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克思年谱及重要事件回顾

马克思年谱及重要事件回顾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5月1日:第一个女儿燕妮出生。马克思当选为支部主席和区部委员会委员。8月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倡议和组织下,在布鲁塞尔成立德意志工人协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大会。大会委托他们起草同盟纲领。3月3日夜:被比利时警方逮捕,次日被驱逐出境。3月11日: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在巴黎成立,马克思当选为主席。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成功地为自己辩护,揭露了政府当局的反动。法庭宣告他们无罪。

马克思年谱及重要事件回顾

1818年

5月5日:出生于普鲁士莱茵特里尔的一个律师家庭。

1830年

10月:入特里尔中学学习

1835年

9月24日:毕业于特里尔中学。

10月15日:入波恩大学法律系学习。

1836年

夏:回家乡度假时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秘密订婚。

10月下半月:赴柏林,转入柏林大学法律系学习。除法律外,对哲学历史、艺术史等领域都广泛研究,并学习几种外国文字。

1837年起

4月——8月:认真研究黑格尔哲学,通读了黑格尔的所有著作以及他的门生的许多著作。参加博士俱乐部,结识布鲁诺·鲍威尔、科本等青年黑格尔派人物。

1839年

年初——1841年3月:深入研究希腊哲学,写博士论文。

1841年

3月30日:毕业于柏林大学。

4月6日:将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寄交耶拿大学哲学系审议。

4月15日:获耶拿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

7月初:去波恩,打算在大学任教,不久后因政府对大学控制加强,放弃执教计划。

约7月间:读费尔巴哈的著作《基督教的本质》。

1842年

1月——2月:写《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一文。该文1843年2月刊登于《德国现代哲学和政论界轶文集》第1卷中。

4月起:为《莱茵报》撰稿。

10月上半月:移居科隆,受聘为《莱茵报》编辑。

11月下半月:在《莱茵报》编辑部与恩格斯初次见面

11月底:同柏林“自由人”小组决裂。

1843年

3月17日:退出《莱茵报》编辑部。

夏:在克罗茨纳赫写《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6月19日:与燕妮·冯·威斯特华伦结婚。

10月底:迁居巴黎,与卢格合办《德法年鉴》。

秋——1844年1月:为《德法年鉴》写《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844年

2月底:《德法年鉴》第一、二期合刊在巴黎出版。

3月26日:与卢格决裂。

4月——8月: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哲学,写下的手稿后来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著称。

5月1日:第一个女儿燕妮出生。

8月:开始为《前进报》写稿。

8月28日左右:与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会见。从此开始两人的毕生友谊和合作。

8月底9月初:与恩格斯开始合写《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一书。

1845年

2月3日:因被法国政府驱逐,迁往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2月24日左右:《神圣家族,或对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驳布鲁诺·鲍威尔及其伙伴》一书出版。

春:写《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4月5日以后:恩格斯迁来布鲁塞尔。

7月12日左右到8月下旬:同恩格斯一起去英国旅行,考察那里的政治、经济状况和工人状况。

9月26日:次女劳拉出生。

11月:与恩格斯开始合写《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

12月1日:脱离普鲁士国籍。

1846年

年初:与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创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3月30日:在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会议上,与威廉·魏特林发生尖锐争论。

夏:《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主要章节写完。但该书在两位作者生前终未出版。

12月18日:在给巴·瓦·安年柯夫的信里对蒲鲁东的理论予以批评,并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原理作了透彻说明。

1847年

1月20日:会见正义同盟代表约瑟夫·莫尔,和恩格斯加入正义者同盟。

2月3日:儿子埃德加尔出生。

6月初: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伦敦召开。马克思未能前往,恩格斯参加了大会。

7月初:《哲学的贫困。答蒲鲁东先生的〈贫困的哲学〉》一书出版。

8月5日:在布鲁塞尔成立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支部和区部。马克思当选为支部主席和区部委员会委员。

8月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倡议和组织下,在布鲁塞尔成立德意志工人协会

11月29日——12月8日: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在伦敦举行。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大会。大会委托他们起草同盟纲领。

