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哲学:智慧与传统统治者的联系

中国哲学:智慧与传统统治者的联系

时间:2023-08-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不言而喻,不同的中国哲学家和哲学流派对圣人和智者的看法不尽相同。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可能就是孔子了。很明显,孟子认为智慧与是非观念存在内在联系。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另一种至今仍不为人们所熟知的中国哲学是墨家。中国哲学中常见的做法是把智慧与过去某些特定的统治者联系起来。

中国哲学:智慧与传统统治者的联系

本书使用拼音来翻译中文名称和术语。但是,我们通常称孔子为“Confucius”、孟子为“Mencius”。这是大家耳熟能详、众所周知的,因此我们没必要再将其改为拼音的形式。然而,可以注意到,孔子用拼音书写为“kǒngzǐ”,孟子为“mèngzǐ”。其中,“zǐ”(子)并不是他们的名字,而是一个敬称,用以表示“圣人”。另外除了拼音,其他名称或术语可能会经常采用音译的方法,在此我已指明了处理名称和术语翻译时的主要替代形式。

英语单词“sage”和“wisdom”的起源截然不同;同样的,在汉语中“shèng”(圣)和“zhì”(智)亦是如此。中国哲学倾向于具体化、注重实践,因此它更倾向于把圣人当作智慧的化身,而不是单纯地把智慧视为一个特别抽象的概念。“圣”(shèng)和“智”(zhì)的起源不同,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圣人等同于有智慧的人。我们也可以注意到在中国因智慧闻名的人也包括一些学识渊博的人。因此,智慧与学识密切相关,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两者之间可以画等号。不言而喻,不同的中国哲学家和哲学流派对圣人和智者的看法不尽相同。在此,对于这个话题我们能做到的只是列举一些例子。

中国最著名的哲学家可能就是孔子(前551—前479)了。孔子来自曲阜,至今这里都有一座供人们朝拜的孔子庙。传说,孔子为《易经》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不计其数的谚语也出自孔子之手,虽然我们无法知晓具体有多少真的是孔子说的。就孔子对智慧的观点而言,我们发现以下言论:“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22翻译时,定要多加注意。因为这句话中rén(仁)容易误译成“人”。其他译者在翻译这句话时为了避免这个问题通常把“仁”译为“benevolence”(仁慈)、“perfect virtue”(高尚的品德)、“man to manness”(仁善)以及“human heartedness”(仁义),等等。这些也很难概括“仁”这一核心概念。或许“仁”可以理解为包含了人世间一切美好品德的总称。“仁”的含义甚广:“它的意义远不止单纯的仁爱,甚至是利他主义;更确切地说,‘仁’是这些美好事物的根源。”23把“仁”

理解为对全人类的大爱的话,这似乎与佛教秉承的“慈悲为怀”的理念十分相似(中国佛教最为典型的代表是观世音菩萨)。对孔子来说,仅仅有智慧并不足以使其成为圣人;有智慧的人必须拥有一颗慈悲的心。无论“有智慧之人”

和“有仁德之人”两者的区别是什么,他们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因为圣人结合了这两种特性。

孟子(前372—前289)是继孔子后又一位圣人。孟子的“四端”学说清晰地阐明了为什么说智慧掌握在所有人手中。四端说阐释道:“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4因此,虽然极少数人可以成为圣人,但是最初人类都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因为这可能是人性的一部分。孟子哲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认为人性本善。很明显,孟子认为智慧与是非观念存在内在联系。

但是,如果人人都有能力成为圣贤的话,那么为什么我们最终没能变成圣贤呢?后世儒家王阳明试图解答这一问题。他解释道:“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即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你的思想在活动了。)25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我们会听到各种不同的意见,养成各种偏好。然而,这些可能会扭曲我们的世界观,导致我们在行为处世过程中出现偏差。为此,我们要克服这一点就必须“拥有一颗没有私心物欲的心”,“与自然法则保持高度一致”。26王阳明认为此处的“自然法则”指的是所有人与生俱来的知识。然而,它可能被埋没在我们所累积的精神垃圾之下。当我们摒除一切杂念之后,我们就能发现“自然法则的光辉”。自然法则便会塑造并指导我们的行为处世的方式方法。而获取智慧的道路也恰恰在于此。

