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四大特点

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四大特点

时间:2023-08-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特色性生物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特色性是指区域特色、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三个方面。生物校本课程贴近生活,大多以实用性课程为主,大多联系生产实际,大多联系实验操作,体现出多动手的特点。(四)补充性和扩展性中学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相对于国家、地方课程开发而言的。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对核心课程内容的及时补充,也体现了课程体系的创新需要。

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四大特点

长期以来,我国的统一课程虽然在大批量塑造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然而,这也遏止了人才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同时也使得生物学科应具有的特有优势荡然无存。学校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成为满足学生不同兴趣与需求的直接途径,成为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举措,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教育思想,同时也体现出学校不同的特色,生物校本课程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特色性

生物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特色性是指区域特色、学校特色和专业特色三个方面。区域特色是指各个地区的植被、农业动物资源等特色不同,适合各个地区开展的地区特色课程也不同。学校特色是指生物校本课程开发中调动教育共同体(校长、教师、学生及其家长)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形成教育合力,促使学校特色的形成,体现出自己学校的品牌。每个地区,每个学校的特点是不同的,一个学校之所以具有不同于他校的特色,其核心就在于它具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独特的课程设置,而课程设置也体现着不同的办学理念,不同的办学理念必然具有相应的课程设置。专业特色是指生物学科本就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经常看到的,接触到的,处处是生物,可以用来开发成校本课程的素材很多,因此我们开发的课程要体现出学科的特色。

(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要体现以校为本的原则,即根据学校、地区实际,从实际出发去开发校本课程,开发的生物校本课程具有地域性和可操作性,如在我国北方地区可以开发的生物课程资源,在我国南方地区就不适宜开发,生物校本课程资源大都体现出当地农业状况、人口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生物校本课程中含有一些操作性课题,如在山区中学生物课程开发中提出《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油菜籽中叶绿素含量》的课题,这样的课题虽然看起来有自己的特色,但这个课题在山区中学是很难实现的。

(三)服务性和实用性(www.xing528.com)

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生获得学习的利益为终极目的的。学校以学生为主体,课程本身亦是为学生的学习而服务的。生物校本课程的内容大多选取与学生现实需要密切相关的内容,比如环保、生态农业、花卉栽培等,唯有如此,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对学生的实际生活产生作用。生物校本课程贴近生活,大多以实用性课程为主,大多联系生产实际,大多联系实验操作,体现出多动手的特点。现代中学生存在很多问题,小麦韭菜不分,农作物是怎么长的,什么时间种植的均不知道,课堂上举例若天方夜谭,因此生物校本课程应更多地从生产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他们多去观察,多联系生产实际。

(四)补充性和扩展性

中学生物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相对于国家、地方课程开发而言的。国家、地方课程开发是按照自上而下的“研究——开发——推广”模式进行的,立足于课程体系的基础性、统一性,而校本课程开发是采用自下而上的“实践——评估——开发”模式进行的,侧重于各自校情的独特性、差异性,强调在保证国家、地方课程实施的前提下,根据社会的需求、学生的需要进行开发。国家、地方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的主体,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核心课程;校本课程则是从属性课程,是弥补核心课程的“遗漏”“滞后”和突出特色的课程。学校通过校本课程开发,可实现对国家、地方课程体系的有机补充、调整整合、柔性完善,形成各自的教育教学特色。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对核心课程内容的及时补充,也体现了课程体系的创新需要。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从联系课本出发,本着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服务的原则。比如我们就可以开发一些诸如现代生物发展趋势,常见生物小常识,生态农业的设计,蚕的养殖,杨树的加工等课程。同时应该体现出一定的延伸性,对于我们已经有的知识有所拓展,扩大同学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更多方面的能力。

(五)自主性和科学

从课程开发的主体多元化趋势来看,学校这一教育主体,也是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开发出科学的校本课程资源就必须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基地,以学校为课程开发的活动基础,以学校教师为课程开发的主体,由学校自主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课程,从而增强课程体系的灵活性、适应性和实践性,构建适应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个性发展需要的新型动态课程体系。中学生物校本课程也要体现出科学性原则,就是课程体系结构的合理性和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即所开发的生物校本课程既要与国家、地方课程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相互融合,构成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也要确保教学内容的严谨性、逻辑性、准确性、科学性,提高课程的学术性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