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问题与实践思考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问题与实践思考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导课却因为各种原因被忽视或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通过调研多个不同层次的中学,访谈一线教师,旁听大量的思想品德课,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寻找并总结出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导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后面的优化导课提供切入口。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不够重视导课或是对导课的作用存在着误读。这种现象在思想品德课的导课环节中并不少见。

中学思想品德课的问题与实践思考

导课不管是对于教师的教学来说还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课前导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节课的质量和水平。但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导课却因为各种原因被忽视或是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笔者通过调研多个不同层次的中学,访谈一线教师,旁听大量的思想品德课,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寻找并总结出了新课改背景下初中思想品德导课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后面的优化导课提供切入口。

1.没有导课,直接讲课

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教师的压力往往比较繁重,普通中学对于初一、初二思想品德课的师资配备情况普遍是一个教师带六到八个班,有的学校甚至一个年级十几个班,均由一个教师担任。过于繁重的工作压力使教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有了主次之分,错误地把导课归于教学中次要部分。思想上的不重视往往导致了实践操作中的忽视。

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有的教师一开口就直奔主题:“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或是让学生自己阅读每一课前的导言部分,然后直接开始讲课。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做法。没有导课的教学就仿佛没有开头的文学作品,整体效果都会大打折扣。这些现象都反映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不够重视导课或是对导课的作用存在着误读。

2.导课简单,形式僵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由品德教育法律教育、国情教育三部分组成,也就是说有近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有关学生品德和人生哲理的。在设计这部分内容的导课时,教师经常采用的方法是选取一个与所讲主题有关的故事在课前展示出来,然后让学生谈谈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刚开始使用这种故事导入法的时候,学生还比较感兴趣,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回答教师设计的问题,教师通过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引导,从而导入到要进行的课题上来。可是,时间久了以后,受内容的制约,教师往往一讲有关人生哲理的课题,就找一个与话题的相关的故事来作为导入让学生思考故事背后隐藏的道理。过于僵化的形式会使学生失去思考问题的意义,学生只需课前稍微预习一下教材,不须思考也能直指话题。从表面上看,教师的导入仿佛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实在不然。

例如,在讲到七年级下“彼此自尊才能赢得尊重”这一课时,教师都设计了用“晏子使楚”的故事来导入课程。或用视频动画或用自我讲述,首先回顾“晏子使楚”的三个小故事,然后教师抛出问题:晏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因为这一课一直在讲尊严,是“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的最后一框题,学生往往不加思索就会脱口而出:“为了维护尊严!”教师如果进一步要求学生道出其中的原委,说说故事和道理之间是怎样联系的,学生又哑口无言。这说明学生脱口而出的答案并没有经过思考,是出于教师导课的惯性而“偷懒”得来的。

再如,有位教师讲到“人生自强少年始”这一课时,用这样一个故事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在一片广袤的大森林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森林里有一条河,河的两岸生活着两群羊。虽然河两岸的自然环境完全一致,但是东岸的羊总是比西岸的羊在奔跑速度、繁殖能力以及生存能力方面都强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受到教师一贯的讲故事、摆道理的导课方式的影响,学生一听完教师的问题就喊道:“因为东岸的羊比西岸的羊自强!”这样的答案让人啼笑皆非,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错本不在学生,而是教师一贯单一僵化的导课形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也束缚了自己的课堂。这种现象在思想品德课的导课环节中并不少见。一上课,教师就讲一个故事或是放一段视频,然后不深究所呈现材料与课程的紧密联系程度,也没有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思维的题目。这一方面反映出教师本身对于导课不是很重视,在处理导课环节时只图简单省事,另一方面可能是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有限,不知道如何调动和创新多种形式来进行导课。所以,教师虽然设计了导课,但是形式过于单一,方法过于简单,虽然有导课的环节,却没有导课的实质作用。试想一下,如果一学期的思想品德课都用一种方式去导课,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打击学生的学生兴趣。

导课就像常规的教学一样是需要教师付出创意想象力的工作。如果教师把导课设计成很程式化的内容,就起不到导课的效果,也不能实现导课的价值。

3.材料杂乱,离题万里

导课的形式有很多,但是比较常用的导课方式是呈现材料,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引发学生对所呈现材料的思索,再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把学生从未学习的状态过渡到准学习的状态。在呈现材料的时候,有的教师会过于简单,学生往往看不到材料和课题之间的联系;有的材料呈现时又过多,材料间也缺乏一定的联系和过渡,让学生应接不暇。这些都说明教师对于导课用到的材料缺乏必要的整合和科学的设计。不管是材料不足还是材料重复,都会让学生无法接近学习目标,甚至与学习任务背道而驰。

