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立高中国际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成果

建立高中国际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成果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立高中国际课程质量保障体系,需要从外部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入手,全面分析影响国际课程引入和实施的因素,力求全方位、立体式的保障课程实施质量。当前高中国际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应重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从重视自上而下、一次性、强制性、评优性的政府评估,转变为提倡自下而上、过程性、螺旋性、基准性的社会认证;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评估,到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具有中国内涵的认证评估标准。

建立高中国际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实践成果

建立高中国际课程质量保障体系,需要从外部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入手,全面分析影响国际课程引入和实施的因素(输入阶段、过程中和输出阶段),力求全方位、立体式的保障课程实施质量。在入口阶段,坚持办学的合法性,审查办学资质和办学定位、操作程序的合法性;坚持管理团队、教师、教育资源的优质性;坚持学生录取的发展性。过程中,强化内部质量保障策略的实施,建立和完善理事会或委员会建设,教师、学生和外部专业人士参与育人各环节,通过委员会制定的相关准则来监督国际课程的实施;出口阶段,形成质量评估的共同标准,追踪学生出口及其持续发展信息,为课程引入及实施提供回馈信息。当前高中国际课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应重点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政府职能转变

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课程引入中,政府处于主导地位,拥有立法、规划、审批、评估、监督、处罚等职能,自上而下地对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项目进行质量监管。在建立现代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背景下,政府在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课程引入方面应转变职能,倡导多主体共同参与、协调治理。首先,政府进一步明确角色定位,主要发挥宏观管理和调控职能,充分利用政策规划、评估监管、信息服务等行政手段对中外合作办学做出有效的管理。其次,政府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应做好事业发展的规划,以科学、有序的规划引导合作项目的有序发展和国际课程的有序引入。第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之间应加大沟通力度,形成有效治理的局面。目前中外合作办学的审批、评估、监管、处罚过程基本由国家及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从中央到地方垂直管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减少管理中由于行政工作交叉而造成的重复或者空白的情况。

2.信息平台建设

“两个平台”“两个机制”为中外合作办学的利益相关者把握中外合作办学的发展动态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公开、透明的平台,有效地保证了我国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但目前信息平台建设还应进一步完善,如加快信息更新,补充或增加更多相关信息与资源,切实发挥信息平台大数据的优势,对合作办学的过程监管和质量评估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使信息平台工作更加制度化、透明化,将合作办学中外方资质、教材的引进、外教的资质、专业和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等纳入监管之中,形成信息公开、多方沟通、资源共享的工作机制。

3.多方主体参与

国际课程的质量保障涉及课程引入和实施的全环节和多个利益相关者,保障体系的建立是多主体积极参与和共同协作的结果。目前审批、监管和评估的大量工作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直接负责,机构或项目本身、教师、学生、家长等参与不够,第三方的专业评估机构、社会媒体、上级学校及社会人士等对质量保障工作知之甚少。没有多元化的主体参与,不能综合考虑各利益主体对国际课程以及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的需要,势必影响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和优化。在全面深化改革建立现代治理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国际课程的质量保障也是一个现代治理实现的过程。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法理层面明确各主体的权责和行动路径,以完善制度和机制为载体,发挥诸多利益相关者优势,促进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课程的有序发展。

4.质量评估完善

建立质量保障体系、实施质量认证,由国家、地区或民间教育认证(或审核)机构进行认证或质量审核,是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共同经验。面对目前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课程引入管理重审批而监管不够、质量评估主要由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导的情况,需更加重视质量评估在质量保障体系的意义和作用,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评估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四个部分:一是经过认可的、独立的、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二是公开的、被广泛认同的评估标准(指标体系);三是有效的专业化评估操作程序;四是为社会关注的、开放的评估结果公告制度。从重视自上而下、一次性、强制性、评优性的政府评估,转变为提倡自下而上、过程性、螺旋性、基准性的社会认证;从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评估,到建立符合国际规范、具有中国内涵的认证评估标准。从评估走向认证,是质量保障体系中评价优化的基本路径。我国中外合作办学和国际课程引入的相关认证标准,主要包括:一是开办国际课程的认证标准,依据标准对现有和新设的国际课程进行准入审核和认证;二是国际课程评估标准,定期对相关课程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评估结果;三是国际课程教师入职标准,探索建立国际课程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稳定教师队伍。在评估或认证的基础上,注重发挥评估结果的应用,定期在主要媒体上公布,使中外合作办学接受更为广泛的监督。(www.xing528.com)

5.内部管理优化

学校或项目内部管理的优化,首先需要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合作项目和国际课程班,在项目设计、课程引入、教师招聘、实施评价以及学生录取等方面,都应尊重学校的办学追求和基本理念,并最终体现在课程的校本化实施和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及本土课程的优化发展上。在课程引入和设置上,要将优质、适合、可操作作为基本的衡量指标,构建以融合性为主的多元化国际课程实施模式,警惕课程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课程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风险。课程设置一要避免“快餐化”现象,以反映外方课程的真实性、系统性和全面性;二要避免课程“大杂烩”现象,防止将本土课程与一套甚至多套国际课程并存,甚至把国内课程、国际课程、英语课程、SAT与托福等都混在一起实施;三是警惕课程“纯西化”倾向,如用国际课程替代本土课程、放弃母语教育与中国历史文化教育等做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教学评估与反馈。从日常教学的教学检查制度、听课制度、教学督导制度、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学制度、毕业生质量调查反馈制度等进行教学评估,从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学习质量评价、考试质量评价、项目教学工作评估等角度进行周期性教学考核。加强教师及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严格中外教资质审查和教育教学能力考查,管理人员需要熟悉国际课程和合作办学业务,并做到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积极创造条件,为教师走出国门,汲取世界先进国家的教育理念和提升专业知识提供便利;在平时工作中,提倡教师钻研教学业务,根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和国际课程的特殊性以及学生特点,不断探索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在日常管理中,探索“学术管理”和“常规管理”运行的新模式,注重在学习生活中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学生教育实现由“他律”到“自律”的转变,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认识学习与未来发展的意义。

[1]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外合作办学秩序的通知[Z].2007-4-6.

[2]徐士强.面向境内学生的普通高中国际课程政策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5.

[3]周菲.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的嬗变及特征——基于国家教育政策文本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19-22.

[4]刘奕湛.教育部:全国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项目近2000个[EB/OL].[2016-08-15].http://www.gov.cn/jrzg/2013-09/05/content2481995.htm.

[5]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三年来中外合作办学发展情况[EB/OL].[2016-08-15].http://www.crs.jsj.edu.cn/index.php/default/news/index/8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