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西华师范大学民主党派换届领导小组成果

西华师范大学民主党派换届领导小组成果

时间:2023-08-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成立西华师范大学民主党派换届领导小组,推选南充市第三届归侨侨眷代表大会10名代表和3名委员,发展统战新成员4人。召开西华师范大学第二十五次团学代表大会,青马班团支部获评“四川省五四红旗团支部”,2人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首次获评四川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会后制定《中共西华师范大学委员会组织部关于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实施方案》,将党代会精神落到实处。

西华师范大学民主党派换届领导小组成果

【概况】2019年,学校党委行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国省教育大会等重大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部署,紧紧围绕学校“十三五”规划和2019年党政工作要点,不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党建与思政工作、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方面高位布局、强势推进,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

【党建与意识形态工作持续加强】制定《西华师范大学2019年度基层党建工作组织部日常工作要点》,5个二级党组织和95个党支部完成换届。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确定先进党支部49个,一般党支部120个,后进党支部1个,落实后进党支部整改升级工作。发展党员1925名,其中教师党员15名。开展党内表彰,推荐获评南充市先进党组织1个、南充市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南充市优秀共产党员2名,校内表彰先进二级党组织7个,优秀共产党员48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0名。学校纪委完成换届,制定出台《学校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16条措施》等3个文件,启动对校内10个单位的第二轮校内巡察工作,全年处置问题线索8件,受理并及时处理回复来信来访件21件。召开2019年学校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意识形态专题工作会,开展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情况的自查工作,通过省委专项督查。全年安排中心组学习30次,政治学习13次,邀请校外专家作辅导报告6场。向人民网、光明网、省政府门户网、省教育厅网站等报送新闻90余条,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刊发文稿8篇。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活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大熊猫科学发现15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以及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的宣传工作。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学校宗教工作的实施意见(暂行)》,编印《民族宗教知识读本》。成立西华师范大学民主党派换届领导小组,推选南充市第三届归侨侨眷代表大会10名代表和3名委员,发展统战新成员4人。完成省委教育工委宗教调研检查工作,开展专题调研,提交议案提案43件。召开西华师范大学第二十五次团学代表大会,青马班团支部获评“四川省五四红旗团支部”,2人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首次获评四川省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完成第十二届校工会、第七届教代会换届。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制定实施《西华师范大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实施方案》《党支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方案》,校领导参加“三会一课”12次、科级以上干部集中学习4次、专家专题辅导5次、专题研讨两次、读书分享会1次。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和我的祖国”师生大合唱比赛等主题党日活动,召开校级领导班子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会议,班子成员检视问题44个,提出整改措施46条,领导班子检视问题15个,提出整改措施18条。学校班子成员制定8个调研方案,校领导带头深入一线开展调研10余次,先后召开调研座谈会22场,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353份,收到意见建议8类46条,形成调研报告8篇。召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定实施《西华师范大学主题教育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8+6+4”整治目标开展专项整治,报送专项整改报告4篇。

【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成功召开】10月17日,中国共产党西华师范大学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华凤校区图书馆学术厅隆重开幕,大会取得了两项重要成果。一是审议并通过了中共西华师范大学第一届委员会工作报告和纪委工作报告,全面客观地总结了第一次党代会以来的各项工作,充分肯定了9年来学校事业发展和党的建设所取得的显著成绩,指出了学校当前面临的形势与使命,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主要举措和建校百年发展战略,科学绘就了今后一个时期学校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集中表达为“1359”战略即一个总目标、“三步走”发展战略、五个始终坚持、九大工程)。二是经过充分的酝酿和民主选举,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领导班子(29名党委委员、11名纪委委员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职务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上都更加合理),形成了新的领导集体,为实现这次大会确定的各项目标提供了坚强有力的组织保证。会后制定《中共西华师范大学委员会组织部关于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的实施方案》,将党代会精神落到实处。

【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举办2019年本科教育工作会,制定《西华师范大学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2019—2022)》《西华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师范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启动一流本科教育行动计划,学校成为四川地区率先启动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0项目的高校。完成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回访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物理学专业通过联合认证。学校13个专业获批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园林和电子信息工程两个专业入选第二批四川省普通本科高校应用型示范专业。10门课程获批立项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2门课程获批立项为四川省2019年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立项校级规划教材20部。16个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获批省级立项。联合10余所川内名优小学共同开展协同培养小学全科教师实践,首建小学全科教师教育协同创新中心。新建12个教育实习基地。学生考研录取率、毕业生总体就业率分别达到23.42%、93.79%。组织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学科竞赛和创新创业比赛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540余项。105名学生获评四川省优秀大学毕业生,三好标兵社会实践受到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的报道。学校获评“四川省2018—2019年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集体”。1人获评“四川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创新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修订17个一级学科、两个二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调整为3年。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管理,首次开展在岗硕士研究生导师2019年度招生资格申报及评审工作,重新审核认定二级学科负责人。化学学科研究生每年发表SCI收录论文近60篇,1篇论文入选第七届全国优秀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天文学1名应届毕业研究生成为我校历史上首位公派留学生。学校再获“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成为川内唯一拥有两个全国示范基地的高校。2019届毕业研究生就业率达96.22%,较2018年提升0.67%。高等职业教育继续做好存量管理,积极调整专业结构。推进继续教育制度建设、站点建设,严格规范合同管理,着力提升培养质量,启动了对自考助学站点相关调研、规范、调整工作,签约合作办学站(点)31个,续办、扩办自考本、专科专业29个(其中专科7个、本科22个),报备自考站点31个。

