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地区新闻史:解放以来的发展

中国地区新闻史:解放以来的发展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949年11月,贵州省全境解放。1949年12月,云南、四川、西康次第解放。1958年的“大跃进”促使各地的报纸数量骤然增加,贵州省从原来的近10家报纸猛增至64种报纸,云南省从原来的20来家报纸增至100余家,四川省1950年时仅有30多家报纸,到1958年已超过200家。重庆刚解放时,还有陪都、谷声、万国3家私营商业广播电台,至1952年已全部撤销。1949年11月贵阳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1950年元旦改名为贵州人民广播电台。

中国地区新闻史:解放以来的发展

1949年11月,贵州省全境解放。1949年12月,云南、四川、西康次第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1955年西康与四川合并为四川省。

解放后中国新闻事业是以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刊、国家通讯社、国家广播电视台为主体的宣传事业。解放初期有少量民营报纸继续出版,如重庆的《国民公报》《大公报》《重庆新民报日刊》《重庆新民报晚刊》,成都的《新民报》《工商导报》,昆明的《平民日报》和《正义报》。这些报纸办到1952年绝大部分已停刊,仅《工商导报》办到1956年才停刊。

表8 抗战前后西南报业(含期刊、通讯社)情况对照表

注:本表根据1936年6月许晚成《全国报馆刊社调查录》及1947年9月国民党内政部统计的《全国报社通讯社杂志社一览》编成。

解放初期,中共中央西南局管辖川西、川南、川北、川东、云南、贵州、西康7个行政区,分别出版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及《川西日报》《川南日报》《川北日报》《川东日报》《云南人民日报》《新黔日报》《西康日报》。1952年川西、川南、川北、川东4个行政区合并为四川省,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新华日报》改为《四川日报》,4个行政区的机关报并入省委机关报《四川日报》。1955年《西康日报》也并入《四川日报》。在此前后,《云南人民日报》改为省委机关报《云南日报》,《新黔日报》也改为《贵州日报》。

由于新中国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党的各级机构对党报实行严格的管理,因此我国各地区的新闻事业趋同现象明显。例如1957年“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各地均伤害了不少正直的知识分子,致使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958年的“大跃进”促使各地的报纸数量骤然增加,贵州省从原来的近10家报纸猛增至64种报纸,云南省从原来的20来家报纸增至100余家,四川省1950年时仅有30多家报纸,到1958年已超过200家。同样,在“大跃进”运动中,报纸上发表了不少虚伪、夸大的报道,为浮夸风和“共产风”推波助澜。从1960年开始,西南地区也和全国一样进入国民经济的调整时期,报纸大量压缩。1960年时四川一省有347家报纸,经调整后,1961年继续出版的不足50家。云南省继续出版的仅10种;贵州省在“大跃进”后仅留下《贵州日报》一家。此后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又有一些地市报、专业报和科技报创刊。但是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新闻事业又受到严重的摧残。四川省除《四川日报》及成都几家党报继续存在外,其他各报都被迫停刊。云南和贵州仅留下《云南日报》和《贵州日报》。在造反派组织的控制下,各种非法小报大肆泛滥,据重庆市档案馆的统计,在重庆市编发和流传的派性小报共有1 639种之多。1967年1月中下旬,四川还曾出现两派造反组织各办一张《四川日报》的咄咄怪事。

西藏自治区在这段时间内始终只有《西藏日报》一种,《西藏日报》创刊于1956年4月22日,分汉文版与藏文版两种。由于西藏自治区情况特殊,内地的各种政治运动对西藏的影响较小。西藏现有各类报纸20来种,大都分为汉文版与藏文版,除《西藏法制报》为1979年创办外,其余各报均为1985年以后创办。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得以健康发展,西南报业也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不仅报纸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普遍提高,而且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步深化,报纸对读者的亲和力、印刷手段和经营管理能力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据1994年统计,四川省有各类报纸700多家,其中公开发行的报纸有122家;云南省有公开发行的报纸50家;贵州省有公开发行的报纸37家,内部发行的报纸158家。

