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冯小刚《一九四二》成就:8亿票房、获奖遗憾

冯小刚《一九四二》成就:8亿票房、获奖遗憾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九四二》单片分析报告作为中国内地的“贺岁片之父”,冯小刚在中国的观众群累计达到了8亿,共创造出25亿元的票房成绩,有目共睹的成就也实至名归地受到了社会各方的认可。这样的国际路线也显示了导演的“申奥”决心,《一九四二》被推选角逐第8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但最终无缘奖项。最终发行方和30家院线达成共识,《一九四二》的票房实行递增式分账,从3亿和8亿两个门槛可以看得出华谊兄弟将《一九四二》直指8亿票房。

冯小刚《一九四二》成就:8亿票房、获奖遗憾

一九四二》影片档案

影片片名:一九四二

英文片名:Back to 1942

制片地区:中国

类型:战争/历史/灾难

时长:146分钟

影片规格:35毫米胶片变形宽银幕

投资2亿元人民币

制作公司: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华谊兄弟国际有限公司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

英皇电影

寰亚电影有限公司

重庆电影集团

银都机构有限公司

北京一帆风顺影视文化工作室

浙江影视集团

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

湖南广播电视台

安徽广播电视台

北京电视台

发行公司: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联合发行

中国电影集团公司(中国)联合发行

主创人员:

导演:冯小刚

编剧:刘震云

制片人:王中军、王中磊、陈国富

摄影师:吕乐

录音:吴江

原创音乐:赵季平

美术设计:石海鹰、孙立

灯光:亢晓天

服装造型设计:叶锦添

剪辑:肖洋

动作指导:朴柱天

视觉特效:常洪松

主演:张国立、陈道明、徐帆、李雪健、张默、艾德里安·布洛迪、蒂姆·罗宾斯、冯远征、张涵予、王子文、段奕宏、范伟、柯蓝、张国强、林永健、乔振宇、李倩、赵毅

开机时间:2011年10月19日

上映时间:2012年11月29日

上映天数:53天

上映票房:37410.42万元人民币

观影人次:1015.84万

影片简介:

《一九四二》是由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根据刘震云小说《温故1942》改编而成的战争与剧情片。影片由华谊兄弟公司制作出品,先后投资2亿元,从1993年冯小刚看中剧本到付诸拍摄共历时19年。影片汇聚了国内顶尖的影视制作团队、运用一流的音响和特效技术,并吸引了国际好莱坞影星的加盟,打造出了一场国际化的视听盛宴。

故事发生在1942年的河南,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自古兵家必争之地的河南不仅承受着战争的摧残,还面临着旱灾的威胁,民众被迫西上,开始了逃荒之路。影片讲述了老东家和瞎鹿两家人在逃荒路上的悲惨遭遇,几经磨难,最终只有老东家一人到了西安,但他却决定反向回家,为的是“死得离家近一点”。影片上映后引起了较大反响,3.7亿元的票房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甚至影响了华谊兄弟的股票市场,但与此同时,这部影片也在各大电影节上摘得了许多奖项,赢得了较好的口碑。

获奖情况:

第32届香港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

第29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最佳摄影、最佳录音

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影片、最佳视觉效果

第7届罗马电影节青年评审团最佳影片金蝴蝶

第7届罗马电影节附属奖项意大利摄影家协会最佳摄影奖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2012年度表彰大会年度电影

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注:资料综合整理自时光网(http://movie.mtime.com/118999/details.html)、百度百(http://baike.baidu.com/view/1857725.htm#8)、艺恩咨询(http://www.entgroup.cn/)等电影垂直网站或网页。上映票房及观影人次数据由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协会提供。

