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性发展与个体心理健康

社会性发展与个体心理健康

时间:2023-08-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社会生活适应性心理特征的发展,表现在群体意识、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规范性行为等方面。社会性发展对个体而言,其意义在于促进智力发展、促进良好个性形成、保证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等。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既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大众传媒是社会文化思想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影响社会中每个成员的意识和行为的重要工具。

社会性发展与个体心理健康

(一)社会性发展的含义

社会性发展是指个体社会生活适应性心理特征的发展。社会生活适应性心理特征的发展,表现在群体意识、社会交往能力、社会规范性行为等方面。[1]社会性发展的过程也是个体的社会化过程,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社会中的每个人都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己学会在社会中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行为规范、态度和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习得如何与他人交往,理解他人,掌握道德规范,融入社会生活之中。

(二)社会性发展的内容

社会性发展的内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发展群体意识。一个人要能适应社会生活,必须重视社会人际关系,懂得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并且具有处理人际关系的本领。要善于与他人合作共事、和谐交往、相容共处,正确地处理好父母、兄弟、姐妹、夫妇、朋友、师生、同事等关系。

第二,发展社会交往能力。一个人要善于与人交往,首先要有交往的兴趣和勇气。有些青少年性格内向,不愿意与他人交往,见生人就脸红耳赤,说不出话;还有些青少年性格孤僻,不愿意融入社会与他人。其次,在交往中要善于理解他人,善于与他人沟通;要善于辨别是非、善恶、真假、好坏。如果一个人不能区别善、恶,分不清好、坏,不能鉴别真、假,那么,他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是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的。

第三,发展社会规范性行为。社会规范性行为的范围十分广泛,政治思想、风俗习惯、道德品质、法律规范、纪律原则等均与社会规范行为有关。一个人要在社会中与他人合作共事、和谐相处,养成良好的规范行为,遵守法律和社会道德是必要的,否则,会与他人处于矛盾之中,很难相容相处。养成这些习惯,遵守正确的社会规范的过程,就是个体群体化和社会化的过程。

(三)社会性发展的意义

社会性是人的基本属性。社会性发展对个体而言,其意义在于促进智力发展、促进良好个性形成、保证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等。

第一,社会性发展促进智力发展。人类很多知识都是在与社会其他成员互动之中习得的,人类的社会性发展就是在这种交往之中发展起来的。同时,社会性的获得又构成参与社会交往互动的重要基础。社会性发展有利于促进个人的成长,一定程度上对个人成才具有决定性意义。向他人学习,向典范学习,是个人学习最好的途径。荀子在《劝学》中说的“学莫便乎近其人”,其本来的含义是经典学习内容深奥难懂,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引,今天我们引申为人学习最好的途径是向其他人学习。历史上许多对社会和人类做出过贡献的人物,在青少年时代就善于向他人学习。“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交往作为学习的途径,对促进智力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类的学习从来不是仅仅由学习者孤立、独自完成的,也不仅仅以书本知识为对象。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和终身教育概念的提出,近年来,理论界对学习问题的研究愈来愈深入,并在教育中倡导种种新的“交往学习”模式,诸如对话学习、讨论学习、合作学习、团队学习(学习共同体)等。[2]

第二,社会性发展是一个人能够正常生活的基本保证,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基础条件。社会性发展不健全的人,其心理是不健康、不完整或者存在扭曲的。良好的社会性发展既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前提,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社会性发展除了对个体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群体社会也同样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学记》在开篇提及教育的作用与目的时,就提到“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里的教学就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教化的社会作用,如董仲舒说:“凡以教化不立而万民不正也。夫万民之从利也,如水之走下,不以教化堤防之,不能止也。是故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所以王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可见,教化乃是王者治天下所必从事的大务。

(四)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社会文化和社会形态、家庭、学校教育四个方面。(www.xing528.com)

1.遗传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这些遗传的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3]遗传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社会文化和社会形态

社会文化和社会形态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第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个体,其行为都带着各自文化的烙印。美国心理学家富拉埃(Fry)对印度和美国的儿童进行了行为方面的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印度儿童善于模仿顺从的榜样,他们认为听话是好孩子的标准,而美国儿童则明显地对顺从的榜样很反感,顺从的榜样会激起他们的逆抗心理,他们觉得一个孩子公开地表示服从成人的命令是不可思议的。[4]

第二,社会大众传媒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对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越来越重要。大众传媒是指人们用来进行沟通信息的各种通信与交往手段,包括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一系列能迅速传递信息的各种技术系统的社会设施。它的特点是传播迅速而定期,实用上的间接性、同时性和一定程度的定型性。[5]大众传媒的作用正在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无所不及地渗透着,深刻地改变着社会的面貌,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行为。大众传媒是社会文化思想体系中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社会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成为影响社会中每个成员的意识和行为的重要工具。

