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揭秘宋元史:蔡太师被饿死?

揭秘宋元史:蔡太师被饿死?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于是,张氏以家庭教师的身份被请入太师府。[40]国破家亡的蔡京北望京师,追思往事,不禁黯然泪下。世人如此惦记着这位蔡太师,以至于“骨朽人间骂未销”。关于蔡京的死因,不少观点认为他是被活活饿死的。据传,途中所有的饮食店一听是蔡太师一行人来买吃的,都不谋而合地拒绝出售。这还远远不够,落魄的蔡太师一路往南,诟骂声无处不在。[49]身陷穷途、饥火烧肠的蔡太师,是否追忆起昔年的蟹黄馒头与鹌鹑舌?

揭秘宋元史:蔡太师被饿死?

相传,有位张进士才华出众,深得蔡京青睐。于是,张氏以家庭教师的身份被请入太师府。张氏为人坦率,他对各位蔡氏子孙直抒胸臆道:“我看你们啥也别学了,光学逃跑就够了。”小蔡们甚是不解,追问为何。张进士解释说:“蔡太师作恶多端,迟早会遭到报应,你们身为蔡氏子孙,自然不能幸免。我看各位的当务之急是先学会逃跑,保命要紧。”这个故事源自何处暂不可考。假如确有其事,那么这位张进士委实有未卜先知之才。

宣和末期,蔡京致仕。钦宗初登大宝后不久,以陈东为首的太学生连续数次上书,矛头直指蔡京等人。他在上书中称:

奸臣贼子如四凶者,曰蔡京,曰王黼,曰童贯,曰梁师成,曰李彦,曰朱勔之徒是也……蔡京罪恶最大……陛下新即宝位,遽劳北顾之忧……究其所由:蔡京坏乱于外,梁师成阴贼于内,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从而结怨于金敌,遂使天下之势危如丝发。臣等窃谓此六贼者,异名而同罪……擒此六贼,肆诸市朝,与众共弃,传首四方,以谢天下。[39]

陈东认为,本朝的“四凶”“六贼”陷国家于危难之中,而在这些奸臣当中,当数“蔡京罪恶最大”。他说这么多的目的只有一个:砍下这些奸贼的头颅以谢天下!

在古代,意图谋反的官员必定难逃一死,宋朝当然也不例外。除却谋反等大罪以外,朝廷对士大夫最严厉的惩罚往往莫过于将其贬至天涯海角。蔡京被朝廷贬谪数次,最后定为“徙韶、儋二州”。在行至潭州(今湖南长沙)时,他在万念俱灰中死去。

蔡京晚景凄凉,家人星散,其子孙死的死,抓的抓,逃的逃。举家南迁途中,他接到一个旨意:交出慕容氏、邢氏、武氏三位女子。此三人为蔡京最为宠幸的姬妾,她们千娇百媚,早已艳名远播,金人垂涎其美色久矣!故金军南下之后指名来索。临别之际,蔡京仰天长叹,赋诗一首:

为爱桃花三树红,年年岁岁惹东风

如今去逐它人手,谁复尊前念老翁?[40]

国破家亡的蔡京北望京师,追思往事,不禁黯然泪下。临死前数日,80岁高龄的他用依然姿媚的笔法写下一首《西江月》:

八十衰年初谢,三千里外无家。孤行骨肉各天涯,遥望神京泣下。

金殿五曾拜相,玉堂十度宣麻。追思往日谩繁华,到此番成梦话[41]

蔡京死后,门人吕川卞凑钱埋葬了他的尸骨,并为其作墓志铭。在墓志铭中,吕川卞质问道:“天宝之末,姚、宋何罪?”[42]他将蔡京与玄宗时期的贤相姚崇、宋璟相提并论,且指出,天宝末年,安禄山打碎了大唐的盛世梦,这一结果不能归咎于姚、宋二人。同样道理,他觉得蔡京任相时,大宋也处于盛世,不能把后来金兵入侵的罪责全部推到蔡京身上。

虽然有极少数人同情蔡京,并为其辩解,但是这些声音早已湮没在一片谩骂声中:

蔡京睥睨社稷,内怀不道,效王莾自立为司空,效曹操自立为魏公,视祖宗神灵为无物,玩陛下不啻若婴儿……自古奸臣未有京之甚。[43]

书传所记老奸巨恶,未有如京比者。[44]

