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个傻瓜》:七种青春在光影中相遇

《三个傻瓜》:七种青春在光影中相遇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三傻旋风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们的电影鉴赏课的第三个板块“艰难时世”已经结束了,这周将进入的是“另眼看教育”板块,而这个板块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印度的《三个傻瓜》。薛社长更是向我推荐他看过的好电影:“有一部《三傻大闹宝莱坞》,印度的,我建议你一定要看!”生活的逼仄是最能让一个人屈服的。

《三个傻瓜》:七种青春在光影中相遇

成为一个知识分子与谋生的方式无关,刘易斯·科塞提出,知识分子“为思想而活,而不是靠思想生活”。

——弗兰克·富里迪《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

三傻旋风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我们的电影鉴赏课的第三个板块“艰难时世”已经结束了,这周将进入的是“另眼看教育”板块,而这个板块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印度的《三个傻瓜》。说起与这部电影结缘,还有一个故事,说起这故事之前,应该真诚地感谢《教师博览》杂志。

2010年,我应邀参加《教师博览》在南昌举行的重点作者笔会,在会上见到了很多老朋友,也第一次见到了神交已久的方心田、余华、木云等编辑。木云(张伟)是我见过的编辑中最有想象力的一个。当他听说我一直在做电影课,偶尔也写点影评自娱自乐的时候,他说:“为什么不多写点发在我们杂志上呢?”当时《教师博览》的社长薛农基先生和主编方心田先生也在场,也鼓励我多写点与教育有关的影评投给他们。薛社长更是向我推荐他看过的好电影:“有一部《三傻大闹宝莱坞》,印度的,我建议你一定要看!”薛社长又不厌其烦地给我介绍电影的大致情节,而且再三推荐此片。

听了薛社长的话我心生狐疑:印度电影?在我印象中,印度电影多半是一群人又跳又唱,太闹腾,他们能拍出好的教育电影吗?不过回家之后,我还是找到这部电影看了。看完之后,我做了一个决定:我要让我的学生们也看看这部电影。

这样的安排在以前是没有的。按照我的惯例,多年来电影鉴赏课一般都安排在高二。到了高三,诗词鉴赏、音乐鉴赏和电影鉴赏都要停止。而那时候我任教的2011届已经进入高三了,老师和孩子们都夜以继日地投入到了复习中,这时候再放电影,似乎有点冒天下之大不韪,但是我还是坚持播放,因为我觉得这样的电影也许正适合在应试海洋里苦苦挣扎的学生和老师们。从这个角度说,在高三看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一个晚自习,这堂临时决定的电影课开始了。孩子们聚精会神地看着,教室里不时爆发出笑声,也有孩子对我说,在看到有些情节的时候,他们也流泪了,只不过在漆黑的教室里,我看不见。

近三个小时的电影结束了,教室的灯重新打开,接着就出现了一个奇观——一分钟之内,教室里的学生几乎走空了,全去上厕所了。我的规定是电影放映期间可以上厕所,只要轻手轻脚不打扰同学便可,但是在这近三个小时里,根本没有一个人上厕所,他们全都被这部电影吸引住了。

没过几天,就有其他班级的老师找到我:“听说你们看了一部很好的电影,我也想给我们班的学生看,可以吗?”消息显然是我们班的学生告诉他们的,只是我没有想到,这些老师也愿意用宝贵的高三复习时间给自己的学生放映电影,我也有了一种找到了同盟军的感觉。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年级20多个班的老师都知道了,绝大多数都主动跟我说,要给班上的学生播放本片。这件事成了2011届高三最大的新闻,史称“三傻旋风”。

影片情节

兰彻、莱俱和法罕是大学里最好的同学,可是毕业后,兰彻就离奇地消失了。两个朋友找寻他多年却一直没有音信。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个好朋友得知了兰彻的下落,于是两个朋友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寻找朋友的旅程。一路上,他们一同回忆这位颇有传奇色彩的好友。

