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一代宗师》影评人评析实录

《一代宗师》影评人评析实录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3年1月13日,中国电影博物馆和《人民日报》文艺部共同举办了《一代宗师》影评人观影评论活动。一代宗师不止讲叶问。一代宗师并非一个人。《一代宗师》可算是中国近现代功夫的史诗。

《一代宗师》影评人评析实录

2013年1月13日,中国电影博物馆和《人民日报文艺部共同举办了《一代宗师影评人观影评论活动。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助理、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贾磊磊研究员、知名影评人李小飞、《人民日报》文艺部编辑董阳、馆刊编辑部人员和《影博·影响》影评人俱乐部成员一同参加了活动。大家就影片的一句话感受和评分,印象深刻的电影元素,影片文戏部分的评价以及王家卫风格的电影等议题做了交流讨论。

1.一句话感受和评分

韩景峰:9分。这是王家卫,但不是从前的王家卫,《一代宗师》不同于以前凄苦的思索。

杨庆:6分。影片的抒情和叙事感觉无法协调。

贺永标:8分。听觉和字幕远远大于视觉。

谢斐:8分。前半段非常有禅意和诗意,感觉后半段不如前半段拍得好。

王诤:8分。王导还是有突破,可算这个题材的收官之作。

覃柳笛:8分。其魅力在于王家卫电影独特的情怀,诗意、精致的氛围和隽永的台词,武打与中国文化相结合,韵味十足。

赵九成:7分。感觉故事没说明白。

王荣艳:9分。一代宗师不止讲叶问。

姚彤:7分。一代宗师并非一个人。

张瑶萱:8分。视角和导演选择是有新意的。

张静:7分。喜欢章子怡的表演。

高畅:8分。期待导演剪辑版。

胡妍妍:8分。导演个人味道与商业诉求结合得很好。

董阳:9分。一以贯之的诗意中多了一份厚重,值得看第二次。

李小飞:9分。整部电影中王家卫的气息非常完美,再现了逝去的武林。

贾磊磊:10分。从中国的武侠功夫电影的角度来讲,这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也是王家卫标志性的作品。

陈亮:8.5。扣分分别在人物马三、张永成和配乐上。

余霄:7分。导演对宏伟时代大流变的把握不如之前的小情绪的掌控。

马明凯:8.5分。延续了王家卫的风格,但故事上稍有欠缺。

王涵:8分。每一秒画面都营造出一种高度诗意化的氛围。

张艺典:8分。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印象深刻。

卢少科:8.5分。该片对功夫电影的探索到了一个比较高的层次。

程雁侠:8分。安静、简单、极致、用心的一部电影。

徐阗:7.8分。很有导演风格和性格的影片。

2.印象深刻的电影元素

杨庆:特写和慢镜头的使用,有意地营造了诗意的情境。

贺永标:台词和字幕体现王家卫的风格。

谢斐:影片各元素都围绕诗意禅意展开,比如水与石,配乐也增色不少。(www.xing528.com)

王荣艳:一些镜头语言很特别,比如金楼背景的众女子配上前景人物的特写。

张瑶萱:潜台词让人回味。

覃柳笛:画面有呼吸感。

李小飞:我最喜欢的是情感和影片中传达出的道统。叶问和他妻子的情感,以及与宫二的情感,哀婉缠绵。消逝的道统和民国的风雅,都在电影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这部电影讲出了在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道统的断裂,马三的那句“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在这里耍猴戏”就是佐证。影片在坚守着某个“过时”的东西。

贾磊磊:我只讲一个道具——火柴。这部电影主旨不是讲一个人、一个门派、一条街,而是讲中国武术历史的传承。赵本山划火柴的动作隐喻意义很重,在某种意义上该片是一部中国近现代功夫的史诗,因为它有意去讲武术的薪火相传

马明凯:从章子怡前、中、后日渐浓烈的妆容就可看出对人物的塑造,从这个小细节也可体现影片的精致。

卢少科:《一代宗师》以前有两种功夫片,一种是功夫人拍电影,一种是电影人拍功夫。这部电影中的打戏有一些电影人看到、功夫人却无法用电影技法展现的细节。

徐阗:美术构图音乐和音效,都做到了极致。但是三分钟一句语录式的警句有点过密。

3.文戏VS武戏

李小飞:一部功夫片的文戏与武戏是不可分的,《一代宗师》是一群文人的功夫片。其中的文戏和武戏殊途同归,都用来塑造人物。叶问是一个世家弟子,其拳路富有哲理,中国武术本身并不重视实用性,而在个人修养。比如咏春拳就非常文人,并不主动攻击人,所以练这种拳的人也看重温文尔雅。《叶问》的武戏是快感,而《一代宗师》的武戏则是中国功夫的美感。