《一九四二》单片分析报告

作为中国内地的“贺岁片之父”,冯小刚在中国的观众群累计达到了8亿,共创造出25亿元的票房成绩,有目共睹的成就也实至名归地受到了社会各方的认可。《一九四二》是他继《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之后,再一次将目光投向深重的民族历史。整部片子历时19年,华谊兄弟出于对冯小刚的信赖,投资也从一开始的3000万一直追加到两个亿,斥巨资打造国内一流视听。冯小刚制作团队对这部影片倾注了很多心血,因此对影片有着极高的自信。影片采用国内一流的明星张国立、陈道明、徐帆,也有新生代演员张默、张涵予、王子文等,此外还重金邀请两位好莱坞影帝艾德里安·布洛迪、蒂姆·罗宾斯加盟,采用国内领先的杜比全景声技术和顶尖制作团队,韩国爆破团队、国际特技师、比利时航拍技术的引进也使影片趋于国际化,冯小刚带领团队参加国际电影节也表明了他们的国际定位。这样的国际路线也显示了导演的“申奥”决心,《一九四二》被推选角逐第86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但最终无缘奖项。影片在上映之前,发行方和院线之间关于票房的“分账之争”也引起社会关注。最终发行方和30家院线达成共识,《一九四二》的票房实行递增式分账,从3亿和8亿两个门槛可以看得出华谊兄弟将《一九四二》直指8亿票房。最后,影片3.7亿元的票房收入差强人意,不仅没有收回成本,甚至影响了华谊兄弟的股票和市场融资,但《一九四二》仍是一部具有历史责任感和民族文化的优秀影片,在观众和学界都有着一定的口碑,也获得了国内外很多奖项,得到了肯定。《一九四二》“叫好不叫座”的原因有很多,本文试图进行剖析。

一、影片的视听语言分析(www.xing528.com)

《一九四二》是著名导演冯小刚的新作、力作,也是冯小刚自《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之后,再一次进行国际合作,打造出一场精妙绝伦的视听盛宴。这部影片历时19年、投资两个亿、筹备9个月、拍摄135天、横跨7地、制作8个月,终于完成,真实再现了1942年中国河南发生的重大灾情,客观且全面地呈现出身处这场大灾内外的各类人物的遭遇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影片中运用了大量的三维动画技术等特效使影片的画面感更加真实,也是国内首部用杜比全景声混音的中国电影,影片在视听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以下依次分析。

(一)摄影

吕乐是国内电影界首屈一指的摄影师,曾与张艺谋、冯小刚、田壮壮等合作,创作出了一大批第五代优秀代表作,如《活着》《有话好好说》《猎场扎撒》等。曾与冯小刚合作拍摄过《非诚勿扰》系列、《唐山大地震》,此次担任了《一九四二》的摄影指导,先后获得了第7届罗马电影节意大利摄影家协会最佳摄影奖、第29届金鸡奖最佳摄影奖。

在冯小刚导演看来,《温故1942》没有故事,没有人物,也貌似没有态度和立场。因此,吕乐在影片的摄影创作中,试图通过画面景别的控制与这段历史的苦难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表明影片客观、中立的叙事立场。影片的景别多采用远景、全景,近景和特写的镜头很少。拍摄中采用了多机位拍摄的方法,来保持剪辑效果的客观性,如爆炸的场面。片中有三场爆炸,使用了很多摄影机同时拍,主要有Alex和ARRI系列的胶片摄影机,435有四五台,5D Mark Ⅱ有三台,还有ST、LT各一台,一共有十几台摄影机,最多的时候有12个机位。5D Mark Ⅱ灵活性好,可以拍摄到离炸点很近的镜头,而且5D Mark Ⅱ拍摄的画面使用时间都是几帧,或一二秒钟,所以质量和其他胶片看不出太大差别。影片使用长焦镜头的画面不是很多,基本都是广角,比如5D Mark Ⅱ租的镜头都是广角,从 14毫米、18毫米,到21毫米,最满的只有24毫米。[59]实拍时,很多机器同时拍摄。Flying Cam在上面走,地面很多机器同时拍,有放在炸点附近地上的,有摄影师手持的,还有吊车上的,因此一个较短时间的拍摄素材很多,保持了事件的客观性。在最后的DI(数字中间片)阶段,用Technicolor做的调色,调整的幅度小、时间长,主要都是在往真实上靠近,往现实主义风格来调整。画面保持调有高反差、低色彩饱和度的特点,摄影师力图用趋近写实的影像风格叙述这段历史事件。

在数字摄影时代,《一九四二》仍采用胶片拍摄,总共用了70多万尺胶片。这次投入胶片拍摄的胶片机是阿莱(ARRI),这是最后的胶片机,现在世界上只有三家胶片机生产商——阿莱(ARRI)、潘纳维申(Panavision)、阿通(AATON)。摄制组采用胶片拍摄,拍完之后转成数字中间片,做各种特效处理,然后再转成数字格式放映,与之前有胶片放映机时的转制过程底片—数字—正片不一样的是,采用了底片—数字—数字的过程[60]。在拍摄过程中还请来了比利时的航拍团队,为影片中的轰炸场面和特效制作做出了极大贡献。以下是《一九四二》摄影技术参数:

