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更新学习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智育途径

更新学习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智育途径

时间:2023-08-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学生已经开始接触网络,并受到网络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我们相当多的教师连计算机操作都还不会,这是令人忧虑的。的确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讲,智育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让人成为“人”的手段。

更新学习工具,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智育途径

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为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已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工作与学习方式。数字化生存的今天,对智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新世纪的学生具备以下新的能力。①新的读写能力。读书不仅涉及传统文本而且涉及形象和屏幕,这就要求学生从多媒体文本中学习,从中选取所需的资料。②新的导航搜索能力。当我们在图书馆浏览或在网上冲浪时,会经常发现新东西,因此学习不单是听讲,还有基于发现和基于实验的学习。③新的推理能力。推理不单是抽象的逻辑演绎,更与查找能力相关,查找目标、工具、代码、文件,并以一种新的方法使用它们,把它们运用到新的文本中去。④新的判断能力。按理说,课本和新闻报道都还有值得信赖的理由,但在网络上,相当一部分信息都不具备这一点,判断在今天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为关键

我们的教育不能无视这一时代发展趋势,理应作出积极的回应。教育部于2000年颁布的《关于加快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建设的指导意见(草案)》明确指出:“在全国中小学积极推进信息技术教育,促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教学的改革,是贯彻邓小平同志 ‘三个面向’指示精神,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是落实《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深化基础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综合国力全民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的需要。”

现在的问题是,许多学生已经开始接触网络,并受到网络或积极或消极的影响,而我们相当多的教师连计算机操作都还不会,这是令人忧虑的。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是不可抗拒的,它对学生的诱惑更是难以抵御的。我们应该对此加以科学地研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引导,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积极因素,削弱其消极影响。我认为,我们的智育理应把对学生进行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作为自己的任务。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智育注入了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同时更新了我们的教育手段,也拓宽了学生求知和实践的途径。今天的智育任务,已不仅仅是给学生传授传统教材中的知识和培养传统意义上的能力,它还包括: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判断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www.xing528.com)

互联网的出现使传统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它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都提出了新的挑战。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比学生具有更多的知识资源优势,而现在师生同样面对互联网,教师的资源优势不复存在了;相反,有时候学生所拥有的知识比教师多,因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自由地获取任何知识。同时,如果说过去学生的学习主要是积累知识的话,那么现在,面对知识爆炸,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选择知识。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必然发生变化。面对互联网,教师应该是“引导者”。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资料库,如何引导学生辨别、选择最有价值的信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教师又应该是“保护人”。网上也有不少无用、甚至对青少年学生有害的信息,这就需要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不出思想偏差,让他们健康成长。

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熟悉并运用互联网技术。如果教师不会用电脑,不会上网,就谈不上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同时,教师对当代最新的信息、知识,应该有很强的敏感性,有全面的了解和独到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掌握引导的主动权。另外,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师生在教育资源获得上取得平等地位。教师要转变观念,彻底放下权威的架子,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共同探讨交流,真正实现教学的民主化。

苏霍姆林斯基曾把教育比做一朵花,而智育只是其中的花瓣之一。的确是这样,从某种意义上讲,智育本身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是让人成为“人”的手段。培根早就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因此完全可以这样说,就根本目的而言,智育是服务于学生的人格塑造的——通过智育与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等其他教育的和谐配合,让我们的学生终身拥有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科学的世界观,拥有能够正确认识自己、他人、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并处理好这几者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品质和能力,拥有一颗富有智慧的大脑,成为一个在精神上永远幸福的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