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湖南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成果

湖南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成果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湖南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色馆藏建设,二是特色数据库建设。为了更深层次地挖掘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学科特色、馆藏特色的文献资源,图书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大力开展了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

湖南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成果

进入21世纪以来,湖南大学图书馆特色资源建设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特色馆藏建设,二是特色数据库建设。

(一)特色馆藏建设

合并以后,湖南大学图书馆特色馆藏建设主要以两部分资源为基础:一是湖南大学海内外湘籍名人作品收藏中心收藏的作品;二是2000年合并时从原湖南财经学院并入的部分古籍与民国文献。特色馆藏2008年以前分别陈列于南校区图书馆8楼和北校区图书馆北楼4楼,2008年,随着老图书馆返归,全部迁入老图书馆,老图书馆定名为“湖南大学图书馆特藏分馆”。

目前,特藏分馆的主要收藏包括三个部分:一是1000多个海内外团体和个人捐赠的各类物品30000多件,含出版物15000余件,字画700多幅,手稿、日记等1000余册,照片5000多张、其他藏品10000余件。其中包括颜家龙、聂南溪、钟增亚等艺术大师的字画,毛泽东刘少奇、耿飚、江华、毛致用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和图书照片等等;二是原湖南财经学院图书馆并入的古籍及影印件,包括:古籍12073册,《申报》影印件一套,《大公报》影印件一套,《民国日报》影印件部分;三是采购或配置的大部头文献,有《民国文献集萃》2万多册,《中华再造善本》全套,《湖湘文库》全套。

进入21世纪以来,特色馆藏建设的重要事件有:

1.李佑增先生捐赠

李佑增,1927年生,祖籍湖南湘乡乐善乡,1949年去台湾。现为中华台北粥会会员、中国(台湾)诗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华大汉书艺协会理事、中国(台湾)美术研究会监事、吉林名人文化研究院院士、新加坡新神州书画院高级院士等。他从小酷爱书艺,几十年来,潜心竹雕、书法等艺术创作,致力于两岸及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从2004年开始,他陆续将毕生作品和藏品无偿捐赠给湖南大学海内外湘籍名人作品收藏中心,合计有5000余套件(16413单件),包括:竹刻楹联360幅、竹刻笔筒小品145件、书画551件、邮票单本36册、年本票4册7805枚、首日封与明信片693张、图书3469册、期刊2272册,钱币561枚、信札139册、家谱60册,日记36册、纪念证46件、其他工艺品249件。李佑增先生的捐赠,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对研究宝岛台湾现当代历史尤其是文化史思想史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图7-8 李佑增捐赠竹雕作品

图7-9 李佑增先生捐赠书画作品

2.张周育先生捐赠

张周育,湖南省宁远县人。1944年考入湖南大学水利系,1948年被分配到台湾省水利局。1953年留学美国加州,获地质学博士学位,1980年获美国北加州工程协会颁发的最优秀华裔工程师奖。1993年底,任加州地震安全委员,并任美国总统里根私人科学顾问8年,是州参议院、州政府经费控制咨询委员,少数族裔商业资源中心咨询委员会委员。2006年湖南大学定名80周年庆典之际,张周育先生将其个人藏书无偿捐赠给湖南大学图书馆,以备学校教学、科研参考。主要包括:世界各地地震报告;善后处理与防震建筑设计的检讨;张先生本人的著作及讲演稿、幻灯片;工程类研究与设计报告等3000余件。

3.杨友龙先生捐赠

杨友龙,旅美华侨,杨度之孙(杨度,1875年出生于湘潭县姜畲石塘村,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才华卓绝,抱负不凡,师从国学名师王闿运学习帝王之术,又东渡日本研究君王立宪政体,参与公车上书,积极帮助孙中山实现民主共和,晚年杨度先生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4月,杨友龙先生向湖南大学捐赠杨度铜像、印章、书法以及研究作品数十件,由湖南大学海内外湘籍名人作品收藏中心永久保存与展出。以此为基础,2011年9月27日在特藏分馆挂牌成立湖南大学杨度研究中心,这是国内外首家开展杨度研究的正式学术组织,也是唯一一个得到杨度后裔认可与资助的杨度研究机构。2015年,由于专业分工等原因,湖南大学杨度研究中心转入岳麓书院。但杨友龙先生捐赠的杨度的作品与资料由图书馆永久保存。

