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矫治方法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矫治方法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研究发现社区治疗模式是治疗青少年犯罪最有效的。事实证明,青少年犯罪预防要尽早开始。与此同时,需要教会受害少年诉诸法律及时防止家庭暴力的不利影响,以及社区工作者需给予青少年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青少年犯罪社区预防的重点是改善社区的生活环境。目前,国外最主要的是建立青少年的恐惧感预防。但美国青少年犯罪委员会认为,此项目可能会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青少年犯罪的预防与矫治方法

(一)青少年犯罪预防

少年犯罪预防,是指在青少年发生犯罪行为之前,家庭、学校、国家以及社会各方面事先采取各种教育性、保护性和防范性措施,以防止犯罪行为的发生。青少年犯罪预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是指,防治和消除犯罪危险青少年可能产生和已经开始形成犯罪的原因,使其犯罪条件消除,从误入歧途回归到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广义的是指,既包括防止未犯罪青少年误入歧途,又包括有轻微违法青少年和劣迹青少年,防止他们走上严重的犯罪道路,也包括已经犯罪的青少年,防止他们再犯罪。[18]

在美国,为青少年提供的干预、预防和治疗项目数以千计,然而大多数却收效甚微。目前,公共卫生预防模式的构架将预防策略划分为三种类型:初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初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是指在某种行为出现之前或者某种行为模式发生之前进行预防,通常儿童阶段早期,七八岁之前为佳。初级预防将预防的对象放在校园中,对于大量的适龄期儿童进行预防。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计划是针对那些早年表现出攻击、反社会或违法行为征兆但是还没有被正式划分为少年犯的儿童。二级预防的方针在于早发现,早干预。二级预防方案在实行中涉及许多部门,如私人团体、社区、未成年法庭等。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策略是指对青少年开展咨询和治疗,其对象为已定型的青少年罪犯和犯罪行为。研究发现社区治疗模式是治疗青少年犯罪最有效的。

从预防的途径来分,青少年犯罪预防分为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区预防和心理预防。

1.家庭预防。事实证明,青少年犯罪预防要尽早开始。成功的干预计划都特别重视家庭因素的影响。具体的预防措施包括保持母亲孕期的身体健康和营养均衡、避免环境中有害物质的影响,这样可以预防ADHD和其他障碍的发生。[19]在青春期之前要保持好家长与子女良好的依恋关系。家长需要学习儿童在心理发展与教育的心理学知识,对儿童发展早期每个阶段的任务和困难有所了解,一旦儿童在某个阶段出现问题,发展受阻,可以凭借相关的心理学知识或者寻求专业机构对其进行帮助。例如,儿童若出现注意缺陷、多动等症状,或孤独症等症状则需要寻求正规的治疗机构给予专业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在儿童的整个成长过程中,家长应予以孩子足够的关注和支持,参与到其游戏、生活的各个部分中。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孩子学会信任与交流,当遇到难以处理的问题时会主动寻求父母的帮助;另一方面,在互动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尤其是父亲权威角色的树立,有利于孩子形成规范意识,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此外,父母引导和教育孩子如何选择益友、如何与同伴相处、避免不良同伴的影响,对于孩子尤其是青少年时期孩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同样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家庭暴力、父母药物滥用等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是具有毁灭性影响的。如何减少和避免家庭暴力、父母物质成瘾问题对于整个社会都是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需要教会受害少年诉诸法律及时防止家庭暴力的不利影响,以及社区工作者需给予青少年积极有效的心理辅导。

2.学校预防。学校对于未成年人来说是去除家庭以外,所处时间最长的环境,它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另一道有效屏障。上文中提到的国外研究者提出的基于治疗的预防策略,其中初级预防是指在某种行为或模式发生之前进行预防,并主要在学校开展。在初级预防中,一个儿童或者是青少年与一位成年辅导者结成对子,可称之为师徒策略(mentoring),此策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另外,学校可设置专门的冲突解决课程来预防校内外的暴力或攻击行为的发生。研究证实,参加过冲突解决课程的儿童,其攻击行为和暴力倾向减少[20]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互动可以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教师作为榜样力量,如果其关爱学生,关注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有利于建立互信的良好依恋模式,帮助学生对学校、班级、群体产生归属感,从而减少逃学、辍学等情况的发生。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抗挫折意识和法律意识。培养抗挫折意识,提高心理弹性,使得学生具有一定抗压力、抗打击能力,对于减少青少年的越轨行为甚至犯罪行为很有必要。众多的新闻报道越来越多提及,学生因为迟到、作弊等问题遭受教师批评,觉得颜面无存,产生过激行为,如逃学、退学甚至自杀。法律的普及和道德的教育也有待提高,据青少年犯罪研究会调查,大多数未成年犯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处于法盲和半法盲的状态。因此,需要在学校及时有效地开展法律知识的普及活动。

