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李少红导演:北京电影学院成立70周年纪念随想

李少红导演:北京电影学院成立70周年纪念随想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李少红,1955年7月17 日出生于江苏苏州,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李少红作为78班漂亮女生之一,一直是非常精致的女性。上学时期的李少红1978年李少红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第五代电影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78班毕业生,著名导演李少红她也是电影学院不少男同学暗恋的“目标”。李少红的作品一贯强调内在的意义,但是她也不排斥商业。

李少红导演:北京电影学院成立70周年纪念随想

李少红,1955年7月17 日出生于江苏苏州,198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

1969年到四川军区独立第二师当兵;1978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1982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任导演;1990年执导犯罪影片《血色清晨》;1992年执导家庭剧情影片《四十不惑》;1998年导演的历史古装电视剧大明宫词》获得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长篇电视剧类优秀奖;2001年导演家庭伦理电视剧《橘子红了》;2010年导演古典名著电视剧《红楼梦》;2013年担任电视剧《茧镇奇缘》制片人;2018年执导史诗级历史大剧《大宋宫词》;2019年担任电影《解放了》总监制及总导演。

李少红作为78班漂亮女生之一,一直是非常精致的女性。

上学时期的李少红

1978年李少红考入北京电影学院

第五代电影人,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78班毕业生,著名导演李少红

她也是电影学院不少男同学暗恋的“目标”。她是一个认真细致的人。毕业以后,作为女性导演,对艺术的追求一直坚持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

她很执着,无论怎样被别人非议,李少红都敢于坚持自己。不改自己对电影的认同和对艺术的追求,也正是因为这种态度,她的作品被赋予一种震撼人心的魅力和润物浸染的魔力,使人产生无限的共鸣。她对演员也是严格中不失细腻关怀,赢得了众多演员的尊敬和爱戴。

李少红的作品一贯强调内在的意义,但是她也不排斥商业。用女人天生的中庸与温柔,解决了很多问题。而且从来没有走过极端,用自己的调和能力在艺术和商业之间游走。

这是女性的天性和优秀品质。在更多的方面,女性运用这种天然的能力比男性导演更加易如反掌、游刃有余。

我入行干的第一个社会工作就是放电影,做放映员。当时放的最主要的就是八个样板戏,那段时间让我对电影慢慢沉积了很多感情,但其实我真是没有敢奢望过自己还有机会能上学。

我曾试图考学,但因为当时还是现役军人,所以给我发的不是录取通知书,是一封电报。电报上写着按照分数线我被录取了,但是因为学校不收现役军人,所以这个名额可能会让给别人。我当时就疯了,你知道吗?简直就想插翅飞到北京去,我就说我决不放弃。

1982年4月,李少红、蒋卫和、江海洋与指导老师韩小磊、鲍萧然在杭州龙井村茶山拍摄《见习律师

但在这个期间,又发生了一个变化,就是那一年部队为了配合全国高考,总政治部发了一个通告,允许我们去上地方大学。我觉得我的运气怎么那么好,当时我激动得不得了。

上大学期间看电影,我们这四年都是泡在世界电影当中的,整个是“泡大的”。因为不管是中国电影还是世界电影,我们等于是从头到尾看了下来,我觉得我们至少看了两到三遍,反复地看,就是那个量。

实际上刚刚恢复教育(招生考试)之后,师生力量都是临时组合的,教科书也没有完全准备好,因为断代嘛。我们这一代人实际上是师生同学,也就造就了一个非常好的氛围、一个学习环境。(www.xing528.com)

造就我们这一代导演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大家都是在跟老师一起探讨电影的过程中,重新恢复对电影的记忆。

当时最突出的就是壮壮和凯歌,他们俩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做电影的,就是会给我们这种感觉,对电影的热爱和对电影优越的感觉。其实在他们一生都有,包括到现在。

也是因为历史的原因吧,能够造就这一班的人,可能是来自五湖四海,而且来自不同的年龄层,又受过社会上不同的熏陶。所以这一班人是前所未有的,以后也不会再有了。

我自己体会,编剧和导演的合作最重要的是文学形象和视觉形象的表述方法不一样,我觉得电影编剧和小说话剧剧本、影视剧本、音乐剧剧本不同的是,电影是一个视觉化的讲述。因为视觉化的讲述在叙事的方法和人物讲述的方法及节奏上都不一样。编剧多数站在一个文学的立场上用文学的方式来讲述。他侧重文学各个方面的描写。

李少红接受“校庆65 周年”采访

李少红、曾念平(76届)回母校交流

导演李少红在研讨会上发言

电影更注重视觉化的讲述。它考虑到视觉因素作为最重要的表现形态来讲述故事和能够掌握的节奏。其所有文学上的描写必须要侧重能够突出视觉画面的一个要求。这个就是我们和编剧经常讨论的关键点。比方说在描写人物这一方面,你觉得自己对描写人物有自己固定的方法,但是编剧会觉得你在视觉的描述上是不是用了一种忽略人物的方法。

我觉得这两点是不一样的。即便是描写人物也要注重视觉形象,让人感觉到视觉语言的讲述比一个虚化的描写有更多的内涵。这样的描写是电影要解答的最大难题。

曾念平和李少红为银奖获奖者雷斌颁奖并点评作品

我觉得我这么多年跟演员合作有个体会就是演员分两类:一类是相关专业学校培养出来的有基础的演员;另一类是社会上没有表演基础的演员。这两类演员我为什么要把他们分开呢?其实和他们合作的方法不太一样。不管是电影学院还是戏剧学院有过表演基础的演员,与他们沟通时要注意他们的基础课带来的毛病。基础课特别重要,可是基础课也会带来很多“综合征”。这就是过于借用一些方法和手段,借用一些外来的条件来帮助自己为角色服务,而把他自身的一些东西给丢掉了。每一个演员都有他自己的感染力和优势,他反而把这些感染力和优势舍弃,在表演中不带出来。恰恰我认为在有了一定的基础以后,要把这些东西都表达出来,而不是掩盖掉,不让自己变成一个躯壳。另外,我觉得这也是对表演专业的大学生来说要第一个解决的问题。那么对于没有接受过训练的演员呢,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让他们怎么能够松弛,怎么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条件找到一个最有感染力的、最有魅力的一面,把他们的这一面展现出来,他们就能够把人物植入自己身上,而不是把他自己套在一个人物身上。

写电影剧本和电视剧剧本完全不一样,这是我的体会。一个是艺术活儿,一个是体力活儿。就像写长片和短片的区别,长片的构图方式和节奏方式不同,短片就是要把最精华的东西浓缩在一块儿。这是所有的老师都会讲到的。

叙述的方式和讲故事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电影其实是需要视觉性的讲述,你把最适合视觉性讲述的东西在电影里面表现,那也是和它的长度有关。在短短的两个小时里,包容量越大,越视觉化的东西越好。它不像电视剧,电视剧恰好不能把那些视觉化、艺术化的东西拿到电影中当主打。电视剧就是一个大众的东西,而且它就是大众审美的东西。

我们今年(2018年)给“第五代”发了一个奖就是“评委会特别奖”,作为一个时代的印记吧。回头想一下,我们这40年确实是跟改革开放同时走过来的,这一路走来其实造就了我们,是我们这一生中,别人可能享受不到的、得不到的一个最大的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