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巧投资:通胀中的利润

巧投资:通胀中的利润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眼下,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通货膨胀是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在这个负利率时代,不善投资的人,终将尽尝通货膨胀带来的苦果。投资新概念投资,主要是指投资者当期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并期望在未来获得回报,而所得回报可以在三方面有所补偿,即投资资金被占用的时间、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从字面上理解,投资就是“钱生钱”的过程。

巧投资:通胀中的利润

眼下,全球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通货膨胀是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随着物价的持续走高,除了广大中小企业之外,依赖工资和储蓄生活的普通百姓成为第二批承受损失的人。钱越来越不值钱,可是工资却没怎么涨、银行那点利息又少的可怜,该怎么办呢?投资,用钱来生钱。既然对通胀无能为力,那我们只能让自己口袋里的钱升值。抵御通货膨胀,投资是你的最佳选择。

第一节通胀时代投资是一门必修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日益提高,为了能够维持舒适的生活,储备足够的财富过富足的晚年生活,很多人都在忙忙碌碌地工作。然而,通货膨胀却不断刺激着经济,不停地压缩金钱的购买力,使得金钱不断贬值时代,因此,虽然有的人十分勤奋,但其收入还是仅够糊口而已。

所以在通胀的时代,仅仅知道存钱,学会理财还是不够的,还要学会投资,投资是当代人的一门必修课,只有懂得“钱生钱”的道理,我们才能真正地积累财富。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财”是一个人生活的资本,是物质及精神享受的保障,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谁都不能无视“财”的重要性,更不能无视“投资”。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工资是涨了,但口袋里剩余的钱却一点也没有增多”这是怎么回事呢?

(1)钱越来越不值钱。

很多人省了一辈子,想存下钱让子孙生活无忧,没想到最后存的钱,却不在拥有的价值。回顾80年代,1角钱就足够一个小孩子买一次零食,l0元钱就可以让一家人生活一周,l00元钱更是价值不菲的“大钞”;而如今,1角钱丢在地上,人不会弯腰去捡,100元钱请朋友吃一顿大餐都不够。

有一对老夫妻,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省吃俭用,存了几十年钱,在离世前,为孩子存下了几万块钱,希望对孩子的生活有所帮助。要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能挡不少事儿;而在通货膨胀的今天,按照现在的市场价值,折合成过去的钱,这几万元也就相当于当时两千元钱的价值。可想而知,老夫妻这样的“理财”方式是“理”不到“财”的。

在通胀时代,投资是每个人的必修课,只有掌握了“钱生钱”的投资妙法,你才可以让自己的钱不断增值,才能更好地规避风险。

(2)月月分文不剩。

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过着口袋空空的日子,“月光族”、“啃老族”、“丁克他们”、“负翁”等词汇都是他们代名词。通过这些名号,我们可以洞察年轻人的财富观念与消费行为。比如,“月光族”,大多都有固定的工作,他们每月都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但因为在消费方面花钱如流水,结果月月分文不剩。而“负翁”一族,则是花钱无限制,不仅花光自己口袋中的钱,还会借别人口袋中的钱花,不仅花光这个月的,还会提前花掉下个月的,因为不断地花未来的钱,所以他们永远也脱不下“负翁”的帽子。

马太效应负利率

《马太福音》中还有一句话:让贫者越贫,富者越富吧!想必你也一定听过这句话,“对已经富有的人还要给予,帮助其锦上添花;而对一文不名的人,就算真的有了一文,也要强行夺走。”这段话被科学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借用,用来类比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即“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奇怪的经济现象。后来,这种现象被称为“马太效应”,它不仅揭示了收入分配不公的现象,还可以用来解释社会中的各种经济现象。

学会了投资,就可以摆脱“马太效应”了。只要花一点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投资,你和你的家庭都将会获得丰厚的收益,成为拥有更多财富的富人。

不要再寄希望于银行利率了,通胀时代,那就是一只“看不见的手”,不停地向你索取。在这个负利率时代,不善投资的人,终将尽尝通货膨胀带来的苦果。通胀很可怕,辛辛苦苦积攒的一些财产,在它的“黑手”里,怎样都无法增值,还会让你的财产迅速贬值。当然,通胀也会让善于投资的人尽享实惠,如果你会巧妙的投资你的财富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所以赶紧改变你的理财理念吧,在投资上多用一点心

一个人在投资方面的用心程度,将直接影响其富有的程度。

有人曾经算过一笔账,如果每年相差l个百分点的收益率,那30年后,财富总额将会产生巨大的差别。

现在多花点心思,以后就会多一些保障。为了将来的生活质量,请跟我们一起巧投资!

有多少钱才足够生活?你的人生还有多少没有实现的目标?它们需要多少钱去实现?你是否真的想达到那个目标?

虽然某些目标离你还十分遥远,但现在着手进行一些归纳总结还是有必要的,它会使你的投资具有计划性。

不妨在纸上列这样一份清单,然后再一一划去那些已经实现的目标。

我打算生一个宝宝,得准备多少奶粉钱?

我想要一所两室一厅的房子。

我想要把房子装修得很小资。

我想带妻子去法国旅游。

我想给自己放两个月的假,去西藏玩一圈。

我想换一辆新车帕萨特最新款就可以。

我想拥有一件值钱的古董。

我想送孩子去美国读大学。

我每年需要给父母多少赡养费,一万还是两万?