12月下半月:在布鲁塞尔德意志工人协会作关于雇佣劳动与资本的演讲。

1848年

2月24日左右:《共产党宣言》出版。

3月3日夜:被比利时警方逮捕,次日被驱逐出境。

3月5日:到达巴黎。

3月6日:出席由于法国革命事件而召开的巴黎德国流亡者大会。

3月6日——4月5日:反对由海尔维格和伯恩施太德等人提出的由德国流亡者组织武装、“输入革命”的主张,组织德国工人单个返回德国。

3月11日: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在巴黎成立,马克思当选为主席。

3月21日——29日之间:与刚来到巴黎的恩格斯共同起草共产主义者同盟文件《共产党在德国的要求》。

4月6日左右:与恩格斯离法回国,参加德国革命。

4月11日:到科隆。

5月31日晚:《新莱茵报》创刊号出版。马克思是总编,由恩格斯等人组成编辑部。

7月6日:首次被法院侦查员传讯,《新莱茵报》编辑部被搜查。此后这种传讯接二连三。

7月21日:出席科隆民主协会全体会议,被推选为参加科隆三个民主团体总委员会的代表。

8月13日——14日:参加在科隆召开的第一届莱茵民主主义者代表大会。

8月23日——9月11日左右:去柏林和维也纳,同那里的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加强联系,并为《新莱茵报》筹款。

9月13日:《新莱茵报》编辑部、科隆工人联合会和民主协会召开民众大会,选出由30人组成的安全委员会。马克思和恩格斯入选。

9月28日:《新莱茵报》停刊。

10月12日:《新莱茵报》复刊。

11月11日——13日:写《柏林的反革命》一组文章,号召人民以拒绝纳税的方式回击反革命的进攻。

11月13日:在科隆群众大会上当选为人民委员会委员。

1849年

2月7日——8日:两次上陪审法庭受审,罪名是侮辱当局和煽动叛乱。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成功地为自己辩护,揭露了政府当局的反动。法庭宣告他们无罪。

4月5日——11日:在《新莱茵报》上发表《雇佣劳动与资本》。

约4月15日——5月8日:到德国西北部和威斯特伐里亚各城市旅行,会见了许多民主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

5月16日:接到普鲁士当局驱逐他的命令。

5月19日:《新莱茵报》用红色油墨印出最后一号,向科隆工人告别。

5月19日——6月初:先后到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巴登、普法尔茨、宾根等地。

6月3日左右:到达巴黎。

8月24日:被法国政府驱逐。

8月29日左右:到达伦敦。

8月底9月初:与其他人重建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

9月初:加入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

11月5日:儿子格维多出生。

1850年

约1月——11月:写《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连载于《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

3月6日:《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第一期在汉堡出版,至11月29日停刊时,共出6期。

3月底:与恩格斯合写第一篇《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6月初:与恩格斯合写第二篇《中央委员会告共产主义者同盟书》。

7月底:与维利希等发生严重分歧。

9月15日: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会议上,尖锐批评维利希、沙佩尔的冒险主义策略。会议决定把中央委员会迁往科隆。

9月17日:退出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

11月中:恩格斯迁居曼彻斯特,重新从事商业工作。从此,他经常资助马克思一家,与马克思几乎天天通信

11月19日:儿子格维多病夭。

1851年

1月——12月:紧张地研究政治经济学。在不列颠博物馆图书馆中阅读了大量书籍

3月28日:女儿弗兰契斯卡出生。

8月8日左右:接到《纽约每日论坛报》编辑查理·德纳邀请他为该报撰稿的建议。从此,为该报撰稿达10年以上,其中有一部分文章是由恩格斯写的。

约1851年12月19日——1852年3月25日:写《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一书。

1852年

3月5日:在给魏德迈的信中阐述了他关于阶级斗争在历史上的作用的新观点。

4月14日:小女儿弗兰契斯卡病夭。生活极度贫困,不得不借钱安葬女儿。

5月19日:《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在纽约出版。

5月底——6月:去曼彻斯特恩格斯那里,共同写《流亡中的大人物》。

10月4日——11月12日:科隆共产党人案件审判期间,密切关注审讯进程,以各种方式揭露普鲁士当局的阴谋。

10月底——12月初:写《揭露科隆共产党人案件》一书。

11月17日:在共产主义者同盟伦敦区部会议上提议解散共产主义者同盟。提议获通过。

1853年

5月20日:写《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作为社论发表在6月14日《纽约每日论坛报》上。