三个好朋友就读的皇家工程学院是一所传统名校,这里检验学生的唯一标准只有成绩。而兰彻却不愿意随波逐流,他用善良、开朗、幽默和智慧影响着周围的人,更影响着自己的两位好友,使他们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在充满曲折坎坷的找寻过程中,两位好友终于知道了兰彻的秘密:原来他原名奉苏克·旺杜,是一家财主家里的小仆人,从小热爱学习。于是主人要他顶替自己的儿子上大学,得到文凭之后马上消失。当朋友们终于找到兰彻时,发现他已经是一位有着400多项发明的科学家了。

观影指南——《三个傻瓜》中的教育常识

汽车在崇山峻岭间的盘山公路上奔驰,法罕的画外音响起:

一出生就有人告诉我们,生活是场赛跑,不跑快点就会惨遭蹂躏,哪怕是出生,我们都得和3亿个精子赛跑。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和我一样,马上联想到中国的应试教育

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英文名Three Idiots,我更愿意叫它《三个傻瓜》,因为前面那个恶俗的译名差点让我错过了这部好片)讲的是两个年轻人法罕和莱俱从皇家工程学院毕业10年后去寻找大学死党的故事。不知道是不是亚洲国家教育模式都比较接近的原因,电影里展示的印度大学的僵化可笑及其对个性的摧残,对我们来说非常熟悉。

刚一进校,学校的“病毒”主任就给他们上了一堂社会教育课:

噪鹃从来不自己筑巢,它只在别人的巢里下蛋,要孵蛋的时候它们会怎样?它们会把其他的蛋从巢里挤出去,然后竞争结束了。它们的生命从谋杀中来,这就是大自然——要么竞争,要么死……

甚至,连主任教育学生时使用的例子都和我们用的一模一样:

有谁知道最先登上月球的是谁吗?对,是阿姆斯特朗。谁知道第二个呢?不知道没关系,因为第二名无意义,只有第一才会被人们记住!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中国先贤们的教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可是成了人上人之后呢?不过就是把自己曾经吃过的苦作为资本,要求每一个后辈都吃跟自己一样的苦,或者吃比自己还苦的苦。多年媳妇熬成婆,其目的不过是为了更好地摧残、压榨自己的儿媳妇而已。

法罕的家庭情况只能说勉强过得去,他父母为了他的学业几乎付出了一切,家里唯一的一台空调归他专用,因此,即使在皇家工程学院的每次考试他大都垫底,他也没有胆量告诉父母自己的梦想不是成为一名工程师,而是成为一个野生动物摄影师;莱俱的家庭更是贫寒,父亲多年卧病在床,母亲辛苦支撑着这个家,姐姐因为没有嫁妆而一直嫁不出去,家里唯一的希望就是他毕业以后能够找到好的工作,把家庭从贫困中拉出来。生活的逼仄是最能让一个人屈服的。因此,他们入校时,对校园里无处不在的不公和压力没有丝毫的反感,而是习惯地逆来顺受,直到兰彻出现在他们的生命中。

用法罕的话说,兰彻和他的名字一样是独一无二的。第一天入校,他就用“初二的物理知识”狠狠修理了欺负新生的学长,用问题逼得“病毒”主任下不来台,他教学校的杂役“毫米”怎么蹭课:买一件校服混进学校上课,没人会注意你,如果被抓住了,再买另一所学校的校服进去听。和所有校园剧里的青春英雄一样,他独立、反叛,极具个性。如果说青春是一条河的话,他就是一个驾驶着愚人船独自漫游在这河上的船夫,他一边漫游,一边向两岸的人传播那些最基本的常识。可是由于我们已经距离常识太远,因此,他被老师和学生们称为 “idiot”(傻瓜),也算是实至名归了。