退休后我需要多少钱才能舒适地生活?

我想中断工作两到三年,去学习更多的东西?

如果我突遇不测过世,我的家人还有其他保障。

如果病了或残疾了,我可以不为生活发愁。

我想自己创业,得需要多少创业基金

……

目标已经有了,接下来就要估算一下:按照现在的经济能力,每个目标需要多久才能实现。为了尽快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为圆满,你不可不堤防“负利率”不能不懂“钱生钱”的学问。

投资新概念

投资,主要是指投资者当期投入一定数额的资金,并期望在未来获得回报,而所得回报可以在三方面有所补偿,即投资资金被占用的时间、预期的通货膨胀率、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从字面上理解,投资就是“钱生钱”的过程。事实上,投资绝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否则,人人都能发大财了。

千万不要简单地把投资当做“拿钱来生钱”,更不要进入一味地追求利润和回报的投资误区。“用钱生更多的钱”并不是投资的最终目的,“用钱生适量安全的钱”才是投资的真正目的,因为期望的收益越高,潜在的风险和损失也会越大。盲目追求高回报绝不是正确的投资理念,它不仅容易造成财务的混乱,而且会对家庭生活造成影响。

目前,在金钱的使用方面,大部分的人可能都是先消费、再投资,最后还贷款、买保险。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理财的基本思路应该是“先积累、再保险、再应急,然后是还贷,最后是投资和消费”,而不是按相反的顺序。

在我国,用于“钱生钱”的可投资品种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金融类的投资品种,包括储蓄、股票、基金、保险、黄金、债券等;另一类是非金融类的投资品种,包括房地产、艺术品古典家具白酒红酒等。在初期,投资者不妨从低、中风险投资组合入手,存款、基金、保险平均比例进行稳健运作,等到条件允许时,再进行股票、艺术品、房产的投资,量力而行地投资。只有步步为盈的进行投资,我们的“财”才能逐渐得到积累并得到有效的增值。

第二节告诉你通货膨胀的真相

工资水平提高了,老百姓都以为能过上更加富足的日子了,然而,物价上涨的幅度也居高不下,人们的购买力因此而大打折扣。物价一路飙升,生活用品、生产资料、房产价格、股票价格都在上涨,这让人们真实的感受到了通货膨胀的巨大威力。这就是通过膨胀么?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之间可以画上等号吗?

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

由于通货膨胀以物价上涨为主要表现,因此,人们常常把通货膨胀等同于物价上涨。但实际上,这种理解是有偏差的。如果物价上涨由货币超量发行和流通而造成,它确实属于通货膨胀;但当物价上涨是由市场中其他供给因素或短期需求过大而造成,它就不属于通货膨胀的范畴了。

比如,2010年某城市电视台有个讲健康的节目说吃绿豆非常好,列举了种种好处,结果当时绿豆价格翻了好几倍,但这只是因为某个特定原因,所以不能称为通货膨胀。事实证明,这种高价并没有持续下去。然而,在这一两年内,大豆玉米等粮食的价格一路攀升,而且丝毫没有下降的趋势,这才是真正的通货膨胀。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相比大家时下感触最深的就是食品和猪肉的价格上涨。

关于通货膨胀的本质,货币学派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有一句名言,“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通货膨胀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其含义非常清楚,也就是说货币供给超过货币需求必然会引发通货膨胀。如果用该理论来判断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的物价走势的话,恐怕大家会对通胀有所担忧,因为自从2008年11月份以后,我国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货币和信贷都出现了空前的增长。

“通货”,其实就是货币的一个别称。而所谓“通货膨胀”,则是指由于金融方面的原因,即流通中的货币过多或者说“流动性过剩”的因素,造成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地上升。所以说,通货膨胀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与经济供应量不对称。

由此可见,通货膨胀必然会导致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并不一定是因为出现了通货膨胀。至于货币流通量与物价高低之间有怎样的联动关系,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单从经济运行的实际社会经验来分析,当市场上货币流通过多的时候,一般都会造成高度增强的购买力,使得总需求上升。在这种情况下,要是市场商品并不能同步增多供应,则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销售者就会抬高物价,出现由“通货膨胀”引起的物价上涨。

通货膨胀究竟有多可怕?

如果说进入21世纪之前,中国从来没有特别真切地接触过通货膨胀,那么,今天,通货膨胀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更让人担忧的是,通货膨胀、物价飞涨、失业率增加都是如此的真切,昨天鸡蛋还4.6元斤,今天就5.0元斤了;昨天还开开心心地去上班,今天就被通知下岗了;昨天房子还9000元平方米,今天就变成10000平方米……

失业的增加预示着犯罪率的激增,犯罪率的激增则表明案件量会提高,这就是涉及社会稳定的事了。通货膨胀最终会产生什么样的危害呢?经济学家凯恩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通过摧毁一国的货币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一个社会的基础,再没有什么比这更容易的事情了”。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货币泛滥通常会引起通货膨胀,而通货膨胀的出现及恶化除了会导致市场价格出现严重的扭曲,还会使得一国的货币严重贬值,并由此破坏整个市场的运作法则。

通货膨胀是经济增长过程中最为危险的恶魔。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通货膨胀往往会产生两个重大后果:一是货币购买力降低,二是财富再次分配。在规律面前,人的力量总是显得渺小,显得无可奈何。自然法则是这样,经济领域也是这样。

通货膨胀和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和企业投入产出紧密相连,和国家的兴衰荣辱密不可分。通货膨胀,它已经和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时代产生了千丝万缕的关系。作为社会中的一名成员,我们该何去何从呢?

