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与全球文化贸易:艺术、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

中国与全球文化贸易:艺术、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在全球文化贸易中的角色也伴随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变化,跃升为文化贸易的重要出口国家和进口国家。尽管中国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但北方国家之间的文化贸易仍然保持强劲,而南方国家间的文化产品的总体贸易仍然疲软。因此,艺术品市场没有列在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数据中。出口到美国的中国文化产品最多,占两国文化贸易的29%。

中国与全球文化贸易:艺术、文化产业理论与实践

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其下属的文化数据统计研究中心共同出版了报告《文化贸易的全球化:消费转移——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国际流动2004—2013》[66],展现了全球文化贸易发展和变化的完整面貌。中国在全球文化贸易中的角色也伴随国内经济高速发展,以及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的变化,跃升为文化贸易的重要出口国家和进口国家。以下是我们从报告中截取和编辑有关中国的部分信息,同时在比较的视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传统的文化贸易大国和新兴国家、地区的表现。

2004—2013年文化产品出口额前10名:中国、美国、英国、瑞士、印度、德国、意大利、法国、新加坡、土耳其。

2004—2013年文化产品进口额前10名:美国、中国香港、英国、瑞士、法国、德国、加拿大、中国、日本、新加坡。

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实现了两位数的经济增长,在文化产品出口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从2009年开始,中国文化出口呈指数增长,一年之内就超过美国成为市场领导者。到2013年,中国的文化出口总值是美国的两倍多,分别为601亿美元和279亿美元。英国是2004年第二大文化产品出口国,2013年位列第3。印度是2004年第八大文化产品出口国,之后上升到第5位。其文化出口额从2004年的38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17亿美元,增长了两倍。新加坡是前10名中的东南亚国家。从2004年到2013年,其文化出口额翻了一番,达到63亿美元。土耳其在2004年排名第22位,2013年首次出现在出口额前10名中,其文化产品出口额为42亿美元。2013年,中国与玻利维亚、爱沙尼亚、印度、伊朗和巴基斯坦一起成为文化产品的净出口国。高收入经济体仍主导着文化产品的进口,美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文化产品进口国。

大多数高收入经济体,如澳大利亚、法国、西班牙和英国,其文化产品的进出口比例均等。其余的高收入国家是文化产品的净进口国。意大利是个例外,该国出口的文化产品超出其进口的三倍多。2013年,很少有国家的文化产品覆盖率超过200。中国的覆盖率达到1029,文化产品出口水平是进口水平的10倍。[67]与文化产品的进口相比,印度的文化产品出口水平也高得多。玻利维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泰国和土耳其在文化产品方面也有大量净贸易差额。尽管中国的重要性日益提高,但北方国家之间的文化贸易仍然保持强劲,而南方国家间的文化产品的总体贸易仍然疲软。

200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个文化统计框架,用六个领域的数据分析世界文化产品贸易(见表6-3)。

表6-3 文化统计框架

(www.xing528.com)

201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出口大国集中在5个国家,一共占该领域市场的87%。英国和美国合计占出口的64%,分别为39%(14亿美元)和25%(9.33亿美元);法国排名第3;其次是瑞士和德国。同年,中国是该领域第十大重要的商品出口国,仅占0.7%的份额(2570万美元)。从2004年到2013年,美国仍然是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主要进口国,其次是英国。与出口类似,该领域的进口高度集中在少数国家中。2013年的显著发展是,中国跃居文化和自然遗产商品进口的前10名,位居第7,占1.4%的份额(7110万美元),是2004年的100倍。

在表演和庆典用品的出口的前10位国家中,除中国外,其他最大出口国家都属于高收入经济体。从2004年到2013年,中国在表演和庆典领域的出口增长了114%,在2013年成为该领域商品的第三大出口国,取代了在2004年保持这一地位的荷兰。但是,由于仅用于出口的CD所占的百分比很高,中国的结果可能会有偏差。