常识一:校园不是高压锅

在同学乔伊的葬礼上,兰彻直言不讳地对主任说:乔伊不是死于自杀,而是谋杀,凶手就是在大学四年里施加给他无尽压力的主任。

“一个学生无法承受压力,难道要我负责吗?”主任的回答也许代表了大多数教育者在面对这一指责时的反应。不可否认,社会的竞争是每时每刻都存在的,培养学生的抗压能力也算是教育的任务之一。但是如果学习生活没有了对知识的好奇与渴求,纯粹变成了压力的驱动结果,用兰彻的话来说,就是:“有鞭子在,马戏团的狮子也能乖乖听话,但是人们只会说训练得好,而不会说教育得好。”也就是说,核心问题是压力的合理、合法与适度问题。

而很多老师给学生施加压力,不管从动机还是方法以及后果来说,都是值得商榷的。主任不满乔伊作品晚交,叫乔伊给父亲打电话,当着学生的面,无情地通知他的父亲儿子无法按时毕业,这成为乔伊自杀的直接诱因;莱俱和朋友们酒醉闹事,主任又要莱俱在电脑上提交自己的退学通知,莱俱苦苦哀求,主任又以放过莱俱为条件诱使他出卖朋友,导致莱俱愤而跳楼……

这些“效力”巨大的“教育”方式看着多么眼熟!我不止一次看过一些老师的案例和叙事,讲述他们在教育学生时采用的各种“高招”,竟然跟对付敌人的招数毫无二致:各个击破、瞒天过海、声东击西、敲山震虎、一石二鸟……还有人专门出了所谓的“兵法”,教老师们如何给学生施加更大的心理压力,迫使其崩溃,逼学生就范。在这些文字里,学生已经不是学生,而成了实验箱里任人戏弄、宰割的小白鼠,教师也不再是教师,而是一群自以为是、狂妄无礼的僭主,他们施加压力的原因不是为了学生,不是为了教育,而只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权威(我一位教英语的朋友形象地将其称之为“show power”),只是为了让学生在权威面前彻底匍匐,教育在此彻底异化为奴役。教育如同爱情,如果丧失了能够直抵双方内心最深处的诚意,而要靠欺诈、恐吓来迫使对方就范的话,就已经背离了根本的原点,就不配称为教育。

难道就没有更为合情合理的方法与学生沟通?难道教育者的权威就那么重要,一定要选择杀伤力最大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服从,甚至不惜以伤害学生的心理与生命为代价?

乔伊在压力下崩溃了,失去了生命,莱俱在压力下也崩溃了,几乎丧命,但是更多人的崩溃是在内心中,在灵魂中。兰彻没有崩溃,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功于他的口头禅“一切顺利”,电影中诠释这句话的歌舞场面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可是在末尾,切入的却是乔伊自杀的镜头,这高超的剪辑堪称神来之笔!它让观众看出导演用心良苦的提醒:自我安慰,有时候是无法抵挡现实的残酷的。兰彻有自己的愚人船,但是更多人的愚人船,已经在风暴中颠覆了,乔伊就是失败版本的兰彻。

常识二:热爱是学习最好的动力

兰彻的两个死党——法罕和莱俱——从进入皇家工程学院那天起就一直处在被开除的边缘,因为他们每次考试都垫底。而当他们惊讶地发现兰彻这个叛逆小子居然每次考试都是第一时,心里的感受是复杂的:当朋友考试不及格时,你感觉很糟;当朋友拿到第一时,你感觉更糟。兰彻坦诚地告诉他们,他热爱机械,上工程学院是他最大的梦想,这就是他成绩优异的秘诀。而一直想当野生动物摄影师的法罕始终心猿意马,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所以成绩总是很糟;莱俱则是由于贫寒的家境,给自己加上了太多额外的压力,这些压力变成了恐惧,于是使他无法专注学习。

影片所讲的故事虽然发生在高等院校,这个常识对基础教育来说也是有很大借鉴意义的。中国古人早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每个老师都告诫学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我们忽视了一个基本的常识:不可能每个人一定对每件事都有兴趣,因此,学生对某些科目,甚至对学校学习根本不感兴趣,至少从理论上是说得通的。可惜,我们的体制不允许这样的常识。很多专家、名师都在孜孜不倦地教育老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但是他们却不承认一点:有些兴趣是根本无法培养的。