不会投资更可怕!

信贷与货币的快速扩张导致了通货膨胀。2011年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额为78.08万亿元,同比增长15.9%,狭义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13.1%。显而易见,与名义GDP增长率达9.6%相比,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不少。因为货币供应量的高速增长,市场出现了货币贬值的预期,也就是通货膨胀预期。

流通中到底需要多少货币?国家到底印了多少货币?由于这些都是老百姓无从得知的事情,所以通过价格变化来感知通货膨胀了没有也就变成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大家的愿望是一致的,谁都希望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钱不要缩水,不要被通货膨胀所抵消,能够保持一如既往的购买力。退一步来说,如果加上利息能达到存款时的购买力也可以,至少可以让我们聊以自慰。

显然,那些贷款先花钱的人享受的待遇可就不一样了。他们从银行借了购买力强的货币,如果在还款时出现了通货膨胀的话,那他们就相当于用购买力弱的货币还上了贷款,他们也许做梦都会笑醒。他们赚到了,仅仅是因为贷款或者借钱而赚了,可能他们贷的款就是你存进银行的钱,或者直接从你的手里借走的。企业就经常贷款去周转,贷款去扩大生产,等赚了大钱再还钱。房地产公司也是如此,他们不仅敢于向银行贷款,而且敢于向买房者借钱,“先交款后给房”就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你可能会想,不如我们都去贷款消费吧,免得自己老是吃亏,老外不就是爱先花钱后还钱吗?但是,看看你周围的朋友和同事,他们之中有几个敢于贷款消费的?很少是吧,或者几乎没有?为什么呢?首先,我们不是企业家,没有他们那种冒险精神。其次,我们对以后的社会保障没有足够的信心,觉得还是自己攒点钱存进银行比较踏实,给将来留个保障。请务必记住,历史从来都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每天企盼通货膨胀消失是没有用的。

“识时务者为俊杰”,通货膨胀没什么可怕的,不懂得让自己手里的钱升值才是最可怕的。投资就是抵御通货膨胀的真正法宝,你掌握了吗?

第三节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随着通货膨胀的加剧,经济全球化步伐随之放缓,经济的宏观走势也因此受到拖累。目前,通货膨胀不仅已经失去了经济增长的补偿,而且变得难以控制。通胀压力已经不容小视,各大中央银行纷纷集中精力对付通货膨胀。如此下去,很可能导致恶性循环,通货膨胀也将会愈演愈烈。

虽然谁也无力改变通胀的大趋势,但我们可以了解它,可以据此来调整未来的投资行为。

经济全球化与通胀时代

经济全球化刺激了世界各地的需求,由于全球性的需求增长,全球周期性的通货膨胀被延缓了。但是,这并不能消灭周期性通货膨胀。随着技术革新、金融危机和众多工厂快速向中国转移,中国出现了大幅度的通货紧缩。

我们从经济全球化来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资产市场发展,流动资产过热刺激了需求;因为房地产价格逐步上涨,西方消费者的开支能力也增强了;由于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发展中国家用于支出的收入增加;随着证券市场发展和信贷息差缩小,资本成本正在逐步降低,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能力也随之加强;最终,全球性的流动资产热转化为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过热的流动资产主要通过以下3种渠道向通货膨胀转化:

渠道一,房地产热在英、美等国掀起了对服务业的巨大需求,使得这些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日益趋紧。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生产要素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如美国等欧美发达国家可以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雇佣比较廉价的劳动力,跨国公司可以将工厂转移至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虽然这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但同时也阻碍了工资水平升高,而工资在货币供应量增加和通货膨胀之间充当着主要的传输媒介。

渠道二,近年来,商品泡沫导致生产成本和生活成本不断上升,在过去,商品价格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可以通过消费者举债和缩小利润空间加以消化,但现在不同,它直接引发工资水平升高,导致需求提升超过财富增长,因此,通货膨胀是实现财富分配的唯一途径。

渠道三,一直以来,某些国家既不愿为防治污染付出代价,也不愿支付劳动福利,人为将全球生产成本一压再压。由于社会各界不断施加压力,有关国家正出台各种措施,以促使生产成本实现正常化。虽然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但是生产成本的上升会进一步加剧全球通货膨胀也是毋庸置疑的。

通胀问题早已是全球问题

虽然美国印的钞票最多,但通货膨胀不仅仅是美国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它在本质上已经变成全球性的问题。就粮食来说,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FAO)发布的“世界粮食展望”报告中称,随着商品价格持续走高,2010年全球粮食进口总额实现新的突破,即超过1万亿美元,达到自2008年以来的峰值。2010年,全球谷物产量下降1%,同期全球谷物库存也有所减少,如大麦、玉米、小麦等,都有所减少。据FAO预测,2011年全球谷物产量将低于预期,全球谷物库存预计减少0.6%。由于玉米、大豆和小麦产量没有显著增加,国际粮价将会持续全年的上涨。虽然大米库存充沛,但其价格也可能会被大行情推高。

