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体验式主题教育课:彰显魅力与活力

体验式主题教育课:彰显魅力与活力

时间:2023-08-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学校应用实践中,其实效性得到逐步呈现,彰显了德育主题教育课的活力和魅力。一是主题教育课程化。主题教育课的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主线,贯穿活动全程,并以其引领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生命教育。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主题教育课的有效实施,焕发学校德育理应有的活力与魅力,让它如同春风化雨般滋润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灵。

体验式主题教育课:彰显魅力与活力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学校抓起。中小学校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针对当前基础教育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进一步增强德育的时代性、导向性、先行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的心田,促进他们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修炼行为习惯,砥砺个性品质,由此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构建大中小学有效衔接的德育体系,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内容,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学校德育来说,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就是要看自身所做的一切工作能否有效地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德育有无吸引力和感染力,既关系到“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等教育的核心问题,又是学校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所在。而对学生能够产生强大吸引力、感染力的德育,就一定是有活力、有魅力的,这也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中小学应将它作为推进德育领域改革、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

主题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实施途径。如何让学校开展的主题教育课,具有现实针对性,富有时代新气息,从而更有活力、更有魅力,需要广大德育工作者、德育研究者深入思考与不断探索。近年来,上海市青浦区教师进修学院德育教研员卓月琴老师带领一批骨干班主任,对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课程化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历经三年多的实践探究,积累了研究成果《体验式主题教育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书,该研究成果是基于青浦区学生的教育实际,将原先一些相对零星的、比较随意的,乃至应景式的德育活动,通过筛选、提炼、优化,整合成“目标定位恰当、内容特色有序、评估多元综合”的德育主题教育课程。在学校应用实践中,其实效性得到逐步呈现,彰显了德育主题教育课的活力和魅力。该研究成果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主题教育课程化。德育主题教育活动的统筹,立足课程创建的高度,从突显生活化、强调体验性、关注参与面出发,借鉴学科课程设计的成功经验,依据课程规划的四要素,即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全方位地对整个主题教育活动进行构建,包括设计与筹划、实施与评价。这一基于课程建设的运作思路,对改进、改善现阶段班会课的实施模式,提高德育的有序性与有效性,是一种不乏创意的尝试。

二是活动内容系列化。主题教育课的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主线,贯穿活动全程,并以其引领民族精神教育、时代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生命教育。在内容设计的横向布局上,包括基础道德教育、传统节庆教育、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四大专题模块;在教育实践的纵向衔接上,课程对每个主题所涉及的各项内容,都分别进行了深度细化与适度延伸,并形成自身的系列性。

三是教育方法体验化。主题教育课活动的开展,注重实践“体验式学习”理念,以增强德育的实际有效性。课程实施中,要求班主任注意选取贴近社会实际、贴近学生生活的鲜活素材,通过创设实践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知行结合的不易与收获。让德育理念透过可操作的自主活动,引导学生去经受、去反思,使学生有改变、有长进,这种注重亲身体验和实践探求的教育方式,有助于学生不断调整与逐步丰富自己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具体情境的感召、熏陶下,形成个人最宜、最佳的行为方式,并将其内化为良好的个性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全的健康人格。(www.xing528.com)

四是评价方式多元化。科学地评价学校德育工作的效益,是素来为一线教师所关注、所冀望的问题。从评价研究层面上说,这也是一个不易解决的难题。由于德育本身特有的开放性、综合性、迟效性,所以对它的实效性进行评价一直存在较大困难,也有不少争议。卓老师探索实施主题教育课,并对其实际效果设计了相应的现场评价表,其中不仅有对教师课堂行为的定量评价,而且还注重引导学生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地对自己进行自评,以及开展他评。这种设计的价值意义,或许有待后续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但仅就其重视评估指标的多元化、突出学生自我评价的教育作用,就值得关注与期待。

德育课程建设,是一项实事工程,也是一道需要借助科研攻坚予以突破的难题。在青浦,这项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重视和基层教师的积极参与,并在实践中也有相当建树。当然,德育主题教育活动作为本区一门新开发的课程,其中难免还有一些不理想、不完美乃至不妥当之处。我们希望该研究成果能够为更多的学校与教师所受用,并期待班主任的批评建议和有关专家的不吝指正,以使课程得到进一步完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主题教育课的有效实施,焕发学校德育理应有的活力与魅力,让它如同春风化雨般滋润广大中小学生的心灵。

上海市青浦区教育局局长

2017年3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