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狄奥多里克大帝的昏聩统治:哥特王国史

狄奥多里克大帝的昏聩统治:哥特王国史

时间:2023-08-0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狄奥多里克大帝下令组织了一个由大臣与元老院资深议员组成的法庭在东哥特王国皇宫开庭审理阿尔比努斯案。波伊提乌的罪名中有一项便是试图利用巫术杀害狄奥多里克大帝。狄奥多里克大帝晚年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恐惧,甚至颁布法令禁止所有罗马人携带及拥有武器,否则会处以重罚。狄奥多里克大帝统治的最后三年中废除了宗教自由政策,导火索正是东罗马帝国。如此一来,事态发展基本上顺从了狄奥多里克大帝的心意。

狄奥多里克大帝的昏聩统治:哥特王国史

精彩看点

灾祸伊始——波伊提乌遭定罪——波伊提乌的著作——西摩马库斯遭处死——恐怖的律法——教皇圣约翰一世入狱—狄奥多里克大帝驾崩——狄奥多里克大帝陵惨遭侵犯——狄奥多里克大帝的高贵品性

如果狄奥多里克大帝驾崩于523年年初,而不是再多活了三年,对于狄奥多里克大帝本人而言无疑是一件幸事。因为523年之前的狄奥多里克大帝在各方面都功德圆满:赢得了几乎所有子民的尊敬与爱戴,从未犯过大错,也从未背弃过自己一直坚守的公正仁慈的崇高信念。然而,在狄奥多里克大帝生命的最后三年,一切都变了。狄奥多里克大帝忽然像变了一个人,也或许是受到别有用心者的挑拨怂恿,他开始坚信自己心底最信任的人都在合伙密谋杀害自己。因为年迈,再加上多年治理国家耗费了大量心力,狄奥多里克大帝晚年变得极度多疑,并做出了一系列冒进而暴力,与之前整体的统治精神都背道而驰的令人无比费解的事。曾缔造了盛世意大利的狄奥多里克大帝在临终前内心充满了无比的悔恨和愧疚。懊恼自己在生命最后三年中做的蠢事、错事几乎毁了自己在位三十年倾尽心力打造的一切成果。

变故始于523年年初,时任狄奥多里克大帝首席大臣之一的西普里亚努斯向当时居住在维罗那的狄奥多里克大帝传递消息,称身为富有的罗马贵族,同时是元老院议员的阿尔比努斯与东罗马帝国皇帝有勾结,意图叛国。狄奥多里克大帝下令组织了一个由大臣与元老院资深议员组成的法庭在东哥特王国皇宫开庭审理阿尔比努斯案。阿尔比努斯当面与西普里亚努斯对质,否认了对自己的指控。当时在场的还有波伊提乌。前文中已经谈及过波伊提乌当时在东哥特王国的财富、影响力,以及波伊提乌作为一名哲学家和科学家的卓越声誉。听完对阿尔比努斯的指控后,波伊提乌提高嗓门说道:“尊敬的陛下,指控不成立。如果认定阿尔比努斯有罪,那就意味着我也有罪,元老院每个成员都有罪!”

然而,事与愿违,波伊提乌的挺身而出非但没能保护阿尔比努斯,反倒引火上身,招致了旁人对自己的怀疑。元老院的其他成员纷纷上前指控波伊提乌与阿尔比努斯一道正在密谋叛国,而且每个人似乎都言之凿凿。波伊提乌最后于帕维亚锒铛入狱。书面证词很快送至罗马,呈于元老院。结果罗马元老院一致裁定判处波伊提乌死刑,并且剥夺了波伊提乌为自己申诉及与原告对质的权利。至于阿尔比努斯的结局如何,历史中并未提及。

波伊提乌的牢狱之灾

东哥特朝廷并没有立即处死波伊提乌,而是先将波伊提乌囚禁了近一年时间。波伊提乌在狱中写作完成了千古名著《哲学的慰藉》。《哲学的慰藉》也是波伊提乌唯一一本广为人知的书。《哲学的慰藉》不仅是一本文学巨著,而且是一本心灵对话集,是记录一个勇敢无畏且品格高尚的人突然从权力与财富的巅峰坠入悲惨痛苦的深渊后安慰自己的心路历程。主人公似乎做好了心理准备,等待着死亡的召唤。《哲学的慰藉》寓意深远,将永远居于世界文学经典榜。《哲学的慰藉》在欧洲每个国家都有相应语言的译文,其中英语译者包括阿尔弗雷德大帝、英国著名小说家杰弗雷·乔叟,据说还有伊丽莎白女王。

