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农村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成果

农村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成果

时间:2023-08-1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充分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农村幼儿园要善于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资源,通过创设多元的、充满着乡土或民族民间文化气息的环境,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操作材料,拓展幼儿园教育资源。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游戏、教学设施设备不足,可利用的环境资源相对较少等状况比较普遍,开发、利用农村现有环境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农村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及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成果

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虽然不像城市那样有公园、快餐店博物馆科技馆等物质资源,但农村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自然资源和民间文化资源。基于此,农村幼儿园应树立“人尽其能,物尽其用”的朴素资源利用观和环境价值挖掘观,发现和研发已有环境中所蕴含的教育资源。

(一) 充分利用农村人力资源和自然资源

农村幼儿园要善于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乡土资源,通过创设多元的、充满着乡土或民族民间文化气息的环境,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操作材料,拓展幼儿园教育资源。

在我国的一些农村幼儿园,教师专业化程度偏低,游戏、教学设施设备不足,可利用的环境资源相对较少等状况比较普遍,开发、利用农村现有环境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民间有能人、民间有高手、民间藏龙卧虎,所以,首先要从人的资源利用入手,让能人和高手为幼儿园教育服务。如民间艺人、农林牧渔和养殖专业户、科技种粮示范户、农技人员、能工巧匠等,他们是各个领域的能人或专业人员,具备某一方面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够为幼儿园教育提供相应的支持与帮助,所以,要充分挖掘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图6-33 访问养殖专业户

图6-34 快乐在田野

其次,农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条件,走出园门就是广阔的天地。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是幼儿的天性,走进广阔的田野,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聆听着鸟儿的喧啾、虫儿的低鸣和风儿的欢笑,幼儿会放飞心灵,展开创造和想象的翅膀:天空的云朵好似奔腾的骏马,不断地变化引发幼儿间的争论;随手可得的小石子儿成为百变“魔方”,一会儿拼拼摆摆,一会儿掷远,一会儿又夹在两腿间蹦蹦跳跳;小土坡、小树(竹)林成了幼儿的攀爬墙和游戏场,在无束无拘中探索多种游戏形式和玩法。玩累了、爬累了,平坦的草地、茂密的树林就是他们小憩的好去处。在这里,他们自由玩耍、乐在其中、流连忘返,既锻炼了体能,又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更有着幼儿园无法提供的环境资源,让城市幼儿园羡慕的、宽广的游戏天地。

农技站、农机站、种子站、文化站、小作坊,以及城市里所没有的田间农作物、草坡山林、打麦场、流淌的小溪等都是农村幼儿园重要的环境资源。麦秸秆、秫秸秆、玉米棒、瓜子壳、葵花籽、核桃壳、各种植物籽粒、新鲜蔬菜水果等农作物及其副产品都是为幼儿操作的好材料。比如:带幼儿去观察玉米、掰玉米,采集玉米秆、玉米叶、玉米皮、玉米粒等材料,制作各种玩具或进行玉米叶、玉米皮粘贴画等。大自然不仅能够萌发幼儿热爱自然的情感,而且能够培养幼儿初步的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意识。

(二) 发掘利用民间文化资源

民间文化是由劳动人民创造、并存在于民间的民众通俗文化,由民间习俗、民间文学民间艺术、民间游戏等构成。民间文化所具有的生活性、稚拙性、娱乐性等特点,符合幼儿园生活化、游戏化的教育要求,是独具价值的、鲜活的幼儿园教育资源。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走访、家长指导、艺人进园等手段,可以获得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并经整理、加工有机融入幼儿园教育,创设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幼儿园教育环境,如皮影戏、捏面人、舞龙灯、扎染蜡染砖雕、泥玩、编织、纸扎等。

图6-35 民间偶戏进园

图6-36 玩自己的皮影

老鹰捉小鸡”、“顶牛”、“斗鸡”、“老狼老狼几点了”、“走方”、“打陀螺”、“骑驴”、“贴膏药”等流传甚广的民间体育游戏,具有乡土气息浓郁,趣味性、娱乐性强的特点,深受幼儿喜爱。加之民间体育游戏不需要很复杂的材料,场地要求不高,可以随时开展,克服了农村幼儿园材料不足、条件有限的缺点。若能在实践中赋予老游戏以新的生命力,将会使幼儿得到更好、更健康的发展。

(三) 因时因地利用环境资源(www.xing528.com)

农村的一些资源利用具有时令和季节性,教师要结合幼儿园课程内容的需要,根据不同时令、季节,让环境资源成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农作物的播种、生长、收获具有季节性,而且平原与山区还具有一定的时间差。教师可依据农作物生长规律,针对具体时间和季节作好相应准备,让幼儿在合适的时间、地点观察农作物的生长;农忙时节,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活动,如到田间地头给庄稼拔杂草,帮农民伯伯拾麦穗、捡花生等,做一些幼儿力所能及的事情,一方面让幼儿切身体会粮食来处不易,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另一方面使其在体能上得到了锻炼,培养爱劳动的好习惯。

图6-37 玉米芯操作材料

图6-38 麦秸秆操作材料

(四) 因地制宜,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活动区活动

活动区有利于幼儿积极地创造性的参与活动。活动区并非城市幼儿园的“专有活动”,在利用、发掘农村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农村幼儿园依然可以创设丰富的、有价值的活动区。

1. 创设具有农村幼儿园特色的“种植区”、“快乐农庄”。农村幼儿园的种植区不一定创设在幼儿园,完全可以“创设”在田地里。在老师和父母的指导帮助下,在自家的田地、庭院里就能够认识各种农作物、花卉、树木等;在播种时节,幼儿园可以联系农户或家长,有组织地在真实的田地里开展“数数点种”活动。之后,定期组织幼儿进行观察、记录。收获时节,组织幼儿采摘、拾穗,参加适宜的劳动;通过劳动激发幼儿的探索精神,丰富知识、发展能力。

2. 创设自然开放的“操作区”。蔬菜是农村一年四季都有的作物,紫色的茄子、甘蓝,红、绿色的辣椒,红、黄色的西红柿,绿色的豆角青菜,红、白色的萝卜等,五颜六色的蔬菜就是幼儿的操作材料,利用它们可以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收集一些秸秆、柳条、稻草等农作物副产品投放到“操作区”,鼓励幼儿做柳笛、扎制小玩具、编辫子、搓绳子、做稻草人,或利用自制材料玩跳绳、跨跳、揪尾巴等游戏。自然材料用作活动区活动的操作和游戏,既培养幼儿朴素的节俭意识,又可以以“材料”为媒介,引导幼儿大胆、主动创造,充分调动幼儿的发现兴趣。

图6-39 幼儿用秫秸秆自制的玩具(1)

图6-40 幼儿用秫秸秆自制的玩具(2)

3. 用自然材料创设计算区。投放秫秸秆、小石头、贝壳、果壳、果核等自然材料,用于数数、分类、排序等操作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形成数概念,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促进智力发展[1]

还可以在大自然中“创设”游戏区,让幼儿的游戏回归自然,拓展幼儿游戏活动空间,丰富户外活动内容,使幼儿独立性、积极性、主动性真正得以提高。

一些农村幼儿园的实践表明,只要善于研究、利用农村的各种资源,就能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取之不尽的活动材料,而且不需要花大钱,甚至不需要花钱。同时,利用农村特色资源开展活动区活动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不仅能够培养幼儿健康活泼、勇敢自信的品质,以及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而且使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更具时效性和地方特色。

[1] 赖丽芳. 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区域活动.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网站[DB/OL]. http://www. cnsece. com/article/5747. html, 2014-1-1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