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现代国家思想研究:政治国家的现代成长

马克思现代国家思想研究:政治国家的现代成长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政治解放的本质,就是现代国家的充分发展。政治国家的“现代”意义就在于,它是以完成政治解放为使命的政治革命的成果,国家通过把自己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实现自身的政治解放,国家的现代程度与政治解放的程度高度相关。作为政治国家的现代国家,其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它是建立在市民社会基础之上、以人民主权为价值取向的代议民主共和制国家。

马克思现代国家思想研究:政治国家的现代成长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德国莱茵河畔的特里尔城出生。彼时,莱茵河彼岸的法国大革命业已完成,摧毁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正如列菲弗尔所说:“现代国家通过一个很长的孕育过程,通过法国革命出生到人世间,并且由编写了身份卡片的黑格尔命了名。然后,它向外扩散,蔓延到了全世界……”[1]在某种程度上说,法国大革命是现代国家的“摇篮”。《关于现代国家的著作的计划草稿》开篇的第一个标题便是“现代国家起源的历史或者法国革命”,这表明马克思也认为法国大革命造就了现代国家。法国大革命斩断了把国家与宗教连为一体的脐带,让国家从宗教中解放出来,成为没有任何宗教势力把持的政治上完备的政治国家。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德意志地区仍处于邦国割据状态。直到1815年才建立的德意志邦联,实际上还只是由34个邦和4个自由城市组成的松散联盟,远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统一。而且,大部分成员中存在的专制的君主、世袭的统治集团和传统的等级议会制,使德意志邦联的政治现实还是“现代国家的过去”。马克思所生活的莱茵地区尽管受法国大革命影响,封建等级制度被废除,所有成年男子都成了法律上平等的公民。但其所在的整个普鲁士王国,还是神学的、尚未表现出政治纯粹性的国家,依靠着罗马教皇的支持实施着专制统治,更是“远远落后在使人复活的法国大革命后面”。宗教仍然是普鲁士王国的政治支柱和精神支柱,仍然是以“国教”的形式成为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人们还没有从宗教中解放出来。人们没有自己的独立意识,而只有被视为绝对权威的教会的意志、上帝的意志;他们不是自己创立国家的法律,而是被动地把《圣经》奉为自己必须遵循的宪章;他们的君主不是自己的代表,而是上帝恩赐给世俗世界并能与上帝直接交流的代理人。而当时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四世仇视法国革命,反对颁布曾于1815年许诺宪法,拒绝召集联邦国民议会,甚至幻想恢复中世纪的国家制度。这就决定了经过一场真正的政治革命、建立新的国家制度是当时德国迫切的历史任务。正如1843年马克思给卢格的信中所说:“首先必须重新唤醒这些人心中的自信心,即自由。这种自信心已经和希腊人一同离开了世界,并同基督教一起消失在天国的云雾之中。只有这种自信心才能使社会重新成为一个人们为了达到自己崇高目的而结成的共同体,成为一个民主的国家。”[2]这个“民主的国家”便是从宗教和神权控制中解放出来的政治国家。正所谓“政治国家的抽象是现代的产物”[3]

早在中学时代,马克思在他的宗教毕业作文《根据〈约翰福音〉论信徒同基督结合为一体》中,首先肯定了信徒与基督教有一致的必要性。在他看来,人神结合的原因在于人的本旨,因为人永远是力图用不断提高道德的办法使自己上升到神的地位,信徒“同基督教结合为一体可使内心变得高尚,在苦难中得到安慰,有镇定的信心和一颗不是爱好虚荣,也不是出于渴求名望,而只是为了基督而向博爱和一切伟大而高尚事物敞开的心”[4]。这蕴含的意思便是,信徒与基督教之间不需要中介——教会的存在。如果教会没有存在的必要,也就不需要教会控制下的基督教国家的存在。国家政权应该从基督教的阴霾下挣脱出来成为独立的政治国家。在《莱茵报》时期,他坚持在批判普鲁士书报检查制度中引进对基督教国家的批判,明确指出,基督教并不评定国家形式的价值,“不应该根据宗教,而应该根据自由理性来构想国家”[5]。这里,马克思的思想仍属于唯心主义的理性国家观范畴,但他却是以“理性国家”反对“宗教国家”的,已经是从人类社会的本质,而不是从基督教社会的本质来判定国家制度的合理性。也就是说,彼时的马克思,已经从人的眼光,而不是从神学的观点来观察国家了。(www.xing528.com)

在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政治国家”作为“宗教国家”(以“基督教国家”为典型)的对立面,是表征“现代国家”的主要范畴。比如,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分析了三种不同的国家情形,认为:“在德国,不存在政治国家,不存在作为国家的国家,犹太人问题就是纯粹的神学问题”;“在法国这个立宪国家中,犹太人问题是立宪制的问题,是政治解放不彻底的问题”;“只有在实行共和制的北美各州——至少在其中一部分——犹太人问题才失去其神学的意义而成为真正世俗的问题。只有在政治国家十分发达的地方,犹太教徒和一般教徒对政治国家的关系,就是说,宗教对国家的关系,才呈现其本来的、纯粹的形式”。[6]这说明,在马克思看来,当时的德意志地区还不存在一个经过政治解放的政治国家,当时的法国是一个经过了政治解放但还不彻底的立宪国家,而实行共和制的美国则是完成了政治解放的“政治国家十分发达的地区”,即“完成了的政治国家”。政治解放的本质,就是现代国家的充分发展。政治国家的“现代”意义就在于,它是以完成政治解放为使命的政治革命的成果,国家通过把自己从宗教中解放出来实现自身的政治解放,国家的现代程度与政治解放的程度高度相关。作为政治国家的现代国家,其现代性主要体现在,它是建立在市民社会基础之上、以人民主权为价值取向的代议民主共和制国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