摄影机:ARRIFLEX 435、ARRICAM Lite、ARRICAM ST、ALEX、CANNON 5D MarkⅡ

胶片:柯达 VISION2 250D 5205、柯达 VISION2 500T 5218

辅助设备:Flying Cam

灯具:镝灯、钨丝灯

移动设备:斯坦尼康、大炮、伸缩臂、航拍设备等

(二)声音和音效设计

电影《一九四二》的声音设计就如同影片的整体风格,不刻意加入主创人员的个人观点,只是客观讲述事件,让观众自己去体会。本文从语言、音乐和音响三个角度综合分析了影片的声音设计,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以语言为主刻画人物的内心;不动用大量的音乐煽情;细致的音响制作但又不夸张、不突出,而是与画面相配合客观表现场景中的内容。

本片的原创音乐指导赵季平获得了第29届金鸡奖最佳音乐提名,影片的整体创作思路和意图决定了本片不刻意用音乐进行煽情,不强制加入创作者的主观态度,让观众自己去体会。影片片尾曲《生命的河》,歌词来自一位农村妇女创作的一首基督教赞美诗歌,由赵季平老师重新谱曲:“生命的河,喜乐的河,缓缓地流进我的心窝,我要唱一首歌,一首天上的歌,头上的乌云,心中的忧伤,全都洒落……”这首歌的原曲在基督教徒中广为传唱,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心中的希望。[61]然而,重新谱曲后的这首片尾曲从旋律上来说虽然更加优美动听,但同时也更加沉重悲伤,如同片中的灾民面对一次次沉重的打击内心深处仍然没有放弃生的希望。此外,本片邀请中国录音界新力派录音师吴江担任录音指导,他的主要代表作品有《太阳照常升起》《寻枪》《鬼子来了》《非常完美》,《一九四二》还获得了第29届金鸡奖最佳录音奖。

关于音效设计,《一九四二》导演、著名导演冯小刚表示:“《一九四二》是第一部用杜比全景声混音的中国电影,这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我一直努力让这个新电影从故事到制作都有所突破。杜比全景声这个绝妙的工具恰恰让我们做到了这点。”[62]杜比全景声(Dolby Atmos)是全新的音频平台,彻底改变了娱乐音频体验。影片《一九四二》将在中国电影集团中影数字制作基地进行混音,中影电影数字制作基地是全球首批具备杜比全景声混音能力的后期制作机构之一。中影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飞表示:“我们认识到杜比全景声这一突破性的音频平台潜力巨大,这正是我们为中国巨幕选择杜比全景声的原因。”[63]通过杜比全景声,他们创造出更多逼真的声音效果,通过更加自然真实的音效为电影观众带来强大的全新聆听体验。杜比全景声平台让内容创造者更加轻松地创造栩栩如生的声景,而无需考虑影院配置或扬声器数量。

作为第一部用杜比全景声混音的中国电影,在多个轰炸场面中,无论是飞机划过头顶、机枪扫射还是人声嘶喊或地面爆炸,影片都营造出了气势强大、迎面而来的效果。杜比全景声将观众包围在立体的声场中,带给观众更加真实的效果,为《一九四二》带来更加自然真实的体验。杜比全景声版的《一九四二》,声音在观众周围和头顶移动,令人惊艳的身临其境般的完美声音体验,让观众仿佛穿越到1942年的中国,深深融入故事情节,感动于其中,使观众不再是电影的旁观者,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视觉特效

影片特效由155位数字艺术家倾力打造,536幅震撼数字特效镜头重现历史,特效镜头数目占了全篇的四分之一,影片也获得了第3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最佳视觉效果奖。

电影《一九四二》中,冯小刚采用了大量的战争桥段来展现这段沉重的历史,爆破戏此起彼伏,拍摄历时8个月。继电影《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之后,此次冯小刚再度牵手合作多次的韩国特效团队。吕乐也回顾了与韩国特效团队的合作经历:“两场轰炸的戏,一个在部队的靶场,一个在矿山铁路。韩国特效团队工作很细心,他们的炸药炸点可以精准到10公分或者5公分的地方,就是说,只要演员别脸朝着它就很安全。”[64]韩国特效团队对于工作中的任何一个细节都要求达到极高的精准度,为了提高爆破的准确度,他们从谷歌上面下载卫星定位地图标出每个炸点的具体位置,给副导演、道具、摄影各一份,保证团队中的每个人对炸药分部都有准确定位。炸药采用的是真实炸药,经过特效团队的处理,炸药仍保持爆破的效果,但是并没有杀伤力,这样既保证了效果也确保了安全性。

