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政治课堂艺术原则:教学实践与思考

中学政治课堂艺术原则:教学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体现在落实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真理性,还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脱离学生实际的有序性,必然会导致课堂组织和教学活动的失败,课堂教学目标也就无从达到,当然也就没什么艺术性可言了。

中学政治课堂艺术原则:教学实践与思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新课改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注重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强调建立一个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此背景下,如何发挥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对于思想政治课教师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了在新课课程改革背景下更好地使思想政治课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课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摆在每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项紧要的任务。只有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得到了有效保障,才会使思想政治课更好地与新课改相融合,更好地符合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培养新型人才的总体要求。

中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仅仅体现在落实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真理性,还要体现在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的前提下,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重视在教学活动中灵活地运用教学策略,将教师主导的“目标——策略——评价”的过程与学生经历的“活动——体验——表现”的过程相结合,引导学生在价值冲突之中识别观点,在比较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认同、确信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因此,为了避免教学改革中出现形式化的教学现象,教师必须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尊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其中最为突出的体现就是“学生是课程的主体”,而不是书本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这完全打破了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生作为知识灌输的对象、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观点。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实践也证明: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有机会在各种情境中去构建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才会达到教育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充分掌握来自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思维特点、个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其不同的特点服务于学生;其次,要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思想政治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充当权威的知识传授者、教学活动的主宰者和教学结果的评价者,而是在民主的氛围中,处在与学生同等的地位上,共同获取新知识,谋求共同发展,居高临下的师道尊严的权威逐渐让位于“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发言,走进学生心灵深处,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善待学生,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兴趣与学习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方法、价值观与知识的获取结合起来,或同化,或顺应,或平衡新旧知识,并将此内化为自己的理解。在实际问题解决中,将知识外化,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实现自我反馈,如同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的:“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心灵需要——感受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2.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原则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确实非常重要,但与此同时,如不能否认教师的外部引导,如果没有教师的“导”,也就谈不上学生的“学”。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教师之为教,不再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美国心理学布鲁纳指出:“教学是要帮助或形成学生智慧或认知的成长,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将知识转换为一种适应正在发展着的学生形式。”所以,教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既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结论,又注重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过程,树立多学科、多角度、多侧面的思维方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也不是教材和考试的注解者,而应该是一名引导员、研究者。教师“导”的关键是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认知基础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他们自由、自主讨论或辩论,主动地对问题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地思考。与此同时,教师对学生分析思路进行评价和矫正,肯定其独到新颖的见解,指出其优缺点,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3.公平对待的原则(www.xing528.com)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作为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每一个思想政治课教师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因此,无论教师采取何种教学方法,都必然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不同的学生肯定有着不同的个性差异,并将个性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智力资源。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求所有学生在形式发展上的统一,而求学生内在品质的提高和丰富,为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人生追求提供尽可能多的途径。因此,只有个性有差异的学生,没有差等生。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学生智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学习效果上也会有明显的差异,但这些都不能成为教师冷落某些学生的理由。对于这部分学生,教师更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多肯定、多表扬。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类本性中最深刻的渴望就是受到赞美,通过表扬使他们觉得自己身上也有优点,也有值得别人羡慕的地方,唯有如此,才能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试想一下,当这些思维迥异,个性纷呈的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等参加课堂学习,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与教师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平等对话,那么我们的课堂将会呈现出空前的丰富多彩,有了这样的课堂,其教学效果自然会有所保障。

4.循序渐进的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每一学科的知识都有单元、章、节及层次之间的序列。学生的认知、思考和探究能力也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因此,组织教学活动必须遵循科学而有序的原则,既要考虑到教学知识之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也要考虑到学生的能力培养与训练之序以及思想觉悟的培养和提高之序。梁启超曾经说过:“求学譬如登楼,不经初级而欲飞升绝顶,未有不中途挫跌者。”脱离学生实际的有序性,必然会导致课堂组织和教学活动的失败,课堂教学目标也就无从达到,当然也就没什么艺术性可言了。

5.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统一的原则

运用课外活动来补充和完善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学课程改革的中心环节,回归生活,体现生活更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从教学理论上来看,无论是进行德育,还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自身稳定的观念和素质,都必须使受教育的学习主体得到实践训练和生活体验。这不仅仅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把教育内容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使之成为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关键途径。课外活动是相对于课堂教学而言的,也就是解放学生的眼、耳、手、脚,让学生走进社会、走进自然、走进现实生活中,到火热的社会主义生活中去,在活动中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应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大胆探索和体验,善于使学生充分表现个性才能和潜在才能,从而获取真正的教育教学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