1997年起,重庆设为直辖市,由原四川省重庆市,以及四川省万县市、四川省涪陵市、四川省黔江地区合并组成,是四个直辖市中人口最多(3 002万人)、面积最大(8.24万平方公里)的一个。设立直辖市的第一年有公开发行的报纸30家,内部发行的报纸234家,在公开发行的报纸中,日报8家。截至2000年,重庆市有全国统一刊号的报纸53家(其中校报23家),市级电台、电视台7座。到2000年7月底,已基本实现全市“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工程建设任务。

到2000年底,经过报刊结构调整工作的全面展开和紧张有序的工作,四川省停办了12种厅局级报纸和9种期刊,划转了32种报纸和9种期刊,优化了报业的结构。调整后,四川省有全国统一刊号的报纸86家,因为甘孜、阿坝、凉山的党报一个刊号分别出汉文版和少数民族文字版,广播电视报一个刊号分别出11个地方版,所以实际出版的公开报纸有99种,高校校报41家。贵州省在调整中停办了2家报纸,7家报纸划转主办单位,使政府机关退出具体出版业务。调整后,贵州省有正式发行的报纸34家,新闻性期刊7家。云南省除高校报外,有全国统一刊号的报纸41家47种(其中少数民族文字版6种)。西藏自治区有全国统一刊号的报纸11家,22种(全区公开发行的报纸都有汉、藏两种文字版)。

解放初期,重庆是西南地区的广播中心,重庆人民广播电台于1950年1月5日开始播音。西南行政区的西南人民广播电台也于1950年5月1日在重庆开始播音,该台同时负责管理本地区范围内的广播事业。1951年9月重庆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台成立,该台后改名为工人台,与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做法。重庆刚解放时,还有陪都、谷声、万国3家私营商业广播电台,至1952年已全部撤销。1950年2月解放军接管了国民党的昆明广播电台,同年3月昆明人民广播电台开播,1951年3月改名为云南人民广播电台。1949年11月贵阳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1950年元旦改名为贵州人民广播电台。1952年9月4个行政区合并为四川省,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由原川西人民广播电台(刚解放时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为基础,合并川东、川南、川北人民广播电台组建而成,于同年10月1日正式播音。1954年9月和1955年10月,西南大区撤销,西康省并入四川省,西南人民广播电台和西康人民广播电台相继撤销,两台的部分人员充实到四川台。1956年在拉萨有线广播站的基础上筹建西藏人民广播电台,1959年元旦,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开始用汉语与藏语播出。

四川电视台原名成都电视台于1958年开始筹建,1960年5月1日试播黑白电视节目,中间有一段时间停播,1969年10月恢复播出,1973年开始播出彩色电视节目,1978年8月改为四川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原名昆明电视台,1961年12月试播黑白电视节目,1962年3月起停播,1969年10月恢复播出,1979年10月播出彩色节目并改为云南电视台。贵州电视台1968年7月1日起试播,称贵阳电视实验台,1973年3月改现名,1974年播出彩色节目。西藏电视台于1978年5月起在拉萨试播黑白电视节目,1979年开始试播彩色节目,1982年1月起正式播出。从广播电视发展的简单过程来看,既反映了西南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从电视台的停播和停建中看出政治运动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西南地区已形成大、中、小功率相结合的广播覆盖网和分布于各地的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形成广播电视并举,有线无线结合,遍及城乡的广播电视宣传网络,广播、电视的人口覆盖率逐年上升。截至2000年,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管理的通知》精神,对各省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广播电视台进行重新核准登记,贵州省经重新核准登记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广播电视台30家,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的任务。云南省有省地(市)级广播电台12座,电视台14座,有线电视台4座,全省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6%和88%,比1999年增长了1.4和1.2个百分点。据四川省1999年的统计,全省有广播电台17座,电视台23座,有线广播电视台7座,县级广播电视台45座。从2000年起,四川电视台开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对经济频道实行在党组、台长领导下的总监负责制,并实行全员招聘,以进一步调动编采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西藏自治区截至2000年已建成有线电视站31座、单收站1 242座、收转站1 061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77.7%和76.1%。

