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为什么新中国初期照搬苏联模式

为什么新中国初期照搬苏联模式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经济形势非常严峻。相似的国情促使我国照搬了苏联模式,期待通过学习苏联模式复制苏联的成功。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期望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清楚认识到,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基础之上。

为什么新中国初期照搬苏联模式

1.什么是苏联模式?

所谓苏联模式,是指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斯大林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高度集中为主要特征的,覆盖经济政治、外交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的相关理论、制度、体制及政策。总的来看,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制度层面,即社会主义制度;二是具体体制和机制层面,它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和特点,如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以党代政的领导体制,独断专制的文化体制等等。

苏联模式最显著的特征是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体制。在经济上,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国家政权作为核心,在党中央的领导以及各级党组织的具体实施下,采用大量的行政命令与行政手段推动国家工业发展。在所有制结构方面,实行以全民集体所有制在内的单一公有制形式,不允许任何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存在。在经济结构方面,把重工业发展作为重点,忽视农业轻工业的发展,形成了一个重工业占据绝对优先地位的畸形经济结构。在管理体制方面,中央集宏观微观经济决策权于一身,将管理权和经营权统一起来,直接支配企业的人力、财力、物力和产、供、销大权。在经济运行机制方面,实行排斥价值规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具有高度集中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也就是说,主要计划指标由国家自上而下集中制定。

在政治上,苏联模式的特点是高度集权的行政命令体制。用人治取代法治,长官意志盛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任制和终身制;党和国家缺乏有效的人民监督体制;党政职权不分,以党代政;总书记专权,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联邦制国家结构高度中央集权。

在文化上,苏联模式的特点是学术问题政治化,利用行政手段干预学术研究;绝对的统一意志,文化领导体制高度集权,学术文化团体官方化,大规模的情报封锁;狂热的“个人崇拜”盛行。

2.新中国成立初期照搬苏联模式的原因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情

一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从1840年到1949年的一百多年的战乱导致国民经济彻底崩溃。从1840年到新中国成立,中国人民遭受了“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5亿多农民一无所有,再加上军阀连年混战,灾荒四起,流民遍地,饿殍遍野,人民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饥寒交迫的状态。

二是内外敌人的威胁。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面临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在国际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获得了苏联、东欧、亚洲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国家、部分民族独立国家的认可与支持,这有利于我国革命建设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不甘心接受在中国的失败局面,秉持敌视并拒绝承认新中国的立场,阻碍其他国家承认中国,阻挠恢复我们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支持国民党残余分子进行破坏,试图对我国进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企图扼杀新中国。在国内,解放战争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的诞生是当时形势的主流,但仍有许多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完成。首先,全国仍有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台湾的全境和福建、湖南、湖北、陕西、甘肃的局部地区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尚未解放。国民党反动派在这些地区保留了200多万政治匪徒,企图在大陆建立所谓的“反共”基地,继续做人民的敌人。其次,在新的解放区农村(相当于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左右),土地改革尚未开始,封建土地剥削制度依然存在,农民与地主间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再次,当国民党反动派逃离大陆时,留下许多反革命分子,企图东山再起,亟待清理镇压。

三是工业的极度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经济形势非常严峻。长期的战乱、帝国主义以及国民党反动派的掠夺,给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1949年和1936年相比,重工业产品产量下降70%,轻工业产品下降30%。全国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原煤3243万吨,棉纱180万件。农村破产的情况相当严重,1949年的粮食产量只有2263.6亿斤,较1936年下降了约24%以上,棉产降低47%以上。”[1]

总之,我国当时面临的这些情况,极其类似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成立之初的苏联。相似的国情促使我国照搬了苏联模式,期待通过学习苏联模式复制苏联的成功。(www.xing528.com)

(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期望

当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清楚认识到,中国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体系基础之上。但是,1949年,新中国的工业水平就像毛泽东所表述的那样:“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汽车、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许多机器不能造。”[2]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非常落后。为了快速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经济体系,以毛泽东为首的新中国领导人把工业化作为新中国经济的首要战略目标,认为只有学习苏联才能使中国摆脱落后的局面。

3.客观、公正地评价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的形成有一定的客观原因,在某些特定的历史时期确实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但它并不是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模式,其弊端也显而易见。比如,其教条主义式方法使其最终成为一个僵化的模式,使社会主义国家走了很多弯路。要客观、公正地评价苏联模式,我们首先要坚持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必须充分肯定苏联模式的根本性质。在经济上坚持公有制,在政治上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在文化上把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以及在对外关系上的国际主义,说明了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性质。而其不足之处在于具体实践中未能很好地将这些基本原则与本国国情相结合。

第二,应该进行具体分析。也就是说,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具体实现形式要进行具体分析。

第三,应该进行历史分析。也就是说,把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项制度、方针和政策纳入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环境进行评价。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列宁去世以后,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的思想,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通过实施社会主义工业化、农业集体化、文化革命和文化建设,实现了国家工业化,消灭了私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与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然而,这个模式具有两重性。既具有开创性,给人以启示;又具有不完善性,存在一定弊端。对这个模式美化或丑化、全盘肯定或否定,都与客观事实不相符。我们必须从历史角度分析,即将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种制度、方针和政策置于当时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中进行评价,切忌从已变化了的条件出发评价历史事实。

在此基础上,才能更好地理解苏联模式的优点和弊端。从历史进步性来说,苏联模式确实在其创建初期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其一是保证了苏联高速度地发展重工业,一跃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苏联的经济技术非常落后,面临着为社会主义社会奠定物质技术基础的艰巨任务,同时又面临着国际帝国主义发动侵苏战争的威胁,迫使苏联必须加紧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基于此项战略需要,苏联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在一起,用来建设重工业企业,特别是国防工业企业。苏联在短短的12年便完成了资本主义国家50年到100年才能完成的工业化任务,凭借本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打败法西斯德国,这一积极作用不容否定。其二是巩固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权。苏联模式适应于当时外有资本主义威胁、内有阶级敌人隐患,并且社会主义建设任务艰巨的特殊阶段,这有利于维护政治和社会稳定,巩固共产党对无产阶级国家政权的领导。其三是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基础。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使斯大林能够在很短时间内为卫国战争组织全国的人力物力资源,转移西部的工业企业到东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

而从苏联模式存在的弊端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经济过于集中,统得太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通过行政命令实现对经济的管控,否定价值规律,排斥商品和市场,不利于经济稳定与持续发展。其二,片面强调重工业,导致农业、轻工业处于长期落后、比例不平衡的状态。忽视轻工业的发展,以致消费品的供不应求。从农民身上取走的东西太多,致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受损。其三,权力过于集中,民主缺乏。国家机构官僚主义盛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削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力量。其四,文化体制上的专制主义更扼杀了科学文化领域的学术争论和学术民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