4.缺乏联系,远离生活

现在的学生是社会新生的一代,他们出生的年代和环境决定了他们独有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他们成长在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条件下,思想行为都比较自由。在他们的眼里,这是一个更多自由的时代,他们可以尽情做自己想做的事,把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他们讨厌束缚,希望表现自我、张扬自我。不同的时代造就不同的教育对象,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教育者。如果教师还停留在自己以为的时代和想象的环境中,教学就必然会和学生的世界脱节,“坐井观天”式的教育使本来就带有说教色彩的思想品德课更加不受学生的欢迎。学生不爱学,教师教起来自然也就力不从心了。

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一至第二单元讲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以及战胜挫折等几种人生品质。一讲到这些品质,大部分教师都会引用海伦凯勒、张海迪、洪战辉等伟大人物的事例,但学生的反响并不强烈,对于需要通过思想品德课程掌握的人生品质并没有深入理解并化为行动力量的德育目标也未能很好地达成。

教师惯用的这些材料固然典型,但过于伟大的人物事迹与学生生活拉开了距离。学生对这些人物事例已经非常熟悉,教师将这些人物的事例搬来用于导课并不能使学生产生新鲜感,这就导致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虽然认同,却不愿自己去践行。在学生心中,这些伟大人物以及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伟大品质是闪耀着光辉的,但也是远离他们生活的。毕竟,平淡普通的生活是学生的常态。此时,教师选择学生同龄人自立自强的例子会比这些例子更有说服力。这些虽然略显普通、不具有广泛性,但是却可以在学生心中引起触动。

因此,一个优秀的导课设计不仅需要清晰科学的思路,还需要在操作中选取适当的材料。所呈现的材料不仅要准确、贴切地反映教材内容,还有贴近学生生活,反映时代特色。

5.材料陈旧,简单套用

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法制教育、国情教育,需要借助大量的案例材料加以辅助说明,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内容。对于每一部分内容,教材上都给了相关的导入材料。如果材料和学生生活的时间差距过大,即便是当时真实的材料也会让人感觉虚假,缺乏说服力,不能引起学生充分的注意和兴趣,对于后面课程的质量不免会有所影响。

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做意志坚强的人”第六课“为坚强喝彩”第一框“让我们选择坚强”的教学任务是让学生了解坚强意志品质的表现和作用,树立培养自己坚强意志品质的信心,愿意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自觉磨炼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有位教师引用了以下事例来进行讲述。

小军家离学校很远,上学放学路上都要步行经过长达七公里的崎岖山路。小军每周回家一次,都背满满的一口袋粮食回学校以作为下一周的口粮。遇到下雨、下雪,小军不知要摔多少次跟头。等到了学校已经满身是泥,然而他没有被压倒。他想,学习生活虽然艰苦,但只要不畏艰辛,目标就一定会实现。就在这样的信念下,小军读完了高中。后来,小军参加了工作。由于经济萧条,工厂不景气,小军下岗了,但他并没有失落,而是决心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家人。他了解到国外对玩具的需求量很大,于是开始筹备玩具厂。经过几年辛苦经营,小军的玩具厂年出口创汇一百多万美元,被人们称为外汇的“玩具王”。

教师讲述完这个案例后,向学生提问:“小军身上体现出了一种什么品质?”

教师本希望学生能够根据这个案例归纳得出:小军的人生经历体现出他具有坚强的意志。然而事实却是,学生对于小军身上所体现的品质并不感兴趣,却对“上学要带口粮”“步行七公里的崎岖山路”“下岗”感到不解,究其原因就是材料过于陈旧,脱离了学生生活。导课环节得不到学生的认可,没有调动学生的有效参与,后面在讲到坚强意志的表现、坚强意志的作用以及如何磨炼坚强的意志,也只能是教师的“单口相声”,没有听众的反馈。得不到相应的回应,思想品德课自然也就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其德育目标也就成为一句空话。(www.xing528.com)

人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大都是一些人生的道德品质,诸如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战胜挫折、坚强意志等,品质的相关性导致教师在讲课时总是会频繁提到伟大人物的事例,而这些事例也是相似或雷同的。有时候找不到新颖的案例,教师就会求助于教材上配套的材料。而教材由于编写与使用之间存在很大的时间差,所以材料和故事不免陈旧。

在这个日新月异、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新的信息更是让人应接不暇。学生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随时随地都能获取新鲜的信息。思想品德课教师如果在这个信息突飞猛进的时代只是停留在自己遐想的空间里,用自己认为经典的材料去引导思想品德课堂,那么简单套用的材料就会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教师所要传达给学生的思想品德观念也会因为生搬硬套的材料而被异化,不被学生所接受。

