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保险业发展模式研究:优良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保险业发展模式研究:优良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建设覆盖全体居民的大病保险体系,并强调要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这是保险业履行社会管理功能的体现,当然也是保险业优化自身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契机。

中国保险业发展模式研究:优良经济社会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上文所述,一个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相应的外部环境为基础,与此同时,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也或多或少地能对周围的经济社会环境产生正向影响。当下稳定增长的经济环境为我国保险业培植了肥沃的土壤,社会环境的变革又激发了人们对保险业新的需求,而利好政策与监管政策的出台更为保险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一)经济环境变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的增长模式,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式转向内涵式,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必然带来居民收入的提高,在基本的温饱问题解决后,人们会产生安全需求与发展需求,有实证数据表明,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后,居民对健康、安全、营养、保健等支出会有一个跨越式的提升。在我国,居民对经济上的安全需求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储蓄存款的增加,历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量和增速如图3-1所示。人们进行储蓄,主要用于未来可能的支出,这些支出中用于养老医疗等具有很大不确定性领域的占了很大一部分,而保险能帮助人们转移这些不确定的风险,在这些领域中对储蓄具有很强的替代性。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平稳增长,人们手中的闲置资金逐渐增多,而与此同时,银行活期定期存款利率“跑不赢通胀”的问题让其对人们的吸引力有所减弱,对资金保值增值的“投资需求”有所上升,下图3-2给出了近两年银行理财产品资产来源情况,可以看到个人资金在其中的占比越来越高,说明个人和家庭越来越注重资产的投资收益。而一些保险产品,特别是投连险等附带投资功能的长期寿险产品,能向客户提供资产保值增值的服务,让人们的“救命钱”“养老钱”不缩水、不贬值。除此之外,随着居民财富的增加,个人和家庭拥有的财物数量和价值大幅上升,人均汽车保有量,人均奢侈品保有量都较几年前有显著增长,为了给这些财物的安全提供保障,在财物遭到损害后获得经济补偿,财产保险成了很多居民的选择,这也极大地刺激了保险需求。因此,经济环境的变化让人们的个人财富增长,同时引发了人们储蓄观念、消费观念、投资观念的变化,给保险业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较大空间。

图3-1 历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总量和增速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4。

图3-2 2011—2013年我国银行业理财产品资金来源情况

图片来源:中国金融年鉴2014。

(二)社会环境变化(www.xing528.com)

中国已迈进了人口老龄化国家的行列,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中国现有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预计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将占三成,从快速老龄化到加速老龄化再发展到重度老龄化,中国社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人口挑战,图3-3给出了历年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情况,由于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比远超过10%,我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与此同时发生的是家庭规模的小型化,在计划生育背景下,三口之家式的核心家庭成为社会主流模式,这些都使单个家庭的经济负担加剧,抵御风险能力降低。而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面临着替代率不高等问题,制度又正处在双轨制并轨、个人账户做实、投资管理政策跟进的变革时期,更多人会开始规划自己的补充养老问题,商业保险不失为一个颇有吸引力的选择。

图3-3 全国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3。

而与此同时,全国居民也面临着严重的健康风险,2012年全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533/10万,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心脑血管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为主要死因,占总死亡的79.4%,慢性病发病率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我国居民的头号杀手。虽然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更多的疾病告别了不治之症的行列,但困扰居民的问题依然存在,只不过由“不能治”变成了“治不起”,由于家里一人生病导致全家倾家荡产的例子屡见不鲜,而我国的社保更多的还是基本面的保障,不同人群保障水平差异大,为数众多的诊疗手段和药品不在报销范围内。商业保险公司需要在其中发挥作用,设计出更有现实意义,更符合人们需求的健康险险种,为客户规划应对未来健康风险的最好的财务安排。李克强总理提出要建设覆盖全体居民的大病保险体系,并强调要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这是保险业履行社会管理功能的体现,当然也是保险业优化自身形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契机。

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变革也尤为引人关注,在土地流转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外出务工农民的土地日益集中起来,推动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进程,农业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农场式大规模经营不再罕见。对于单个农户来说,他汇聚了以往多个散户面临的风险,加之农业风险的特殊性,他面临着更大损失的可能,再由于农业大户的资金实力往往更为雄厚,相较于散户农民,利用农业保险转移风险更具有现实的可能性,这也是保险业促进农村地区发展、发挥引导社会进步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重要领域。

(三)政策条件变化

首先看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变革。近几年,扩大城乡居民大病保险覆盖范围,解决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是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自2012年以来,各地按照《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相继启动了大病保险的试点工作。国务院日前决定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力争在2015年底前实现所有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参保人覆盖,到2017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大病保险制度。医改是重大的民生问题,需要各方积极参与和落实,当然也离不开商业保险的支持与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出要积极发展商业保险,鼓励开发适应不同需要的健康保险产品,简化理赔手续,方便群众,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通过参加商业保险及多种形式的补充保险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的需求,与此同时,《意见》积极提倡以政府购买医疗保障服务的方式,探索委托具有资质的商业保险机构经办各类医疗保障管理服务。这些政策的落实都需要商业保险机构积极参与、有所作为,完善与创新产品、加强与发展多样化服务,承担补充保障的供给者、基本保障的经办者、医疗健康服务的提供者三项重要职能。

再来看社会养老保障领域的政策变动,近半年来,我国在社会养老保险领域有好几项大动作,首先是经过多年的政策准备,2015年1月14日,《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发布,标志着养老金“双轨制”正式终结,3700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与企业员工一样,将纳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体系。而在2015年下半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迈出了养老金入市的重要一步。不论是养老金“并轨”还是养老金入市,都标志着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在朝着公平化、制度化和成熟化的方向迈进,社保制度的完善也呼唤着商业养老保险不断发展以期为社保提供重要补充,两者携手才能构建出保障范围广、保障层次全面、基础保障与个性化保障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系。

最后看和保险业自身发展息息相关的政策措施。2013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4年又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的若干意见》,这些法规政策都对保险业在社会管理与改革中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并制定了保险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而2015年印发的《关于开展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政策试点工作的通知》标明个税递延型养老险相关税收优惠方案有望于2015下半年出炉,对保险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税收优惠政策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以“新国十条”的发布为标志,保险行业发展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政策“春天”,相信保险业会逐渐走向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轨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