贾磊磊:这部电影中的武戏,是低暴力的,而不是渲染。刀划开的不是肉,是棉花,喷出的不是鲜红的血,而是被雨水冲淡了的血水。虽然讲的仍是人的搏击,但几乎不见血光。暴力的呈现方式是我们判断一部电影水平高低非常重要的底线,过了这一底线,再有票房的电影在文化上也要受到质疑。

文戏中最精彩的一段是叶问和宫二在告别后互通书信。没有对白,抒情的部分通过画面、音乐、字幕来表达,蝇头小楷写下的传书,展现了一个“逝去的情场”,那一段的表达是高度影像化的。

卢少科:这部电影的文戏和武戏浑然一体。比如,宫羽田跟马三过招的时候用“老猿挂印”,宫慢了,被马三打死,而宫二用同样的招式将马三打败,那宫二快一点的原因你只有看懂文戏才能看懂武戏,这体现了二者的相互融合。

再有,之前我们看的绝大部分功夫片套路是一个人打输,然后苦练一个新招,他日克敌制胜。但是这部片子前后的输赢却用的是相同的招式。也就是说同样一招可以致人死,也可以不致人死,这就和文戏有了一些共通的东西,把文戏和武戏都理解透了才能理解影片更深的主旨。

4.《一代宗师》可算一部中国近现代功夫的史诗电影

贾磊磊:“侠”的形象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产生的。社会动荡,诸侯割据,便涌现出一些有武之人,他们在军事上寻找一些力量作为依靠。秦统一后,这些人流落到江湖上,变成杀手,以武力为生。但是在现代,“侠”最粗浅的判断是“事不关己,挺身而出”。“侠”就是关心普通人,却与自身的利益无关。

按中国传统的划分,北方称“武术”,南方叫“功夫”。我写过一本书叫《中国武侠电影史》,既不叫“中国功夫电影史”也不叫“中国动作电影史”,正是因为前面提过的“禅武合一”,只有在这种语境下才能体现“侠”的精神。“功夫”这个词强化了西方人对我们武术动作的记忆,而淡去了对“侠义”的理解。

我们的武侠片并不以打斗博人眼球,反而在最后总是“放弃暴力”,但好莱坞则往往依靠暴力和强权解决问题。中国的武侠电影里有很多正向的文化价值,这是最宝贵的。

《一代宗师》可算是中国近现代功夫的史诗。台词中讲到“功夫有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功夫是千拳一派,一脉相承”,这是影片的精神主旨,电影最后镜头落在一群佛像上,正说明中国功夫最高境界是“禅武合一”。西方人把功夫看成击打与被击打,他们不了解中国武术实际上是修炼自己的一种外部动作,最终要提升身心。

就“史诗”来讲,叶问说,“我40岁以前是春天,但是这一生没有夏天,直接入冬”,因为个人历史的成长被日军侵华打断,在社会政治的表述上跟历史也非常接近。

李小飞:我认为《一代宗师》更像是一曲挽歌。黑泽明的电影《姿三四郎》中讲了一段美国拳击手向姿三四郎挑战,而他拒绝了,他认为拳击像野兽一样,是给人取乐的,它不是武术。这句话带给我感动,因为他有一种道统精神在,《一代宗师》也是这样,讲了这种逝去的道统和精神。

人们经常拿日本和中国比,日本自认为保持了自身的传统文化,其实是日俄战争胜利后,日本重拾了自信,一个民族有自信的时候,传统文化才能延续。如果一个民族足够强大,就可以捡回自己丢掉的东西。《一代宗师》让我们去捡回那些被丢掉的东西,这就是影片的意义。

徐阗:宫二有句台词:有人说我们是活在大时代的人,我宁愿自己能留在这个时代。这句话我认为是导演的真实想法。但我感觉王家卫拍惯了过于文艺的影片,这使得该片略显得格局小了点,没有把大背景、大时代拍出来。

卢少科:国外的动作片,更多是一种“横向”的互动,即在角色间制造恩怨,比较武功高下。我们中国的武术强调的是“纵向”的比较,一个人练武十年之后是否比十年前有进步。

《一代宗师》中,人物线索是独立的,很少展开剧情的互动,宫二、叶问、一线天只是生命中发生了交集,却没有戏剧性的改变。因为每一个人物都在坚持自己的信念,走自己的武侠之路。

这部电影中有一个“武林”,它是群像叙事,每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但影片却没有对任何人进行对错的评判,而是客观展示每条线索。个人的选择没有对错,我们中国武术强调的是自己在修行道路上,扪心自问,到底是见了自己,见了天地,还是见了众生。

整理:郭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