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

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记得那天早自习,我到的时候,你们班主任老师也早已守候在教室里了。然而那天正好有几个同学迟到,结果被班主任抓个正着,一个个被提溜着弄到二楼办公室‘严刑拷打’去了。最搞笑的是,他们刚走,我们的段左祎同学就以华丽的姿态走进了教室。”曾目睹这事的孩子们都想起来了,教室里哄堂大笑,如那天段左祎走进教室时一样。

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在光影中遇见七种青春

随机人生

晚自习开始时间是6点半,不过今天我提前5分钟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发现十班的班主任老师正在讲台上说着什么。出于礼貌,我在外面等着,可是等到上课铃响了之后,他还在慷慨陈词,没办法,我只好继续等。直到我把教室外的专栏从头到尾看了两遍,差不多10分钟之后,班主任才出来,有些抱歉地跟我解释他正在谈这段时间班上纪律有些涣散的事情。我点头表示理解,走进教室,教室里响起了掌声,毕竟跟挨班主任训话相比,上电影鉴赏课是每个人都更喜欢的选择。

“看到班主任刚才在讲台上讲话,我想起了不久前发生的一件事。”

我走上讲台,一边把U盘插入电脑一边笑着说。

“记得那天早自习,我到的时候,你们班主任老师也早已守候在教室里了。然而那天正好有几个同学迟到,结果被班主任抓个正着,一个个被提溜着弄到二楼办公室‘严刑拷打’去了。最搞笑的是,他们刚走,我们的段左祎同学就以华丽的姿态走进了教室。”

曾目睹这事的孩子们都想起来了,教室里哄堂大笑,如那天段左祎走进教室时一样。

“我就在想,”我笑着继续说,“要是他早来一分钟,肯定也被抓到办公室去了,要是他晚来半个小时,班主任肯定就要给家长打电话了。而段同学的英明神武之处就在于,不早不迟,恰恰那个时候走进教室。”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笑得最厉害的是当事人自己。

“所以,那天一个阴差阳错的安排,使段左祎同学逃过了一劫,保证了他那天良好的心情学习状态。但是如果他早一点或者晚一点,结果可能就不是这样了。而且我们还可以再多设想一下,如果要他再重演一遍那天的场景,恐怕也不可能做得跟那天一模一样。也许走在路上他会撞到某个人,如果撞到校长,下场也许会很惨,也许会开除他,然后他失学在家,勤奋自学,竟然成为一代电脑大师,创办了‘很软’公司,开发了‘窗台’软件,成为世界首富……”

有孩子笑得更厉害了。

“如果撞到我嘛,以我一贯的温和,应该没什么事。

“也许他会突然撞倒某个女孩,然后他拉她起来,急忙道歉,对方说没有关系,他坚持道歉,还说要带礼物到人家家里去看望,要人家告诉他是哪个年级哪个班的,电话多少,QQ号多少,家住哪里,有男朋友没有……也许,段左祎同学的后半生就这样敲定了……”

大家笑得更厉害了。段左祎是班上很活泼开朗的一个男生,相信他不会介意我善意的玩笑。

“现在我想提一个很弱智的问题:班上没有玩过电脑游戏的同学请举手!”

一个女孩举起了手,段左祎也举了手。

“你的手放下!”我笑着对他说,“你没玩过,打死我都不信!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如果人生能像玩游戏一样……”

“存储进度!”有孩子马上接嘴。

“对,存盘取档,那么我们的人生会怎么样?”

“无敌了!最厉害!”有孩子回答。

“当然,人生无法存盘取档,至少现实里是如此。但是,电影却给了我们无所不能的想象空间,今天我们要鉴赏的是德国电影《罗拉快跑》,有人说这是一部可以存储进度的电影,那么,现在,请关灯。”

教室里灯光熄灭,强烈的电子音乐响起,动漫造型的罗拉开始在屏幕上狂奔。

……

一个半小时的电影很快结束了,我打开灯,重新走上讲台。

“问大家两个问题:第一,在影片中罗拉跑了三次,前两次失败,最后一次成功。请问:前两次是她哪里做得不好导致的失败吗?最后一次又是她哪里做得好得到的成功吗?”

