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盐城县域民俗学研究及其学科性质

盐城县域民俗学研究及其学科性质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科学。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由于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范围极广,因此,它与许多学科有密切的关系。民俗学借助考古资料提供实证,考古学则利用民俗学理论释读文物。民俗学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其学科体系已初具端倪。民俗学有着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认识作用。民俗学应认识和改造社会生活的需要而生,也必须为这个目的服务。

盐城县域民俗学研究及其学科性质

民俗学是研究民间风俗习惯的一门科学。它的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的人文科学。

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由于民俗学研究的对象范围极广,因此,它与许多学科有密切的关系。

民间文艺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宗教学、哲学及其他一些学科与民俗学都有一定关系。民俗学借助考古资料提供实证,考古学则利用民俗学理论释读文物。语言民俗的研究必须借鉴语言学的方法与成果,而作为民俗现象之一的方言俗语、民族语言等,又是语言学研究的珍贵资料。宗教学主要研究古今一切宗教的性质、特点、功能及其产生、发展、演变、消亡的规律等,民俗中的信仰习俗,如原始崇拜、巫术、禁忌等,也是宗教学研究的对象。民众的哲学、道德观等,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对象,而民众的这种哲学与伦理观,在民俗中又都有相当的反映。

民俗学虽然与许多学科有不同亲疏程度的关系,但它是一门任何其他学科都无法取代的科学。尽管一些民俗现象也被别的学科所关注和研究,例如历史学对各时代风俗习惯的描述,法学对习惯法的研究,社会学对人类婚姻制度的探讨等,但这些学科在各自的领域中,都不可能对民俗事象做出全面系统的描述与解释。民俗学的建立,使各种民俗事象构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它具有独立的学科性质。

一门独立的学科大多有自己的学科体系。民俗学经过长期的发展与积累,其学科体系已初具端倪。民俗学的内容,包括对民俗事象的理论探索与阐释、对民俗史和民俗学史的研究与叙述、民俗学方法论及对民俗资料的收集保存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的探讨。具体说来,可以分为以下六大部分:

1.民俗学原理——对民俗事象发生、发展、演变及性质、结构、功能等方面的理论探索,包括对综合与单项问题的研究。代表性著述如乌丙安的《民俗学原理》(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年)。

2.民俗史——对民俗事象的历史进行探究与描述,包括通史、断代史、专门史。代表性著述如钟敬文的《中国民俗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3.民俗志——一种对一定范围(如某一民族、某一地区)民俗事象进行科学记述、描写、呈现的研究方法。代表性著述如田传江的《红山峪村民俗志》(沈阳:辽宁文化艺术音像出版社,1999年)。

4.民俗学史——关于民俗问题的思想史、理论史,也包括研究史。代表性著述如王文宝的《中国民俗学发展史》(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

5.民俗学方法论——关于民俗事象整体的观察研究和具体的调查整理的技术与方法两方面的理论。代表性著述如美国理查德·鲍曼的《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安德明,杨利慧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www.xing528.com)

6.资料学——关于民俗事象资料的获取、整理、保存和运用等活动的探索与讨论。代表性著述如中国民间文艺集成编委会编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7年)。

上述六大部分虽各有不同的对象与任务,但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有机整体。随着研究的深入,民俗学科体系还将不断完善,产生更多的分支学科或边缘学科,如经济民俗学、社会民俗学、语言民俗学、宗教民俗学等。

民俗学的任务,是帮助我们认识民族历史与文化传统,解释和改造现实社会生活。民俗学有着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认识作用。在社会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民俗文化,例如吃穿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娱乐、交际馈赠等,都是人民在漫长的历史中慢慢创造、传承和积累起来的。一个民族的历史,既包括少数统治者或英雄人物的历史,也包括广大民众的生活史和文化史。要全面了解人类文化的创造传播过程,要追溯自己的历史传统与民族精神,只有在对一个民族的上、中、下三层文化都有了深入了解后,才能全面把握人类社会与民族文化的发展规律。

学习民俗学可以加深我们对现实社会生活的认识。民俗是当代生活中发挥着特定功能的一种社会现象,每个人都在特定的民俗文化背景下出生、成长,并在这种民俗环境中进行自己的工作与创造。如果我们不对这种在民众生活中发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现象进行研究,我们就会对自己的基本国情缺乏全面的了解。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民俗学作为一门既研究民族文化传统,又注重考察人民现实生活的学问,有着多种实用价值。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识,提高国民文化素质,激励广大人民树立爱祖国、爱民族、爱乡土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振奋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奋发图强,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其次,它可以指导和辅助我们改造现实社会生活,既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民俗传统,又吸收其他民族的良好习俗;既淘汰本民族中不适应新时代的旧风俗,又抵制那些不适合我国国情的外来风俗。

研究民俗还有其他实用价值,例如开展民俗旅游活动,开发民间工艺、烹饪、服饰、医药、民间文学等方面的产品等。

总之,民俗学不是古董,也不是少数人心血来潮的个人爱好,它是一门现实的学问。民俗学应认识和改造社会生活的需要而生,也必须为这个目的服务。民俗学在学术研究与改造社会两个方面,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