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研究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体中华儿女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团结奋斗中凝结而成的思想信念,团结奋发、甘苦与共、共同进步是其精髓。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研究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体中华儿女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团结奋斗中凝结而成的思想信念,团结奋发、甘苦与共、共同进步是其精髓。习近平同志深切指出:“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55]总书记运用“石榴籽“的比喻鲜明地表达了各族人民紧密相连、血浓于水亲密关系,而将中华各族儿女紧紧团结在一起的精神纽带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互动融合,因而形成了多姿多彩且独具历史韵味的中华文化,而中华文化强大的包容特性也使各民族文化共存共生、各放异彩。因此,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有机融合、发展的产物。在此意义上,各族人民应共同维护华夏文明,坚持中华文化观,反对利用文化多样性去恶意离散民族、分裂国家的恶劣行为。各族人民应凝聚共识,自觉坚守自身所肩负的责任,为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不懈奋斗。

通过强化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促进各族人民为本民族文化的繁荣进步贡献力量。同时,要增强主体参与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归属感,激发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强国建设的主体性动力,推动我国文化建设走向新辉煌。通过扎牢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体意识来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不断巩固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调动人民共同建设与守护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通过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铸牢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理论还是实践,真理还是价值,文化建设还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建设,保障人民文化权益都是我国社会发展中永不褪色的主题。只有通过文化强国的建设得民意、齐民心、聚民力,才能不断巩固人民的主体地位,从而为新时代各项事业的稳步前进建立坚实的群众基础。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决定性力量,而杰出的、德艺双馨的优秀文艺工作者在文化建设中能够发挥重大作用。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符合人民根本利益,则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努力。在文化建设实践中,我们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群众史观为根本指导,以“现实的人“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悠悠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不断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同时,要总结借鉴国内外文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前进。

总而言之,人民是文化工作的根基。列宁曾经说过:“艺术属于人民。它必须深深扎根于广大劳动群众中间,它必须为群众所了解和爱好。它必须从群众的情感、思想和愿望方面把他们团结起来并使他们得到提高。它必须唤醒群众中的艺术家并使之发展。“[56]人民哺育、滋养、创造了文化,文化的根在人民那里。文化强国建设需要发挥人民的主体性,人民主体性定会推进文化强国建设和建成,文化强国建设定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魂聚力。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及价值逻辑,不仅形成了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四位一体“结构,构成了保障人民文化权益的基本逻辑,也为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奠定了坚实基础,因而其是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的必要性要素。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2页。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9页。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4页。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08页。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14页。

[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27页。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04页。

[9]《中国共产党章程》,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2页。

[10]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5页。

[1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6页。

[12]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页。

[1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11页。

[1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页。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6页。

[16]葛朗:《马克思主义文艺观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1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宣传部:《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页。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9页。

[19]杨建春:《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权益思想研究》,苏州大学,2015年。

[2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2页。

[2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08页。

[22]中央档案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档案资料》,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5页。

[2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宣传部:《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

[24]《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9页。

[2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档案馆:《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二十二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78页。

[26]《毛泽东文艺论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3页。(www.xing528.com)

[27]《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76-84页。

[28]《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7页。

[29]赵可铭、黄宏、卢冀宁:《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纲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588页。

[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宣传部:《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4页。

[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宣传部:《论文化建设——重要论述摘编》,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2页。

[3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13页。

[33]江泽民:《论“三个代表”》,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第158页。

[34]陈晋、王均伟:《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与中国先进文化》,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247-260页。

[35]王仕民:《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98页。

[36]《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2-53页。

[37]《胡锦涛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39页。

[38]《胡锦涛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541页。

[39]胡锦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载《求是》2004年第1期。

[4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7-10页。

[4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130页。

[42]《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3页。

[43]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6-17页。

[4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9页。

[45]《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31页。

[46]张骥:《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33页。

[4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页。

[4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2页。

[49]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21-02/25/c_1127140150.htm.2021-02-25。

[50]沈壮海、段立国:《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载《人民日报》,2020-11-19。

[5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2页。

[52]《习近平在省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1-01/11/c_1126970918.htm.2021-01-11。

[53]张江:《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9年版,第18-23页。

[54]《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49页。

[55]习近平:《决胜全面民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

[56]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文艺理论研究室:《列宁论文学与艺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435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