型”和“外生型”两种类型,但实际上,迄今为止,所有的现代化都是西方现代化,都是走的西方现代化道路。英格尔斯在对西方现代化历史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和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3]这个结论是符合实际的。西方现代化本质上是人的现代化。一方面,西方现代化以人的解放为前提。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开启,无疑始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而这三大运动实质上都是人的解放运动,把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了从“传统人”向“现代人”的转变,成功塑造了资本主义新人,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西方现代化过程即是资本疯狂扩张的过程,资本原则构成了西方现代化的支柱。资本的唯一使命是追求剩余价值、增殖自身,而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工人的劳动,因此,人是“最重要”的。没有工人劳动能力的提高,资本愿望就会落空,也就不可能有工业革命的完成。也就是说,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西方现代化。

但是,在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人的现代化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现代化,而是一种工具的现代化。西方现代化以工具理性为核心支撑,甚至可以认为,西方现代化是工具理性的产物。在资本逻辑中,工人只是一种生产工具,只有在创造剩余价值的过程中才有价值和意义,因而,人的现代化实质上是工人劳动能力的“现代化”,即工人是作为创造剩余价值的工具而受到重视并获得发展的。马克思透过现象深刻地洞悉了这一本质:在工业革命中,工人即“局部工人”只是机器上的一个零件,被固定在机器上,成为机器的一部分。尽管“总体工人”展现出强大的“社会劳动的自然力”,但这种强大的集体力量是建立在“局部工人”能力提高的基础上的。由于“局部工人”被固定在机器的某一个部位,担任某一种专门生产职能,只能本能地像机器部件那样从事整齐划一的连续的运动,“只要总机器本身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同时劳动并结合在一起的机器构成的体系,以它为基础的协作也就要求把各种不同的工人小组分配到各种不同的机器上去”[4]。相反,资本家的权力则主要表现为机器和对机器的占有,工人连同机器一起作为生产工具为资本家所占有和支配,“结果是,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5]。因此,人沦为一种工具,呈现出畸形、片面的发展。(www.xing528.com)

与西方现代化根本不同的是,中国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虽然具有“外生型”的特征,但不是西方现代化道路的“中国化”,而是一条完全异质的新路。其异质性虽然具体表现在诸多方面,但根本的、核心的是以人民为中心和以资本为中心的分野。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以资本逻辑为逻辑,是资本的全球性扩张。中国现代化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其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当然,中国现代化也不能没有资本,必须充分利用资本的积极因素,但前提是驾驭资本。中国现代化是以驾驭资本而展开的历史行动,而驾驭资本的正是“现实的个人”,从而彰显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逻辑。因此,“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6]

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观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为了人民。这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直接决定着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一切为了人民”既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根本目的是人民幸福,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是依靠人民。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当然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因而,确立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性,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在这个意义上,人民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只有依靠人民才能创造历史伟业。三是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实际上是一个共同富裕的问题。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旨归。共同富裕不只限于物质文化生活领域,还包括人民日益广泛的需要。实际上,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呈现,因为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富有的人”即是全面发展的人。

中国现代化的实质和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化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现代化,其中,人的现代化是核心和关键因素,它不仅是中国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还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未来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未来社会莅临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人的智力、体力和技能等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发展和运用,即实现“个人本身的才能的一定总和的发挥”[7],才能创造巨大的生产力,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物的依赖性”而成为“自由的人”。同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关键在人。如果不能实现人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根本性变革,再好的制度和理想都没有意义。在这个问题上,英格尔斯的认识是独到而深刻的:“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它的现代政治、经济和文化管理机构中的工作人员都获得了某种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性,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否则,高速稳定的经济发展和有效的管理,都不会得以实现。即使经济已经开始起飞,也不会持续长久。”[8]这无疑给我们以重要的启迪。尽管人的现代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但人民的主体地位的确立和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具有关键性意义,它既是人的能力全面释放的根据与表征,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质与底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