这些问题不仅存在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更为突出,尤其是非洲国家。就算是一些对经济管控较为成功的国家,通货膨胀也已经成为政府不得不面对的头疼问题。如墨西哥、印度,两国先后都出现过小麦供应短缺及因此而造成的居民抗争等问题。经合组织(OECD)预计,在未来的十年了,食品价格也会对通胀预期产生更大影响。

造成通货膨胀全球化的因素有很多,但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下列5个:

影响一,全球的救世计划,尤其是美国,使世界范围内流动性过剩再次出现。由于美国的印钞机日夜不停,美元出现连续贬值,这不仅为全球流动性增加推波助澜,而且加快了美国进口通货膨胀的速度。

影响二,由于以原油为核心的能源价格的全面上涨,石油化工产品、煤炭、电力、运输及工业加工产成品价格也进入全面上涨时期。

影响三,随着发展中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它们对原材料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是,由于世界原材料的分布不均、数量有限,所以原材料的供需矛盾在短期内不可能得到缓解,价格压力也会长期存在。

影响四,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低收入人口逐步对食物结构进行改善,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食物链升级,更多的农业资源会被消耗掉。因此,谷物价格上涨将面临长久的压力。

影响五,很长时间以来,中国都在为全球提供廉价消费品,但现在情况不同了,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生产成本正在逐步提高,廉价劳动力的资源正在逐步减少,再加上人民币升值、原材料的价格上涨、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等因素,“中国制造”的折价率已经大大缩水,生产成品价格已出现明显的上涨趋势。

第四节如何计算投资成本和投资收益

在进行投资的时候,投资者既不要因为贪大利而忘乎所以,也不要过于“缩手藏脚”而坐失良机。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投资者,弄清何为投资成本、何为投资收益及其包括哪些方面、如何计算也是必须的。

一般情况下,投资的成本包含两部分内容,即投资费用和机会成本。其中,投资费用是可见成本,而机会成本是不可见的成本。

投资费用

以投资基金为例,其投资费用一般可分为净值外的费用、净值内的费用两大类:

1.净值外的费用,又称显现的费用,主要指投资者交易时自行额外负担的成本,包括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基金转换费等;

2.净值内的费用,又称隐含的费用,主要指那些在基金公司公布基金净值时已被扣除的费用,包括管理费、托管费、基金运作费等。

这两项费用的计算公式分别如下:

认购费用=认购金额×认购费率

算出了认购费用,我们就可以算出认购份额的多少。

认购份额=(认购金额一认购费用)/基金单位面值

当投资者采用申购的方式购买基金时,其费用的计算公式同上。

申购费用=申购金额×申购费率

在计算申购份额时,应按照当日基金单位净值来计算。

申购份额=(申购金额一申购费用)/当日基金单位净值

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主要指在投资某个项目时,投资者所放弃的其他项的收益。也就是说,投资中的机会成本是一种潜在的收益,是因投资此而没有投资彼,从而可能失去的资产收益。因此,只有在投资的过程中或者投资结束后,投资者才能估算出机会成本的多少。(www.xing528.com)

例如,小王手里有五万元钱,他将这笔钱投入了股市,一年后他所选的股票还是购买时的价位,没有涨也没有跌。这时,他会损失六块钱的手续费。如果一年前将这笔钱存入银行的话,他最起码还能有500元左右的利息能拿。如果将这笔钱用于投资黄金的话,他这一年中能获得至少两万元的收益。而500元与两万元就是小王投资股票所付出的机会成本。

投资收益率

投资者进行投资就是为了赚钱,没有人不是为了投资收益而来。因此,不管投资者选的哪一类投资品种,计算投资收益率是投资过程中的必然步骤。一般来说,下面两个公式都可以用于计算投资收益率:

1.每月的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月投资收益率=(本月月末卖出价一上月月末卖出价)/上月月末卖出价

2.某一期间的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

期间投资收益率=(本期期末卖出价一上期期末卖出价)/上期期末卖出价

当然,在投资者操作投资账户的时候,手续费、买卖差价都是应该扣除的部分,所以投资账户的收益率只是一个大约值,它与客户可投资资产的实际收益率会有一些差距。

第五节通货膨胀对老百姓来说是一种风险

在通货膨胀阶段,继企业之后,依赖工资和储蓄生活的人成为第二批承受损失的人。首先,他们的工资涨价的可能性不太高,就算真的涨了,一时半会儿也涨不了那么高。其次,银行不可能大幅提高利率,l0年前存进银行的1万元,l0年后也就是1万多点。最后,虽然财富不能增值,但他们却要花更多的钱去购买商品,也就是说通胀的损失最终转嫁到了他们身上。而这些因通货膨胀承受损失的人,他们大部分都是普通的老百姓。

通胀使老百姓的钱袋子缩水

有这样一道算术题,当活期存款利率为0.36%时,如果将l万元在银行存成一年活期,等到期后,取出来可以赚多少钱?太简单了,赚36元钱,相信大多数人都可以一口答出。

但是,如果将CPl上涨因素考虑在内的话,其实投资者并没有赚到钱,如果CPl上涨了3.6%、那么投资者倒亏了324元。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9月份,CPl同比涨幅达到3.6%。它能告诉我们什么呢?货币贬值了,1万元在l年以后只能买到相当于当时9640元的商品。要是再加上一年活期利息36元,那投资者的损失就是360-36=324元。看到了吗?我们普通人的财富就是这样被通胀给吞噬了。

