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2012—2013重点影片研究:《一九四二》影评人评论实录

2012—2013重点影片研究:《一九四二》影评人评论实录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12月1日,中国电影博物馆和《人民日报》文艺部联合举办了《一九四二》影评人观影评论活动。《一九四二》对这段历史的叙述非常诚恳。历史是一面镜子,影片《一九四二》拂去了这面镜子上的一些尘埃。《一九四二》——人性,民族,中国人的苦难史诗,生生不息。《一九四二》在摄影上比《白鹿原》更有韵味。我们中国人面临灾难的时候总是抱有顽强的求生意志,这本身就是史诗,我认为《一九四二》算得上是一部“民族史诗”。

2012—2013重点影片研究:《一九四二》影评人评论实录

2012年12月1日,中国电影博物馆和《人民日报文艺部联合举办了《一九四二影评人观影评论活动。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章柏青,中国日报网执行总编辑、知名影评人周黎明、中国电影博物馆副馆长邢建毅、《人民日报》记者董阳参与了活动。大家就一句话观影感受、印象最深刻的电影元素、该片是否为一部史诗电影和当下历史题材电影等议题作了交流讨论。

1.对影片的一句话感受和评分

耿军:7分。这是一部比较优秀的国产电影,它表现了灾难中社会的各个阶层,比较全面。

孙铸林:10分。我是河南人,但在看《一九四二》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有这段历史,整部电影对人物的刻画很细腻,表演逼真传神。

贺永标:10分。《一九四二》对这段历史的叙述非常诚恳。

吴毅波:9分。给我的感觉只有两个字:震撼。

赵九成:8分。这部电影演绎了被遗忘的1942年的历史,再现了那个年代的沉重往事。

王图南:8分。这部电影认真、真实,有一定的厚重感。

贾学妮:8分。这部电影从“历史中的个体”出发,讲述一个苦难的故事,比《唐山大地震》更深刻、流畅。

张艺典:7分。历史是一面镜子,影片《一九四二》拂去了这面镜子上的一些尘埃。

马明凯:7.5分。人物刻画和细节都比较精致,但是群像叙事线索众多,其中难免有些力不从心。

徐阗:7分。灾难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个人的镜像,更折射出群体的镜像,感觉电影不如原著小说冲击力大。

张静:8分。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既为同胞的苦难悲恸,又为自己的生活庆幸。

董阳:9分。生动的历史细节,细腻刻画灾难中不同阶层的人,导演个人的主观色彩退到后台,让观众自己去体悟。

邢建毅:9分。《一九四二》——人性,民族,中国人的苦难史诗,生生不息。感觉非常好。

章柏青:9分。我对这部影片评价较高。印象最深的就是它对历史和民族精神比较准确的把握。

周黎明:9分。我觉得这是冯小刚拍得最好的一部片子。

康婕:8分。这是一个关于信仰、人性的救赎和选择的故事,能看到导演的诚意。

2.印象最深的电影元素

耿军:印象最深的是表演。对饰演“瞎鹿”和“栓柱”的冯远征、张默印象深刻,他们眼神中有种只可意会的东西,是这种眼神抓住了角色的魂。

孙铸林:导演和表演都比较到位,只是过多的轰炸场面和叙事的比例不甚恰当。

贺永标:不太同意。轰炸场面使灾民的境遇雪上加霜,使影片表现更具张力。整部影片使用冷色调,有肖像感。

吴毅波:我印象最深的是张涵予饰演的小安神父,这个角色带给观众反思。

孔丽丽:很感谢在这个电影创作流于浮躁的时候,冯小刚导演能挺身而出。从《集结号》到《唐山大地震》再到《一九四二》,他的历史责任感和担当是显而易见的。

张瑶萱:对电影中音乐印象深。赵季平老师的音乐我一直比较喜欢,他总能提炼出民族音乐的精髓,并将其融入到现代配乐中,天然婉约,一气呵成。具体到这部电影,花枝坐着马车跟孩子告别的段落配着高亢悠扬的旋律,画龙点睛。

王图南: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摄影和场面调度,尤其展现大队伍和大场景的场面,很有气势。《一九四二》在摄影上比《白鹿原》更有韵味。

贾学妮:印象最深的是编剧。“逃荒”这条线索并没有强烈的戏剧性,但还能通过细节抓住观众,实属不易。

马明凯:我印象最深的是主题,这部电影通过展现灾民们从饥荒开始之后“失去”的过程——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直到失去生命,表现了在饥饿面前尊严的丧失,人的尊严都是从肚皮开始的。

徐阗: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部电影几乎全方言的表演方式,这种方式更容易让观众产生“代入感”。如果陈道明演的蒋介石也能用方言表演可能效果更好。

董阳:我印象最深的是编剧。这部影片中,各个角色没有太多的对手戏,但是还要拍得吸引人,是有难度的。这部电影通过细节反映灾难之下的人性,体现出悲天悯人的情怀。(www.xing528.com)

