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数字化云校园:优异科技教育成果,共建计划深入推进

数字化云校园:优异科技教育成果,共建计划深入推进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将科技教育纳入课程设置计划,自编校本教材,开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短课。组建的航模社团在省市各级航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32名教师获得“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宁海小学学生109人次获得江苏省历次相关比赛一、二等奖,这些成绩为科技教育的再生长奠定了基础。海宁小学先后与振兴花卉园、凯创服饰有限公司、葵花社区等单位开展科技教育共建。两校先后被评为省、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先进校。

数字化云校园:优异科技教育成果,共建计划深入推进

海宁小学始建于1985年,30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文化立校、内涵发展、开拓进取,稳步推进”。在“让今天的自己胜过昨天的自己”的育人目标引领和激励下,师生携手,努力用理想的教育去实践着教育的理想,是一所融书香校园、数字校园、活动乐园于一体的,具有现代化气息的新型学校。

海纳百川,是海宁人臻于至善的源泉;宁静致远,是海宁人自信奋发的绽放。建校30年来,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青少年科技教育先进校”“中小学优质资源先进校”“素质教育先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国家级美术教育培训基地”“全国红旗大队”,连云港市“常规管理先进校”“振兴阅读基地实验校”“全面育人先进学校”等荣誉称号。

1.学校特色优势

(1)优化教师结构,奠定科技教育基础

多年来,学校在博纳的历史积淀与文化底蕴下,以科技教育凸现学校特色。注重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多维实践载体。持续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将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引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探索了“以德立校、质量兴校、师资强校、科研亮校、特色名校”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成立了以陶园老师为组长,具有4位专职及43位兼职的科学教师的科技教育教研组,多位学有专长,在市、区专业技能比赛、优质课评比等活动中脱颖而出。年龄结构、学历层次科学合理,组合优化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提高科技教育品味,开展有序、优质科学教育活动的有效保障。

(2)强化环境建设,科技教育硕果累累

海宁小学铺设环形塑胶运动场,构建了符合《江苏省现代化学校标准》规定的多媒体学术报告厅、计算机网络专用教室、科普展厅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并科学地融入了计算机“校校通”工程,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Internet无缝对接和全方位覆盖……近年来,又乘着教育信息化、学校标准化的春风,班班完善了电子白板等多媒体教学系统,其他辅助设施更是一应俱全,科学仪器室、实验室可供24组同学同时进行操作实验;图书室有85平方米,藏有图书48 832册;还有综合实践室、蜡染活动室、布艺操作室、纸蕾丝刻画室。现代化校舍的兴建,教学设施的完备及信息技术的升级完善,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科技教育的开展提供可能。

海宁小学建设了面积达98平方米的防震减灾科普展馆,展馆内布置了20块固定展板、12个展柜、2个大型展台、1个大型的多面体展板,还有地球仪、地震仪等。学校将科技教育纳入课程设置计划,自编校本教材,开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短课。参加连云港市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获团体二等奖。组建的航模社团在省市各级航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连续多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及“金钥匙科学素养大赛”均获骄人的成绩。董志喜老师发明的电路连接器获得连云港市最佳教具成果奖;关国园老师凭借深厚的电脑知识成为连云港市区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方面的强手……32名教师获得“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宁海小学学生109人次获得江苏省历次相关比赛一、二等奖,这些成绩为科技教育的再生长奠定了基础。

(3)整合内外资源,科技社团彰显特色内涵

科技教育与学科整合,与社会资源链接,丰富课程内涵。海宁小学先后与振兴花卉园、凯创服饰有限公司、葵花社区等单位开展科技教育共建。与连云港市团委联手,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环保夏令营活动:参观田湾核电站,走进林间地头,探究水污染原因、现状及科学整治方法,组织学生参加爱鸟系列活动,参加电脑绘画比赛等,以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科技课程的实施和学生社团建设结合起来,组建了“航模”“电脑绘画”“我爱发明”等科技社团,打破一张课表的局限,拓展课程的外延,丰富课程的内涵,使学生在社会课程实践中认识自然、了解世界、尊重科学规律、把握科学方法。其中,“蜡染”“春芽社会实践”等科技社团被评为“连云港市优秀社团”,“蜡染”“春芽社会实践”“布艺”等科技社团被评为“新浦区十佳社团”。