孩子们都摇头。有孩子说:“全靠运气。”

“嗯,也许是。”我笑着说。

“罗拉的每次奔跑都是尽力了的,但是可以这样说,最后的结果却是她无法掌控的,是吗?”

“是。”孩子们都表示同意。

“那第二个问题:在罗拉三次奔跑中,除了她和男朋友的命运,还有其他人的命运被改变了吗?”

孩子们纷纷回答:“推婴儿车的女人,偷自行车的年轻人,乞丐,她爸爸,梅耶先生,办公室的女职员……”

“有没有没改变的?”

有孩子回答:“打电话的女人。”

“其实还有一个,命中注定没有改变,甚至越来越糟糕……”

“梅耶先生!”有孩子回忆之后回答,“三次他都撞车了!”

“是的,”我表示同意,“那么这些改变有逻辑规律可循吗?”

“没有。”

“的确是没有的,也许这正是影片迷人之所在。对命运的无知,也许正是我们这些凡人最真实的状态,也许这也是对命运的敬畏。那么,这周的周记,就是《罗拉快跑》的影评。”

影片情节

红发女孩罗拉的男友曼尼是个小混混,他因为弄丢了黑帮老大的10万马克贩毒款而心急如焚。他打电话给罗拉要她救自己,必须在20分钟内弄到10万马克。知道消息之后,罗拉冲出房门去找自己的银行家爸爸求援。被情人逼婚的爸爸正在焦头烂额,见到罗拉求援,把罗拉哄了出去,并告诉罗拉自己要和她妈妈离婚。无助的罗拉跑到男友那里,和男友一起打劫超市筹钱,罗拉却被闻讯而来的警察开枪打死……

罗拉开始第二次奔跑。同样是到父亲那里求援,仍然遭到拒绝,罗拉情急之下抢了保安的手枪挟持爸爸抢劫银行里的钱。当罗拉终于拿到10万马克见到男友曼尼时,曼尼却不小心遭遇车祸身亡……

罗拉开始第三次奔跑,这次她阴错阳差根本就没有见到父亲。无助的罗拉走进赌场,把身上所有的零钱全部下注,结果意外地赢得了巨款。与此同时,曼尼也在无意中找到了拿走装钱的袋子的流浪汉,拿回了丢失的钱。当罗拉赶到的时候,曼尼已经将钱交给了黑帮老大,罗拉提着赢来的钱和曼尼一起回家

观影指南——影片的几个关键词

存盘取档&平行空间

很多评论都异口同声地说,《罗拉快跑》最新奇之处在于它的结构。有人说这是史上第一部电子游戏电影,因为它的结构采用了游戏存盘取档的方式,这也是我给学生介绍的。但是仔细思考之下,我又觉得似乎不完全是这样。

在罗拉前两次失败之后,我们似乎看到她面对自己的失败很不甘心,于是想要“重来一次”,于是电话再次坠落,一头红发的罗拉再次奔跑,直到最后成功,皆大欢喜。但是我们却不难发现里面的不合逻辑之处:罗拉第一次向父亲求助就遭到了拒绝,而且被告知自己不是父亲的亲生女儿。按照常理,如果她再有一次机会,她不可能再去向父亲求助了。玩过游戏的人都知道,在一次失败之后,我们重新取档再来,往往会修正上次犯的错误,甚至将以前的流程推倒重来。但是影片的安排却不是这样的,罗拉在第二次和第三次奔跑中似乎完全没有关于第一次失败的记忆,还是一门心思去找父亲寻求帮助,这怎么会和游戏时的存盘取档一样呢?

其实,导演想告诉我们的只是罗拉奔跑的几种可能。这些可能并没有先后之分,如果罗拉真实存在的话,我们甚至也不知道她最后选择的是哪种可能,我有学生将这种安排称为“平行空间”,其实这样的叫法更符合导演的原意。只是由于我们观影时仍然要遵循时间的线性规则,所以三种可能无法用平行的方式展示,于是只好用线性呈现。从这个角度说,很多评论所说的这部电影的结构是存盘取档式结构的说法其实是一种误读。

混沌理论&蝴蝶效应

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洛伦兹1963年在一篇论文中说:“一只海鸥扇动翅膀足以永远改变天气变化。”在以后的演讲和论文中他用了更有诗意的蝴蝶来比喻,通常这样阐述:“一只南美亚马孙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有名的蝴蝶效应,而其背后的理论支撑就是混沌理论。(www.xing528.com)

