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特点与成果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特点与成果

时间:2023-08-0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2009年面向全国组织了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课题招标活动。上述20个招标方向几乎涵盖了政治、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反映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宽广视野。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内突出体现在民族凝聚力上,而凝聚力的强弱取决于核心价值观在国民中的认可度。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第一要务,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特点与成果

(一)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主要特点

综观几十年来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研究,主要呈现出三个显著特点:一是在科研活动方面,从零散研究向有组织研究发展;二是在学科领域、学术成果方面,从规模较小向规模较大发展;三是在研究方法方面,从主要诠释西方观点向探索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中国范式发展。总的来看,研究领域明显拓宽,研究成果明显丰富,研究质量明显提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2009年面向全国组织了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课题招标活动。该中心组织相关专家,精心策划,反复讨论,确定了20个课题研究方向:

(1)中国综合国力发展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4)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5)中国新闻传媒发展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6)互联网发展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7)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8)弘扬时代精神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9)弘扬民族精神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10)中国民族政策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11)中国宗教政策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12)当代中国教育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13)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14)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15)中国外交政策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16)中国公共外交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17)中国国际形象提升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18)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19)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20)汉语国际传播与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研究。

上述20个招标方向几乎涵盖了政治、思想、文化的各个领域,反映了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宽广视野。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主要进展

总的看来,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要比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更系统、更全面、更深入。主要进展有以下10个方面。(www.xing528.com)

1.增强软实力不仅仅是国际政治博弈的一种手段,更是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着眼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

“软实力”概念引入中国后,学界一直都有争论,对“Soft power”的中国译法和用法进行规范,区分“Soft power”在不同语境、不同文化、不同目标指向下的细微差别,并且寻求其本土化的意义。总体而言,中国学者在使用“软实力(Soft power)”概念的时候给予了更宽泛的界定。从共性上看,理想信念、思想道德组织纪律、精神文明、战略策略、作风形象、体制制度等都可以纳入软实力范畴,并可以从软实力的角度加以研究。如果对“软实力”概念理解褊狭,或教条对待,或食洋不化,不能为我所用,甚至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必然会削弱自己的国际话语权。只有对软实力概念全面深刻的理解,并紧密联系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实际,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才能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际话语权。

2.软实力与硬实力相辅相成

软实力是相对于硬实力而言的,两者都是国家综合实力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硬实力是指一个国家的国土资源、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现实物质力量及其对外强制他国的能力;软实力则是指该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对内发挥的凝聚力、动员力、精神动力和对外产生的渗透力、吸引力、说服力。软实力和硬实力互为前提、互相配合、相得益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软实力的作用更加凸显:软实力强大了,硬实力可以得到全面的甚至超常的发挥;反之,如果没有软实力的潜在支持,硬实力就可能发挥不出来,甚至下降。

3.文化力是政治力的内核,政治力是文化力的外在表现

学界普遍认为软实力包含文化力与政治力,两者互相渗透并呈现出“内”与“外”的形态,文化力是政治力内在的核心,而政治力是文化力外化的表现。“文化软实力”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因此,其内含的“文化力”和“政治力”也是相互交织、界限模糊的。

4.文化是软实力的核心,是贯穿软实力的灵魂,是维系软实力的经纬

所谓灵魂,是指文化决定着软实力的发展方向、发展宗旨。所谓经纬,是指文化贯穿到软实力各个层面、各个环节,维系软实力的体系框架。软实力之所以关乎民族兴衰、国家强弱、人民贫富,主要是由其文化因素决定的。

5.“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中国特色

一是我们在强调软实力的价值时,不是将其仅仅看成外交战略和国际权谋的一种手段,而是强调它的思想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着眼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二是对约瑟夫·奈的软实力内涵进行了层次区分。约瑟夫·奈把软实力平行地解释为文化吸引力、政治价值观的吸引力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我们则认为,文化是全部软实力的灵魂和经纬,软实力中各种要素的特质无不取决于相应的文化价值观念和智力思维。三是丰富、拓展了软实力的科学内涵,使软实力研究更加深入、具体、全面。

6.结合对内对外的作用来分析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涵

文化软实力对内可以发挥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动员力、凝聚力、鼓舞力、谋划力、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观的引导力;对外可以发挥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的吸引力,国家形象的亲和力,对国际规范、国际标准和国际机制的导向制定和控制能力,国际舆论的引导力,国际话语权的掌控力。上述各方面又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表现为价值观理性,另一部分表现为工具理性,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要素

任何民族、任何国家最长久的发展动力最终源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国家文化软实力对内突出体现在民族凝聚力上,而凝聚力的强弱取决于核心价值观在国民中的认可度。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是其深入人心的过程,也是文化软实力形成和发挥作用的过程。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第一要务,就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文化软实力的“文化”是指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这种“文化”既不单纯是中国传统文化,也不单纯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更不是西方的资本主义文化,而是引领当代中国前进的先进文化;它既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创造的革命文化,也包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包括已经被中国人所接受或还需要进一步吸收的优秀西方文化。

9.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极其丰富的软实力要素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营养,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根”和“魂”,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最重要的精神资源。因此,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必须深入发掘、梳理、提炼、升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10.人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主体

凡是文化,都是人的文化。因此,考察文化软实力就不能忽视“人”的问题,文化软实力建设实质就是人的塑造,包括人的道德、品格、情操、意志、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人文修养、艺术品位、思维方法、智慧能力等,一言以蔽之,是人文精神。文化软实力只有通过人文精神的内动力才能生生不息。因此,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在于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素质。

“软实力”这个概念是美国学者约瑟夫·奈最先提出的。一个“软”字很有创意,也很有学术含量。但是,约瑟夫·奈并没有给“软实力”以明确的前后一贯的定义和范畴,也因此,他关于“软实力”的一些论辩有不少是经不起推敲的。但这并没有妨碍“软实力”概念的传播,世界各主要大国对“软实力”很重视。尽管美国学界反对和漠视“软实力”的学者大有人在,但美国政界一些人,包括前国务卿奥尔布赖特还为约瑟夫·奈的“软实力”思想“站台”,奥巴马的前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公开奉行约瑟夫·奈所倡导的由“软实力”演变而来的“巧实力”。所以,“软实力”依然是国际政治领域出现频率比较高的一个词。

中国学界和政界基于对中外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深刻把握,形成一个重要共识:任何国家都需要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一条腿是文化软实力。如果物质硬实力不行,可能一打就垮,一推就倒;但是如果文化软实力不行,那么这个国家可能不打自垮,不推自倒。因此,中国比任何其他国家都更重视“软实力”的研究,已经赋予“软实力”以鲜明的中国特色,强调“文化软实力”。特别是,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全体集体学习“文化软实力”,并系统阐释了自己关于“文化软实力”的观点,可见其重视程度之高。在这种情势之下,中国学界涌现出前所未有的“文化软实力”研究热潮,中国特色文化软实力思想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呼之欲出。当然,在这种热潮中难免有一些对“软实力”食洋不化、对“软实力”泛化和对“软实力”窄化的理解与运用,需要进行正面引导。

总之,“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非常重要。但究竟什么是文化?什么是软实力?什么是文化软实力?为什么必须研究中国文化软实力?怎样研究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文化软实力重点应该研究哪些重大问题?研究中国文化软实力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什么关系?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国内学者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有必要提出一个关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的理论脉络,为国内学者进一步深化研究提供一个共同的讨论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