(本章撰稿人:宁树藩、姚福申)

【注释】

[1]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一书所附《历年所设本国民用工矿、航运及新式金融企业一览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2]《留学日本各省学生人数表》,《自六月十九日至九月十七日送学人数》,《四川学报》1907年第1期。另据材料,1905年末云南留日学生达二百多人,确数待考。

[3]参考宋育仁致汪康年(穰卿)、梁启超(卓如)的信,《汪康年师友书札》(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43页。

[4]王绿萍、程祺编著:《四川报刊集览》上册,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

[5]同上书。

[6]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2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82页。

[7]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2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5页。

[8]王绿萍、程祺编著:《四川报刊集览》上册,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9]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48页。

[10]《四川省报纸一览表》(1897—1993),《四川省志·报业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关于当时贵州的中等学校出版报刊情况,均据《贵州省志·出版志》和熊绍儒的《解放前贵州教育见闻》,载《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三辑。《贵州省志·出版志》载有资料:全国学生会贵州支会于1918②年7月出有期刊《贵州学生联合》,因没有考订清楚,暂未引用。

[12]邮电史编辑室编:《中国近代邮电史》,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年版,第121—122页。

[13]王绿萍、程祺编著:《四川报刊集览》,匡珊吉:《妇女览》,《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4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63—565页。

[14]吴根樑:《云南杂志》,《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4集,第474—476页。

[1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1023宗,133卷。

[16]《四川学生潮》第10号。

[17]《精神附北与实质附北》,《贵州青年》第六期。

[18][美]罗伯特·A.柯白:《四川军阀国民政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3页。

[19]卢师谛:《第一次纪念周党务报告》,第96页。

[20]《清党实录》([南京]1928年),转引自《四川军阀与国民政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2、346页。

[21]赵振銮:《龙云与蒋介石的合分之我见》,《云南历史研究集刊》1983年第2期,第50页。

[22]趣涛:《西康的新闻事业》,重庆《新闻记者》第二卷第2期,1939年12月25日出版。

[23]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3页,转引自王晓岚:《喉舌之战——抗战中的新闻对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页。

[24]石西民、范剑涯编:《新华日报回忆录(续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89页。

[25]韩辛茹:《新华日报史》,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01页。

[2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718宗,249卷。(www.xing528.com)

[27]参见上海市档案馆:全宗号6,卷号163:《管理收复区报纸通讯社杂志电影广播事业暂行办法》。

注:本表根据1936年6月许晚成《全国报馆刊社调查录》及1947年9月国民党内政部统计的《全国报社通讯社杂志社一览》编成。

解放初期,中共中央西南局管辖川西、川南、川北、川东、云南、贵州、西康7个行政区,分别出版中共中央西南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及《川西日报》《川南日报》《川北日报》《川东日报》《云南人民日报》《新黔日报》《西康日报》。1952年川西、川南、川北、川东4个行政区合并为四川省,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新华日报》改为《四川日报》,4个行政区的机关报并入省委机关报《四川日报》。1955年《西康日报》也并入《四川日报》。在此前后,《云南人民日报》改为省委机关报《云南日报》,《新黔日报》也改为《贵州日报》。

由于新中国实施计划经济体制,党的各级机构对党报实行严格的管理,因此我国各地区的新闻事业趋同现象明显。例如1957年“反右”斗争严重扩大化,各地均伤害了不少正直的知识分子,致使新闻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1958年的“大跃进”促使各地的报纸数量骤然增加,贵州省从原来的近10家报纸猛增至64种报纸,云南省从原来的20来家报纸增至100余家,四川省1950年时仅有30多家报纸,到1958年已超过200家。同样,在“大跃进”运动中,报纸上发表了不少虚伪、夸大的报道,为浮夸风和“共产风”推波助澜。从1960年开始,西南地区也和全国一样进入国民经济的调整时期,报纸大量压缩。1960年时四川一省有347家报纸,经调整后,1961年继续出版的不足50家。云南省继续出版的仅10种;贵州省在“大跃进”后仅留下《贵州日报》一家。此后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又有一些地市报、专业报和科技报创刊。但是到了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新闻事业又受到严重的摧残。四川省除《四川日报》及成都几家党报继续存在外,其他各报都被迫停刊。云南和贵州仅留下《云南日报》和《贵州日报》。在造反派组织的控制下,各种非法小报大肆泛滥,据重庆市档案馆的统计,在重庆市编发和流传的派性小报共有1 639种之多。1967年1月中下旬,四川还曾出现两派造反组织各办一张《四川日报》的咄咄怪事。