3.社区预防。青少年犯罪社区预防的重点是改善社区的生活环境。上文提及的二级预防主要针对那些有违法行为迹象的儿童。富有成效的二级预防计划包括一项“团伙监控”(gang monitoring)项目,该项目由社区工作者、缓刑官和执法官员共同实施。社区领导和居民会在学业上、经济上和社会交往上帮助行为不良的青少年。社区是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小社会,它不像家庭和学校那样秩序井然,又没有社会那样复杂多样,是青少年步入社会的缓冲过渡地带,国外研究者发现如何在这个小社会、小团体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监控和帮助,在各种预防途径中是收效最显著的。国内研究者也重视社会预防的作用,莫洪宪和邓小刚(2005)认为,要加强对重点地区和人群的预防。例如,对网吧、娱乐场所等地方进行管理,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管理等。

4.心理预防。心理预防是研究者们多次提出的预防设想。目前,国外最主要的是建立青少年的恐惧感预防。例如,在一个项目中,青少年被带到拉威监狱观察罪犯的痛苦生活,从而可能产生长远的威慑效果以造成对犯罪后果的恐惧。但美国青少年犯罪委员会认为,此项目可能会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另外一种建立恐惧感的项目是“惊悚监禁”,其主要针对无暴力型的未成年罪犯和稍微年长的青少年,以野营的方式开展,青少年需要经过艰苦的训练、严酷的身体挑战而无奖励或特权,但其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评估[21]。国内研究者也开始关注恐惧感在抑制青少年犯罪中的作用,李重芬(2003)认为适度恐惧感的建立可减少青少年犯罪动机转化为犯罪行为的可能性。心理预防尤其是恐惧感的预防目前还有较大争议,这种恐惧感的建立,是不是只是把犯罪人的犯罪欲望暂时压制或者延迟,长远来看是不是会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反复暴露会不会发生脱敏性的变化,产生更严重的犯罪行为,所以心理预防尚处于研究阶段。

(二)青少年犯罪矫治

青少年犯罪的矫治方法除了可以借鉴成年犯罪人的矫治方法外,还有许多新的矫治方法和技术。这里简单介绍国外经常采用的认知行为技术和攻击替代性训练。

1.认知行为技术。认知行为技术(cognitive behavioral techniques,CBT)假设,认知因素在个体愤怒情绪和攻击行为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个体的认知缺陷和扭曲可能会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22]不难理解,人的行为的产生基于认知,有何种认知,就会可能产生相应的情绪及行为。一个在认知上有缺陷的个体,无法正确识别对象的真实意图,曲解对象的意思,将善意理解为敌意,必然会产生敌意攻击。罗斯(Ross)等提出,犯罪行为与受损害的或者延迟的认知发展有关,青少年犯罪人和持续性犯罪人更有可能存在认知缺陷。暴力青少年存在问题解决能力的缺陷,部分原因可能来自低的抽象推理能力以及对中性情境的敌意评估。[23]罗斯等提出了满足青少年罪犯发展需要的认知技术,包括人际问题解决技术、认知技能、社会观察技术、批判性推理技术、价值观元认知和自我控制等。其中最重要的训练内容是人际问题解决技术,即培养青少年运用亲社会的行为方式解决人际冲突。[24]目前已有大量实证研究证实,认知行为技术对于矫治青少年犯罪效果显著。

2.攻击替代性训练。青少年犯罪中以攻击行为作为其明显的特征与标志,如何控制和减少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对于有效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价值。戈尔茨坦(Goldstein)等提出了针对犯罪青少年的攻击替代训练(aggression replacement training,ART),它是一个多模型的心理教育干预方法,旨在改变严重暴力青少年的行为模式。ART共有50课时,包括多项技能(skillstreaming)训练、愤怒控制(anger control)训练和道德推理(moral reasoning)训练三个模块。A.P.戈尔茨坦认为,青少年通过这些课程可学会社会交往的技能、控制情绪的技能和建立正常人际关系的技能。[25]经过大量研究证实,替代性攻击训练对于减少青少年犯罪是有效的,它能有效地教会青少年学会控制愤怒,减少冲动行为,改善问题少年的人际关系,提高其亲社会能力。