5月26日左右——6月14日:与恩格斯在通信中谈东方历史问题,指出东方不存在土地私有制。

6月10日:写《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发表在6月25日《纽约每日论坛报》上。

7月22日:写《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一文,发表于8月8日《纽约每日论坛报》。

10月4日——12月6日:写以“帕麦斯顿勋爵”为总标题的一组文章,大部分作为社论发表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

约11月21日——28日:写《高尚意识的骑士》。

1854年

1月中:《高尚意识的骑士》在美国出版。

1月——12月:继续研究政治经济学,同时关注国际问题。研究了许多国家的历史。继续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发表文章,在欧洲局势、东方问题等方面写了大量评论。

12月29日——1855年1月1日:写两篇总标题为“克里木战局的回顾”的文章,由此开始为《新奥得报》撰稿。

1855年

1月——12月:就英国经济状况、内政和外交政策、克里木战争等问题写了许多文章,分别发表在《纽约每日论坛报》和《新奥得报》等报刊上。

1月16日:女儿爱琳娜出生。

4月6日:8岁的爱子埃德加尔夭折,精神上遭受巨大打击。

1856年

8月16日——1857年4月1日:在伦敦《自由新闻》上发表《十八世纪外交史内幕》。

10月初:迁往汉普斯泰特路哈佛斯托克小山梅特兰公园格拉弗顿坊9号。

1857年(www.xing528.com)

1月——5月:与恩格斯合写一组抨击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文章。

6月底——10月下旬:写许多关于印度起义的文章,大部分发表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

7月——1858年5月:着手总结多年来的经济学研究,撰写一部经济学巨著初稿,即后来著名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

10月——1858年2月:密切注意和研究经济危机,收集了大量有关资料。

1858年

本年度:贫病交加,仍奋力赶写经济学著作。并为报刊写稿。

8月31日——9月28日:写四篇关于鸦片贸易史和《天津条约》的文章,均发表在《纽约每日论坛报》上。

1859年

5月——8月20日:同恩格斯为《人民报》写稿。

6月11日:《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在柏林出版。

1860年

1月——2月初:继续写《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二分册,进一步研究了大量经济学文献

1月底:开始为写反击福格特的著作而收集资料,阅读书籍、报刊,广泛研究19世纪政治史和外交史。到11月写完该著作。

11月19日——12月:夫人燕妮患天花。马克思服侍妻子,紧张焦虑。

11月底——12月19日:研究自然科学,读达尔文《物种起源》。极为重视该书。

12月1日:《福格特先生》出版。

1861年

2月28日——3月16日左右:去荷兰探望亲戚。

3月17日——4月29日:先后到柏林、爱北斐特、巴门、科隆、特里尔等地,经亚琛、扎耳特博默耳、鹿特丹和阿姆斯特丹回伦敦。

8月——1863年7月:继续写作经济学巨著,留下了篇幅巨大的“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

1862年

本年度:密切关注美国内战进程,在许多通信和文章中谈了自己的看法。

7月9日——8月4日:经常会见前来伦敦参观世界工业博览会的拉萨尔。

9月:因生活极度窘迫,欲到铁路部门谋职,未果。

12月28日:在给库格曼的信中提到,他打算用“资本论”作为自己的经济学著作的书名,而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副标题。