西藏自治区在这段时间内始终只有《西藏日报》一种,《西藏日报》创刊于1956年4月22日,分汉文版与藏文版两种。由于西藏自治区情况特殊,内地的各种政治运动对西藏的影响较小。西藏现有各类报纸20来种,大都分为汉文版与藏文版,除《西藏法制报》为1979年创办外,其余各报均为1985年以后创办。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新闻事业得以健康发展,西南报业也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新时期,不仅报纸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普遍提高,而且随着新闻改革的逐步深化,报纸对读者的亲和力、印刷手段和经营管理能力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据1994年统计,四川省有各类报纸700多家,其中公开发行的报纸有122家;云南省有公开发行的报纸50家;贵州省有公开发行的报纸37家,内部发行的报纸158家。

1997年起,重庆设为直辖市,由原四川省重庆市,以及四川省万县市、四川省涪陵市、四川省黔江地区合并组成,是四个直辖市中人口最多(3 002万人)、面积最大(8.24万平方公里)的一个。设立直辖市的第一年有公开发行的报纸30家,内部发行的报纸234家,在公开发行的报纸中,日报8家。截至2000年,重庆市有全国统一刊号的报纸53家(其中校报23家),市级电台、电视台7座。到2000年7月底,已基本实现全市“村村通广播电视”的工程建设任务。

到2000年底,经过报刊结构调整工作的全面展开和紧张有序的工作,四川省停办了12种厅局级报纸和9种期刊,划转了32种报纸和9种期刊,优化了报业的结构。调整后,四川省有全国统一刊号的报纸86家,因为甘孜、阿坝、凉山的党报一个刊号分别出汉文版和少数民族文字版,广播电视报一个刊号分别出11个地方版,所以实际出版的公开报纸有99种,高校校报41家。贵州省在调整中停办了2家报纸,7家报纸划转主办单位,使政府机关退出具体出版业务。调整后,贵州省有正式发行的报纸34家,新闻性期刊7家。云南省除高校报外,有全国统一刊号的报纸41家47种(其中少数民族文字版6种)。西藏自治区有全国统一刊号的报纸11家,22种(全区公开发行的报纸都有汉、藏两种文字版)。

解放初期,重庆是西南地区的广播中心,重庆人民广播电台于1950年1月5日开始播音。西南行政区的西南人民广播电台也于1950年5月1日在重庆开始播音,该台同时负责管理本地区范围内的广播事业。1951年9月重庆人民广播电台第二台成立,该台后改名为工人台,与重庆人民广播电台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做法。重庆刚解放时,还有陪都、谷声、万国3家私营商业广播电台,至1952年已全部撤销。1950年2月解放军接管了国民党的昆明广播电台,同年3月昆明人民广播电台开播,1951年3月改名为云南人民广播电台。1949年11月贵阳人民广播电台正式开播,1950年元旦改名为贵州人民广播电台。1952年9月4个行政区合并为四川省,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由原川西人民广播电台(刚解放时称成都人民广播电台)为基础,合并川东、川南、川北人民广播电台组建而成,于同年10月1日正式播音。1954年9月和1955年10月,西南大区撤销,西康省并入四川省,西南人民广播电台和西康人民广播电台相继撤销,两台的部分人员充实到四川台。1956年在拉萨有线广播站的基础上筹建西藏人民广播电台,1959年元旦,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开始用汉语与藏语播出。