2010年7月份,CPI同比上涨首次到达3.3%,居民一年期存款实际贬值也超过1%,达到l.05%;8月份,CPI同2011年还没过去,我们就拿2010年的数据来举例。涨幅再创新高,居民一年期定期存款实际贬值又一次攀升,达到l.25%。这意味着长期下来,居民手中的1万元存款一年后绝对买不到相当于现在9875元的商品,其资金实际缩水要超过125元。确实如此,2010年7月到12月,物价节节上涨,所以老百姓手中的钱也就缩水更多了。

2010年前三季度,按照可比价格计算,我国GDP同比增长了10.6%。据财政部公布的统计数据,2010年1~9月,我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2.4%,实现63039.51亿元;而同期GDP总额为268660亿元,所以财政收入占GDP的23.46%。但是,再看看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幅度,它仅增长了7.5%,刚到财政收入增速的1/3,而且其增幅并没有超过同期物价的涨幅。

年终到了,对中国居民来说,终于到了计算一年收成的时候了。在2010年年初,小王存入银行l000元人民币,办理的是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到2010年年底,他的实际收益是多少呢?由于是年初存入的,所以小王无法享受到2010年10月19日的央行加息到2.5%的政策。按照当时的一年期利率计算,小王年底可以获得22.5元的利息收入。当然,通货膨胀的损失还应该被刨去。2010年的通货膨胀率为3.3%,l000元本金损失33元,2009年初存入的1000元人民币到2010年年底就变成了1000+22.5-33=989.5元。计算的结果就是,小王会净损失10.5元。

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至2010年1月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260772亿元。如果按照上面的公式计算,在剔除存取对于日均存款的影响后,截至2010年年底全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净损失应该有多少的呢?2010年全国居民储蓄存款达303093.01亿,粗略算一下,最起码损失要超过4500亿元。这些都是什么钱呢?毫无疑问,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物价上涨掏空老百姓的腰包

曾经有这样一条手机短信流传甚广:“蔬菜涨,食品涨,资源涨,能源涨,除了工资,什么都涨;收入跌,奖金跌,身价跌,眼镜跌,除了物价,什么都跌。思来想去,还是一毛钱的短信问候比较实在。”当然,这属于娱乐性的调侃。但在消费品这方面,谁也不能否认最有发言权的还是中国老百姓,毕竟不当家的人是不知柴米油盐贵。现在,恐怕连小学生都知道人民币正在大幅贬值。

近年来,随着Ml(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和企业活期存款两部分)的持续泛滥,人民币特别是人民币的币值不仅成为一个国际性的焦点问题,也成为整个宏观经济的一大症结。同时,日渐沉重的“菜篮子”和“米袋子”也不停地对老百姓说,和日益走高的油价一样,人民币已经明显“发毛”了。

自2010年年初以来,物价突飞猛进,“蒜你狠”、“姜你军”、“(绿)豆你玩”、“(白)糖高宗”、两元钱一斤的大白菜、比2009年涨了2倍的水果,这些都在向老百姓说明这一事实。钱毛肉自然就会变少,尤其在相关保值措施(银行存款利率、价格补贴等)没有同步跟进的情况下,人民币的对内贬值只能使老百姓碗里的肉逐渐减少。那么,这碗里的肉究竟减少了多少呢?到2011年,物价上涨愈演愈烈,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按照可比价格计算,2011年上半年度我国GDP同比增长了9.6%。而财政部最新公布的数据则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1.2%,为5.7亿元;而同期GDP总额为2.04亿元,其中财政收入占23.46%。但是,同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却仅为1.2%。显而易见,虽然中央连年强调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使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有所增加,让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上升,但时至今日,老百姓的腰包还是没有硬过财税收入的金袋子。

也可以这样理解,人民币的对内贬值使物价升了又升,较高的物价水平又抬升了GDP和税基,使得社会财富和财税收入都有了大幅增长,实现了所谓的“国富”。按理说,居民收入也应该保持同步增长,从而走向“民强”。但是,在分配关系中,老百姓处于弱势地位,没能得到该分得的那块新蛋糕。此外,在人民币无法对外贬值的前提下,通胀的泡沫只能在国内稀释,也就是通过吃、穿、住、用、行等方面的全面涨价来缓解,即借助老百姓的钱包来消化。

于是,人民币的对内贬值,让老百姓没能分享到新增的蛋糕,并且吞噬了老百姓盘子里原有的那块蛋糕。当然,老百姓腰包里的钱也不是都飞进了国库,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被卷进了商家和炒家的口袋。在社会消费品价格上涨的过程中,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往往是最为关键的推动因素。

总之,老百姓的生活压力更大了,他们正承受着人民币贬值带来的风险,通货膨胀使老百姓的财富不断缩水。为了让自己的财富保值甚至是增值,投资已经不再只是金融专家的事情。而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能力。

第六节通胀下,拒绝再和80%的投资者一起赛跑

在现实生活中,总会看到一些有才华的人并没有取得人生的成功,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简单,他们总是跟在80%的人后面跑,做事缺乏计划性和主动性。在投资方面也是如此,不少人的投资行为都发生在一瞬间,要么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消息,要么是心血来潮的冲动,然后轻易地将几十万上百万的资金投入其中,没有准备,更没有计划。这无异于跟80%的投资者一起赛跑,赢的可能性有几分呢?