1863年

2月:关注并热烈欢迎波兰起义。

8月——1865年12月:写出《资本论》三卷的新的手稿。

10月底——11月初:受伦敦德意志工人教育协会委托,写支援波兰起义的呼吁书。

12月7日:因母去世赴特里尔。

12月21日——1864年2月19日:在荷兰扎耳特博默耳姨父处。

1864年

3月:迁入新居:梅特兰公园路莫丹那别墅1号。

5月3日——19日:因老战友威廉·沃尔弗患病并去世,去曼彻斯特。

9月28日:出席在伦敦圣马丁堂举行的国际工人会议,这次会上成立了国际工人协会。当选为协会临时委员会委员。

11月1日:在临时委员会会议上宣读了他写的国际成立宣言和临时章程。这两个文件获一致通过。

11月22日——29日之间:为国际起草给美国总统林肯的公开信。

1865年

1月24日:应施韦泽的请求,为《社会民主党人报》写一篇全面评价蒲鲁东的文章。

2月28日:以本人和恩格斯的名义写一声明,宣布拒绝再为《社会民主党人报》写稿。

6月20日和27日:在国际总委员会会议上作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

9月25日——29日:参加国际伦敦代表会议。会议通过了他为即将召开的代表大会提出的议事日程。

1866年

本年度:紧张地准备《资本论》的付印工作。

1月22日:出席纪念1863-1864年波兰起义三周年的大会。

2月13日左右:按照恩格斯的意见,决定首先发表《资本论》第一卷。

9月3日——8日:日内瓦代表大会召开。马克思被选入总委员会。

1867年

1月22日:作为国际工人协会的代表,出席伦敦纪念1863-1864年波兰起义四周年大会。在会上发表演说。

4月2日:写信告知恩格斯:已写完《资本论》第一卷。

4月10日:携《资本论》第一卷手稿前往汉堡,该书将由那里的出版商出版。

4月17日左右——5月15日:在汉诺威的库格曼家做客。

8月16日:看完《资本论》第一卷最后一个印张的校样。在深夜两点写信给恩格斯,感谢他的无私帮助。

9月2日——8日:国际工人协会代表大会在洛桑举行。马克思被选入总委员会。

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汉堡出版。

1868年

9月6日——13日:国际布鲁塞尔大会召开。马克思再被选入总委员会。大会通过一项决议案,建议各国工人学习《资本论》。

1869年

9月7日和11日:在国际巴塞尔代表大会上宣读了马克思起草的总委员会总结报告和关于继承权的报告。马克思再度当选为总委员会委员。

约9月18日——10月7日:和大女儿燕妮在汉诺威的库格曼家做客。

10月底:开始学习俄文。

1870年

4月29日:收到由日内瓦《钟声》印刷所刊印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个俄译本。

7月19-23日:写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一篇宣言。

9月6日——9日:写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二篇宣言。

9月20日:恩格斯从曼彻斯特移居伦敦。马克思推荐恩格斯为总委员会委员,10月4日得到一致通过。

1871年

3月19日——5月:得知巴黎3月18日革命的消息。乃仔细研究局势发展,密切关注政治动向,与巴黎公社社员建立联系,就各种重大问题向他们提出建议。同时,与各国社会主义者广泛通信,呼吁对公社予以支持。

4月18日——5月29日:受总委员会委托起草关于法兰西内战的宣言。为此收集了大量资料,前后写出三稿。

5月30日:在总委员会会议上宣读他起草的宣言《法兰西内战》,获一致通过。用英文印成单行本出版,并很快译成多种文字在各国出版。

9月17日——23日:和恩格斯参加国际伦敦代表会议。

1872年

1月——3月初:和恩格斯准备写国际的内部通告《所谓国际内部的分裂》,收集了有关巴枯宁分子反对总委员会的阴谋及其在各国的行动的材料。

3月——8月:加紧进行《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二版的校订工作,对全书结构作重大更改;同时,为准备出版《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进行了大量工作。

3月27日:《资本论》第一卷俄文第一版在俄国出版。

5月底:与恩格斯写的总委员会内部通告《所谓国际内部的分裂》在日内瓦出版,并分发给国际的各支部和各联合会。

9月2日——7日:和恩格斯参加国际海牙代表大会。

1873年

4月——7月:和恩格斯受海牙代表大会委托,写揭露巴枯宁分子在国际内的秘密活动的小册子。小册子以“社会主义民主同盟和国际工人协会”为题于8月底用法文出版。

6月初:《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二版在汉堡出版。

9月25-30日之间:把《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二版分别寄给达尔文和斯宾塞

1874年

1874年——1875年初:读巴枯宁的《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并作了摘要。为完成《资本论》后几卷而继续收集资料,深入进行研究。