4.王德水先生捐赠

图7-10、图7-11 杨友龙先生捐赠杨度印章(齐白石刻)和杨度书法作品(www.xing528.com)

王德水,字海天,号寥廓楼主人,1954年生于浙江绍兴。2013年4月12日,王德水先生在特藏分馆举行“‘湖湘文化入画来’——王德水先生书画作品特展”。展览开幕式上,王德水先生将创作并参展的100幅作品(包括湖湘人物肖像画56幅、书法作品44幅)无偿捐赠给湖南大学,并永久保存于图书馆。王德水先生此次创作、展览并捐赠的书画作品以弘扬湖湘文化为主线,其中人物画像有岳麓书院历任山长,有在书院讲学的理学大师,有为岳麓书院题匾和赠书的宋、清皇帝,也有岳麓书院杰出弟子。他对这些人物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力求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而书法作品多为岳麓书院、岳麓山诗词对联,字体有魏碑大篆、小篆、汉隶、行草诸体。

图7-12 王德水先生捐赠书画作品(部分)

(二)特色数据库建设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是进入21世纪以来湖南大学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点,也是校园文献保障系统项目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为了更深层次地挖掘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学科特色、馆藏特色的文献资源,图书馆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大力开展了数据库的开发与建设。先后建成了《书院文化数据库》《湖南人物库》《金融文献数据库》《湖南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湖南民俗数据库》《随书光盘数据库》等。

1.《书院文化数据库》

《书院文化数据库》介绍了中国、韩国、日本、朝鲜、美国、意大利、东南亚等地8000余家书院的概貌及其沿革以及与书院有关的人物,收录了部分书院的原始文献、研究文献,展示了与书院有关的文物图片、建筑艺术、风光胜迹等多媒体资料,全面反映了对书院的研究进展。为海内外有关书院文化研究、教育史研究、儒学研究以及文化史研究等方面的专家提供文献资源服务。

2.《湖南人物库》

《湖南人物库》是依托湖南大学“千年学府”独特的文化背景,岳麓书院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浓厚的湖湘文化底蕴为基础构建的。它扎根于湖湘文化,主要收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在海内外享有重大声誉、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一定影响的湘籍知名人士的作品,包括:著作、手稿、生平传记、艺术作品、多媒体资料及相关评价资料,并通过文献信息网络,来最终实现对湖南人物数据的管理和网上信息服务。

3.《金融文献数据库》

《金融文献数据库》是为了配合学校的重点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实现学科建设的网络化管理而构建,数据库收录覆盖金融、证券、资本市场银行货币保险、部分综合性经济理论报刊。已收期刊250种,报纸74种,现有数据40余万条。

4.《湖南大学学术论文数据库》

《湖南大学学位论文数据库》为全面反映湖南大学学术特点和水平,推动本校教学、科研交流和促进学校发展而构建,数据库主要收录以下三个部分的文献资料:湖南大学师生在国内外各级期刊杂志上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湖南大学师生在国内外各级学术会议上发表或收录的学术论文;湖南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5.《湖南民俗数据库》

《湖南民俗数据库》基于湖南大学厚重的湖湘文化历史积淀及岳麓书院特有的资源优势来构建的。数据库按照衣食住行、生产商贸、社会组织人生礼仪、岁时节气、民间信仰、民间文化、民俗百科、民俗研究等九个栏目全面收集、整理与展示湖南各地方各民族的风土人情。

6.《随书光盘数据库》

《随书光盘数据库》是面向图书馆馆藏非书资料(尤其是随书光盘)的管理系统,它集信息加工、资源发布、文件浏览于一体。通过将海量资源与信息管理系统和网络发布系统的有机结合,满足用户对图书馆资源妥善管理、有效利用的目标。系统提供给读者的基础功能有:资源的查找、资源信息的阅读、请求光盘资源、相关工具下载。

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奠定了一定的特色基础。同时也得到了中央及地方各大媒体的极大关注,央视、湖南卫视、湖南教育台、新浪网、新华网、星辰在线、长沙晚报、湖南大学校报等媒体分别从不同的文化视角对数据库进行了报导。在CALIS“十五”期间专题特色库项目的建设中,《书院文化数据库》被立项为全国9个重点资助项目之一,《湖南人物库》定为立项建设项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