波伊提乌究竟有没有叛国将永远成为历史的一个谜团。波伊提乌本人称控告自己的证据中包含一部分伪造的信,但波伊提乌说的话里包含的信息似乎也令人不免生疑。最有可能的情况是波伊提乌的确与东罗马帝国有某种程度不合时宜的联系,因为波伊提乌深受狄奥多里克大帝器重且在东哥特王国身居高位,显然本不应该私通君士坦丁堡方面。波伊提乌的仇家利用了波伊提乌的把柄,通过伪造虚假证据加大了波伊提乌的罪名。波伊提乌的罪名中有一项便是试图利用巫术杀害狄奥多里克大帝。在那个时代,最有学问之人往往被“妖魔化”。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波伊提乌因为不公正的判决饱受折磨,但波伊提乌也见证了狄奥多里克大帝在统治早期的正义、仁爱,以及狄奥多里克大帝从不姑息手下的哥特官员为非作歹的行为。

波伊提乌死后,年迈的岳父西摩马库斯也在劫难逃。甚至没有经过审讯,只是随意安插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后,东哥特王国便将西摩马库斯押送至拉韦纳处决。处决西摩马库斯的真实原因是害怕西摩马库斯日后为波伊提乌报仇。狄奥多里克大帝晚年内心充满了无尽的恐惧,甚至颁布法令禁止所有罗马人携带及拥有武器,否则会处以重罚。

连作为狄奥多里克大帝统治时期的宗教自由政策也难以幸免。狄奥多里克大帝统治的最后三年中废除了宗教自由政策,导火索正是东罗马帝国。524年,东罗马帝国下令收缴所有阿里乌教派的教堂,挪与天主教使用。消息传来,狄奥多里克大帝勃然大怒,命令教皇圣约翰一世立即启程,作为特使前往君士坦丁堡,要求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一世即刻恢复阿里乌教派教徒的权利。

教皇圣约翰一世(www.xing528.com)

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一世以极尽尊崇之势接待了教皇圣约翰一世。据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一世为教皇圣约翰一世举行的欢迎仪式堪称如皇帝加冕仪式般隆重,以示自己对于基督教教皇的无比尊敬。教皇圣约翰一世内心十分清楚,如果自己没有完成狄奥多里克大帝交代的使命,返回意大利后必然是死路一条。因此,虽然心里有千万个不愿意,教皇圣约翰一世仍然冒天下之大不韪,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请求天主教君王能够宽容对待宗教异端的教皇。教皇圣约翰一世向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一世阐明了如果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一世拒绝宽容对待阿里乌教派,那么教皇圣约翰一世本人及意大利的所有基督教堂都将面临灭顶之灾。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一世不得已答应了教皇圣约翰一世的请求,下令收回成命,将阿里乌教派教堂归还给阿里乌教派教徒。不过那些已经因为威逼利诱而加入了天主教的阿里乌教派教徒则再无权皈依阿里乌教派,也无法享受阿里乌教派权利。如此一来,事态发展基本上顺从了狄奥多里克大帝的心意。

教皇圣约翰一世满心欢喜回到意大利,想要邀功请赏。然而,不知狄奥多里克大帝从何处得到的消息,当然消息真假我们也无从得知,消息称教皇圣约翰一世出使东罗马帝国时,借机向君士坦丁堡泄露了东哥特王国的软肋所在,并力劝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一世进攻东哥特王国。狄奥多里克大帝将教皇圣约翰一世关进大牢。526年5月,教皇圣约翰一世最终死于狱中。狄奥多里克大帝怀疑整个天主教都变成了自己的敌人,因此颁布了一道诏书禁止天主教传统的礼拜活动,而且规定将所有天主教教堂在一个给定的日期之前转交给阿里乌教派手中。不过新的法令还未生效,狄奥多里克大帝便驾崩了。

当时正逢526年8月,狄奥多里克大帝已病入膏肓。民间有一个不知真假的故事,称狄奥多里克大帝的病其实是由于良心受到谴责而产生的恐惧感导致的。据说,有一次狄奥多里克大帝在就餐时突然心智混乱,非要说摆放在餐桌上的一条大鱼的头长得像西摩马库斯,然后一边冲出了房间,一边惊叫着说惨遭杀害的西摩马库斯正以燃烧着仇恨与复仇欲的眼神看着自己。接着,狄奥多里克大帝躺回到床上,一直说冷得要命,无论如何都无法缓解。后来,狄奥多里克大帝终于清醒过来,却深陷自责愧疚无法自拔。他沉痛地告诉御医自己无比后悔杀害了西摩马库斯与波伊提乌。