8月初:试图取得英国国籍,未成。

8月19日——9月21日:和女儿爱琳娜在卡尔斯巴德疗养。

1875年

1月23日:和恩格斯在1863-1864年波兰起义12周年纪念会上发表演说。

5月5日:写信给威·白拉克,并寄去对德国工人党纲领的批注,即后来著名的《哥达纲领批判》。

8月15日——9月11日:在卡尔斯巴德疗养。

9月20日以后——10月:重新紧张地研究经济学,特别是研究俄国土地关系,阅读了大量有关文献。

11月——12月:研究农业化学、物理学、政治经济学方面的专门著作,特别是土地问题方面的著作。

11月底:《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最后一个分册出版。这个法文版经马克思本人认真改写、校订。

1876年

本年度:大量阅读、研究公社所有制方面的著作。

8月15日——9月15日:和女儿爱琳娜在卡尔斯巴德疗养。

1877年

本年度:继续研究俄国改革后的经济和政治发展情况,特别是土地关系。

年初——8月8日:为恩格斯的《反杜林论》撰写第二编第十章。

10月——11月:写信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就俄国能否绕过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问题发表了意见。该信并未寄出,直到作者去世后的1884年和1888年才发表。

1878年

1878年——1882年:专心系统研究数学,写下大量札记。写了微积分简史。

11月下半月——12月:写作《资本论》第二卷和第三卷。研究了许多资料和文献。

12月——1879年1月:继续认真研究金融银行业问题,写了大量摘录和札记。

1879年

本年度:继续进行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工作。

下半年——1880年11月:写关于已出版的阿·瓦格纳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第一卷。国民经济的一般性的或理论性的学说》一书的批评意见。

8月8日左右——9月17日:在泽稷岛和兰兹格特疗养。

9月16日——18日:与恩格斯共同起草给倍倍尔、李卜克内西、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

约10月——1880年10月:继续研究关于农村公社的资料和文献。阅读柯瓦列夫斯基的《公社土地占有制,它的瓦解原因、过程和结果》一书,并写了详细笔记。编写《印度历史编年大事记》。

1880年

本年度:修订《资本论》第二、三卷。

5月初:与恩格斯、盖得、拉法格一起制定法国工人党纲领。起草了纲领的理论性导言。

5月4-5日前后:为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法文版写导言。

12月9日——16日左右:会见来伦敦的倍倍尔、伯恩施坦和辛格尔。

1881年

1月——6月:研究有关俄国改革后社会经济发展的资料汇编和许多著作。

2月底——3月初:为答复维·伊·查苏利奇的信,写了四个复信草初稿。对俄国农村公社和俄国社会发展能否跳过“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作了详细说明。

3月8日:给查苏利奇复信。

5月——1882年2月中:对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作了详细摘要。

7月26日——8月16日:和妻子住在巴黎附近阿尔让台的大女儿燕妮家里。

约8月底——9月:开列他所收藏的俄国图书和资料清单,题为“我的藏书中的俄国书籍”。

10月13日左右——12月上半月:患重病

12月2日:夫人燕妮·马克思去世。

12月29日——1882年1月16日:在文特诺尔疗养。

约年底——1882年底:研究世界通史,写下了篇幅巨大的“历史学笔记”。

年底——1882年:写《关于1861年改革和改革后的发展的札记》。

1882年

1月21日:与恩格斯为普列汉诺夫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俄译本写序言。

2月9日——10月初:根据医生建议,先后在阿尔及尔、蒙特卡罗、瑞士等地疗养治病。其间在阿尔让台女儿燕妮家里住了很长时间。

10-11月:研究原始文化史,读了约·拉伯克的《文明的起源和人的原始状态》等书,并作了摘要。

10月30日——1883年1月12日:在文特诺尔疗养。

11月:密切注意德普勒所做的远距离输电的实验。

1883年

1月11日:大女儿燕妮·龙格去世。

1月12日:得知女儿逝世后,从文特诺尔回伦敦。健康状况急剧恶化。

3月14日:在伦敦自己的书房中与世长辞。

3月17日:在伦敦海格特公墓入葬。恩格斯发表墓前演说,全面总结了马克思毕生工作的世界历史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