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情境与学习兴趣的培养

教学情境与学习兴趣的培养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和研究的兴趣。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时刻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造成冲突,而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矛盾冲突,精心设疑,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诱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与实物场景的方法,克服难点,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情境与学习兴趣的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的导入是数学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师花费心思最多、创设情境最多的地方。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学生感兴趣、新鲜的素材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很是常见的。在教学中,如果教师抓住或者利用色彩、几何、动作变化等方式手段,完全可以不需要任何背景故事的衬托,而直接把学生的兴趣引入课题中。在创设情境时,很多教师认为情境就是要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于是在课堂教学中,便刻意加上去很多生活化的背景,而对于这些生活化的问题与原来问题的适应性如何、与学生认知水平是否相适应,他们往往没有做过多的考虑,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把实际问题进行数学化时就遇到很大的障碍,使学生不能很快进入实质的数学问题。这样教师苦心经营的教学情境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学习,反而影响教学效率,成为学生学习的陷阱。

不能说只要用生活化的问题创设情境就好,用数学问题作为情境就差。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把情境简单地理解为就是生活化,这是对课堂教学情境极大的误解。适当的数学问题也可以是好的情境。因此,不能简单地说只有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才可以看作情境,直接从数学问题出发的就不是情境,而关键是要看教师能不能选出恰当的问题。毕竟,随着学生多年数学的学习、认识力的逐步提高,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抽象概括能力。创设情境时,在着眼于生活化的同时,还应重视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和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一定什么情境都要生活化、应用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学校硬件设施的不断改善,信息技术正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地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强大的动画、色彩、绘图等功能在创设情境中更受到教师的青睐。

(一)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要求教师的教学灵活多变,保持新颖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自愿、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尽量利用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学习创设一种愉快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有新意,都有新鲜感。

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其基本方法是通过剪和拼,使新学习的图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学生一旦掌握了这种基本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很容易学会这种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所以,我特意安排一节课,专门让学生动手剪拼图形,观察剪拼成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关系。这样,在学习以上三种图形的面积公式时,就能“水到渠成”,就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动手操作”这种学习方式由于能吸引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所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将会引起儿童迫不及待地探索和研究的兴趣。其实,在教学过程中,新知与旧知、已知与未知时刻在学生的认知过程中造成冲突,而教师就要利用这一矛盾冲突,精心设疑,创设引发学生认知冲突、诱发学生思维动机的问题。这样就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渴望探究新知的良好心理状态,从而主动地深入学习。

如教学“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在复习“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的基础上设疑:“是否个位上的数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呢?”然后请学生用“3、4、5”这三个数组成三位数去验证、去探求、去发现。这样抓住学生认知矛盾设疑,能迅速把学生带进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探究愿望。

(三)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为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利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美,教师创设丰富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情境,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从日常生活方面开始懂得为什么要学数学,从而萌发其数学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进而真正喜欢数学。

例如,在学习“24时计时法”时,可让学生用24时计时法,说出自己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或改写制订新的作息时间表,或表示出爸爸、妈妈上下班的时间。学生在练习中,兴趣盎然,十分投入。这样会使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降低教学的难度,化抽象的理论为具体形象。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中学生害怕的学习内容。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与实物场景的方法,克服难点,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一类应用题,如教师带领一些学生参加夏令营。甲旅行社说:“参加我们的夏令营,教师可免费。”乙旅行社说:“参加我们的夏令营可优惠5%。”两社的原价均为100元,王教师带领多少学生时,两家旅行社的费用是一样的?怎样选择旅行社,比较省钱?

学生由于缺乏实际经验,不能理解题意。如果教师急于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学生是很难明白的。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不急于教导学生列式解答,而是要他们做一个“参加夏令营的人”,看去哪一个旅行社最省钱。甲旅行社:教师免费,学生每人100元。乙旅行社:教师、学生都优惠5%,也就是每人都是95元。之后,我要求同学算一下,当有五个学生、十个学生或二十个学生时,两个旅行社哪个费用低。同学们都发现,哪个旅行社费用低由学生的人数来决定,并找到说明其中的原因。这时,可以再用幻灯出示例题。由于有了实际的经验,同学们就能正确地理解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地解答。之后,我还要他们做省钱能手,学会理财。此外,我还依照类型题目编一些应用题,让学生进行解答,学生兴趣很高。这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www.xing528.com)

在教学“汽车上原有15人,第一站上来了13人,第二站下车的人数比现在车上的人数少18人,在第二站下车的乘客有多少人”这一题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我们可以在教学时选一些同学分别扮演乘客、司机、乘务员,要求他们根据例题的数量关系进行表演,其余同学当裁判,看他们表演好不好、对不对。这时,同学们纷纷举手,要求参加表演,连平常不大敢举手发言的同学都举起了手。同学们在愉快的气氛中,正确地理解了题目的数量关系,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充分利用生活实际与创设实物场景的方法进行应用题的教学,重视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学生学以致用,获得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经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四)创设探索性情境,激发兴趣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各个侧面不同方向去思考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可以降低学生理解问题的难度,化抽象为直观,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克服这样几个误区:一是每节课都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二是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的情境都能激发学生兴趣。教师为了突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教育,生硬地选择了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题材,只是学生并不感兴趣,因此不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创设失败是必然的。三是情境创设是无效的。教师在情境创设环节花了大量的精力,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却发现情境与学习内容并无实质性联系,两者严重脱节。四是情境创设的虚假性。信息技术只是创设情境的辅助手段之一,要结合具体问题,真正做到“好钢用在刀刃上”,把关键的、学生想象起来有难度的地方进行还原或模拟演示,让学生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有时教师为学生呈现了丰富的图片、图形,貌似创设了丰富的情境,实质上与教学内容没有多大关系,反而对学生抓住问题的本质形成干扰。

2.根据具体内容多渠道创设情境

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具体内容多渠道创设情境,如使用教学模型、让学生动手操作、组织有趣的活动等。只要有助于学生数学学习内驱力的激发、促进知识的理解,都可以用它们创设出有效的情境。根据具体内容多渠道创设情境,鲜活而生动,可以给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利用身边的资源,创造性地提供教学情境,会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对数学产生敬畏,并激发他们对数学探究的兴趣。因此,当教师在恰当运用信息技术创设高质量的情境的同时,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多渠道、灵活地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3.创设竞争性情境,激发兴趣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用一切可能的方式把孩子们的求知与求学的欲望激发起来。”我们既然处在一个大的竞争环境中,不妨就在我们的小课堂中设置一个竞争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在教学中做到“低起点、突重点、散难点、重过程、慢半拍、多鼓励”,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例如,在一次数学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就根据教学内容并针对学生心理特点设计了这样一种情境。讲授“8的认识”后,在做课堂练习时,教师拿出两组0至8的数字卡片,指定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各代表男队、女队进行比赛。虽然此刻教师还没宣布比赛的规则和要求,可是全体同学已进入了教师所设置的情境之中,暗中为自己的队加油,这时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引发出来了。

(五)创设游戏性情境,激发兴趣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置游戏性情境,把新知识寓于游戏活动之中;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例如,在课堂训练时,组织60秒抢答游戏。教师准备若干组数学口答题,把全班学生分为几组,每组选3名学生作代表;然后由教师提出问题,让每组参赛的学生抢答,以积分多的为优胜,或每答对一题奖励一面小红旗,多得的为优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