当然,社会其他方面的文化因素,也会对学生社会性发展产生各种各样的、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育者必须考虑到种种因素。

第三,社会形态对学生的社会化也存在很大的影响。例如,社会转型与变迁过程中形成的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作为处境不利的群体,在社会性发展方面表现出更多的不利状态。比如,在他们身上可以更普遍地发现学习困难、同伴关系不良、网络成瘾等现象。

当前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地采取提供教育机会、给予经济援助、社区积极介入、专业人员咨询指导等多种措施,有效地改善处境不利对个体可能造成的损害,力争使处境不利只是一种境遇性的发展不利,而不对个体终生的发展造成稳定性的损害。在相对处境不利境遇下,对处境不利问题的社会支持需要得到加强,并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处境不利学生提出系统的预防和干预策略。在思想品德课程中,对于处境不利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并采取一定的具体处理方法。

3.家庭

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学生社会性发展的最初影响主要来自家庭,而且在其进入学校和社会后,家庭依然起到相当重要的影响作用。首先,家庭结构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主导因素。家庭结构有传统大家庭、主干家庭、独生子女家庭、单亲家庭。传统社会中以大家庭为主,常有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的现象,像《红楼梦》里面的贾府,第二代、第三代子辈婚后依然聚集在一个大家庭下,要维系传统大家庭的传承,儿童社会性发展往往侧重于子女孝顺、服从等品格发展。主干家庭通常包括祖父母、父母和未婚子女等直系亲属三代人。核心家庭则是由一对夫妻及其未成年或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从传统大家庭到核心家庭结构,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主干家庭结构则介于两者之间。整体上对儿童社会性发展而言,伴随着家庭规模的缩小,父母的教育权重在加大,教育形式也更加自由灵活。其次,子女数目多少同样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与性别、排行、间隔年龄、家庭中儿童的总数以及父母对待因素相关。通常兄弟姐妹有助于促进儿童个性和社会化的发展,研究表明第二个孩子在智力发展和情商发展上都存在优势。子女数量的快速减少,特别是独生子女占比增加,对儿童社会性发展造成深刻影响。独生子女一方面得到充分的物质和精神照顾,安全感和归属感得到充分满足,在兴趣和爱好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多具有活泼、健康、积极、主动的良好品格;另一方面,由于缺少兄弟姐妹伙伴,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观念更重,这对其社会性发展有着负面效应。除上述正常家庭情况外,还存在部分家庭结构,会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起到负面影响,其中以留守儿童家庭和单亲离异家庭儿童为主。这类儿童在常识教育上存在欠缺,心理层面存在安全感和归属感缺失的可能性,其社会性发展通常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更多关注。

除家庭结构和子女数目以外,家庭的教养方式同样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家庭教养方式通常可以为分为权威型、民主型、放纵型。权威型教养方式有助于儿童秩序规则的养成,但儿童的主动性发展通常受到抑制;民主型教养方式下,儿童通常能够兼顾主动性和规则性;放任型教养方式下,儿童社会规则养成缺乏,不利于儿童社会性发展。

4.学校教育

学校是儿童进入社会的第一站,学校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学校教育中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三个主要因素是班集体、教师、同伴关系。班集体是儿童在学校中的“家”,是儿童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教师就是这个“家”中最权威的“引导者”,引导儿童的行为;而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自我、人格以及学习必要的社会交往技巧等都有帮助,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学习不良群体会在社会性发展方面遇到困难。根据国内现有的研究,可以将“学习不良”定义为:个体的实际学习成就与根据其智力潜能所能达到的学习成就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达到一定标准时就是学习不良。[6]解决学习不良儿童的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合力解决。从学校教育干预的角度而言,第一,需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关心每一位学生,尤其对于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和帮助,在学习上给予更多的指导,用真诚的关爱温暖他们的心灵,用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使他们相信:只要付出,就有收获。第二,给予学生合理的期望。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及日常的行为表现。罗森塔尔对教师期望的研究揭示了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广泛影响:教师根据以往的经验对学生形成不同的期望,这些不同的期望必然会影响教师对待学生的行为,对学生产生不同的暗示,影响学生的自我评价及行为表现。第三,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归因是行为个体从经验中总结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与其原因相联系的观念或理念,它受到内在和外在诸因素的影响。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们在归因过程中有明显的自我保护倾向:在成功的情况下,人们往往更倾向于内在的个人特征的归因;一旦失败,人们极少用个人特征来解释,而更倾向于归因到外在因素上。[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