混沌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是:在一些动态系统中,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如果这个差异越来越大,那么这个差距就会形成很大的破坏力。

纵观《罗拉快跑》全片,可以说是对混沌理论和蝴蝶效应的极好阐释。罗拉的奔跑就是一个动态系统,而她三次奔跑的微小不同,特别是初始阶段的微小不同,不仅造成了罗拉与男友最后的结果的巨大不同,甚至造成了罗拉在路上遇到的人之后命运的巨大不同。为了清楚地说明这些不同,我将用一个表格来展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罗拉奔跑的初始条件的变化几乎是不值一提的:仅仅是一条狗而已。而正是这条狗改变了罗拉奔跑之初的条件,因而对后面的系统造成了天翻地覆的影响。这些影响,有些似乎是可以用逻辑解释的,比如第一次罗拉的闯入让父亲的情人还没来得及说“即使这孩子不是你的”这句话,这让她父亲坚定了要与情人结婚的决心。可是第二次罗拉慢了几秒,于是她发现的是父亲在办公室与情人激烈争吵,父亲也声称决不离婚。再如罗拉第一次奔跑,梅耶先生撞到了黑社会成员的车头,而第二次因为受伤慢了一点,梅耶先生撞的则是车尾。但是除了这些,其他大部分的结果都是无法用逻辑说明的,比如推婴儿车妇女的三次变化,办公室女职员的命运变化等。这正好诠释了混沌理论的观点:初始条件的变化造成的结果的变化往往是不可预测的,更是不可控的,当然也就很难用逻辑来解释。或者说,在人类理解的逻辑之上,还有我们不知道的逻辑在支配着每个人的命运?

混沌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复杂的系统往往建立在最简单的规则之上,而非复杂的规则之上。科学家们这样阐释这一理论:就如迁徙的鸟群,每只鸟都按照简单的规则飞翔,但是作为一个整体,迁徙的鸟群就非常复杂了。在本片中,罗拉的奔跑及其对所有人产生的影响可视作一个复杂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建立的简单规则就是罗拉的奔跑。

奔跑是一种最原始的行为,也是动态的最好隐喻,影片的导演更是用一头红发强化了这个系统的动态属性。奔跑是罗拉男友面临的困境的果,但又是之后所有事件的因。而根据混沌理论,动态系统是很难完全自我复制的,即使面临相同的外部条件,也很难做到这次跟上次完全一致。所以,罗拉三次奔跑的不同并不是她的主动选择,而是不可更改的自然规律,她的失败或者成功,也不是因为她做错了什么或者做对了什么,仅仅是因为动态无法复制,于是产生的结果也完全不同。这让那些把本片当励志片看的观众多多少少有些失望,但是真实的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梅耶先生,在三次奔跑中的遭遇可谓是华盖运当头,更适用于他的恐怕不是混沌理论,而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的主要观点就是:如果一件事情可能有糟糕的结果,那么就一定会得到这个结果。比如奶油蛋糕掉在地毯上,奶油一面朝下的概率与地毯的价格成正比。梅耶先生那一天似乎注定要撞上那三个黑社会成员的车似的:第一次撞在车头,第二次撞在车尾,第三次终于没撞上,正当大家为他舒了口气时,最终还是撞上了,而且将梅耶先生撞成重伤。似乎冥冥之中他的命运早有安排,这不得不让人感到沮丧。导演后来安排罗拉坐上了救护车,握住了梅耶的手,让他从死亡线上神奇地挣脱出来,也许是为了安慰善良的观众吧。

颠覆

作为一部具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电影,本片的颠覆性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结构上的突破,这在前文已有介绍,不再赘述;之后是大量现代元素的引入,如节奏强烈的电子音乐、动漫等;而更引人注意的恐怕是影片角色设置上的颠覆。