传统教育习惯于将学生看成整齐划一、毫无二致的原材料,本质上跟工厂里的铁块、铝锭没有区别。教育者相信通过同样的教育(“加工”)手段,能够使这些原材料都达到预期的使用目的:用来造汽车或者是铝合金门窗。当他们的目的在一些“原材料”上失败时,他们又会滑稽地自相矛盾,由以前否认学生存在个性而到将责任全部推到学生个性的弱点上:你的失败就是由于你的不认真,不努力。最温和的,也就是抱怨学生没有形成对学习的兴趣。

可是,是不是兴趣只有与教育(或者当下的学校教育)相符合的时候才具有意义?兰彻对好友说:“想象一下,要是迈克尔·杰克逊的父亲要他去打拳,阿里的父亲逼着他学唱歌,那该有多可怕?”这些常识都被教师们狡猾地屏蔽了,至少在中国的校园里,“偏科”是学生的“重罪”。在某些老师的眼里,这无异于“弱智”,因为在整齐划一的考试里,“6-1=0”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有些教师在“全面发展”的大旗下,一天天制造的却是学生的全面平庸。

有没有对学习没有兴趣却能取得优异成绩的呢?有,例如影片中的他们的同学,外号“消音器”的查图尔。

查图尔明显是作为兰彻的对立面出现的,他对学习丝毫谈不上兴趣,他关心的只是好的分数能让自己找到好工作,挣大钱,娶漂亮老婆,买豪宅,购买兰博基尼。他甚至不关心自己学习的是什么,一切书上的东西,对他来说只要背下来就行了。为了得到好的分数,他吃药提高记忆力,打压比自己强的同学,对比自己差的同学冷嘲热讽、落井下石。每到考试之前,他往每个男生寝室门缝里塞黄色画报,让同学分心。毕业之后他得到了想要的成功,而这种成功更成了他一贯行径正确性的证明,于是,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是一个市侩、阴险、卑鄙、无耻的小丑形象。这个形象与影片的另一个小丑,被兰彻讥讽为“标价签”的苏哈斯“交相辉映”,展示了商品社会下所谓“成功者”的猥琐与可悲,可恶与可怜。

有学者说,当今全球的教育已经“嵌入”了经济中,商业意义上的成功已经成为检验教育成功的唯一标尺。龙应台更是提醒人们:政治权力不是唯一的压迫来源,资本也可能一样的压迫。教育成为资本的供货商,资本家则以财富为教育的成果做背书。古希腊式的出于对知识的渴求而接受教育的传统已经不复存在,教育成了一笔赤裸裸的交易——以知识(更准确地说是文凭)来换取财富。学什么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东西能不能交换到文凭,并最终换得利益。因此兰彻在主任面前愤怒地指斥:这所学校不教工程,不关心新的发明,只关心分数、文凭、工作、到美国定居。

兰彻一次次驾着自己的愚人船抵抗教育的惊涛骇浪,而他的船没有被颠覆的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热爱,对知识的热爱,对专业的热爱,这种爱使他能够自保,也能自救,甚至还能救助他的两个死党。最后,法罕听从他的劝告,离开了皇家工程学院,成了一名成绩斐然的野生动物摄影师,莱俱也克服了恐惧,顺利毕业,得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

常识三:学习是为了知识,而不是为了文凭

影片开头,法罕假装生病逼得正在起飞的客机返航,莱俱急得连裤子都没穿就冲出家门,两个人的目的都是一个:想见到毕业之后就失去联系的死党兰彻。同样想见到兰彻的还有死对头查图尔,他想让兰彻看到自己现在是多么成功,以此来羞辱自己的死敌。当他们终于找到兰彻时,却惊讶地发现这个拥有同样的学位证和毕业照的兰彻竟然不是他们的同学,经过一番周折,才得知实情:陪伴他们大学四年的兰彻,其实只是一个大户人家的孤儿仆人,因为从小喜欢学习,于是少爷干脆叫他顶替自己上学。老爷知道之后不但不制止,反而明示让仆人一直顶替少爷念大学,双方约定,毕业之后,仆人就不得再与任何人联系,以保住秘密。