进入投资市场,复杂多变的形势、与收益成反比的风险都是我们不能回避的。用有了属于自己的投资计划,我们才能避免和80%的投资者一起走独木桥,才能有条不紊地实施自己的投资步骤,要想不出现方寸大乱、手足无措的情况,投资者绝对有进行谋划的必要。

制定投资计划的六个因素

在制订投资计划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将以下六个因素考虑在内:

因素一、大环境的趋势走向

在进行投资之前,一定要对当下市场环境作出大致的判断,是制订投资计划的关键。清晰判断大环境的趋势走向很重要,除了顶尖的短线资本运作高手之外,绝大部分人走的都是靠把握趋势来积累财富的路线。就是对个人来说,学会根据外界的环境来调整自己也是最基本的要求,这是一种原始的动物本能。

因素二、投资资金的比例

无论处于任何投资系统中,确定投资规模都是最重要的部分。但是,在绝大多数投资专业指导书籍和课程中我们都找不到这一节,它往往被资产配置和资产组合管理所代替。其实,资金规模管理和资产组合管理是两个概念,它们绝对不能相互替代。尤其是经济不稳定时期,控制好投资规模是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

因素三、收益预期是否合理

在进行投资时,很多人都认为钱赚得越多越好,他们并没有给自己设定合理的收益预期。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也是有害的。其实,无论是投资房产、黄金等实物,还是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都不能存在一夜暴富的侥幸心理,更不能为自己设定不合理的收益预期。因为,不合理的收益预期往往会给投资带来巨大的风险,因为它是促使投资者做出不理智决定的元凶。

因素四、自我定位,全面扫描自己的实际情况

1.资金因素。在制订投资计划前,投资者需要拥有一定数量、来源可靠而合法的资金,这是进行投资的要件。

2.抗风险能力。所谓承担投资风险的能力,是指投资者对资金投资收益的依赖程度,承受风险的能力越强则说明其对投资收益的的依赖程度越小。如果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的依赖程度很大,抗风险能力较弱,那不妨选择一些安全可靠、有稳定收益的证券投资项目,如债券、优先股等;如果投资者对投资收益的依赖程度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强,则可以选择一些风险较高、收益可能较高的项目进行投资。

3.时间及信息因素。在确定投资项目之前,自己可以投入多少时间和精力及获得投资信息的渠道、手段和时效等因素都是投资者应该考虑的。如果觉得这些条件不够充裕的话,那投资者最好以投资收益稳定的长线投资项目为对象,尽量不要选择价格波动较大的短线投资项目作为投资对象。

4.心理素质好不好。在投资过程中,虽然资金的多寡很重要,但投资者的心理因素有时更为重要。如果属于优柔寡断、多愁善感性格类型的话,最好不要选择风险较大、起伏跌宕的短线投资项目,应该以投资收益稳定的长线投资项目为主。

5.知识和经验的多寡。在制订投资计划时,还要参考投资者自身的知识与经验,如其知识结构更为了解和信赖的投资方法、人生经验更为擅长的投资操作。相对而言,如果选择熟悉和了解的项目进行投资,投资者就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成熟经验,这样在稳定成功、安全获益方面也更有保障。

6.投资方案是否多元化。在投资中,风险与收益就像一对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而且他们还是唱反调的兄弟,收益长高一分风险也就会增大一分。然而,好的投资方案却可以改变这一点,它可以使投资者在较大限度地提高收益的同时尽量躲避风险。如在股票市场上,没有人能准确预测出每一种股票价格的走势,如果投资者贸然将全部资金投入一种股票,在判断有误的情况下就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如果将资金分散,投入不同公司、不同行业性质、不同地域、不同循环周期的股票,投资风险则会相应降低。

因素五、投资理念是否合适

投资理念,是指投资者用什么样的原则和方法来指导投资,如趋势跟踪、波段操作、价值挖掘等,这些都是常见的投资理念。选择什么样的投资理念对自己最有利呢?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投资者的能力和性格、当前的市场环境都影响投资理念的选择。

在选择投资理念时,投资者首先要分析自己的能力和性格。如果一个人对数字不太敏感,技术分析能力也较差,那他就不适合波段操作。如果一个人缺乏足够的耐心,那他就不适合价值挖掘。

大的市场环境也关系着投资理念的选择。在股价普遍高估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进行价值挖掘便会很难。在长期熊市的市场下,投资者应尽量避免选择趋势跟踪。

因素六、投资组合的设计是否合理

准备都做好了,下面就该具体实施了。跟使用资产类别较少的传统方法相比,广泛分散的复合等级资产投资对投资者更为有利,它能够产生更高的长期波动调整后收益。因此,采用广泛分散的投资组合是现阶段最为可行的方案。一旦做出决定,就开始着手设计适合你自己的投资组合吧!