儒家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另一种至今仍不为人们所熟知的中国哲学是墨家。墨家是以其创始人的名字墨子命名的。在墨家学说中,天命论扮演着重要角色:“三朝圣主……就是那些谨遵天意的人,他们获得了奖赏;三代恶王……是那些违背上天意志的人,他们遭到了应有的惩罚。”27三代是对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的合称,指的是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50年这一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的许多人物都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而是传说中的人物。中国哲学中常见的做法是把智慧与过去某些特定的统治者联系起来。而且越古老的统治者越有智慧,因为年代久远使其更具有权威性。

在人性观上,墨子不像孔子那样乐观。虽然孟子(可能与墨子属于同一时代)认为智慧源于人们内部,但是墨子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虽然我们并不完全清楚墨子怎样理解“天命”这一形而上学术语。“天命论”存在的意义或许是为道德价值观念提供了外界来源。每个人都应该爱护其他人,这就是上天的旨意。那些遵循上天旨意的人行事端正、为人怜悯。圣贤都依照上天的旨意制定法律、实施合适的外交政策。这样可以保证国家内部正义当道,国与国之间睦邻友好,和谐共生。与此同时,遵循上天的旨意行事不仅利己还有利于社会。因此,遵循上天旨意的人诸事顺利。反之,则诸事不宜。因为,遵循上天的旨意会使国王变成圣贤。同理,依照上天旨意必定会使平凡的人变成圣人。(www.xing528.com)

虽然墨子或许已经被人们遗忘了,但是我们对老子庄子并不陌生。他们两个人的姓名与之撰写的作品名称一致。《老子》一书是老子创作的,我们通常称之为《道德经》。我们对老子的情况或许不太清楚,但是据说庄子和孟子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人物。庄子和老子被视为道家哲学的创始人。

众所周知,《道德经》有些晦涩难懂,后人为其增加了密密麻麻的注解。但是,囿于不同的学识,人们做出的注解也不尽相同。下面文字选自《道德经》:

大道废,有仁义。(即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28

从上面这句话来看,只有大道被废弃了,才需要提倡仁义。这两者的关系看起来有些奇怪,但是我们必须结合道家的背景来理解二者的关系。即使“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但是这一概念难以捉摸。“道”的字面意思是“方式方法”,在解释这一概念时通常会用到“水”这个形象。正如小河会自然而然地沿着河岸流淌,道家圣人自然会顺从生命之“道”了。当倡导仁义时,人们则在行为处事时不得不三思而后行,而不是随性而为。这就是为什么这些仁义学说的存在会被视作大道衰落的征兆。

庄子用更为准确的方式阐明了这一点:“智慧与仁义无关,而是由智慧人的天性决定的,仅此而已。”29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智慧来源于自我认知,而通过自我认知会使人们获得道义。这种观点与《奥义书》里面的想法有些相似之处。该书认为圣人的智慧经验来自婆罗门或阿特曼。其中一些观点谈到人们应该寻求一种与自然相适应的生活,这种观点与犬儒主义和禁欲主义者的观点契合。庄子认为,有一些矫揉造作的东西阻碍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这一本质即“道”。

因为道本身虚无缥缈、难以捉摸,因此许多道家著作将其重点放在圣人身上。有一部名为《淮南子》的著作(作者身份不详,但可能来自公元前2世纪)。该作品涉及许多对圣人的描述,这些描述对于帮助我们理解圣人这一形象有所帮助。“如果一切事物都顺应自然规律有序发展,圣人需要做些什么呢?”30“圣人没有个人欲望或野心,因此他们自然无心介入日常事务。圣人主张凡事顺其自然,并不会刻意去改变它们。圣人从不受世俗的桎梏、不为他人影响。”31然而,圣人的行为却受到世俗的影响:“圣人行善,并非为了赢得声誉,但是行善后声誉随之而来;行善也不是为了谋取利益,然而行善后却会得到收获。”但是圣人通常十分神秘:“圣人一直默默行善”32

通过以上的简单阐述,我们足以对中国哲学里内涵的有关圣人和智慧的各个方面知识有所了解。或许儒家、墨家和道家的著作里唯一相同的主题是都十分尊崇圣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