四川电视台原名成都电视台于1958年开始筹建,1960年5月1日试播黑白电视节目,中间有一段时间停播,1969年10月恢复播出,1973年开始播出彩色电视节目,1978年8月改为四川电视台。云南电视台原名昆明电视台,1961年12月试播黑白电视节目,1962年3月起停播,1969年10月恢复播出,1979年10月播出彩色节目并改为云南电视台。贵州电视台1968年7月1日起试播,称贵阳电视实验台,1973年3月改现名,1974年播出彩色节目。西藏电视台于1978年5月起在拉萨试播黑白电视节目,1979年开始试播彩色节目,1982年1月起正式播出。从广播电视发展的简单过程来看,既反映了西南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也从电视台的停播和停建中看出政治运动对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播电视事业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西南地区已形成大、中、小功率相结合的广播覆盖网和分布于各地的卫星电视地面接收站,形成广播电视并举,有线无线结合,遍及城乡的广播电视宣传网络,广播、电视的人口覆盖率逐年上升。截至2000年,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管理的通知》精神,对各省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广播电视台进行重新核准登记,贵州省经重新核准登记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有线广播电视台30家,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的任务。云南省有省地(市)级广播电台12座,电视台14座,有线电视台4座,全省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6%和88%,比1999年增长了1.4和1.2个百分点。据四川省1999年的统计,全省有广播电台17座,电视台23座,有线广播电视台7座,县级广播电视台45座。从2000年起,四川电视台开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对经济频道实行在党组、台长领导下的总监负责制,并实行全员招聘,以进一步调动编采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西藏自治区截至2000年已建成有线电视站31座、单收站1 242座、收转站1 061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77.7%和76.1%。

(本章撰稿人:宁树藩、姚福申)

【注释】

[1]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一书所附《历年所设本国民用工矿、航运及新式金融企业一览表》,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

[2]《留学日本各省学生人数表》,《自六月十九日至九月十七日送学人数》,《四川学报》1907年第1期。另据材料,1905年末云南留日学生达二百多人,确数待考。

[3]参考宋育仁致汪康年(穰卿)、梁启超(卓如)的信,《汪康年师友书札》(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第543页。

[4]王绿萍、程祺编著:《四川报刊集览》上册,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页。

[5]同上书。

[6]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2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82页。

[7]丁守和主编:《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2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615页。

[8]王绿萍、程祺编著:《四川报刊集览》上册,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1页。

[9]方汉奇主编:《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1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048页。

[10]《四川省报纸一览表》(1897—1993),《四川省志·报业志》,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11]关于当时贵州的中等学校出版报刊情况,均据《贵州省志·出版志》和熊绍儒的《解放前贵州教育见闻》,载《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十三辑。《贵州省志·出版志》载有资料:全国学生会贵州支会于1918②年7月出有期刊《贵州学生联合》,因没有考订清楚,暂未引用。

[12]邮电史编辑室编:《中国近代邮电史》,人民邮电出版社1984年版,第121—122页。

[13]王绿萍、程祺编著:《四川报刊集览》,匡珊吉:《妇女览》,《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4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563—565页。

[14]吴根樑:《云南杂志》,《辛亥革命时期期刊介绍》第4集,第474—476页。

[15]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1023宗,133卷。

[16]《四川学生潮》第10号。

[17]《精神附北与实质附北》,《贵州青年》第六期。

[18][美]罗伯特·A.柯白:《四川军阀与国民政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3页。

[19]卢师谛:《第一次纪念周党务报告》,第96页。

[20]《清党实录》([南京]1928年),转引自《四川军阀与国民政府》,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42、346页。

[21]赵振銮:《龙云与蒋介石的合分之我见》,《云南历史研究集刊》1983年第2期,第50页。

[22]趣涛:《西康的新闻事业》,重庆《新闻记者》第二卷第2期,1939年12月25日出版。

[23]张宪文:《中华民国史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3页,转引自王晓岚:《喉舌之战——抗战中的新闻对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页。

[24]石西民、范剑涯编:《新华日报回忆录(续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89页。

[25]韩辛茹:《新华日报史》,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201页。

[26]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档案:718宗,249卷。

[27]参见上海市档案馆:全宗号6,卷号163:《管理收复区报纸通讯社杂志电影广播事业暂行办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