拍摄过程中,三维软件的运用使得电影的拍摄方式已经超出传统方式的束缚,在客观、允许的条件下就可以实现任意的效果,《一九四二》就运用了三维技术拍摄。电影中日军的飞机在空中轰炸国民党军队和河南灾民的镜头中就采用三维技术拍摄,一个长镜头使我们的视线从空中降落到地面,我们甚至可以看得清地面上的每个人。长镜头能够达到扩展距离的效果,没有距离的限制,在影片中最长的距离可以达到好几百公里。在采用镜头的方式中大多是从人物头顶掠过的方法,传统的拍摄方式不能获得如此跨度的镜头拍摄,大跨度长镜头能够给影众们距离感和现实感,增加电影的观赏性。三维技术将电影中镜头推向更加灵活的方向,尤其是在片中飞机子弹扫射地面灾民的时候,动作跨度大但很连贯,视觉冲击力非常强,特别逼真的效果使观众身临其境,更加能感受当时的情景的残酷性,这种镜头的使用无疑也增加了战争气氛的渲染。[65]

后期进行了大量的特效制作,《一九四二》中大约有7到8个全景式的场景,重庆占了3个,一个是大轰炸前的重庆城,那个场景搭景就用了7个月时间,除了炸掉重庆民国街的实景服装设计学校近镜头和特写镜头之外,大部分是用特效完成的。特效组进入制作阶段,先是数字绘景再是三维建模,当时朝天门周围的吊脚楼有几千个,每一个吊脚楼都不一样,材质、光线、造型全都是不同的。此外,片中在街上走的人也都是特效做出来的,观众可以看到1942年的朝天门,还有两个镜头分别是轰炸时和轰炸后的重庆城。视觉特效指导常松说:“特效分为魔幻和写实两类,做魔幻特效相对简单,因为是想象出来的,可以天马行空。写实类追求真实,相对要困难一些,拿《一九四二》来说,大家都知道飞机炸弹是什么样子的,专业人士还能看出炸弹是否属于那个年代。冯导一直要求特效不能去抢了这个戏的真实性,也不能让观众觉得这些景是特效做的。”[66]所以会产生一些镜头在影片中只出现几秒钟,但专业人员却要经过将近50天的辛苦制作的情况。

随着数字化方法的不断推广,CG技术在模拟特效中有着广泛应用,三维技术是CG技术中的关键部分,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片中日军空袭后的场景,逼真的效果,被轰炸后的断壁残垣,都是通过场景艺术的表现和CG技术的结合来表现的。导演冯小刚指出,逃荒路上的“前不见头后不见尾”是本部影片最具有色彩的部分,在实际拍摄中需要多达将近两千群众演员来模拟当时的逃荒情景。整个电影的拍摄过程达5个月,其中,2000人次的群众演员也达到3个月的拍摄时间,共同来塑造电影的真实环境。只有这种庞大的场景特效才能拍出真实的逃荒效果,才能突出当时灾荒之巨大,拍出真实感。在片中,日军轰炸后的人被炸伤的画面留给观众很深的印象,被炸弹炸得到处乱飞的人的肢体、满天飞舞的土屑、汩汩流血的场面。这些触目惊心的镜头制作都归功于《一九四二》背后那支强大的后期制作团队。

二、影片投资宣发分析

(一)投资和预期

根据艺恩咨询提供的数据,近五年来,由华谊兄弟参与制作的贺岁档电影票房收入累计11.33亿元,按照43%的分账比,华谊累计获分账收入4.87亿元。冯小刚作为最早并且最长久地和华谊兄弟合作的导演,通过贺岁片系列为华谊兄弟赢得了好的市场和高票房,华谊兄弟充分信赖并且支持冯小刚的创作。冯小刚也公开发表对投资方的感激之情:“感谢华谊老板中军、中磊,从最初3000万预算到2亿,每次我说再拿些钱,他们都说没问题。”[67]谈到影片摄制周期,冯小刚透露老板对自己说“无上限”:“我问说拍5年可以吗?他(王中磊)说可以。”由此可见华谊兄弟对冯小刚的充分信赖和支持。《一九四二》更是华谊支持的又一重磅大片,信赖和支持的同时,华谊兄弟也在下一盘大棋,经过3亿和8亿“分账之争”之后,有机构预测,如果《一九四二》票房超过8亿元,华谊兄弟作为 100%投资方和版权拥有方,分成比例预计将超过44.25%,公司收入将超过3.5亿元。[68]