狄奥多里克大帝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便令东哥特王国所有的哥特将军和罗马官员前来觐见,并吩咐后事。狄奥多里克大帝临终前任命当时年仅十岁的外孙阿塔拉里克为王位继承人,由阿塔拉里克的母亲阿玛拉逊莎摄政。军队首领和朝廷大臣们当着狄奥多里克大帝的面庄严宣誓将会效忠于阿玛拉逊莎母子。随后,已经挣扎在死亡边缘的狄奥多里克大帝强撑着最后一口气言辞恳切地给官员们交代了在自己驾崩后意大利该施行的种种政策。狄奥多里克大帝敦促大臣们务必与东罗马帝国保持友好关系,要求哥特将领和罗马官员们消除彼此之间因为族群和信仰不同而产生的猜忌,共同努力为人民谋福祉。最重要的是,狄奥多里克大帝要求手下的官员将领们务必恪守“人人平等”的信条,严守法律。狄奥多里克大帝心底一直敬重法律,只是晚年因为身体的衰老,又被恐惧冲昏了头脑,曾在短时间内忽视了法律的地位。另外,狄奥多里克大帝还交代西哥特王国的政权毋庸置疑地必须掌握在另一个外孙阿马拉里克之手。阿马拉里克已经长大成人,再无须任何人摄政,可以独立治理王国。

526年8月30日,狄奥多里克大帝驾崩。狄奥多里克大帝的遗体放在由斑岩制成的灵柩中,葬在拉韦纳的狄奥多里克大帝陵。狄奥多里克大帝陵是巨大的圆形构造,通体由白色大理石建成。后来,狄奥多里克大帝陵变成了圣玛利亚·德拉·罗通达教堂,至今保存完整,只是已不再用于宗教礼拜活动。狄奥多里克大帝驾崩一两百年后,哥特人惨遭驱逐,离开了意大利。天主教再次成为意大利的统治宗教,狄奥多里克大帝的陵内部也不幸惨遭洗劫。后人在狄奥多里克大帝陵旁边的一个修道院的门边发现了当年盛放狄奥多里克大帝遗体的斑岩灵柩,而狄奥多里克大帝的遗体去向则成了永久的谜团。19世纪50年代,有人似乎找到了跟狄奥多里克大帝遗体相关的蛛丝马迹。1854年,一群工人在距离狄奥多里克大帝陵一两百码[1]码头施工时,突然挖出了一具身着金质盔甲的骨架,且头盔和刀柄上都镶嵌着硕大的宝石。骨架出土的地方是一片颇有年代的公墓区。然而,骨骼的主人当时下葬时非但未按照正规程序入土为安,尸身似乎还是被非常草率地直接埋了。工人们原本想闭口不言挖掘到文物之事,然而,消息不胫而走,并很快传到了官方的耳中。官方下令逮捕了工人们。工人们对自己的发现供认不讳。但出土的黄金盔甲只留下了胸甲部分的几个残片,工人们已将盔甲的其余部分熔炼后出售了。

教皇格里高利一世

那么究竟是哪位勇士或者王子的尸体遭遇了如此奇怪的命运呢?身着金质盔甲、佩戴宝石入殓,却没有葬在一个体面像样的墓中,反而被埋在普通公墓区内随手一挖的浅沟中?有人认为是奥多亚塞的尸体,但更大的一种可能是狄奥多里克大帝的尸体。如果1854年出土的当真是狄奥多里克大帝的尸体,那么很明显,盗墓者侵犯信奉阿里乌教派的狄奥多里克大帝陵的动机只是出于宗教仇恨,而并非是想满足一己私欲,否则盗墓者肯定会将死者身上的黄金宝石洗劫一空,而不会将值钱的物件原封不动地留下。根据赫赫有名的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所言:“狄奥多里克大帝驾崩时,当时的一位隐居圣人预见了狄奥多里克大帝的下场——曾受狄奥多里克大帝迫害的受害者们死死拖曳着他的灵魂,并将他的灵魂扔进了利帕里岛的火山口!”通过这样的说辞,我们就能够了解当时虔诚的天主教教徒对狄奥多里克大帝恨之入骨。

狄奥多里克大帝的故事到此画上了句号。要客观准确地评价狄奥多里克大帝的人格品质,我们不应该只看到狄奥多里克大帝生前最后三年的昏庸。因为晚年的狄奥多里克大帝已然历尽沧桑岁月的蹂躏洗礼,略显昏聩,至信友人的背叛更是深深刺痛了狄奥多里克大帝脆弱的神经。晚年的残暴举动给狄奥多里克大帝戎马一生的光辉岁月抹上了令人遗憾的污点,却无法抹杀狄奥多里克大帝在位三十年勤政爱民的不争事实。如果我们从政绩评判,那么狄奥多里克大帝无疑是一代明君。纵观历史上所有坐上王位的人,或许只有英格兰的阿尔弗雷德大帝能与狄奥多里克大帝媲美。虽然两者在很多方面不尽相同,但要问究竟两者中谁更胜一筹,实属难题。

【注释】

[1]码为英制长度单位,一码约等于零点九一米。——译者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