影片中的罗拉与男友曼尼的定位与传统意义上的男女定位完全掉了个个儿。当我们已经习惯了英雄救美的模式之后,我们发现在这部电影中,男性的曼尼只是一个街头小混混,根本不是什么英雄。而在内在品质方面,他的表现跟英雄也根本靠不上边。出事之后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女友,抱怨女友的迟到导致自己铸下大错,之后又哭哭啼啼自怨自艾,完全没有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雄气概,到最后希望女友帮助,竟然像个碎嘴婆娘一样絮絮叨叨:“我早就知道你想不出什么办法,我早就说总有一天你也会无计可施,快点想办法吧,你不是总说爱情无所不能吗?那20分钟给我弄10万!”我相信很多观众此时都有将水杯砸到他脸上的冲动。在罗拉筹钱的20分钟里,他只待在那里无所事事,衰得连电话卡里都没钱了。他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就是去抢劫超市,也正是由于他的愚蠢决定,让罗拉送了命。而在第二次奔跑中,眼看一切胜利在望时,他居然会笨得让救护车撞死。第三次他之所以能够发现流浪汉并拿回钱,也是之前罗拉改变了小偷的行动路线,让他把车卖给了流浪汉,说到底,本质上还是罗拉的功劳。据说不少女性观众在看了本片之后都替罗拉不值,不过不知道她们是否知道,这个窝囊无能的男主角其实正是导演有意的设置,目的就是通过塑造这个窝囊男人的形象,颠覆传统的英雄救美模式。

而罗拉显然也不是美女,影片中她的打扮完全是中性化的,她的一头红发与其说代表她的性别,还不如说是代表了她的性格。她可以在电话中就迅速判断出男友做错事的原因所在,更能在瞬间决定解决策略,并且能在最短的时间里付诸行动。影片中她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奔跑,一头火红的头发就像一面旗帜高高飘扬。男友的所有缺点几乎都对应了她的优点:懦弱——坚强,犹豫——果断,无能——行动,灰心——坚持,糊涂——理智。他们唯一相同的一点就是爱,也因为爱,罗拉甚至牺牲了自己的理智,与男友一起抢劫,绑架自己的父亲。

传统的英雄救美模式被彻底颠覆,女人不再是纤细柔弱被巫师囚禁在城堡里等待白马骑士拯救的楚楚可怜的形象,而是随时可以扔下电话冲出大楼奔向解决之道的强人。所以,有些人把本片看作女权主义电影也是有道理的。

而注重细节的德国人在本片中的颠覆还不只于此。细心而耐心的观众会发现,电影的片尾字幕居然是从上到下倒着放的!这也算是一贯严谨刻板的德国人难得一见的一点幽默感吧!

探索与敬畏

德国是这个星球上最善于哲学思辨的国度,这个国度为人类贡献了康德、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哈贝马斯等一大批哲学家,很少有其他国家和民族能与它相比。德国人的哲学思辨往往渗透到他们的很多艺术作品中,更何况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一部关于人生的哲学思索的电影。

影片开头的字幕就引用了艾略特的名言开宗明义揭示了本片的主题:

我们不应该停止探索,我们所有的探索将回到我们的起点,并第一次了解该处。

影片开始,城市熙熙攘攘的人群漫无目的地做着布朗运动,画外音一来提出的就是哲学的终极问题:

人类,也许是这个星球上最神秘的生物,是一个无从解答的谜团。我们是谁?我们从何而来?去向何处?怎样知道那些我们自认为知道的事物?为什么我们对一切都深信不疑?有无数疑问需要找到答案,一个答案将衍生一个新的疑问,而下一个答案又将衍生下一个疑问,如此循环不止,但最终,会不会是永远相同的疑问?而且永远是相同的答案?

苏格拉底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无知。”也正是这种无知促使人类不断地探索,而探索的答案又成为下一个问题,无知永无止境,探索也永无止境。

这部电影并不是想为我们指出解决之道,而是想告诉我们,人类的力量在命运面前还是过于弱小,因为我们的无知,很多因素也是我们无法把握的。

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停止探索。贯穿全片的罗拉的奔跑就是探索的隐喻。即使未来不可知,即使宿命已经确定,我们都不应停止奔跑,停止努力。

而在这种探索中,我们也要保持敬畏。影片有个耐人寻味的细节:罗拉的三次奔跑都在同一地点遇到了同一群修女,前两次她都是直接从修女中间穿过,而第三次不知为何她选择了绕道而行,结果撞上了偷自行车的年轻人。而正是由于这次冲撞使后者改变了路线,拐到了一家小店,遇见了流浪汉,然后他将单车卖给流浪汉。也正因为流浪汉骑着单车,才被曼尼发现,最终曼尼夺回了丢失的钱。从这个角度说,曼尼的钱之所以能够失而复得,完全是因为罗拉对修女们的尊重。这个设计应该是导演在对信仰表示敬意,也表达了影片的主题之一——敬畏。

