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策略及潜能开发方法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策略及潜能开发方法

时间:2023-08-0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实,即便对于正常人来说,我们知道成功也往往是依赖于个人优势潜能的充分发挥。因此,重视潜能开发的教育是科学的,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是适合残疾儿童的。“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第2版)》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

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教育策略及潜能开发方法

多年来,我国的残疾儿童教育一直在强调“缺陷补偿”,“缺陷补偿”着眼于障碍、缺陷或弱点的补救和克服,关注的是残疾儿童不能干什么;“潜能开发”则恰恰相反,它关注的是残疾儿童能够干什么,也就是关注了残疾儿童能够发展好的智能强项,通过重视那些曾经被忽略的强项智能来进行教学。

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美国哈佛大学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个体身上同时存在着多种智能:言语/语言能力、逻辑/数学能力、视觉/空间能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人际关系智力及内省智力。只是这些智能在不同的个体身上有不同程度的表现。这在残疾儿童身上表现最为明显,如视障儿童在音乐节奏能力方面较好,有的自闭症儿童在绘画方面有着特别的天赋。个体之间存在的智能差异决定了残疾儿童需要多元的学习策略,比如有些儿童需要凭借音乐、空间感,有些需要肢体、触觉或者自然观察等方面的智能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儿童的智能特点和表现形式,采取适合他们智能情况的多元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对症下药”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伟大的理论物理学家霍金,享誉世界作家海伦·凯勒,《二泉映月》的创作者、我国民间音乐家华彦钧(盲人阿炳),作家史铁生张海迪,指挥家周舟等,一方面他们的身体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或残疾,另一方面,他们也在某些方面拥有过人的天赋。他们能够克服缺陷取得成功甚至名留青史,正是因为那些天赋和潜能的充分发挥。其实,即便对于正常人来说,我们知道成功也往往是依赖于个人优势潜能的充分发挥。所以,我们要认识到,对于有缺陷的残疾儿童的教育,缺陷的补偿很重要,优势潜能的发掘和培养也很重要。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一个人某方面的优势或特长,不仅会带给他成功的可能,也会让他在人群中找到自信,这十分有利于残疾儿童自信心的树立。

残疾儿童通过优势特长的发挥容易建立自信,也会赢来同学的钦佩和尊重,这有助于促进他们在班级中的融入,这种融入比正常儿童因同情而给予的接纳要更深入,会让残疾儿童感受到尊严。同时,优势潜能的发挥也会带给人积极向上的力量,会带动人全面发展。

因此,重视潜能开发的教育是科学的,是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是适合残疾儿童的。

“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二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在“补偿缺陷”的基础上“开发潜能”,并把重点放在潜能开发上,将对缺陷的过多注意转向对潜能的更加关注,在认真分析障碍时充分看到能力,了解弱势时发现优势,把握不会、不能时,探究所会、所能,克服障碍时启动克服障碍的动力,以潜能发展促进缺陷补偿,最终实现培养特长和全面发展教育目标。

拓展阅读

1.《特殊儿童教育诊断与评估》,王辉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第1版

诊断与评估在特殊教育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它不仅可以为特殊儿童的鉴别、安置提供依据,而且还被广泛应用于个别化教育计划的制定、教育效果的评价以及教育质量的监控中。本书按照先理论后方法这样一个线索来介绍,共分成四篇:第一篇是基础理论,论述教育诊断评估基本的概念、内容、步骤,特殊儿童的心理行为特征及诊断鉴别标准等;第二篇介绍心理计量取向的评估方法,包括认知、智力、语言、知觉动作、情绪行为、适应性行为、人格及发展性、成就和性向等方面的评估方法;第三篇介绍生态行为取向的评估方法,主要有生态评估和功能性评估方法;第四篇介绍质性取向评估方法,包括实作评估、动态评估、档案评估及课程本位评估四种方法。

2.《特殊需要儿童咨询与教育》,钱志亮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4月第1版

本书从“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人人应享受平等的受教育权”“满足个体发展的教育需要”等原理出发,将多学科知识交叉,从特殊需要儿童教育的角度提出改革教师教育的内容从而达到在普通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的目的。课程涵盖普通幼儿园、普通学校将近30%左右的儿童,对推动普通教育的心理健康教育、“差生”教育、教育教学改革、随班就读等工作意义重大。通过该课程的建设,对完善受训者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培养适应全纳教育时代要求的教师、带动学校咨询和特殊需要教育学科的建设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3.《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导论》(第八版),【美】WilliamL.Heward著,肖非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www.xing528.com)

本书开篇五章着重介绍了特殊教育的基本概念、相关的研究领域与研究主题;接下来的八章从特殊教育对象入手,介绍了不同类型特殊教育对象的定义、诊断、发展特征、流行率和治疗等方面的内容;第十四章阐述了天才儿童的有关特征和相关研究;最后介绍了特殊教育对象回归主流社会的一些已有模式及研究成果。该书对有志或即将从事特殊教育事业的对象来说,无疑是一本难得的入门指导书。

4.《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第2版),华国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8月第2版

《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第2版)》是由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专家审定的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主要包括各类特殊需要儿童的身心特点、学习特点。对他们测查采用的方法和常用工具,以及怎么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不同情况,制订适合他们的发展目标,安排灵活的课程,制订有针对性的个别教学计划;还介绍了在普通班怎样实施差异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特殊需要儿童行为的改变与管理,行为改变的步骤与常用方法,以及师生间如何沟通与合作;最后介绍对特殊需要儿童的评估与个案研究的方法。第2版结合近几年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及教育方面研究的新进展,针对我国随班就读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修改并补充了特殊教育的相关概念,增加孤独症儿童、感觉统合失调儿童和资源教室等相关内容的介绍,丰富了教学案例。《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教材: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第2版)》内容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对教师和师范生在教育教学中照顾学生差异、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专业能力提高是非常有帮助的。

5.《言语残疾预防与对策研究》,潘世松、顿祖纯、王金芳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7月1日第1版

《言语残疾预防与对策研究》对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进行开发,辅以有针对性的社会调查,结合语言学、病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在调查实践基础上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建议。课题的研究对人口学、医学、统计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的结合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就实践意义而言,课题关注言语残疾人事业,对我国言语残疾人的地区分布、年龄差异等的预防及对策具有指导意义。

6.《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师资培训用书》,华国栋主编,华夏出版社,2014年1月第1版

随班就读是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主要形式,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特殊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我国特殊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进入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这给普通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

华国栋编著的《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师资培训用书》以普通学校教师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根据随班就读工作开展的特点,结合对随班就读教师进行培训的经验,列举了包括听觉障碍、视觉障碍、智能障碍、学习障碍、孤独症谱系障碍、多动障碍等在内的多种特殊儿童的基本特点、诊断与评估,与随班就读相关的教育教学策略,并包括了各类特殊儿童的随班就读案例,以及开展相关工作的具体研究思路和方法。

《特殊儿童随班就读师资培训用书》既适用于随班就读教师、资源教师的专业培训,也适用于相关的教育管理者和决策者参考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