要把思想品德课束之高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切实落实到学生身上,就必须杜绝生搬硬套的陈旧材料,从时代出发,从生活出发,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发新鲜熟悉的资源,从导课开始就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

6.喧宾夺主,迂回兜圈

导课与上课不同,正如笔者前面所提到的:导课的功能和价值在于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集中学生对课程的注意力、为学习新内容做铺垫、明确最终的学习目标。

在教学实践中,有一部分教师非常重视导课,精心设计了导课的每一个细节。但是由于教师对导课的价值定位不够准确,也出现了将导课和讲课相混淆的情况,这样的导课不仅无法起到为新课做铺垫、引导、开启新知的作用,还会在一开始就颠倒教学内容,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逻辑的思维,对学习新课内容无益。

例如,在讲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做自立自强的人”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第二框“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这一内容时,一位教师这样设计导课:课程刚开始,首先展示两幅图片:央视的《全家总动员》节目剧照和电影千里走单骑》的海报。教师问学生:“大家看过这两个节目吗?”学生摇摇头。于是教师略做解释,又呈现了以下两则材料。

材料一:四川小男生千里走单骑

四川籍新生郭允臻,他还不满18岁,是一位“独行侠”。开学前,爸爸拿着郑州大学录取通知书,问小郭要不要陪送。小郭想到爸爸工作忙,便痛快地说自己能行。

8月27日早晨,他和爸爸一起从老家炉县坐客车赶到重庆。在重庆,他与爸爸分手。他一路走到郑州大学,而爸爸则南下回到广东打理生意。

材料二:“乖乖女”上大学亲人护驾

在新闻与传播学院迎新大厅,一个“乖乖女”一出现就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粉嫩的脸庞、后脑勺上扎起两个“小揪揪”,说话细声细气的女孩被一群大人簇拥在中间。其中的两个小伙子跑前跑后,忙着为女孩办理报到手续。

“我是小黄的姑姑,这是她姑父,那是她妈妈、姐姐、姐夫、表哥和表嫂。”一位笑容满面的中年妇女介绍道,并指着旁边吵着让“抱抱”的小孩儿接着说,“这是她姐姐的孩子。小黄是四川成都的,我们是濮阳的,他们全家先到我们家,今天又一起开车过来。”

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对着两则新闻事件有什么看法?教师希望通过学生能从材料中认识到:青少年应该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说材料一中男孩的做法并不稀奇,自己也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有的说学校应该设立规定,不招收家长陪送的学生;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爸爸妈妈尤其是城里的父母太溺爱孩子。学生谈了很多,课堂讨论一下陷入没有核心主题的状态,学生各自谈论着自己的看法,却都没有进入教师预设的轨道中。

上述导课案例运用了自立与依赖对比的方式来让学生体会自立行为的重要性,看似合理,看却没有收到理想的效果。首先,教师在开始呈现的信息是学生完全不熟悉的,教师用自己的关注点代替了学生的关注点,不尽科学。其次,前面两幅对比图片借助节目名称只是为了引出后面的材料,因此教师的解释略显多余。更重要的是教师再把两则材料呈现出来以后,没有根据教学目的来设置一个有限定范围的思考题目,而是给出了一个全开放的话题,让学生谈看法。学生的思绪自然就会越飘越远,讨论的话题也就漫无边际,偏离了本来的教学目的,教师自然不能及时引导进入新课。没有恰当的问题设置使得导课阶段的学生讨论过于分散,偏离了课堂的内容,也影响了教学的节奏和进度。

由此可见,不管是材料的选取还是呈现,不管是问题的设置还是讨论,教师都必须摆清楚导课和上课的关系,既要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又要为上课内容留有余地;既要合理设置问题,又要选择恰当呈现方式,真正实现导课的应有的价值和功能。

7.为导而导,刻意杜撰

根据笔者前面的论述可以发现,导课想要新颖精彩,就需要在材料上花费心思,如此一来,如何选取既体现课程内容又满足新颖时效要求的材料就成了导课设计的关键。为了追求材料的新颖,有时还会出现为了实现导课的目的,刻意篡改材料,以满足导课需要的现象。

实事求是不仅是我们做人做事的标准,也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标准。教师所选取的材料必须是真实可信的,不能故意在新闻中设计一些子虚乌有的细节,甚至“添油加醋”“为赋新词强说愁”,这有违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原则,也会影响学生对于新闻事件的客观看法和正确评判。因此,教师在选取材料时一定要实事求是,选取真实可信的材料,在论述时也要客观公正,不能为了导课而刻意杜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