章惇、蔡京为政,欲殄灭元祐善类,正士禁锢者三十年,以致靖康之祸。[45]

京天资凶谲,舞智御人,在人主前,颛狙伺为固位计,始终一说,谓当越拘挛之俗,竭四海九州之力以自奉……[46]

……

蔡京的死讯传出之后,“天下犹以不正典刑为恨”。[47]《宣和遗事》中收录了刘屏山的一首诗,该诗为蔡京等人做出了一个完美的人生总结:

空嗟覆鼎误前朝,骨朽人间骂未销。

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48]

此诗注曰:“王傅指王黼。太师指蔡京父子也。”世人如此惦记着这位蔡太师,以至于“骨朽人间骂未销”。对于蔡京的批判,从北宋末年至今的近千年里从未停止过。近年,莆田市政府欲斥巨资为这位家乡的名人扩建陵墓,打造成为一处旅游景区,一时舆论哗然,后来蔡京墓的重修就变成一种民间行为。

关于蔡京的死因,不少观点认为他是被活活饿死的。据传,途中所有的饮食店一听是蔡太师一行人来买吃的,都不谋而合地拒绝出售。这还远远不够,落魄的蔡太师一路往南,诟骂声无处不在。[49]身陷穷途、饥火烧肠的蔡太师,是否追忆起昔年的蟹黄馒头鹌鹑舌?当年包子厨缕剩下的烂葱丝,眼下用它来疗饥也是奢求。

【注释】

[1][宋]罗大经:《鹤林玉露(补遗)》,“缕葱丝妾”条。

[2][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酒肆”条。

[3][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宣德楼前省府宫宇”条。

[4][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六。

[5][宋]蔡:《铁围山丛谈》卷四。

[6][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是月巷陌杂卖”条。

[7][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十,“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条。

[8][宋]岳珂:《馒头》,《玉楮集》卷四。

[9][宋]杨仲良:《宋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一百三十二《徽宗皇帝》。

[10][宋]邵博:《闻见后录》卷一。

[11][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九,“中秋”条,卷三,“饮食果子”条。

[12][宋]陈达叟等:《蔬食谱·山家清供·食宪鸿秘》,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6年10月,第29页。

[13][宋]高似孙:《蟹略》卷三,“蟹黄”条。(www.xing528.com)

[14][宋]高似孙:《蟹略》卷三,“洗手蟹酒蟹”。

[15]程民生:《宋代物价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11月,第122—123页。

[16]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缩印本(下卷)》,第7776页。

[17][宋]何薳:《杂记》,《春渚纪闻》卷三。

[18]程民生:《宋代物价研究》,第176页。

[19][宋]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下。

[20][宋]王称:《东都事略》卷一百一《列传》八十四。

[21][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七十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一《奸臣》二。

[22][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七十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一《奸臣》二。

[23][清]吴士玉:《骈字类编》卷一百八十三《草木门》八。

[24][宋]蔡:《铁围山丛谈》卷一。

[25][宋]袁褧:《枫窗小牍》卷上。

[26][宋]佚名:《宣和书谱》卷十二。

[27][宋]佚名:《宣和书谱》卷十二。

[28][明]张丑:《清河书画舫》卷七上。

[29][清]永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百十二《子部》二十二。

[30][宋]佚名:《奉行居养等诏令诏(崇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宋朝大诏令集》卷一百八十六《政事》三十九。

[31][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八《食货志》第一百三十一。

[32][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五。

[33][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之《食货》六〇、六八。

[34][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之《食货》六八。

[35][元]脱脱:《宋史》卷一百七十八《食货志》第一百三十一。

[36][清]徐松:《宋会要辑稿》之《食货》六八。

[37][日]夫马进:《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第40—41页。

[38]张呈忠:《宋代社会福利史研究的整体回顾与理论反思—以“蔡京悖论”为中心的讨论》,《史林》2015年第6期。

[39][宋]陈东:《登闻检院上钦宗皇帝书》,《少阳集》卷一《书》。

[40][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八。

[41][宋]蔡京:《西江月》,[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二《辩证类》。

[42][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八。

[43][宋]方轸:《上徽宗封事》,[明]郑岳:《莆阳文献列传》卷十三《奏议》。

[44][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三十九。

[45][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

[46][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七十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一《奸臣》二。

[47][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七十二《列传》第二百三十一《奸臣》二。

[48][宋]佚名:《宣和遗事》之《元集》。

[49][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