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经解入门》研究:《文王称王辨》来源《学海堂三集》

《经解入门》研究:《文王称王辨》来源《学海堂三集》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邹伯奇《文王称王辨》云:文王不自称王,秦、汉以来已有其说,不必至宋儒始发其覆也。文王不能王天下,则不称王矣。王氏鸣盛《尚书后案》亦云:“郑《尚书注》久亡,予虽博采成编,亦不见文王称王明文。”经美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王业始兆于此耳。

《经解入门》研究:《文王称王辨》来源《学海堂三集》

邹伯奇《文王称王辨》云:

文王不自称王,秦、汉以来已有其说,不必至宋儒始发其覆也。浏览古书,得九证焉。

《吕氏春秋·诚廉》篇:“昔周之将兴也,有士二人,处于孤竹,曰伯夷、叔齐。二人相谓曰:‘吾闻西方有偏伯焉,似将有道者,今吾奚为处乎此哉?’二子西行如周,至于岐阳,则文王已殁矣。”按:文王将殁,犹谓“偏伯”,是未称王也。其证一也。

《首时》篇:“王季历困而死,文王苦之,有不忘羑里之丑,时未可也。武王事之,夙夜不懈,亦不忘王门之辱。立十二年,而成甲子之事。”按:此则十三年一月,师渡孟津,四月甲子,灭殷,当自武王即位起数,正匝十二年矣,不蒙文王年数也,则文王并未改元。其证二也。

《观世》篇:“太公钓于滋泉,遭纣之世也,故文王得之。文王千乘也,纣天子也,天子失之,而千乘得之,知之与不知也。”按:此则得太公之时谓文王千乘,而非天子。其证三也。

《指武》篇:“召周公而问焉,曰:‘天下之图事者,皆以殷为天子,以周为诸侯,以诸侯攻天子,胜之有道乎?’”按:武王伐纣,犹自称为诸侯,称纣为天子,则文王亦诸侯矣。其证四也。

孟子·公孙丑》篇:“且以文王之德,百年而后崩,犹未洽于天下;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今言王若易然,则文王不足法与?”赵岐注:“文王尚不能及身而王,何谓王易然也?”按:王,有天下也,有天下始称王矣。文王不能王天下,则不称王矣。其证五也。(www.xing528.com)

滕文公》篇:“《诗》云:‘周虽旧邦,其命惟新。’文王之谓也。”赵岐注:“言周虽后稷以来,旧为诸侯,其受王命,惟文王新复修治礼义,以致之耳。”按:赵说受纣王之命,以勉滕文自新其国,非称王也。其证六也。

礼记大传》:“追王大王亶父,王季历,文王昌,不以卑临尊也。”郑注云:“不用诸侯之号,临天子也,文王称王早矣,于殷犹为诸侯,于是著焉。”按:郑云“文王称王早”者,早于大王、王季耳。谓载木主号为文王也。曰于殷犹为诸侯,于是著者,谓与大王、王季同为殷诸侯,故并著之也。疏引《中侯我应》失之。王氏鸣盛《尚书后案》亦云:“郑《尚书注》久亡,予虽博采成编,亦不见文王称王明文。”惟孔疏云:“郑言文王生王耳。”安知郑当日不作疑词乎?其证七也。

论衡·感应》篇:“王者,名之尊号也,人臣不得名也。”难曰:“人臣犹得名王,礼乎?武王下车追王大王、王季、文王。三人[称]者,诸侯,亦人臣也,以王号加之。”按:王充以王迹起于三人,故虽诸侯,亦以王号加之,则文王之终为侯可知也。其证八也。

《风俗通义·礼号谥记》说:“夏禹、殷汤、周武王,是三王也。”《尚书》说:“文王作罚,刑兹无赦。”《诗》说:“有命自天,命此文王。”“文王受命,有此武功。”“仪刑文王,万国作孚。”《春秋》说:“王者孰谓?谓文王也。”谨案:《易》称:“汤、武革命。”《尚书》:“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八百人,擒纣于牧之野。”“惟十有三祀,王访于箕子。”《诗》云:“亮彼武王,袭伐大商。”“胜殷遏刘,耆定武功。”由是言之:武王审矣。《论语》:“文王率殷之叛国”,“以服事殷”。时尚臣属,何缘便得列三王哉?经美文王,三分天下有其二,王业始兆于此耳。俗儒新生,不能采综,多(其)[共]辨论,至于讼阅;(太)[大]王、王季,皆见追号,岂可复谓已王乎?按:此则称王之说出于俗儒。其证九也。

若夫天无二日,土无二主,则又天壤之大义,众庶所晓然,宋儒已有发明,今不复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