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政治课结课原则要求及实践思考

中学政治课结课原则要求及实践思考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曾拖堂问题调查过中学生的看法,结果是48.04%的学生同情教师的拖堂行为,认为教师是出于对工作负责,但不赞同拖堂;有26.47%的学生怨恨教师拖堂,这部分学生措辞尖刻、反应强烈,特别是对放学前一节拖堂的教师,他们常用一些动作声响或表情暗示教师;因课后有上厕所等事情而不满的学生占20.59%;没反应的占4.9%。拖堂既不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又会对学生造成思维惰性、心理疲劳等有害的影响。

中学政治课结课原则要求及实践思考

明朝人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指出:“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思想政治课中也应达到如此效果,即教师的教学既要讲究导课的方法,也要重视结课的艺术。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结课时,教师应该贯彻哪些原则,才能真正留给学生以回味和想象的余地,实现结课的艺术化呢?

1.水到渠成,过渡自然

课堂教学的结果是一堂课结束的自然体现,不是硬加上去的,因而课堂教学时,要依照课前的设计,导入、讲授要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并有意识地照顾到课堂教学的结果,有目的地调节课堂教学节奏,使课堂教学结课时做到水到渠成,自然妥帖。要避免出现两种现象:一是课堂教学节奏过快,结课时留的时间过多,学生无事可做,教师只好胡乱布置一些杂事,搪塞过去完事;二是课堂讲授内容过多,这边打了下课铃,那边还在讲着课,然而时间不饶人,最后只好三两句话仓促结束。学生既无法回顾当堂所学的知识,更无法消化。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允许的。正确的做法一般是教师在打下课铃前两三分钟结束讲课,然后带领学生回顾一下当堂所学的内容,布置课下作业。如果作业需当堂完成,结课的时间就要提前一些,当然这要因结课的方法不同而不同。

2.画龙点睛、突破时空

课堂教学的结尾是整堂课的“点睛之笔”,最后这一笔点好了,整条“龙”才能活灵活现。正像演戏很讲究演透而不演绝,只有演透,思想内容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人物的性格、情感才能刻画得尽其精妙;但若演绝,就断送了艺术,因为有余味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同样,课堂教学艺术也是一样,不能讲绝,讲绝就失去了“启发”想象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以“不全”求“全”,在有限中追求无限,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即在一堂课结束时,注意浓郁的色彩、艺术的含蓄,使学生感到“言已尽而意无穷”,课后引起咀嚼回味,展开丰富想象。正如特级教师于漪所说:“用点睛之笔,把文章的精髓鲜明地凸显在学生眼前。”唯其如此,教学才能收到画龙点睛、突破时空的效果。(www.xing528.com)

3.首尾呼应、结构完整

课的结束应当紧扣教学内容,使之成为整个课堂教学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做到与导课遥相呼应,而不要游离主题太远。特别是有些课的结尾实际上就是对导课设疑的总结性回答,或是对导课思想内容的进一步延续和升华。如果导课精心设疑布阵,讲课和结课却无下文,或结果又是悬念丛生、另搞一套,则易使学生思路紊乱,无从受益。同时,教师的结课还应注意结在横断面上,即在讲授内容告一段落,或讲完了一个问题时,以使教学内容显得系统连贯、相对完整。而不要结束在一个问题还没有讲完的“半坡”上,否则,就会使教学显得支离破碎,影响效果。

4.干净利落、适可而止

结课时语言一定要少而精,做到语言精炼,要紧扣当堂课的教学中心,干净利落的结束全课,不要“拖泥带水”。所谓“常行于所当行,止与所不可不止”。教师既不要在内容上画蛇添足,也不要在时间上“拖堂”,打“疲劳战”。教师要养成准时上课和准时下课的习惯,不可提前,也不可“拖堂”,否则会降低教学效果。有人曾拖堂问题调查过中学生的看法,结果是48.04%的学生同情教师的拖堂行为,认为教师是出于对工作负责,但不赞同拖堂;有26.47%的学生怨恨教师拖堂,这部分学生措辞尖刻、反应强烈,特别是对放学前一节拖堂的教师,他们常用一些动作声响或表情暗示教师;因课后有上厕所等事情而不满的学生占20.59%;没反应的占4.9%。拖堂既不符合学生的生理特点,又会对学生造成思维惰性、心理疲劳等有害的影响。所以,作为教师,如果不是万不得已,就应该按时下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