但让投资者略失信心的是,尽管《一九四二》上映当天零点场票房超过300万元,首日票房破2600万元,创下同档最高纪录,但一组可以对比的数据是,华谊兄弟出品的《画皮2》首日票房突破7000万,《唐山大地震》首映日收入也有3620万元,与此相比《一九四二》稍显逊色。11月30日,《1942》上映的第二天,制片方华谊兄弟的股市表现与影片上映前的良好预期大相径庭,股价一早便出现在了跌停板上,之后第二个交易日更是收跌6.03%,公司股价连创新低。两天光景,华谊兄弟股票市值便蒸发了13亿元。[69]业内人士称:“对于这种轻资产的行业,一部电影不好可能会造成很大的冲击,包括他的股权激励、融资问题等。”[70]华谊兄弟的股票市场变化说明了这个问题。本片最终以3.7亿元票房告终,虽然没有收回成本,但是华谊兄弟已经在计划另一桩买卖,冯小刚也已经开始了下一部贺岁剧《私人定制》,以期再赢高票房,回馈华谊。

(二)营销分析

在创作方面,《一九四二》首先显示了其大片的定位:斥巨资、巨星打造国际化大片。《一九四二》在营销方面也采用是大片营销的方式,即:做大宣传、做大新闻。这种营销方式好处是操作简单、方向性明确可控、宣传点清晰,但是费用相对较高,只适合有影响力、有关注度的大片。下表是《一九四二》从2011年10月到2012年11月上映之前所做的营销宣传统计表(表1),可以看出每轮宣传都有较为清晰地宣传点,新闻点也比较大,细碎的新闻较少,也很少靠演员为噱头来吸引观众。

表1 《一九四二》宣传统计表(截至2012年12月23日,数据来自《二周刊》)

自2012年11月20日至12月23日,根据不完全统计,各门户及垂直网站的娱乐头条和焦点图共计300次。由于多部影片都鏖战贺岁档,宣传站的卡位争夺也是相当激烈,《一九四二》独占鳌头,宣传占位共计35次,占整体比例的11.67%。居于次位的就是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宣传占位共计30次。(图1)

图1 门户及垂直网站重要位置电影新闻比例图(2012.11.24—12.24,数据来自《二周刊》)

在营销创新方面,现在几乎所有的片方都认识到了新媒体的威力,新媒体的营销投入也越来越多,微博和视频媒体在宣传方面形成了互补配对的效果。视频媒体负责提供内容,微博负责传播。特别要提到的是微博,《一九四二》的营销在一开始就紧密围绕冯小刚的微博,用微博带动媒体宣传。在“自媒体”的时代,电影的营销方式也采用了一些调整,用导演、主创的微博来带动媒体宣传。此外,因为有了冯小刚,《一九四二》的微博曝光量更是达到了非常惊人的效果,微博的话题量多达4041228个,同期上映的《王的盛宴》微博量为2231213个,可见微博宣传的力量。笔者统计了冯小刚的微博,他的微博粉丝达到了1212万个,而他关于电影《一九四二》的微博就有44条,所有转发加起来有285000次。通过冯小刚一个人的微博,《一九四二》的曝光度就达到了6.9亿次。如此大的曝光量,是很多商业品牌花成百上千万的营销费用都难以企及的宣传效果。再加上电影本身的题材和电影的宣传物料,就足以形成一个社会话题和观影热潮了。除了微博,另一股不容忽视的新媒体力量是视频媒体。随着中国网络硬件环境的不断完善,视频媒体崛起非常迅速。下表是同期上映的两部影片在视频媒体的点击播放量(表2)。

表2 《一九四二》视频网站点击量统计表(截至2012年12月23日,数据来自《二周刊》)

