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际视域中的戏剧学:重要文献目录

国际视域中的戏剧学:重要文献目录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陈白尘、董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17]顾春芳:《戏剧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29]刘永来、张盈:《独立戏剧》,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40]陶庆梅:《中国当代小剧场三十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43]吴戈:《中国内地新时期话剧导演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44]吴保和:《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论》,上海远东出版社,2016年。

国际视域中的戏剧学:重要文献目录

[1]陈白尘、董健:《中国现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

[2]陈颙:《我的艺术舞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9年。

[3]陈坚:《夏衍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8年。

[4]陈坚:《夏衍的艺术世界》,中国戏剧出版社,1993年。

[5]陈世雄、周宁:《20世纪西方戏剧思潮》,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

[6]陈吉德:《中国当代先锋戏剧(1979—2000)》,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

[7]曹树钧:《曹禺剧作演出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8]董健、胡星亮:《中国当代戏剧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8年。

[9]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0]董健:《田汉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6年。

[11]董健:《陈白尘创作历程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年。

[12]丁罗男:《20世纪中国戏剧整体观》,上海百家出版社,2009年。

[13]丁罗男:《上海话剧百年史述》,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4]戴平:《戏剧美学教程》,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年。

[15]丁加生:《戏剧空间的构成》,河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

[16]杜清源:《戏剧观争鸣集(1)》,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

[17]顾春芳:《戏剧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18]顾春芳:《她的舞台——中国话剧女导演研究》,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

[19]高音:《北京新时期戏剧史》,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20]胡妙胜:《演剧符号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21]胡妙胜:《阅读空间——舞台设计美学》,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

[22]胡伟民:《导演的自我超越》,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23]胡星亮:《20世纪中国戏剧思潮》,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

[24]胡星亮:《当代中外比较戏剧史论(1949—2000)》,人民出版社,2009年。

[25]胡星亮:《中国话剧与中国戏曲》,学林出版社,2000年。

[26]焦尚志:《中国现代戏剧美学思想发展史》,东方出版社,1995年。

[27]陆炜:《田汉剧作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28]刘彦君:《中国话剧现场(2001—2012)》,学苑出版社,2013年。

[29]刘永来、张盈:《独立戏剧》,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年。

[30]马俊山:《曹禺:历史的突进与回旋》,中国工人出版社,1992年。

[31]宋宝珍:《残缺的戏剧翅膀——中国现代戏剧理论批评史稿》,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

[32]田本相:《曹禺剧作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年。

[33]田本相:《中国现代比较戏剧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

[34]田本相:《中国话剧艺术史》(九卷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年。

[35]田本相、刘一军:《苦闷的灵魂——曹禺访谈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

[36]谭霈生:《论戏剧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7]谭霈生:《戏剧本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38]谭帆、陆炜:《中国古典戏剧理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39]汤逸佩:《叙事者的舞台——中国当代话剧舞台叙事形式的变革》,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40]陶庆梅:《中国当代小剧场三十年(1982—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

[41]王晓鹰:《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42]吴光耀:《西方演剧史论稿》,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年。

[43]吴戈:《中国内地新时期话剧导演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

[44]吴保和:《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论》,上海远东出版社,2016年。

[45]王晓鹰:《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

[46]王延松:《戏剧的限度与张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

[47]徐晓钟:《向“表现美学”拓宽的导演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年。

[48]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年。

[49]叶长海:《曲学与戏剧学》,学林出版社,1999年。

[50]余秋雨:《戏剧理论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

[51]周宁:《20世纪中国戏剧理论批评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13年。(www.xing528.com)

[52]周宁:《西方戏剧理论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年。

[53]张奇虹:《导演艺术构思》,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8年。

[54]朱栋霖:《曹禺:心灵的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

[55]中国戏剧出版社编辑部:《戏剧观争鸣集(2)》,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

主要期刊:

[1]《戏剧艺术》(上海戏剧学院学报)

[2]《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3]《南大戏剧论丛》(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研究所主办)

[4]《戏剧文学》(吉林省艺术研究所主办)

[5]《剧本》(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

[6]《剧作家》(黑龙江省戏剧工作室主办)

[7]《中国戏剧》(曾用名《戏剧报》《人民戏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

[8]《当代戏剧》(陕西省戏剧家协会主办)

[9]《大舞台》(河北省艺术研究所主办)

[10]《新世纪剧坛》(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

[11]《中国戏剧年鉴》(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

【注释】

[1]张黎.“汉堡剧评”还是“汉堡戏剧学”[J].读书.1982(11).