【教育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大力实施引智工程,共聘请外籍语言教师8人。开展对外交流活动,接待外事来访约330人次,先后派出教师48人次出国(境)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进修访学,派送104名同学赴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访学、研修、实习、任教等。招收各类留学生人数共计106人次,分别来自孟加拉、巴基斯坦、老挝、几内亚、尼日利亚等12个国家。

【一流学科建设有力推进】持续推进《西华师范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西华师范大学学科与学位点建设实施细则(2019—2021)》,成立四川省首个书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获评全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将原学科建设办公室由科级机构升级成处级机构,成立申博办公室。继续实行学科特区政策,大力实施“特色优势学科群”建设工程,重点建设九大特色优势学科。化学和工程学两个学科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生态学、政治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天文学等学科建设成效明显,实力增强,已达到博士学位授权点基本申请条件,超额完成省“双一流”建设中期目标任务。组织全校27个学科开展两轮自查整改,查找学科建设短板。3个学科顺利通过国务院学位办2018年专项评估,18个参评学科顺利通过四川省学位办2018年抽查与审核评估。持续开展学位授权点动态调整和自主设置目录内二级学科工作,优化学科布局。

【科研工作成绩显著】修订完善了《西华师范大学期刊分类目录》等9个管理文件,完成校社科联换届选举。新增省部级科研平台3个,新增市级重点实验室3个,新增校级研究中心1个。积极组织申报大熊猫野外科学观测台站国家级科学研究平台。四川省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获“优秀重点研究基地”称号,“自然资源空间信息挖掘与应用南充市重点实验室”获评南充市第一批市级优秀重点实验室。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4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立项1项。获省部级项目47项、地厅级项目181项、横向项目6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结项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结项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结项6项,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结项12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中期检查30项。全年校外到账科研经费4235.08万元,校级项目经费2035.5万元。全年发表科研论文1796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工具收录论文共计207篇,47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数据库。出版著作40部,专利48项,创作竞技6项。27项成果获四川省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校科研成果入选2019全球最受关注论文前100榜单。胡锦矗、张泽钧同获大熊猫研究与保护最高奖。(www.xing528.com)

【精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制定《西华师范大学建立健全师德长效机制实施办法》,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严格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成功申报并获批“全国优秀教师”1名,“天府万人计划”5人。评选校内“师德标兵”5人,“优秀教师”5名,“优秀教师管理工作者”5名。多途径开展高层次人才招聘工作,2019年累计考核博士183人,柔性引进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黄卡玛等高层次人才4人。公开招聘非事业编制工作人员84名。申报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调整并成功获批,使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由16%提升到18%,增加正高级岗位36名。出台《西华师范大学2019年职称评审工作方案》,评审通过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4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9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36人。2人通过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留学回国来川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获得副高级任职资格,1人通过南充市教育和体育局南充市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获得副高级任职资格。修订实施《西华师范大学事业编制外聘用人员管理办法》等6个人事管理制度,完成全校1572人第三轮岗位设置与聘任聘期考核工作,稳步推进第四轮岗位设置与聘任工作。

【综合改革持续推进】出台《西华师范大学目标管理考核办法》等3个文件,调整学校“十三五”规划指标和党代会目标任务的任务分解,召开发展规划与目标管理督查专题工作会,完成“新一轮”省级试点项目2019年度评估和推荐工作。全面系统梳理学校现有规章制度,分层分类地“废、改、立”,形成覆盖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行政工作、治学和民主参与等各个领域,根本制度、主干制度、具体制度、实施细则层级分明的制度体系。内部控制建设完成风险评估,进入建设阶段。全面建成符合学校特点的内部审计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

【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以教育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扶贫助推精准扶贫,校领导先后12人次到对口帮扶贫困地区开展实地调研和慰问。全年资助40万元推进5个项目建设,捐助物资10万元。学校组织团队赴喜德县开展心理扶贫、艺术扶贫、支部共建等活动,赴阆中市五龙村开展扶贫慰问演出,为凉山州喜德县、甘洛县、布拖县的386名“一村一幼”辅导员举办能力提升培训。组织喜德县10名中学生到校游学,派出247人赴喜德县、昭觉县开展顶岗实习支教工作。组织师生70人次赴合江县、越西县、渠县开展2018年党委政府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和贫困县退出考核第三方评估工作。组织开展省培项目“2018年四川省深度贫困县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纳入国培计划第二年)”“2019年度深度贫困县中小学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培训”“2019年度凉山州深度贫困县‘一村一幼’辅导员能力提升培训”,有效助推深度贫困县经济社会文化事业发展。

【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争取峨边县文旅资源普查项目到账资金40万元,与合江县人民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设立合作基金500万元。与南充市人民政府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获得南充市支持学校发展资金3.9亿元。完成学校教育发展基金会第二届理事会的理事调整,基金会全年度筹集资金234.1万元,购买理财产品获取收益5.8万元。完成乡村振兴发展研究院顶层设计并制定发展规划。成立首个二级学院校友分会,新建湖南、甘孜雅安、浙江、重庆、眉山6个地方校友会。首次开展校庆日系列活动,成立校友创业家联谊会并召开首届校友创业家论坛,举办2019年全国校友工作会议。首次向2019届本专硕毕业生发放校友卡10696张。

领导名录 校党委书记:王安平,校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元君,校党委副书记:刘利才,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明,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涛、刘进、龙汉武、李敏(女),校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曾庆亮(2月起),校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周勇(2月起),校党委常委、党委统战部部长:李鸿生(2月起)。

(撰稿:蒋艳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