在视频网站营销方面,《一九四二》首开华语影坛先河,在多伦多电影节上发布国际版预告片,并在国内一次性发布5支预告片[71],推出6集纪录片。5款预告片以5个微妙的问题开篇,比如:“河南到底死了多少人?”“饿死灾民还是饿死士兵?”每一次发问,都建立在丰富的影像素材之上,提取自己的视角,去审视中国近现代历史。6集纪录片全方位地介绍了主创团队,显示了主创团队的磅礴气势和良苦用心,展示了影片的看点和创新之处,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视频网站的点击率。除此之外和与全国六大广电集团合作,进行推广,实现了一种创新营销模式。[72]

(三)发行放映分析

关于《一九四二》的放映,五大发行公司与全国院线“分账之争”引起了广泛关注。在《一九四二》首映式上,万达、新影联、上海联和、中影南方新干线、金逸珠江、浙江时代、广东大地、浙江横店、河南奥斯卡、重庆万和、湖北银兴、福建中兴、世纪环球、河北中联、武汉天河等30条主力院线宣布,将与华谊等全国影业公司展开全新合作,《一九四二》分成比例按3亿元票房内发行方43%与院线57%进行,超过3亿元,发行方升至45%,超过8亿元升至47%。[73]“阶梯分成”模式已是第二度在中国电影市场出现。2011年贺岁档,张伟平挟《金陵十三钗》与院线讨价还价,要求提高2个百分点的分账到45%、最低票价涨5元,后与院线达成协议:发行方在前5亿票房按45%分账,达5亿元后调低到41%。但《羊城晚报》记者根据华谊与院线方达成的阶梯式分账协议进行了计算,如果《一九四二》的最终票房在5亿元左右,按照3亿元票房之内按43∶57分账,超过3亿元票房部分将按45∶55的比例分账,华谊通过《一九四二》可获得的票房收益约为2.19亿,才能实现基本与影片投资持平。[74]

随着《一九四二》的上映,李安的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从IMAX厅撤出,此举在网上引发一些影迷的不满,产生了《一九四二》“独占IMAX挤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争论,冯小刚就此也发表了声明:“有朋友在质问《少年派》的期限(IMAX)只有7天,就被我们霸占了。IMAX是美国公司,早在半年前《一九四二》决定上映年份之前,IMAX就找到我们签协议,这种协议带有排他性,在美国也是这样做。”[75]《一九四二》初定11月23日上映,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临时定档11月22日,冯小刚透露他们觉得不要撞得这么紧,挪到了29日,《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才多出了7天的IMAX的上映时间。

就在公映即将开始的前夜,网上曝出了华谊兄弟电影公司停发362家影院《一九四二》密钥[76]的事件。据最早爆出消息的“票房电影贴吧”微博称:“华谊兄弟决定对两部《太极》票房低和有密钥无票房的影院停发《一九四二》密钥,共有362家影院被停发。”在网络上爆出的华谊兄弟停发密钥名单中,华谊兄弟把“停发密钥”的影院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密钥无票房”,另一类是《太极1、2》票房过低。[77]没有密钥,电影就没法上映,也就是说,这些电影院将无法播放《一九四二》,尽管一些影院已经做好了排片计划并开始售票。对此,华谊方面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说,“这个举措不是就某一部电影,而是为了确保良性的放映秩序,对于一些不符合市场商业规律的行为甚至透漏瞒报的现象,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有效保护自己。华谊兄弟也正在跟各个影院协商中,目前已经基本解决”[78],言下之意,名单上被停发密钥的影院已经基本上收到密钥,不影响《一九四二》的正常放映。就此,“密钥风波”事件得到解决。

《一九四二》上映之初,也遭受到来自网络水军的攻击,《一九四二》首映还没有结束,豆瓣就显示1572人评价,62%的人给了一颗星,平均分仅5分(满分10分)。艺恩咨询在分析格瓦拉电影网11月29日统计数据时就指出,已购买《一九四二》影票的用户评分与未购买影片用户评分迥然不同,购票用户中59%选择“9~10”分的高分,最低分数4分仅占2%。而在未购买的用户评分情况中,给出“0”分用户占据49%,据推断这是网络水军恶意攻击。本片网络评分大致在6.2,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则达到了9分的高分,根据新浪网的观众网络调查显示,观众的预期票房在5亿元人民币[79](如图2)。

图2 观众调查预期:你认为票房会达到多少?(数据来自新浪调查)

