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代中国社区教育机构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当代中国社区教育机构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我国社区学院实体化建设的现状与改革发展,学术界有少数人进行了探讨。金德琅在其著作中介绍了上海市社区学校实体化的情况。但研究这一问题的人和成果都还太少,表明这一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对于我国欠发达地区社区教育机构实体化状况的专门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如金德琅所调查的是我国社区教育走在全国最前列的上海市,其实体化程度也代表了我国的最高水平。

当代中国社区教育机构的现状与发展方向研究

对于我国社区学院实体化建设的现状与改革发展,学术界有少数人进行了探讨。金德琅在其著作中介绍了上海市社区学校实体化的情况。如普陀区每一个街道(镇)都设有1所社区学校,做到了组织实体化、师资队伍实体化、课程实体化、教学管理实体化、设施实体化。[107]再如,在社区学校管理和制度建设方面:上海市在市、区(县)和街道(乡镇)三级分别成立了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社区教育、社区学校发展的规划、统筹、决策、指导、督察等工作。社区学校由所在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和人民政府负责管理。社区学校的内部一般是成立校务委员会,正副主任分别由街道(乡镇)领导担任,街道(乡镇)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和校长(常务副校长)任委员,下设校长办公室,并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进行了详细分析。[108]

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受中国成人教育协会社区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委托,于2009年2月牵头开展了“社区教育三级网络标准化建设的研究”,对全国266所社区学校、100所成人学校进行了调查,对社区学院、社区学校和村(居委)教学点标准化建设中的重要经验和问题进行了总结。发现:其一,社区学院的主办单位多为当地区县政府;多成立于2003年之后;多为独立法人事业单位;28.57%的社区学院在资源上是独立的,其余大多在当地电大、成人高校等基础上建立或合署办公;一半以上的社区学院的校舍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下;师资平均编制数为63人,但地区差异极大;政府投入在500万元以上的社区学院相对集中在上海、北京等地。其二,社区学校独立法人单位所占比重不大;街道投入在10万元以下的占大多数;专职教师比例偏低,有些甚至没有专职教师。其三,村、居委会办学点教室建筑面积平均为184平方米;大多数办学点无专职干部,专兼职教师数量在3名左右。[109]

对于如何加强我国社区教育机构实体化建设,也有少量学者对此进行了探讨。如厉以贤指出,我国社区教育实体建设的方向应为:低重心,重点建在区、街、居等基层;多功能,既具有教育培训功能,又兼具组织协调、宣传、科研等多种功能;各种层次的社区教育实体相互联系,形成实体网络系统;向社区开放,广辐射;集普、职、成、老年教育于一体,职前培训与在职培训、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补偿教育与休闲教育、青少年教育与家长教育并举;名称、规格、机构、做法等多样。建设社区教育实体的要点是:根据实际需要和具体条件建立实体;在“实、活、新、优”四个字上做文章,实”即实体的基地、设施、机构、人员、实务等,“活”即搞得生动活泼,“新”即内容新、办法新,“优”即工作讲求质量和效益;实体建设需要一个过程。[110]

金德琅提出了比较详细的推进我国社区学校实体建设的对策:深入调查社区居民的特点及教育需求;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体现教育理念的先进性、教育内容的适应性、教育方法的灵活性、教育手段的现代性、教育效果的社会性;在开展自编教材的基础上,广泛开展校际合作,集中编写;建设社区教育基地,沟通与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的联系;建立社区学校工作委员会;设立社区教育奖励基金;对社区学校办学各方面提出明确的质化和量化的指标体系,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对所有社区学校进行评估;建立挂职校长制度;教师职称评定可通过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渠道进行,也可由教育人事部门建立社区教育专业任职资格的相关职称系列;建立社区学校网站,深入社区的每个家庭。[111]他还对社区学校管理和制度的实体化建设提出了建议。首先,提出要建立六大机制,即目标机制、绩效责任制约机制、校本管理机制、全面激励机制、学校日常管理机制、制度反馈机制。其次,提出了社区学校规范管理构想:尽快修订或建立相关的地方法规和行政规章,规范社区学校的管理;积极建立社区学校管理制度;完善社区学校校务委员会;强化、规范市、区县和街道乡镇的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学员、兼职教师和社区教育志愿者的作用。[112](www.xing528.com)

陈乃林等提出,一般而言,社区学校由一个教育委员会和一个校务委员会组成。教育委员会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教育行政单位、社会单位领导或相关人员及群众代表组成,其职能是把握办学方向,调控教学内容,协调教学资源和引导群众参与。在教育委员会之下是学校管理实体即校务委员会,其成员大多由德才兼备的教育专门人才组成。认为社区居委会兴办的基层教学点,一般只需有授课教室、少量电脑、图书资料等。街道(乡镇)一级的社区学校,其场地与设施则应不低于普通建制的小学或初中水平,有能容纳数百学员的教学场地,还应有电脑、语音、舞美、实验室、图书资料室等专业授课场所。社区培训学院则应比照高中及大专院校水平来配置。作者还列举了上海市嘉定区社区学校办学点的设置标准。[113]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我国学术界对社区教育机构的实体化建设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初步确定了实体化建设的框架,也有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调查,并呈现了大量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对我国各地社区教育机构的实体化建设起着榜样借鉴作用。但研究这一问题的人和成果都还太少,表明这一问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对于我国欠发达地区社区教育机构实体化状况的专门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如金德琅所调查的是我国社区教育走在全国最前列的上海市,其实体化程度也代表了我国的最高水平。但在我国的大多数地方,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及农村地区,社区教育还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其实体化建设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不少地方还处于只是挂一个牌子,在组织管理、师资队伍、课程、教学、设施等方面都没有落到实处的状态。而且从现有研究看,发达地区社区教育机构实体化中的一些做法是否完全合理也值得商榷,如社区学校校长及社区学校校务委员会正副主任都分别由街道(乡镇)的领导担任,体现了浓厚的行政办学特色,社区居民及社会团体没有获得应有的权利,如何既能保障社区学校的工作落到实处,又能促进居民的参与这个问题学术界极少有人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