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生物创新能力培养高效策略

初中生物创新能力培养高效策略

时间:2023-07-3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来说,其中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课堂差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还能不断开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

初中生物创新能力培养高效策略

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 仲明科

生物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活动是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收获”,通过自己的动手动脑,主动地学习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提升学习生物的兴趣,并在这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国民创新素质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因此,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也就必然成为教学所面临的迫切任务,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开发学生的潜能。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来说,其中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21世纪,是尊重差异、弘扬个性的时代。如何让每个学生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差异教学以契合社会与个体的发展需求,已成为21世纪教育发展的潮流,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心。因此,作为教师,应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上下功夫,在课堂差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要求我们教师建立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和营造浓厚的课堂民主氛围,这是培养初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与前提。据有关心理学家的研究数据显示,处于初中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宽松、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与氛围中能够积极主动地投身于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这种环境与氛围的创造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必然。但是,我们当前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环境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往往表现得非常严肃,而采取的教学方法也局限于全堂灌输的老旧方法,这样就严重导致学生对初中生物课堂的讨厌。而我们今天所提倡的差异教学就要求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给学生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对生物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对课堂来说,打破封闭的教学模式,就是要开放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安排教学活动,不批评、挑剔学生的独特想法,打消学生的顾虑,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自主权,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创造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对于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其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及创新的欲望,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对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其次,还能不断开启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所以,在我们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生物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创造适宜初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引导学生从最初的感性认识最终升华到理性认识。

三、以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www.xing528.com)

生物是一门实验科学,特别是在中学教育阶段,生物实验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设计性或探索性的实验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要求他们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设计性或探索性实验在激发学生创新欲望、培养他们的意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是其他常规实验所无法比拟的。

四、抓住学生的兴趣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形成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各种方法和调动各种媒体,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思考题、小资料、课外阅读材料和探究性实验,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些简易的探究性实验和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情感激趣、设疑激趣、活动激趣以及导引创新、语言创新、实验创新、板书创新、训练创新等几个方面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教学实践证明,激发学习兴趣,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养成主动地学习和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

五、鼓励学生提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一切发明创造都先源于问题的发现,后成于问题的解决。没有多问一个“为什么”,就没有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没有多问一个“为什么”,就没有马克思的“价值规律”。质疑是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知识的开始,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重要标志,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起点。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好问的天性,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质疑,引导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和勇于提出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坚持这样的质疑求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总之,我们应本着“相信每个学生,发展每个学生,成就每个学生”的评价理念,不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学生,而是用良好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实施差异教学,助推学生成长,点亮他们灿烂的未来,成就祖国的美好明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