业内人士分析表明,《一九四二》没有达到预期票房的原因很多,包括“分账之争”“密钥风波”、网络水军拉低评分和票房等诸多因素。一般而言,扣除总票房的5%电影发展专项基金、3.3%营业税等项目后,投资方获得38%左右的票房。这样算来,3.7亿元的票房在所在档期中的排名也不容乐观(如图5),华谊兄弟远远没有收回成本。但是,早在冯小刚给刘震云《温故1942》作序时已经透露,王朔已经为冯小刚找好了退路:“王老(王朔)厚道地说:‘你怕什么?万一票房上有个闪失,我再帮你写一喜剧不就给华谊找回来了?’”[80]

表3 数据来源《2012年内地影市全面盘点》(单位:万元,数据截至:2012.12.31)

《一九四二》艺术评析

电影《一九四二》是由冯小刚导演、刘震云编剧的灾难性史诗片,这也是冯小刚导演继《集结号》《唐山大地震》之后再度对民族灾难史诗剧的尝试。本片的故事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1942年的中原大地由于战乱和天灾,加之政府和军队的遗弃,河南近3000万父老背井离乡、沿着铁路线一直向西,在死亡边缘上挣扎,寻找生存下来的可能。这部影片从文学到电影积淀了近20年,耗资两个亿,在娱乐化和商业化浪潮中,打造了真正的“中国电影”品牌,这是对民族的记忆,也是对人性的探索,其厚重和深刻程度在全球化影视的今天为中国电影树立了一个新的高度,通过冷静、节制的视听语言塑造了灾难中典型的人物形象,讲述了大背景下小家庭的兴衰破败,呈现了一段具有中国民族情结和人文特色的真实历史。

影片从视听、叙事到群像设置、细节的刻画无不透露着创作者的态度和创作意图:尊重历史,更尊重生命。本片客观且全面地呈现出身处这场大灾内外的各类人物的遭遇以及当时的社会状况,是一部具有独特历史意识以及思想深度的作品,引发了全国尤其是知识界的强烈关注,围绕它引申出不少关于时代、历史、现实、记忆、电影艺术与文化的重要话题,对于当下市场化的中国电影现状来说,无疑更有其独特的意义。以下将主要针对《一九四二》的艺术创作进行分析阐释。

一、历史叙述与史诗电影的探索

电影《一九四二》是一部以 1942年河南灾荒为背景的影片。面对历史时空的遥远间隔,无情节、无故事、无人物的原著《温故1942》以及众多有关当年饥荒的史实记录、个人言说,冯小刚导演与编剧刘震云用一种客观冷静的创作态度来“温故”这段历史灾难。

影片的态度是尽量客观的,不融入个人的态度来再现那段历史,与此同时却不失温情和关怀。《一九四二》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的电影观众指出了一个方向,即在娱乐化的电影市场里,用历史题材和文化悲悯来重塑人们对历史的态度和对文化价值观的平衡。与以往的史诗电影不同的是,并没有英雄人物或者典型形象的设置,影片创作者选择用群像设置来展现历史,保证了对历史的客观呈现。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章柏青也认为:“《一九四二》是直接切中灾荒这段历史,放弃传统的创作方式,立足于当时历史事实的复杂性,将小人物的命运和生存状态作为主线。同时,虽然电影的角度切中的是灾荒,但覆盖的面很广。”[81]用一场灾荒把由饥饿产生出来的政治、经济、国际动态都谱写出来,从小处着眼,看到历史背后的真相。

面对苦难的历史,较之惯常的战争历史片中展现的较强矛盾斗争以及塑造典型性的英雄人物,《一九四二》则是直接切中灾荒这段历史,放弃传统的创作方式,立足于当时历史事实的复杂性,将小人物的命运和生存状态作为主线。与此同时,观众也可以看到虽然电影的角度切中的是灾荒,但以点到面扩展到当时的整个社会背景中,“实际上是通过这一场灾难,把当时整个社会的紧张气氛深刻再现出来”,把由饥饿产生出来的政治、经济、国际动态都谱写出来。创作者本着影像呈现的态度,来呈现一段历史,而不是编写,更不是创造,这就是冯小刚和刘震云等创作者对史诗电影的态度,也表明了他们的探索。