章柏青: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整个社会的面貌,包括思想背景、整个事件的背景、全国政治的背景、民族挣扎于存亡边缘的背景和逃荒的背景,这几重复杂的背景虽然表面没有紧密的联系,但其实内在关联紧密,交织成这个影片的历史氛围,还是很有共鸣的。

周黎明:我个人最喜欢的是编剧,麦基说过,一部80分以上的影片,前80分其实是编剧的功劳,80分以上的部分才是导演的功劳。这部影片中,刘震云的编剧可以给满分,也就是前80分;从80分到90分是冯小刚的。如果说遗憾的话,我个人觉得轰炸的镜头过多,让人感觉有点商业化。另外,化装没有做到瘦骨嶙峋的效果。

3.我心中的“史诗电影”

王图南:我认为史诗电影的“史”是要真实,“诗”是要艺术。要谈史诗,就要心怀对历史严谨和认真的态度。

贺永标:我觉得有两种“民族史诗”:第一种是反映真实历史的电影,第二种是反映真实人性的电影。我们中国人面临灾难的时候总是抱有顽强的求生意志,这本身就是史诗,我认为《一九四二》算得上是一部“民族史诗”。

徐阗:我个人认为,这是一部有史诗追求的电影。刚刚有人说“史诗电影”的“史”一定要完全符合历史,但真实是有限的,经历了转述,就会打上主观的烙印。所以,只要是以一种尊重和敬畏的态度看待历史就可以了。

与原著相比,电影因为篇幅所限,遗失了很多震撼人心的东西。比如,原著中有一则小故事:张三被饿死了,但他死之前很高兴,因为他觉得比李四多活了三天。这些经典的段落在电影中消失了,原著的犀利棱角被钝化,所以我觉得《一九四二》这部电影要做到“史诗”还需要向原著汲取营养。

张勇:我理解的“史诗”并不是考古式地再现历史,因为电影是艺术,而不是历史课本。目前公认的史诗电影,也不是因为完全真实地再现了某个细节,它们往往更侧重于社会的广度和人性的深度。

周黎明:我对“史诗”这个词意见很大,因为我之前在网络上围观一群人讨论史诗电影,却发现他们越谈越让我对“史诗”这个词感到费解,到最后我顿悟了,原来他们口中的史诗电影就是优秀电影,好的电影即所谓的史诗电影,不好的自然达不到史诗电影的标准,这当然是不对的。

“史诗”应当是一种类型。不会有人看完了《杜拉拉升职记》之后来探讨这是不是属于爱情电影,因为爱情片是一种类型,而类型本身不包含评价意味。既然史诗电影也是一种类型,那它就与质量无关,有好的史诗电影,也有差的。此外,“史诗”是指电影的格局。史诗电影这一类型往往有宏大的格局,可以是时间、空间上的宏大,也可以指人物众多。

《一九四二》跟《白鹿原》截然不同。《白鹿原》讲究景观,外表的“史诗”呈现出的内容仿佛面面俱到,却大多蜻蜓点水。《一九四二》这部影片布局更加宏大,采用了一种在国产电影中比较罕见的叙事方式——群像叙事,四条线索。但这四条线索并不是平均用力的,灾民、政府和外国记者这几条线索都比较到位,但是军方这条线索较弱。群戏的方式并不常见,是因为群戏有相当的难度,很可能浮于表面。我认为这部影片就“群像叙事”这点来说已经难能可贵,它让我想到索德伯格的《毒品网络》,也是相似的结构。

叙事上,这四条线索中,只有记者跟灾民有直接接触。官方跟灾民基本绝缘,戏剧冲突的双方却没有直接冲突,所以有些观众会觉得“散”,但这其实是形散神不散。比如重庆和河南发生的事情有关吗?表面上看只是迎接美国贵宾,却用了很长的篇幅,仿佛是可有可无的闲笔,但这处闲笔却有着不可言说的妙处,台词也非常精彩。

电影多线叙事的结构赋予它一些“史诗”的力量,但这种结构先天不足,很难深入挖掘每一个人。特别在这部电影中,人物众多,无法一一深入,但倘若为了挖掘人物把灾民的线索放大,将官员的线索淡化,一定会留下遗憾。

章柏青:这部影片算得上一部比较成功的史诗电影。衡量史诗电影的好坏,最关键的是看历史观,也就是导演以什么方式来认识这段历史,站在什么立场上来看待这场灾难。《一九四二》让观众体会到这场浩劫的残酷和民族苦难的升华。

同时,《一九四二》也展现了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性格,比较真实。一方面展现出民族性格中固有的美德;另一方面也展现了民族性格中的某些缺陷,其中有些是因为环境,有些却是人性内在应该克服的东西,比较深刻。

