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当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儒家孔子学说的核心

当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儒家孔子学说的核心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所谓“国学”,是一个包括“儒”、“道”、“释”等诸多学术思想的大概念,占统治地位的还是“儒家”。所以,中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而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因此可以说,当今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着儒家孔子学说,“以人为本”和“以仁为本”是一以贯之的。无知也;我且在“悲观”与“乐观”之间,谈几点对孔子《论语》的看法或读后感。

当今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与儒家孔子学说的核心

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核心就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04年3月10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850页)。“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的发展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更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重特大安全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害。我们一定要痛定思痛,深刻吸取血的教训,切实加大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坚决遏制住重特大安全事故频发的势头”(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2006年3月27日,《人民日报》2006年3月29日)。

所谓“国学”,是一个包括“儒”、“道”、“释”等诸多学术思想的大概念,占统治地位的还是“儒家”。所以,中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核心,而儒家文化以仁为核心。

虽然时代不同,“以人为本”与“以仁为本”,实质上是“一以贯之”的。

大致说来,“以人为本”是本体论,“以仁为本”是方法论;但都是人自身围绕“人”而思考的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可分割的“一贯”。所以《中庸》曰:“仁者,人也;”《孟子》曰:“仁,人心也。”果仁有仁——天地以人为核心——《说文》:“人,天地之性(生)最贵者也。”人具有社会属性,单个不成人,所以“仁,从人、从二”,“二人成仁”,仁,既是人、也是人伦关系。因此可以说,当今的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扬着儒家孔子学说,“以人为本”和“以仁为本”是一以贯之的。(www.xing528.com)

“国学”或“文化”不仅仅是书本上或书斋里的“玄思”,更是一个现实的动态的变化发展的“过程”。中华文化几千年一直到今天也是一个“一以贯之”的过程,一个潜移默化、无远弗届的过程,构成中国人心灵或血脉的自觉或不自觉的要素或坐标的过程。这一点从“负面”的心理现实更容易看出。比如不遗余力反孔的鲁迅,就是一个特重“孝道”的孝子,他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悲剧,他也只能隐忍,他说朱安是“母亲的礼物,还是还给母亲”——不敢离婚,就把她留在母亲身边侍候母亲。又比如《庄子》说的“盗亦有道”,就是“黑社会”内部也是很讲究“仁义道德”。还有我们所说的“潜规则”,所谓“送礼有礼”,“来而不往非礼也”,授受双方都得照顾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当然,正面的正常的感人的心理事例则更多,比如说,至少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有“恻隐之心”,这就是人之为人的首要条件,孟子把它摆在第一位:“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这都说明,我们对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道德文明,根本没必要悲观(网上有人危言耸听,说“中华民族到了道德崩溃最危险的时候”),尽管也很难乐观(有人到处宣讲《论语》,却很乐观,赚了大把银子,是所谓“既得利者为有理”也)。

尚书·大禹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唯一,允执厥中。”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我且在“悲观”与“乐观”之间,谈几点对孔子《论语》的看法或读后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