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华大学校庆系列活动回顾:五境界与追求

清华大学校庆系列活动回顾:五境界与追求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2000年的千禧之年,恰逢北京电影学院50周岁的生日。在修葺一新的放映中心,学校隆重举行了庆祝北京电影学院建院50周年系列活动,召开庆祝大会。北京市委、市政府祝愿北京电影学院人才辈出,事业兴旺。所以,学校是否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众说纷纭,观点不一,议论纷纷,无法统一,一直在中国教育界和学校内部存在着巨大的争议。

清华大学校庆系列活动回顾:五境界与追求

作为程度的法度、标准,在学校教育方面,体现一种程限、进度、文化、教育、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水平。也是人或事物发展达到一定水平的状况。境界,更是一个在感知力上感知主观上的精神修养,既是一种人的思想觉悟、修持能力、人生感悟,又是内心一种很微妙的感觉。“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

21世纪初,为适应国家教育体制的转变和改革,北京电影学院从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划转到北京市,成为北京市市管院校。

同时,随着电影事业的深入发展,学院根据北京市对大学教育的宏观管理和规划,注意适度拓展了学科专业(方向),先后将动画专业从美术系分离出来,成立了动画学院。在国家新增的动画专业下,拓展出了动画艺术漫画电脑动画等新的专业方向。加强了对动画教育、教学的研究,特别是与国外大学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动画重点技术实验室和国家动画教学基地

在逐步拓展的学校总体专业布局和设计中,成立了专门研究电影历史和理论的电影学系,研究和使用电影新技术和数字技术的技术系。旨在平台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电影理论的学术研究和对数字技术的研究。

学校划转为北京市管院校以后,研究生工作逐步走入正轨,招生、教学、管理、研究、学位等方面工作更加完善。更为重要的是,学院在经过几年的研究生培养基础上,细化了创作类和理论类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使电影高层次的人才培养更加具有务实性。这个阶段的教学巩固和完善,在学院学术建设上、在教师艺术创作上、在教学形式内容上、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在积累教学创作经验上、在世界同类院校比较上,北京电影学院的学术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中国电影界和世界电影界所造成的影响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2000年的千禧之年,恰逢北京电影学院50周岁的生日。

在修葺一新的放映中心,学校隆重举行了庆祝北京电影学院建院50周年系列活动,召开庆祝大会。国家领导、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北京市委与市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单位的领导、兄弟高校的校长、参加“北京21世纪国际电影教育学术研讨会”的外国各国电影院校校长和影视界专家、历届校友、学校离退休老同志和在校师生员工共1000余人参加了校庆大会。

学校50周年纪念,教育部希望学校继续发扬老一辈艺术家的光荣传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积极进取,办出特色,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北京市委、市政府祝愿北京电影学院人才辈出,事业兴旺。

校庆期间,特地举办了“北京21世纪电影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学术活动。规模之大,水平之高是空前的。美国、意大利、丹麦、俄罗斯、日本韩国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电影院校的院校长参加会议。回顾电影学院50年的光荣历史,大家无限缅怀为中国电影教育事业鞠躬尽瘁的前辈。电影学院从成立那天起,就具有一种气质,存在着一种精神,那就是勤奋努力、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从过去的解放初期,一直延续到50年后的现在,使北京电影学院始终具有顽强、向上的生命力,永远向着光明的前途迈进!

世界电影院校联合会代表,意大利电影学院院长,盛情赞誉“北京电影学院,为全世界的影视院校树立了一个成功的典范,祝愿北京电影学院在将来拥有更伟大的成就”。

学校举办50周年校庆活动,江泽民同志、李鹏同志为校庆题词

张艺谋在校庆活动上发言

毕业校友、著名导演张艺谋,在庆祝大会上作为杰出学生代表发言中说:“是电影学院引我走上了电影艺术的道路。我们会永远感谢辛勤培养我们的老师,感谢我们的母校。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母校在我们心中,祖国在我们心中。”

中央和北京市领导在学校视察和调研中指出:学校划归北京市管理后,市委、市政府一方面感到光荣,另一方面也感到责任重大。北京电影学院提出建设世界一流的电影学院,是我们共同的期盼和任务,围绕这个宏伟目标,我们大家要共同努力和创造条件。电影事业的发展是北京的优势所在。发展电影产业也好,发展文化产业也好,最根本的是人才,人才的基础是教育。有了人才就有作品,有了作品就可以形成产业。有了社会效益就有经济效益,国家就能繁荣、就能发达,北京电影学院的发展是和国家发展的前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那时认为,作为电影专业艺术院校,作为主要进行电影创作和实践的应用型、教学型人才培养的学校,是不是需要搞理论研究?是不是需要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不是不想申请,而是觉得没有必要,以西方著名的电影院校美国的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南加大USC)、纽约大学电影学院(NYU)、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作为参照和比较,电影制作专业的最高学位就是硕士研究生,而且可以在所有大学电影制作专业任教。作为单独进行电影历史、理论、批评研究的最高学位是博士,是纯搞理论研究的,毕业的比较少,在大学任教的也相对比较少。所以,学校是否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众说纷纭,观点不一,议论纷纷,无法统一,一直在中国教育界和学校内部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在90年代,学校根据自身发展和学科需要,曾经申请过。但是,在思想内心深处,这个问题始终没有想清楚,也就一直没有在实质上推进,错过了以往的大好机会。