[2]叶长海.中国古代戏剧学绪说[J].文艺研究.1984(5).

[3]叶长海.戏剧学的新课题[J].剧艺百家.1985(2).

[4]徐健.“西潮东渐”与“守正创新”——对近十年外国戏剧引进潮的思考[J].戏剧艺术,2016(3).

[5]李伟.上海与中国现代戏剧的三度西潮[J].戏剧文学,2016(9).

[6]谷海慧.市场逻辑与文化选择——浅析中国当代戏剧“二度西潮”特征和缘起[J].艺术评论,2016(5).

[7]汤逸佩.新时期戏剧二度“西潮”的比较研究[J].中国艺术评论,2016(4).

[8]胡薇.回归戏剧本体——来华演剧热潮带给我们的启示[J].艺术评论,2016(5).

[9]徐煜.观念中的西方戏剧与现实中的西方戏剧——话剧市场国际化的反思价值[J].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16(3).

[10]丁罗男.文学的边缘化与戏剧的贫困化[J].艺术评论,2016(6).

[11]宫宝荣.从剧目看中国戏剧节的差距:以乌镇戏剧节和天津曹禺国际戏剧节为例[J].中国艺术评论,2016(4).

[12]吴戈.演艺新动态下的中国话剧[J].民族艺术研究,2016(4).

[13]胡志毅.论新中国十七年的话剧舞台美术[J].南大戏剧论丛,2016(1).

[14]吕效平.论汤显祖莎士比亚的不同质[J].戏剧与影视评论,2016(4).

[15]杨林贵.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J].戏剧艺术,2016(5).

[16]李伟民.借鉴与创新:中国莎士比亚研究和演出的独特气韵——纪念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

[17]杨红.西方经典话剧”中国化”的尝试及其可能——以莎士比亚《哈姆莱特》为例[J].中华文化论坛,2016(10).

[18]孙艳娜.中国先锋派话剧对莎士比亚经典的传承——以林兆华的莎剧改演为例[J].中州学刊,2016(9).

[19]孙艳娜.中国文艺学理论转向下的莎士比亚话剧演出[J].戏剧艺术,2016(5).

[20]刘新阳.戏剧经典“本土化”改编的发展流变——以话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J].大舞台,2016(4).

[21]李伟民.肢体叙事与现代莎士比亚——形体戏剧《2008罗密欧与朱丽叶》[J].戏剧文学,2016(5).

[22]孙韵丰.一场压抑千年的欲望之梦——评舞台剧《惊梦》[J].上海戏剧,2016(11).

[23]朱逸骏.欣赏莎士比亚,我们刚刚起步[J].上海戏剧,2016(4).

[24]仲秋.中规中矩的《亨利五世》[J].上海戏剧,2016(4).

[25]李龙吟.戏剧给文学以活灵活现的生命——观陕西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话剧《白鹿原》[J].中国戏剧,2016(4).

[26]张荔.“出色”源于“本色”——陕西人艺《白鹿原》[J].戏剧文学,2016(7).

[27]郑荣健.实有心照此待宣——评话剧《白鹿原》的文学改编[J].当代戏剧,2016(2).

[28]李悦.痛感的继承与表达——论《白鹿原》的话剧改编[J].戏剧之家,2016(3).

[29]张荔.经典改编何以成为新的经典——近十年内地现代文学经典文本改编与舞台呈现[C]//梁鸿鹰.追寻意义.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

[30]程倩.IP改编热和剧本荒引发的思考[J].艺术评论,2016(12).

[31]张路.“IP+模式”不能替代创作规律[N].中国艺术报,2016—11—9.

[32]徐健.话剧舞台上的“原创焦虑”——也谈原创话剧创作[J].戏剧文学,2016(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