小 结

本章概述了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情况,论述了未成年期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与犯罪的关系、犯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其主要内容是:

一、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概况

二、未成年期社会化过程的矛盾与犯罪

三、犯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与行为特征

(一)犯罪未成年人的心理特点

(二)犯罪未成年人的行为特征

练习与思考

一、名词解释

1.社会化过程

2.独立性意向

3.自我意识

二、简答题

1.简述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

2.简述未成年人生理加速发育的表现。

3.简述青少年犯罪的可能路径。

三、思考题(www.xing528.com)

1.如何理解未成年人社会化过程中的矛盾与犯罪的关系?

2.犯罪未成年人有哪些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

3.对于青少年犯罪人有哪些有效的矫治方法和技术?

【注释】

[1]靳高风、解希红:“当前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发展趋势”,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3年9月第5期。

[2]张利兆主编:《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版。

[3]江志华:“上海中心地区未成年犯罪问题研究”,载罗大华、狄小华、马皑主编:《刑事司法心理研究》,群众出版社2006年版,第142~143页。

[4]操学诚、路琦等:“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第6期。

[5]操学诚、路琦等:“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载《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第6期。

[6]人的社会化过程是指人从出生时的单纯的“生物人”发育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就是说,生活在一定社会背景下的人,由于社会中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通过各种途径,学习知识、技能和社会规范,逐渐地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7]杨波、张卓主编:《犯罪心理学》,开明出版社2012年版,第112页。

[8]常模情况如下:根据江苏师范学院王文英等人对26205人的实验研究,得出的分布结果为:强型一般占总人口的24.33%,中间型占62.47%,弱型占13.20%。这种分布代表全体人口的基本情况。可见人的神经类型中强型者不多,弱型者更少,大多数属于中间型。

[9]李巨才等:“青少年犯罪行为形成的心理学分析”,载《心理科学通讯》1981年第4期。

[10]邱国梁:“未成年人犯罪心理”,载罗大华主编:《犯罪心理学》,群众出版社1991年版,第240~246页。

[11]Paul A.Mones,When A Child Kills:Abused Children Who Kill Their Parents,Michigan:Pocket Books,1992.

[12]杨波、张卓主编:《犯罪心理学》,开明出版社2012年版,第114页。

[13]林文通、李有军:“邢丹遇害案一审宣判”,载《南方日报》2012年7月13日。

[14]Wolfgang Retz,Michael Rösler,“The Relation of ADHD and Violent Aggression:What Can We Learn From Epidemiological and Genetic Studi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aw and Psychiatry,2009,32(4):pp.235~243.

[15]杨波、张卓主编:《犯罪心理学》,开明出版社2012年版,第115页。

[16][美]Curt R.Barto,Anne M.Bartol:《犯罪心理学》,杨波、李林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17][美]Curt R.Barto,Anne M.Bartol:《犯罪心理学》,杨波、李林等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18]姚建龙主编:《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综述》,中国检察出版社2009年版。

[19]Curt R.Bartol:Criminal Behavior:A Psychosocial Approach,New York:Prentice Hall,1999.

[20]Curt R.Bartol,Criminal Behavior:A Psychosocial Approach,New York:Prentice Hall,1999.

[21]Peter C.Kratcoski,Lucille Dunn Kratcoski,Jvevnile Delinquency,New York:Prentice Hall,1990.

[22]P.C.Kendall,K.R.Ronan,J.EPPS,“Aggression in Children/Adolescents:Cognitive-behavioral Treatment Perspectives”,The Development and Treatment of Childhood Aggression,1991,pp.341~360.

[23]D.L.Davis,L.H.Boster,“Cognitive-behavioral-expressive Interventions with Aggressive and Resistant Youths”,Child Welfare,1992,71(6):pp.557~573.

[24]R.R.Ross,E.A.Fabiano,“Time to Think:A Cognitive Model of Delinquency Prevention and Offender Rehabilitation”,Johnoson City:Institute of Social Sciences and Arts,1985.

[25]A.P.Goldstein,B.Click,“Aggression Replacement Training:Curriculum and Evaluation”,Simulation&Gaming,1994,25(1):pp.9~2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