在我们为国内一些所谓名导们讲故事的本领越来越拙劣低下而叹息时,不得不为印度导演故事构思的精巧而拍案叫绝。这个情节不仅解释了前面所有的疑团,更为影片的主旨提供了一个精彩的注脚。影片借法罕的口感慨道:

我们大多数人上大学就是为了一个学位。没有文凭就意味着没有好工作,没有漂亮的老婆,没有信用卡,没有社会地位。而这一切他都不在乎,他上大学是为了学习的乐趣。

兰彻的学位证书被挂在了少爷150英亩的豪华庄园的客厅墙上,连同毕业照,当然,照片上他的头像被替换成了少爷的。不仅如此,他还失去了与大学死党,甚至自己的恋人联系的权利,以致死党多年来不知道他是死是活,恋人因为没有他的消息,险些成为他人妇。他在大学每学期都是第一,毕业时是最优秀的学生,甚至连最初讨厌乃至憎恶他的“病毒”主任都对他改变了看法,将自己老师留下的,嘱咐送给最优秀学生的太空笔送给了他。而他,则安安静静到了一个遥远偏僻的山村,成了一名教师。

在查图尔眼里,兰彻彻头彻尾地失败了,因为他没有得到那张文凭,更没有用那张文凭成功交易,换取自己应该得到的一切。他急于见到兰彻,只是为了让这个大学时成绩一直在自己之上的人看看自己现在的成功,顺便嘲笑对方的失败。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即便事实如他所想,他自己却早已失去了最宝贵的东西:对知识的热爱,对友谊的珍惜,以及一颗善良的心。在追逐高分的竞争里,他早已和文凭签订了一张契约,将这些宝贵的东西全部抵押了出去,当他终于得到文凭的时候,这些东西再也收不回来了。

他得到的是文凭,失去的是自由。关于兰彻的自由,也许片头那首歌做了最好的诠释:

他曾像翱翔的风筝

他曾像风一样自由

我们曾走着自选的道路

他开掘了自己的道路

跌倒了,爬起来,无忧无虑向前走

我们时常为明天烦恼

他简单地为今日狂欢

把每一个瞬间都变成辉煌

在炽热的阳光下,他是一片树荫

在无尽的沙漠中,他是一片绿洲

在破碎的心灵中,他是一阵甘霖

我们困在井底,恐惧着

他在大河嬉戏,毫无畏惧

像朵浮云,他孤独地飘荡……

知识是应该使人的灵魂得到自由的,如果不是这样,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

常识四: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中赶上你

历经周折,在影片末尾,他们终于找到了兰彻。和大部分印度电影一样,导演给我们安排了一个圆满的大结局:兰彻当然不是他的真名,他真名叫奉苏克·旺杜,他也不仅仅是个普通的小学老师,还是一个享有400多项专利的大名鼎鼎的科学家,甚至是查图尔一心想巴结且与之签约的对象。成功者与失败者在这时戏剧性地调换了。

老实说,这是我对影片唯一不满意之处,导演高举反媚俗的大旗,想重新定义成功,但是最后还是让兰彻用查图尔的方式,也就是媚俗的方式获得成功。在我看来,成功的定义与外界的评价是无关的,它更关乎自己对生命的理解,以及自己的灵魂诉求。教育的本质是为了个体人生的幸福,因此,我们在肯定索罗斯和比尔·盖茨成功的同时,不能认为史怀哲和特蕾莎修女或者卢安克就是失败的。所以,即使兰彻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只要他通过学习认识了生活,热爱了生活,创造了生活,又怎么能说他是不成功的呢?而我们总是习惯于用别人的眼光来定义自己的人生,正像影片中乔伊唱的一样:

