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校园建设与利用资源的地方特色问题需重视

中学校园建设与利用资源的地方特色问题需重视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3.一些学校在校园建设、设施改进上有一定成绩,但这些日益丰富的资源几乎是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当地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根本上还没有提上学校领导的议事日程来。

中学校园建设与利用资源的地方特色问题需重视

(一)现状

1.农村贫困地区中学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不够深刻,难以将之贯穿于学校管理工作之中,影响新课程实施中课程资源充分的开发与利用。

2.与发达地区相比,农村贫困地区的中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经费普遍严重缺乏,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质量相差甚远,在硬件设备资源方面(如多媒体、电脑、图书室等)的差距更加明显,许多中学甚至连最基本的教学实验仪器、工具都不齐全,更不要说其他硬件设备了。因而影响到该地区新课程实施的成效。

3.一些学校在校园建设、设施改进上有一定成绩,但这些日益丰富的资源几乎是千篇一律,缺乏地方特色,当地丰富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根本上还没有提上学校领导的议事日程来。

(二)问题分析

1.学校领导对课程资源的认识还存在误区

主要有两种表现:一是认为当前评价学校办学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还应该看学生的学习成绩,看分数,看升学率,课程资源开发是先进学校的事,是以后的事,有等待观望的心理,课程资源开发的积极性不高。二是领导们一谈到课程资源开发建设,关注的大多是条件性的、物质性的课程资源,一味比拼城市化的教学设备,目的仍是为了改进升学考试的备考“装备”而已,没有真正关注地方那些知识性与体验性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当问及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时,他们振振有词:“我们作为普通中学,首要任务是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至于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等考试根本改革后再说。”

2.课程资源内涵不清

课程资源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所有进入教育教学活动当中并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都可以开发为课程。但在实际上,我们却由于对课程资源概念没有进行清晰的界定而导致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存在范围窄化的现象。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一个狭窄的视野里进行:或专注于条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忽视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或专注于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忽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或专注于课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忽视其他形式的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就无法为新课程改革中诸如综合实践活动等的实施提供一个资源丰富的平台,制约着新课程改革的切实推行。(www.xing528.com)

3.应试评价机制制约着学校的整体改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也受到制约

在对一些学校的调查、访谈中,几乎所有涉及的个人和群体都或多或少地谈到了中考高考对新课程实施的制约。而中考、高考对于课程资源开发的制约性在于“严重制约和压抑了地方和学校自主利用当地社会、社区、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需求”“即使有一部分地方和学校致力于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的建设,但在应试的重压下也无法放开手脚,充分施展”。

4.学校经费紧张,难以配置新课程实施所需的各种硬件资源

这在对教师、校长的访谈中都有普遍反映。究其原因,部分是因为我国的教育投资政策导致“教育投资偏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资严重不足”,因而使农村贫困地区学校与城市学校之间在经济上的差距拉大,导致整体不平衡。其他还因为农村贫困地区大多数是边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很难自筹经费,学校有限的教育资金没有科学合理地分配与使用等,因而影响农村贫困地区新课程实施的成效。

5.教学手段落后,条件性课程资源“跟不上”,校外课程资源有限

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发生转变,而这些转变顺利实现的一个前提就是需要有现代化教学硬件做支撑。但是,目前农村贫困地区在新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着条件性课程资源“跟不上”的现象。就拿教育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教师来说吧,无论从数量、素质、能力上都体现出巨大差异。在教学硬件方面,如多媒体、电脑、图书室等硬件设备配置上的差异更加明显,许多中学甚至连最基本的教学实验仪器、工具都不齐全,更不要说其他硬件设备了。落后的教学手段给农村贫困地区中学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带来了挑战。就校外课程资源来说,农村贫困地区的中学极为有限,缺乏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等课程资源,致使学生难以获取丰富的知识和信息、拓宽视野、增强对学科教学形象直观的理解,缺乏加强学生思想品德、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文化宝库,缺乏改变现代社会人们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的优越条件。这给农村贫困地区中学教师对课程资源的挖掘、开发带来了难度,限制了农村贫困地区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使他们为课程资源不足而发愁,教师只教教材、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一时难以改变。

6.学校有限的课程资源利用率不高

课程资源只有进入课堂,进入师生活动过程,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但实际上,农村贫困地区许多教师对于已经开发的课程资源却未能很好地利用起来,没有让其进入课堂,这样便造成了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没有让其发挥应有的作用。比如有的学校因为校长的观念落后,只把购置的电脑当作“装门面”的手段,而对利用则不管不问。还有的学校为缓解经费紧张,就节省设备利用时需要的资金,因而也降低了资源的利用率。把课程资源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求教师变革业已习惯的一整套教学行为,无疑会加重教师的负担。这是教师不愿应用课程资源于课堂教学的主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