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借助先哲智慧,提升班级文化建设-在对话中成长

借助先哲智慧,提升班级文化建设-在对话中成长

时间:2023-07-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以我便借助先哲的智慧作为我们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从而提升班级文化内涵。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便开展了让学生与先哲思想,即“仁、义、礼、智、信”进行对话的系列活动,如主题班会、课前五分钟演讲、辩论赛等,让班级的学生对此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若能坚持与“仁、义、礼、智、信”进行深层对话,并将此思想发扬光大,那么温馨和谐的绝不仅仅是班级、是校园,更是整个社会,乃至所有人类。

借助先哲智慧,提升班级文化建设-在对话中成长

王卜冉

众所周知,班级管理需要有一定的根基作为支撑。班级的核心文化是班级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班级中大多数成员所共同认可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以及特点。一直以来,我都在为班级核心文化而焦灼,听到李百艳校长的一次报告后我茅塞顿开。李校长提到:学生应加强自身修养,儒家的思想精髓“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值得学生细细品味。是啊,这是我国古代先哲高度概括的道德范畴,其内容包含了中华民族优良的道德传统。这是经典,更是为人最基本的准则。所以我便借助先哲的智慧作为我们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从而提升班级文化内涵。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我便开展了让学生与先哲思想,即“仁、义、礼、智、信”进行对话的系列活动,如主题班会、课前五分钟演讲、辩论赛等,让班级的学生对此有了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以“仁”爱人

仁,即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也能体现一个人的胸怀。在一个集体中,同学之间互敬互爱是团结和谐的基础,爱戴老师是尊师重道的基础;老师的仁爱之心更是教书育人的基础。“仁”不仅仅是外在表现出来的对人友善,更应是发自内心的对他人对班级的热爱。例如我们班级有一个男生范某某,因为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任何户外活动,体育课和早操期间经常一个人留在班级教室,有一次我去班级教室取东西,无意间发现他正拿着抹布认真地擦着书柜,我对他说你身体不好,让值日生擦吧。他淡淡地说:“没事,这点小活还是没问题的。”还有一次,我发现小范在很详细地写数学题,便无意地问了一句,在写作业?他说:“不是作业,干泠这道题目不会做,让我帮她讲讲,我怕自己讲不清楚,就先把步骤都写出来,让她先看看,看不懂我再讲给她。”我将这样的点滴小事分享给学生,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位学生说:“小范是我们班最善良、最有仁爱之心的人。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赞成的掌声不约而同地响起。是的,小范的行为便是对“仁”最好的诠释,他用身体力行宣扬着“仁者爱人”。

以“义”育 人

“义”对于老师来讲,是要公平正义。老师作为班级的引导力量,应当成为公平正义的化身,对于任何一位学生不能有所偏见,即便是后进生和行偏生。虽然老师也有情感偏倚,但是不能凭借自己的喜恶做出倾向性的评判。例如我们班级在去年来了一个转校生,第一天上课,他的坐姿和各种行为就让人感觉极不舒服,因此对他的第一印象较差。但是在一次和高校长的沟通中,我意识到自己的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它已有悖于老师应“公平正义”这一原则。从那以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孩子,即使时至今日他的身上仍有很多不当的行为和难以改掉的陋习,但我要求自己一定要坚持秉承就事论事的公平原则,奖惩分明,不会再被他的最初印象所左右。

对于学生来说,“义”的体现更应是“孝”。百善孝为先,一个具有优秀品质的学生,一定是对父母有孝心的人。若连父母都不孝,又怎会对他人、对班级、对学校讲“义”呢?若连这“孝”都做不到,即便成才,也难成人。班级建设更是塑人建设,所以我多次利用班会课对学生们进行正义、孝道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父母的辛劳和不易,希望他们换位思考,理解父母,不要到“子欲养而亲不待”之时追悔莫及。

以“礼”待人(www.xing528.com)

己弯腰则人高,敬人即是礼。我校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礼”的教育。“礼”首先是一种外在表象:懂礼仪、有礼貌、重礼节,守“礼仪之规”。学生的所作所为必须符合学校、班级的行为规范,只有这样班级才能更加积极向上、校园才能更加和谐有序。同时“礼”更应是一种自省的、自我约束、自我克制的内在涵养。在班级中,同学之间互相理解、宽容、谦逊、礼让,尊敬、爱戴老师等这都是礼。“礼”外在表象是容易学习的,但内在的涵养则需要长期的培养、教化。与礼对话、以礼待人,需循序渐进,方能不断完善、提高。

以“智”启人

智,顾名思义,“智慧”。孩子们见多识广可为智;有观察力判断力、辨别是非的能力亦为智;具有远见卓识、理想抱负、创新思维更是智。我们的学生不乏聪明才智,而唯独缺少远见、缺乏个性、缺乏创新。作为一名老师,培养孩子们的远见卓识、个性思想、创新思维很重要。课堂上,我们应给孩子们更多的思考空间,用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考方式,学生们若能变被动为主动,变填鸭式为索取式,这样的课堂才是智慧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能培养出“智者”的课堂。真正的人才不是亦步亦趋,真正的智慧是“中国创造”而非“中国制造”。

以“信”养人

最后一点便是“信”。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讲,“信心、信仰”极为重要。有信仰才会有所追求,有信心便会朝着目标不懈努力奋斗,这便是以“信”养人。每当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够理想而灰心丧气时,我会拍着他的肩膀给他加油鼓劲,让他恢复以往的雄心壮志;每当学生在感到迷茫困惑时,我会帮他制定目标、明确方向。我也会常常和同学们一起分享心灵鸡汤,希望他们能“不忘初心、信心永存”,让自己与“信”对话,与“信”沟通。作为初三的班主任,不仅要多与学生沟通,更要经常与一些家长沟通,让他们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鼓舞其斗志,一同迎接他们人生的第一次重要挑战。

“信”也指诚信。诚信不仅是为人之本,更是立足之本。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做人做事一定要以“讲诚信”为原则。初三伊始,班级中个别同学仍有抄袭作业的现象,我问及此事时学生之间还会互相包庇和隐瞒。我马上开展了关于“诚信”问题的讨论:我先让同学们谈谈自己对待诚信的看法,再让他们想想抄作业与诚信是否相关,最后我给大家讲了几个关于“不信不立、不诚不行”的故事,希望孩子们能认识到“小诚信关乎大品行”的道理。与此同时也希望他们能信任他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都需要彼此信任。我想,一个恪守诚信、彼此信任的班级,也定是个温馨、和谐、友善的班级!

无论教师还是学生,若能坚持与“仁、义、礼、智、信”进行深层对话,并将此思想发扬光大,那么温馨和谐的绝不仅仅是班级、是校园,更是整个社会,乃至所有人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