另外,影片是有一种“诗情”的,或称悲情。即便它不是尽善尽美,但是瑕不掩瑜,这部电影仍旧是一部感人的电影。它让观众保持理性的思考,比一般的“小情”更有价值。整部影片中弥漫着悲凉的情绪,却不让人流泪,这要依靠电影内在的张力,而不是让人恸哭的娱乐因素,艺术就藏在这种张力中。

周黎明:我特别同意章老师关于“煽情”的观点。有观众说,没有被这部电影打动,因为几乎没有流泪,但是在我看来,它的隐忍和含蓄正是它高于《唐山大地震》的地方。看《唐山大地震》,哭干了眼泪,但是《一九四二》却让人欲哭无泪。其实,以冯小刚驾驭电影的能力,要想让观众哭,易如反掌,但《一九四二》想方设法克制自己;从另一个方面讲,地震的灾难和饥荒又是不同的,同样是死亡的主题,地震是在瞬间死亡,人数众多,它的灾难性呈现在银幕上是惊骇,所以观众觉得悲剧发生,应该掉泪。而饥荒的死亡是渐进式的,让人恐惧的不仅是生命的流逝,而是活着的人对死亡的看法。死亡每次出现的时候,戏中人的态度在变,观众自己的态度也在变,从肝肠寸断到麻木不仁。而电影对悲情的克制,变为理性的深思。一部电影只要能带给观众思考,不论评分高低,相信导演都得偿所愿了。

4.从《一九四二》看当下历史题材影片

徐阗:其实我看报道说《一九四二》这部电影曾有过第二种结尾的设想:老东家带着小女孩碰到一队过路的日本兵,老东家为给小女孩一块饼,得从日本兵胯下爬过去。最后冯小刚被王朔一语点醒,王朔说这是你以一个现代人的视点在观看历史,如果你是日本兵,让一个灾民从胯下爬过去可以获得什么高贵感,这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拍历史题材的电影,要注意讲述的“语境”。

周黎明:历史题材的影片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史为乐的电影,一类是以史为鉴的电影。电影人不是历史学家,历史学家的工作就是找出历史的真实;而电影人则是加工历史、创造艺术。

以史为乐的影片和以史为鉴的影片,本身没有可比性。比如《鸿门宴传奇》和《王的盛宴》,取材于同一段历史故事,却又有天壤之别,无从比较。这是由观众的观影目的决定的,如果抱着娱乐心态,《鸿门宴传奇》好看,但是抱着审美心态,《王的盛宴》至少在不断努力。我们不能用以史为鉴的标准衡量以史为乐的影片,反之亦然。

以史为乐的影片有它的价值,我们没必要一味贬低它。所以在进影院之前观众应当想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找一些必要的资料,弄清楚再去看,才不会觉得失望。《一九四二》是一部以史为鉴的电影,反讽的修辞贯彻通篇,但是如果你想看冯式幽默,请慎重。同时上映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既有娱乐的成分,也有深刻的地方,但《一九四二》里面毫无娱乐成分。

董阳:徐阗的发言让我想起陈凯歌的《赵氏孤儿》,陈凯歌说,程婴也是一个父亲,他怎么舍得把自己的孩子献出去呢?于是就把剧情改得让观众难以接受。我觉得问题可能就在这儿——以现代眼光解构古代经典。

在此,还想请教专家一个问题:冯小刚以贺岁片起家,市场上积聚了很多人气,但是从《集结号》之后他开始关注严肃的历史题材,他转型背后的延续性在哪里?

章柏青:冯小刚前后期变化较大。前期的作品偏喜剧和民生,后来转型到严肃题材,但是始终有一些一以贯之的创作特点。首先,他善于采取平民视角,关注普通老百姓,人物大多是苦难中的牺牲品。即便到了后期的严肃作品,他也从心理上尽量和一般老百姓沟通,试图使主题和当下普通老百姓巧妙地连接起来。比如《一九四二》,表现的是苦难的历史,然而历史总会有一些惊人的相似,所以观众有很多可以解读的地方,这方面他做得不错;其次,冯小刚不论是前期还是后期,作品都比较“接地气”;另外,即便是那些严肃题材,他也会尽量保留适度的幽默感。比如沉重的《一九四二》,里面也仍旧有一些戏引起我们心酸的笑意。

接着刚才周老师的话说,创作者一定要对受众有清晰的认识,你的思想深度如果太超前,也未必会受到认可。比如《南京!南京!》这部片子,两极意见针锋相对,而我们大多数观众仍旧希望看到中国英雄们凭借机智勇敢打败了侵略者,包括《地道战》《地雷战》,经久不衰,常演常新。《南京!南京!》因为没有设定好预期观众,所以遭到了部分观众的激烈反对。

我们的一些历史片,难以“走出去”,并不是当前的娱乐手法能够解决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思想内核的差异。我们的一些历史题材影片必须要考虑人性的东西才能走出去,寻找一些人类共同拥有的价值标准,这方面要多考虑、多观察。

整理:郭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