2000年,学校在制定“十五”发展规划的过程中,在考虑学校长远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充分认识到:学校在学科建设、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办学质量等方面的工作要加强,特别是要在人才培养上开拓思路,提高层次,学校要把申请电影学博士点工作作为学院未来发展、提高水平的主要目标。(www.xing528.com)

北京21世纪电影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

校友们为校庆募捐

学校多次召开申博工作论证会和研讨会,学习、回顾、统一了学校对申博工作的不同观点和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对学校申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学习了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的文件,提高统一了思想认识后,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教学、人才培养要上一个层次,就必须提高办学层次,就必须开展电影博士学位的教育和授予工作。特别是对学校申请工作的思路、方向、方法、对策等项工作提出一些宏观和具体的建议。

学校研究生部,率先抓了学术研究和学术建设,整体策划了北京电影学院《新世纪电影学论丛——系列学术专著》出版工作方案,6次召开专门的会议,广泛征求学校教授和校外有关专家的意见。

学校申博工作小组,在开始前期进行了调研工作、学习取经、情况摸底。先后拜会了国家教育部有关司局、国务院学位办主要领导,汇报学校这几年电影学科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听取他们对我们学校申博工作的意见,特别是征求他们对电影学科建设与发展思路的建议,理清在办学理念、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学校的整体工作,开始重视学科和学术建设,根据未来发展,积蓄力量,准备申博工作。学院根据国家教委关于申请增列博士点文件精神,开始了博士点的申报工作。学院学术委员会及研究生部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届时已将有关文字材料及数据上报广播电影电视部。

同年,学校在制定“十五”发展规划中,在考虑学校长远发展和学术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就已经充分认识到:学校在学科建设、教学管理、人才培养、办学质量等方面的工作要加强,特别是要在人才培养上开拓思路,提高层次,作为教学型、创作型、研究型的电影大学,要把申请电影学博士授予权和博士点的工作,作为学院未来发展、提高水平的主要争取和工作目标。

完成了向广电部上报博士点申报材料的工作,并召开申请博士工作的研讨会。学习、回顾、统一了学校对申博工作的不同观点和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加强了对学校申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学习了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的文件,提高统一了思想认识后,进一步明确了学校教学、人才培养要上一个层次,就必须提高办学层次,就必须认真开展电影博士学位的授予工作。

为庆祝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90华诞,中国文化书院、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南方高科集团,策划拍摄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和纪念教师节的电视公益宣传片。宣传“尊师重道,薪火相传”的中华文化的传统美德,诚邀北京大学季羡林先生拍摄一部公益广告,并且开展一系列文化学术活动,联合拍摄以展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尊师重道,薪火相传”为主题的社会公益宣传片和反映季老学术生涯的电视专题片。

北京大学、南方高科集团、中国文化书院,特聘北京电影学院教师、学生,组成拍摄团队,执行并制作。这个方案辗转向季老表达后,他欣然应允,并表示只要是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都可以无偿地去做。季先生出演电视公益宣传片,在我们国家教育界,是一个很大的创举,特别是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的角度进行定位,让人充满了期待。

改革开放以来,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已蔚然成风,而且,在教师节之际,宣传中国文化的精髓,表达对教师的祝福,既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学校在拍摄电视公益片的过程中发现,北京电影学院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现在应该有一个类似于激励和鞭策师生的主题词和校训,就萌发了请季老给北京电影学院写一个“校训”题词的想法。作为参与拍摄的学校教授,我找到季老,反复说明,并希望得到他老人家的帮助,结果季老十分爽快地答应了。经过反复的商量和细心选择,最终选择了在拍摄公益宣传片时候所用的“尊师重道,薪火相传”这八个字。2004年夏天,在电影学院的教学楼前厅走廊的装修改造时,这个题字由学校美术系教授设计在了教学楼的天井景观中,选用一块上好的花岗岩,将题字雕刻在上,刷以银色,辅以细水缓流,衬以背景的翠竹,充满了中国文化的底蕴、诗意和意境

“尊师”——尊敬教师,尊敬师长,尊重师德。“重道”——遵守道德,遵守法律,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薪火相传”——继承电影的优良传统,传承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发扬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教育优秀品质。整个“校训”的含义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倡导尊师重教,呼吁全社会重视道德和人文教育。季羡林教授给北京电影学院的题词,用预示性、揭示性、文学性的语言进行哲理告白,其中充满着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尊重和情怀,串联起了我们内心的渴望、向往和激荡,是我们学院未来整个学科建设、改革发展、教育教学、精神文明建设、学校建设的浓缩、预示和诗化,它具有明显的文化精神和现代意识。

季羡林先生题词的校训碑:尊师重道 薪火相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