2.共建基础

(1)异曲同工,孕育相近的特色文化内涵

海宁小学与大庆路小学都地处连云港城区,都秉承着“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办学精神,都能抓住教育改革中的教育现代化建设、学生科学素养的养成建设等一次次契机,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科技教育平台,利用现代化的企业、高档社区等丰富资源。广开胸襟,开放办学,不断提升教育品质。海宁小学构建“海纳百川,宁静致远”的核心文化,不断丰富“海宁”元素,丰盈“海宁”内涵,放大“海宁”效应,不断提炼和完善“海宁”特色活动系列,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科创教育文化已成为学校特色。而大庆路小学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办学思路,努力提升办学水平,逐步形成了“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教学密切整合”的办学特色。两校注重科技教育与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的有效整合,凸显学校科技文化特色。

(2)殊途同归,校际间课程实施理念的趋同

海宁小学与大庆路小学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实施方面有很多共生共融之处,两校教师都有相同的课程实施理念——利用网络在了解和挖掘社会资源的基础上,建设科技实践系列课程基地;注重学科间知识的渗透和学科资源的有效整合。走进工厂,了解现代企业技术与管理;走进乡村,体会“汗滴禾下土”的真正内涵;走进社区,感受现代科技为人们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变化;走进自然,充分体现人与动物、自然的友好和谐;走进军营,了解国防知识,树立国防意识。两校先后被评为省、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先进校。而在科学课程的常态实施中,两校教师已经借助数字化平台,实现了网上交流,校际间学科组研讨等活动。并以此为依托组建了“航模”“我爱发明”等多个科技信息化活动社团,社团活动的开展,促进了科学课程的有效教学。

3.共建目标(www.xing528.com)

在理性分析两所学校现有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需要立足教育教学实践,以课程实施为抓手,通过“科技”文化建设的共建工作,达到以下目标:

①促进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发挥个性特长。

②拓宽课程开发与实施的途径,以探索高效的课程教学模式引领师生教、学方式的转变。

③彰显学校“信息科技”特色文化的育人功能,营造师生善教乐学氛围,提供人人发展的“舞台”。

④通过多样化的课程活动形式,拓展师生的视野,使之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定基础。

⑤构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全新的学习内容,开发个性化的课程资源。

4.共建内容

(1)锤炼优秀教师队伍

集两校名师资源,成立“名师工作室”,引领两校教师学习、交流、合作,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平台。采用“研训结合”模式,借助挂职培训、校际主题教研活动交流、师徒结对跟踪培养、课程开发专题培训等形式打造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

(2)共创科技特色文化

依托海宁小学以“博纳”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特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基地搭建的平台,挖掘科技课程资源,以“科技数字化文化”建设为引领,推广科普知识,开展社团活动,改进学科教学,定期为两校师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师生在课程文化建设中共同成长。从而为大庆路小学“数字化云科技”的特色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形成以名师引领课程文化,以课程文化促进教师,以教师成就学生,在“建设特色学校,培养特长人才”方面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

(3)构建课程特色资源

依托两校地处城区的地理优势,充分利用“数字化云科技”文化的资源特点,拓宽“数字化云科技”文化的学习途径,开发特色化课程资源。注重科技教育与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的整合。注重教学过程的多样性、教学环节的变通性、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寓科技教育潜移默化于校园环境、校园文化之中,建立经常性科普校内外活动、宣传阵地,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整合、黑板报、广播、科技角等形式向学生进行科普宣传,大力营造爱科技、学科技的特色文化氛围。把培养学生科技精神、科技思想、科技方法等寓于各类活动中,丰富现有学校课程实施的内涵与外延,为师生的实践、体验、探究提供特色的创新平台,满足师生不同层次的发展需求。

(4)搭建网络交流平台

充分利用海宁小学现有的丰富的网络资源和专业的教师配备,帮助学校构建现代化的科技教学平台,数字化的资源信息库及网络展示、交流空间,积极探索教师、计算机、学生三维多向教学模式,实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家校互动,促进校际互动,提高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和加工、整理、应用信息的能力,以达到教学互动进程最优化状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