影片链接

《雷霆万钧》

在不远的未来,时光旅行已经成为可能,也成为商人们牟利的工具。一些公司利用时光技术给顾客提供时光旅行服务,顾客们被严格要求绝对不能触碰远古的东西,以免对以后的世界造成混乱。

一次,一些游客在公司安排下来到白垩纪旅行,一个游客不小心踩死了一只远古世界的蝴蝶,这个细小的动作铸成了大错,完全改变了生物的进化方向,并开始影响到人类在这个世界的生存。

为了拯救人类,科学家们被迫乘上时光机器回到史前世界,去阻止这个毁灭性的错误发生。

学生笔下的《罗拉快跑》

你没有人生的外挂,请无悔选择自己的人生。我愿意去做我想做的事,哪怕失望也不绝望。

(李欣桓)

罗拉奋不顾身地跑着,为的只是那个小混混,为的只是那场随时开始、随时结束、无关风月、无关痛痒、可有可无的爱情。一边感叹罗拉的傻,傻得让人心疼;一边也看到在那样人情淡漠的社会下的一丝单纯。

其实无论结局是a、b,还是c,她都会那样跑下去,无论是d、e,还是f,她都会拼尽全力,为的只是保护他周全。没有利益,没有算计。

(许若云)

虽然命运中充满了不确定因素,这些因素不是我们能掌控的,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我们的行动对命运的影响很大,我们使用的方式是可以自己选择的。比如影片中的那个小偷,有一个场景是他被抓了,我一点也不感到意外,小偷嘛,被抓的可能性太大了,因为他总有失手的时候。这种未来可以猜测,那是因为他走这样的路。如果他找一份堂堂正正的工作,警察会抓他吗?所以我始终认为,命运的一半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是可以采取主动来改变命运的。

影片中可以看得出来,罗拉的男友似乎也走上了一条不太光明的路,黑帮?或是犯罪?在我看来就算他躲过了这次,下次也不见得能躲得过,因为他的选择本来就充满了凶险,犯罪的概率很大,所以他的未来让人担忧。虽然我不能预测他的未来,但是有些轨迹是可以猜测、捕捉到的,我想我说的也是一种可能。所以人生的路一定要仔细,不要走错。命运有一半在我们手里,所以不要拿命运开玩笑,有可能你也开不起。

(王家强)

时间可以改变命运,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坏的,谁也无法预料。也许和时间赛跑,尽力了却没有胜利;或许放慢脚步,懒一点,反而和幸运女神撞个满怀。但无论如何,我们要奔跑,这是必不可少的。就像罗拉,试想她如果和曼尼一样沮丧,什么也不做,只是呆呆地在家里傻傻地等男友被黑帮老大杀死,那最后那美满的结局想都不用去想了。

(刘莉)

个人觉得这部影片不断在强调“时间”这一概念。从曼尼打电话抱怨罗拉迟到,到罗拉因迟到一分钟而导致悲惨的结局,这部影片想告诉我们的是每个人都在时间的一条轨迹上,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呈线状的,线上不同的点意味着人生的不同阶段。而时间的线对每个人来说也都不止一条。当你在时间的线上,脚下的点有无数岔路,每个岔路的结果都不相同。

(李芳涵)

大多数人记住罗拉,就是她的一头红发吧。相对于罗拉的红头发来说,周遭的世界近乎黑白。红色是热情的颜色,是向上的颜色,或许导演从外形上就要打造一个坚持、热情的女主角,为了她的“20分钟营救”做铺垫。再就是罗拉的奔跑,贯穿全片的奔跑,为什么不是飙车,不是打的,而是奔跑?因为奔跑的人是运动的,这时她的身体和思想都在为了目标而拼尽全力,她积极地面对问题,这给她的形象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张苗)

《暴雨将至》(Before the Rain)

导演:米尔科·曼彻夫斯基(Milcho Manchevski)

主演:凯特琳·卡特利吉(Katrin Cartlidge)/拉德·舍博德兹加(Rade Serbedzija)

上映时间:199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