大部分艺术交易是通过拍卖市场在国际交易之外进行的。因此,艺术品市场没有列在国际文化产品贸易数据中。但是,据观察,近几年来,美术市场已得到广泛发展,该市场的营业额从2004年的125亿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152亿美元。2004年,中国还不是艺术品市场的参与者,美国则以46%的拍卖份额位居榜首。但是,到2014年,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该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占有37%的份额。[68]

2004年和2013年,图书和出版领域的前5名进口商的排名保持不变,依旧是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和德国。但是,它们在进口总额中所占的份额从2004年的46%下降到2013年的40%。2013年,除中国外,没有发展中国家进入图书和出版出口的前10名。

自2004年以来,中国在视听和互动媒体领域一直占主导地位,占该领域全球出口的一半。中国占领先地位主要是因为有大量出口的视频游戏。包括电影业产品在内的视听产品无法使用海关统计数据准确计量。例如,某些国家/地区将广告电影也包括在电影类别中,因此,数据不可比。此外,视听行业正处于过渡阶段,同一产品的不同发行平台的数量不断增加。

设计和创意服务是发展中国家在前十大进口国中占据突出地位的唯一文化领域。2004年,印度是这类商品的最大进口国,所占份额为17%,2013年增至26%。2013年,中国以5.7%的份额成为设计和创意服务商品的第三大进口国,尽管与2004年的16%相比,这一份额要小得多。2013年,巴基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也位列前10名。从2004年到2013年,法国在该领域的进口大幅增长,成为第二大进口国,占有9.8%的份额。

从2004年到2013年,中国对前十大文化产品目的地的文化出口份额保持稳定。2013年,中国内地所有文化产品的一半(52%)出口到中国香港,这可能是由于海关统计中包含了转口贸易这一事实,凸显了海关统计的局限性,有时会记录文化商品从中经过但并非最终目的地的国家/地区。出口到美国的中国文化产品最多,占两国文化贸易的29%。珠宝首饰构成了向美国出口的第二大中国文化商品,所占份额为24%,其次是塑料的小雕像和其他装饰性物品。2013年,中国将大部分文化产品出口到亚洲(63%)。除中国香港外,其他目的地还包括日本(3.5%)、新加坡(1.3%)和马来西亚(1%)。这些出口中,有28%是手工艺品类型,如塑料小雕像和其他装饰艺术,有24%是刺绣。视频游戏成为中国文化出口的一个重要内容,2013年,美国自中国进口的文化产品中,视频游戏占43%,占对印度出口的文化产品的12%,以及对英国文化出口的45%。与2004年相比,2013年,中国开始从更多国家/地区进口文化产品。2004年,中国文化产品进口的89%来自前10名国家/地区;2004年,中国文化产品进口量居前10名。到2013年,这10个国家/地区占进口量的68%。从2004年到2013年,美国仍然是中国的文化产品的最大出口国,分别占2004年的14%和2013年的15%。其中录制媒体的份额最高(59%),其次是报纸和期刊(14%)。同时,中国几乎完全从泰国进口了原创雕塑和雕像,占其文化产品交换的94%。

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我们可以做出基本判断,中国确实已发展成为全球文化贸易大国。但是从文化出口的产品看,仍集中在低附加值的产品,与发达经济体在艺术品、图书和出版的传统市场的需求相距甚远。这反映了国内在生产端的创造性和设计能力不足,这也可以从中国对设计和创意服务的进口需求中得到印证。当然,市场间必然存在文化差异,还受历史形成的全球市场主导性的审美和品味结构的影响。较新的视频游戏行业和产品似乎是个例外,无论是对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市场,中国的视频游戏,尤其是虚构历史的玄幻题材(在视觉上展现一种中国古风和传统文化)的产品构成了对国内外玩家的吸引力。因此,无论是作为新的艺术形式还是数字时代的娱乐产品,围绕视频游戏的生产组织和产业结构、视听语言美学价值以及消费文化,都值得学术界严肃对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