二、民族性、文化性以及人性

冯小刚在创作之初就定下了一个文化史诗的基调,这主要源自他对刘震云小说原著的阅读体验:“我一口气读完,对本民族的认识产生了飞跃。小说没有故事,没有人物,也貌似没有态度没有立场,主角写的是民族,情节写的是民族的命运。”[82]在回顾拍摄动机时,冯小刚也总结说:“我觉得电影就两个价值,一是认识价值,二是娱乐价值。《一九四二》首先有认识价值,认识我们的民族性,这可以说是我拍这部电影的野心。”[83]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如何让观众客观地感知这段历史是导演的责任。因此在电影市场娱乐之风盛行的当下,冯小刚选择用冷静客观的影像来突出电影本身的文化性、人性以及民族性。

影片的文化性突出表现在与当下电影市场的市场化和娱乐化形成的鲜明对比。这是一部与电影产业节奏和娱乐化环境颇不合拍的作品,说其不合拍,意在说它没有把商业回报放在影片创作的核心环节,而是强调电影艺术的认识价值和人文情怀。[84]电影是用视听语言讲故事的艺术,故事内容与其艺术形式之间是互为表里的依存关系,作为一部源于小说,更准确地说是源于历史的影片,在情节具有特殊规定性的时空限度内,面对一场民族历史上的大灾荒,如何呈现底层灾民家破人亡的情节点,如何镶嵌社会各阶层的反应面,如何表达思想情怀之深,无疑都是对导演的考验。在这些充满现实质感的镜头之中,电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审视文化、勘究民族性、反思国民性的影像样本,展现出导演对民族悲伤历史的温暖情怀。

其次电影表现出对人的关注。与以往的战争历史题材不同的是,影片关注点在于人性,原著中,在复杂的社会背景和严峻的大灾形势之下,发生了“人吃人”抑或“狗吃人”的事件,人的概念被渺小化,但是在这样的灾民群像表现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人的关怀、家的追寻。在创作采访工作中,刘震云走访了当年经历过大逃荒的幸存者,从他们口中听到了当年发生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中有着人性本身的光芒。如片中花枝拿着铁锹要拍死将被卖出的孩子,母亲的形象是那样的真实,在这样的情况下,母亲不是选择妥协,而是抗争,宁愿拍死亲生孩子也不愿从手中把她卖给别人当童养媳,这样的故事是编不出来的。战争和灾难泯灭了人性,人们却又在人性的光芒中得了超脱。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是难以平复的,那样对生的痛苦追求和对生命的怀疑是一辈子也难以忘却的记忆。

三、叙事内涵和群像设置

《一九四二》运用整体性叙事策略的尝试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在故事结构层面,以立体感、全方位的方式再现1942年的往事;在精神层面,尝试将一种普遍精神的实现作为影片的目标。1942年的中国千疮百孔,灾民逃荒作为影片的主线,交代了地主老范一家和长工栓柱以及佃户瞎鹿一家为代表的灾民逃荒之路,以及发生在逃荒之路上的生存和死亡。在以存在主义方式所呈现的、同时具备写实和象征意义的灾民逃亡主线之外,是灾民逃荒背后的政治和生存背景,河南省委主席李培基面对大灾积极奔走,要求赈灾、为百姓谋求生路;与此同时,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政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选择放弃河南;记者白修德采访灾区、求助国民政府;以基督教徒为代表的民众信仰和希望的缺失。几条副线交叉进行,描绘出一幅相当立体而丰富的时代的横断面。[85]

群像化的人物塑造使得这样的灾难片中没有英雄,而是一个求生、求存的整体,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知视角的叙事手法运用。与《辛德勒的名单》对比,镜头并没有停留在某个人身上,而是以一个上帝的视角在看着发生的一切,并没有着眼于渲染情感或者升华精神。这点与波兰斯基电影《钢琴家》较为类似,同样是以字幕的方式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变化和进程,以时间的顺序来推进事件。[86]在大灾难中选择一个家庭来讲述,在这个家庭中又有一些主角在主宰着选择和变迁,对于灾难历史片,无疑这样的叙事是真实的、客观的,而且以较小的着眼点切入,讲述一个大的历史事件,全知视角的选择和客观冷静的镜头,都无疑对影片风格的形成做出了极大贡献。

历史的真实、影像的真实、人性的真实,构成了本片节制的情感的处理和非虚构的创作,塑造了大灾之下一个求生、求存的群像,探讨着其中的生存、信任、坚守,也表达着废墟之上人性的光芒永远可以战胜一切外在困扰,使得这部灾难历史剧显得深沉、内敛,有着中华民族对于痛苦和灾难特殊的理解和诠释。

撰稿:李雅琪 2012级硕士研究生

指导老师:王宜文 教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