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原则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原则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前面一章中,笔者对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研究,本节将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初中生的学生能力和学习特点,对学案导学教学进行思路和原则的具体阐述。在学案导学的设计和实施中,尤其要突出这一原则。所以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性仍然是相当重要的。所以在学案导学中,要注意层次性原则,可以为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原则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

在前面一章中,笔者对学案导学的教学模式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了研究,本节将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初中生的学生能力和学习特点,对学案导学教学进行思路和原则的具体阐述。

(一)学生主体性原则

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在学案导学的设计和实施中,尤其要突出这一原则。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第二十一章第六节“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一课时中,习题设计如下。

解下列方程组:

通过方程组之间的上下联系及相关变式,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总结解方程组的方法及技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真正体验到知识的产生过程,从而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

(二)教师主导性原则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要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但也并不意味着完全开放,毫无指导性地学习。教师在课堂上的职责是向学生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为学生答疑解难。教师不再是“主角”,而是退居二线,当起了“导演”。但这个“导演”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节课中所有的学生活动都要由教师来组织,重难点的突破、知识的归纳、总结与评价也都要由教师引导。所以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性仍然是相当重要的。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第二十一章第三节课“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的第一课时中,为了增强学生对分式方程增根的理解,教师设计如下一道分式方程习题。

问题:

(1)求分式方程最简公分母?

(2)令最简公分母为零,求相应的x的值。

(3)分式方程有增根吗?若有,x的值为多少?

(4)你能求出该分式方程的解吗?

(5)通过此题的解题过程我们还能认为最简公分母为零的x的值就是其分式方程的增根吗?(www.xing528.com)

(6)你来总结一下分式方程的增根应该符合哪些条件吧?

教师通过一个一个问题的引导,让学生对增根的理解更加深入,再通过对知识的归纳总结,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有了更深的拓展。

(三)层次性原则

讲授教学虽然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却很难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育工作者也开展了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认为即便采用一定的分层教学方法,也仍然无法解决讲授教学在分层教学方面存在的先天性的矛盾和不足。学案导学教学是与传统教学截然不同的,它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一种学习活动,这种学习活动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自由性,在兼顾学生差异性方面具有更多的优势。学生能够达到的目标因学生能力不同而不同,因此对于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可以提出不同的目标要求,这样可以保障每位学生都能“吃得饱”和“跟得上”。所以在学案导学中,要注意层次性原则,可以为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例如,在人教版初中数学第十八章第二节“正比例函数”的第一课时的课堂学习单中,为了能加深学生对成正比例概念的理解,教师这样对课堂练习进行分层设计:

议一议下列各题中的两个变量是否成正比例:(同伴讨论)

(1)商不变(不为零),被除数与除数。

(2)圆的面积S与该圆半径r。(S与r2成正比例?还是S与r成正比例?)

(3)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一定,它的腰长x与它底边的长y。

(四)鼓励表扬原则

虽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但初中生毕竟还只是十四五岁的少年,缺少成年人那种维持长久自主学习的动机和目的。从情感上来讲,他们希望得到来自同学和教师的肯定和表扬,以体现自身的能力和价值。人本主义教育观点认为,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要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此外,从教学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与其他两个目标同等的维度,足以说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在学案导学中教师应注重并发挥情感教育的作用。例如,在课内检测环节全部过关的学生或挑战选做题、拓展题成功的学生,给以减免相应的回家作业。当有些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问题时,教师要以鼓励表扬为基本原则,帮助学生克服一定的困难,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趣味性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