在通货膨胀的今天,人生充满了各种的变数和风险,我们需要足够多的钱来保障自己的未来。所以,为了能更幸福地生活,制定属于你一个人的投资计划吧,将你的资金进行合理分配,充分利用各种投资工具的优势,以积蓄更多的财富。

第七节拒绝盲目投资,找到最有效的投资方向

有些投资者比较保守,喜欢将钱全部放在银行里生利息,觉得这是最安全且没有风险的方法。有些人则喜欢买黄金、珠宝,认为这是最有保障的。这两种人在投资时都是以绝对安全、有保障为首要标准,走极端保守的投资路线,或者说完全没有投资观念。

有些人则对某种单一的投资工具有偏好,如房地产、基金、股票,并将所有资金投入其中,背水一战,急于求成。如果能够获利顺遂还好,但据市面有好有坏波动无常来分析,单选一种投资工具的风险有些太大。可以说,这种人没有正确的投资观念。

还有一部分投资者偏爱走投机路线,即专做热门短期投资,无论今年或这段时期流行什么投资方式,就激动地将资金全部投入。虽然这种人也有投资观念,但他们赌性太强,宁愿冒高风险去跟着别人追风,也不屑于扎实从事较低风险的投资。如果赶上了好时机,他们也许能大赚其钱;如果赶错了时机,则会血本无归、倾家荡产。

不要吊死在一棵树上,将风险分散出去

无论选择哪种投资方式,上面几种人都犯了投资上的大忌:“将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缺乏分散风险的投资观念。打算吊在一棵树上,结果往往是真的被吊死。

由于一些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如经济高速发展、工商业的发达、加入WTO及国际市场的大开等,国人的投资渠道也逐渐增多。如今,单一的投资工具已经与国情民情不符,而且风险系数太高,于是,“投资组合”的观念应运而生,它不仅可以降低投资风险,还可以平稳地创造财富。

怎样选择投资工具

眼下,投资工具十分多样化,最常用的有银行存款、股票、房地产、黄金、基金、外币存款、期货、债券、海外不动产、国外证券等,除了种类繁多之外,其名目也分得很细。而且,每种投资渠道的操作方式也各有不同,假如不具备长期投资经验或非专业人士,一般人很难弄清楚。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在进行投资之前,一定要对基本的投资工具有所了解,然后再分析自己的“性向”是倾向保守或具冒险精神,并衡量自己的财务状况。

在选择投资工具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为”,先找出自己较有兴趣或较专精的几种投资方式,然后再将它们进行搭配组合,最后实现“以小搏大”。至于投资组合的分配比例,则要依据个人能力、投资工具的特性及环境时局等因素灵活转换。如果投资者个性保守或闲钱不多,其投资组合则不宜过于多样复杂,短期获利的投资比例要少;如果投资者个性积极有冲劲且不怕冒险,便可以适当增加高获利性的投资比例。

通常情况下,各种投资工具的特性依三个原则而定,即获利性、安全性和变现性(流通性)。如银行存款,其安全性最高,变现性也较强,但获利性相对较低;股票、期货,其具有高获利性,变现性也不错,但安全性较低;而房地产,其变现能力低,但安全性较高,获利性(投资报酬率)弹性较大,应视地段及经济景气而定。

另外,大的经济环境和时局变化也会影响投资工具的选择。一般说来,在经济不景气、通货膨胀明显时,投资者应增加变现性较高安全性也不错的投资比例,即投资策略最好修正为保守路线,以维持固定而安全的投资获利,然后静观其变。待经济回苏,投资环境活络时,投资者应适当提高获利性佳的投资比例,即冒一点风险的积极投资路线,以期获得高收益率的投资。

投资者一定要认识到搭配投资组合的重要性,因为它是降低风险的“保全”作法。目前,大约有80%的人仍选择银行存款的理财方式,这不仅说明大众投资仍以保守型投资工具为主,也显示了保险投资工具的重要性。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投资组合中最保险的投资工具仍要占一定比例。专家建议,投资者最好不要将所有资金都投入高风险的投资项目。

请务必记住一点,投资组合并不是指在同一种投资中作组合,而是指将资金分散至各种投资项目中。有些投资者在股票里玩组合,或者将各种共同基金进行组合搭配,其实这都不是真正的投资组合,其本质上仍然是“将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你适合哪种投资方式

每一个现代人都应该具有让钱生钱的智慧,前几年全球股票市场进入大牛市,大多数参与者都发了一笔,我国也不例外。然而,并不是人人都能赚到钱,买了股票也不意味就能赚钱,因为投资是要讲究方法和时机的。都说创业板(高科技股票市场)是一个不错的方向,但它同样是机遇和风险共存。机遇使这类股票具备较高的成长性,随着企业由小到大发展迅猛,投资者分享到企业高速成长带来的收益。而且,创业板股票不受现时赢利状况的限制,具有很大的想象空间,所以投资者可以反复炒高,甚至使其远远高出实际价值。同样,因为其赢利具有不确定性,所以风险也就相对要高一些,而且投资者多为短线投资,这也加剧了股票价格的波动。

对一般小资金投资者来说,为了避免“上午开奔驰车进去,下午就骑三轮车回家”的情况,还是投入小部分的资本要好一些,如用三分之一或更少的资金比例去“搏一把”。但是,一定要找准参与的时机,也就是尽量在价格低迷的时候抄底,最好不要在股票炒得很高的时候去追高。

根据投资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有以下四种投资方式可以选择:

方式一,储蓄型投资。如果你和你的家人打算在近期内动用手中现金,那你就必须做个储蓄型的投资。如你计划近期买房,那就不该抱着再捞一笔的幻想,更不该将房款投在任何有风险的产品上。这时,你的首要目标是存住每分钱、避开所有风险,你的投资方向也应只限于公债库券和储蓄等品种。

方式二,中度风险型投资。如果你的家庭有一笔固定的收入,而且近期又不会用到,那你可以选择收益较高有一定风险的投资品种。只要能维持一段长时间的固定持有,投资目标的价值往往就会随时间增加而成长。一般来说,投资时间越长所获得的利润也就较高。这时,股票和基金等中度风险的金融商品是你的最佳选择。

方式三,投机型投资。如果你和你的家都能承受较大的风险,并对短期内获得巨额利润很感兴趣,那你就可以尽快熟悉期货、黄金等高风险的投资商品,然后积极参与进去。在投资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行情不如你所预期时,一定要迅速脱手。

方式四,金字塔型投资。如果你有足够的精力,你的家庭也有足够的积蓄,那你应该建立一个良好的投资结构,使你的收益就像金字塔一样稳定。首先,借助安全性高的投资建立一个宽厚的底部,比如零风险的储蓄。然后,按照低风险的国债、中度风险的基金、高风险的黄金投资依次建构投资结构,直至高耸的塔尖。一个成功的投资组合必须包含不同风险层次的金融商品,这是资源配置最合理的状态,也是对投资者最有利的方式。

第八节合理资产配置,做内行的投资者

资产配置是“钱生钱”的关键

投资与贫富无关,也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就算真的收入很低,也不要低估微薄小钱的聚敛能力。事实上,有钱没钱并不是投资成功的关键,最主要的是资产的配置是否合理。

美国《金融分析家杂志》上说:资产配置可以决定投资收益的91.5%。也就是说,除去资产配置所产生的收益外,投资品种的选择、操作的技巧等因素所带来的投资收益还不足l0%。中国的投资市场虽然不及美国有效,但相关市场研究也表明,资产配置能够决定70%的投资收益。

因此,对普通投资者来说,要想实现在投资市场获利,重点不在于你有钱还是没钱,而是你是否配置好自己的投资资产。

遗憾的是,绝大多数投资者对此都不够重视,或者说他们没有资产配置的意识。在应该买入什么投资品种、什么价位买入、什么价位卖出等问题上,他们反而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种决策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对投资者的专业性和时间也有较高的要求,普通投资者往往难以做到。

显而易见,这根本是对80/20法则的“倒用”。虽然花费了80%的精力,但他们做的事情却只能带来20%的收益。而对于可以带来80%收益的决策,他们却只用20%的精力去考虑,甚至连20%还不到。

分散投资不等于资产配置

有不少投资者将资产配置等同于分散投资,他们将自己的资产平均分成若干份,然后分别投入各大类投资产品中。他们将这样的分散化投资称之为“资产配置”,并认为这可以最大限度地防范风险。这种想法对吗?

其实,分散投资与资产配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是不能划等号的。所谓分散投资,是指对不同投资赚钱的概率大小不予区分,以某些品种的收益上升来抵消某些品种的收益下降为投资方法,目的是通过整体收益获得平均回报率。而资产配置,其追求的是提高投资的确定性,即在当时的情况下,分析各类投资方式赚钱概率的大小,对赚钱概率较大的资产,适当增加其配置比例;对赚钱概率较小的资产,就算以后确实可以带来很高的收益,也要减少配置比例甚至不予配置。

2007年到2008年,中国股市经历了冰与火的考验,不少投资者都经历了风险教育。显然,如果仅仅采取分散化投资,那恐怕谁也不能避免亏损。在2007年到2008年如果懂得资产配置,将大部分资产配置于赚钱概率很高的债券相关产品,则其依然能保持较为满意的收益率。

可见,普通投资者赢利与否的关键就在资产配置。只有真正理解了资产配置的含义,投资者才能将资产配置的重要作用发挥出来。那么,资产配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资产如此进行配置

所谓资产配置,主要指投资者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不同的人生阶段,有效地划分资产的比例。要想了解如何进行资产配置最为合理,投资者需要先弄清楚资产的分类。

从广义的角度来讲,资产主要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权益类资产。权益类资产主要指靠价格波动获得的资产,包括以股票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各类投资产品,如股票、基金等,其中股票为其典型代表。

第二类,固定收益类资产。主要包括各类债券、存款及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等以此作为投资标的的投资产品。

第三类,其他个人资产。主要包括个人所拥有的其他不动产(房子)和动产。

在进行资产配置时,一定要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一、按照的风险属性与规划需求的不同,投资者初步配置资产。

对年纪较轻、负担较少、资产较多的投资者来说,因为能够承担较多风险,所以他们可以多选一些风险较高、收益较为丰厚的投资品种。反之,投资态度就要保守一些,应以安全性较高的投资品种为主。

步骤二、进一步确定每个资产类别的投资比例。

风险承受度高的投资者将操作重心放在股票上面,甚至是期货、选择权等结构性产品。而风险承受度低的的投资者则应将操作重心放在债券、定存上面。无论投资者怎样配置,在资产组合中都要包含攻击与防御的部位,其中,攻击部位的目的是增加收益,防御部位的目的是确保资金安全。

步骤三、过程中按时检视绩效并调整内容。

当人生的阶段、投资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了,资产的配置方式也要随之改变。在投资的过程中,一定要随时检视自己的资产配置,当发现绩效表现没能达到预期时,投资者必须及时做出适当调整,以期实现理想的投资效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