做了一辈子别人

就这么一次

让我做一次自己

……

再给我个机会,我要再次成长

可惜,人成长的机会只有一次,乔伊的愚人船没能抵抗住风暴,最后还是倾覆了。

不过,影片借兰彻之口说出的这句话却点出了教育的真谛: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中降临于你。换句话说,纯正的教育是应该杜绝功利、顺从内心的。成功本身不应该是目的,它只是卓越的副产品。而在普遍功利、浮躁的社会中,成功的定义往往也是功利、浮躁的,那些真正的优秀者往往会被别人讥讽为傻子,就像兰彻一样,在湍急的教育的狂涛中,惊险地驾驶着自己的愚人船,寻找自己的理想和生命的真谛。

影片的结尾处,阳光下,雪山旁,明澈的湖水上空,一架遥控飞机正在翱翔。我想,这应该就是兰彻的那艘愚人船,那艘经历了无数狂风暴雨,终于幸存下来的愚人船。此刻,它已经飞了起来,成了一只鸟,一只鹰,一个独立、个性与自由的图腾。这时的傻瓜(idiot)已经不止兰彻一个,至少是三个(three idiots),或许,以后还会有更多、更多的傻瓜和他们的愚人船。

影片链接(www.xing528.com)

《地球上的星星》

伊桑是个8岁的小男孩,他貌不惊人,性格孤僻,不仅不讨老师喜欢,就连父母对他也不甚关注,更何况他还有一个各方面都十分优秀的哥哥。他在一次次闯祸之后,被送到一家寄宿学校,这更使他陷入了人生的谷底。

此时,学校来了一位新美术老师尼克,尼克注意到了这个孤僻悲伤的小男孩。他深入了解伊桑,知道他的失败并非由于智商或者品德,而是患有学习障碍症。热心而敬业的尼克老师联系了伊桑的家人,为他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并在学校举行了一场绘画比赛。在比赛中,伊桑获得了第一,极大地增强了他的自信心。

在尼克的帮助下,伊桑不仅绘画取得进步,其他科目也稳步上升,他的画作还被选作学校年鉴的封面,分发给每一位家长。伊桑终于摆脱了孤僻与自闭,成了一个乐观、自信、阳光的小男孩。

附我对本片的影评如下:

靠近水边的鱼——看《地球上的星星》

我想我已经过了追星的年龄,可是当字幕打出阿米尔·汗(Aamir Khan)出品的时候,我心里还是禁不住咯噔了一下,因为阿米尔·汗就是《三个傻瓜》的主演。暂停下电影,上网查一下,果然,这部《地球上的星星》也是他的作品。

电影的情节并不特别。

伊桑是个8岁的男孩,他总是在别人不在意的地方发现很多奇妙的事物:色彩、鱼儿、小狗、风筝。他会整天对着池子里的小鱼,看它们自由地游动,幻想出一个与外界截然不同的美丽天堂。他在地上捡起别人当垃圾丢掉的小东西,搜集起来,拼凑成一条可爱的小船,在水上自由航行。可是,这一切在成人的世界里根本没有意义,他们关心的是他的作业和成绩,而伊桑已经留过一次级了。特别是他的哥哥是个各科成绩优秀的优等生,这让伊桑在自己的家里也倍感压力。

他上课走神、不交作业、到处惹祸,在读了两年三年级之后,仍然不会拼写。终于,他变成了各科老师批判的对象,也成了父母心头的隐痛。最后,父亲把他送到了寄宿学校。可是在新学校,这一切也并未改变,甚至愈加严重。饱受挫折的伊桑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直到一个美术代课老师尼克(阿米尔·汗饰)出现在他的生命中。

尼克是:

一个会唱歌,会吹长笛的美术老师。他把孩子们逗得团团转,教室里充满了欢歌笑语。一切,似乎将不一样了。

但是,在别的同学开怀大笑时,他仍然睁着一双惊惶的眼;在别的同学载歌载舞时,他如木偶一般纹丝不动。甚至在新来的老师宣布“想画什么就画什么吧”,别的同学都龙飞凤舞时,他面前那张洁白的纸上,依旧空无一物!

曾经,信笔涂鸦是他的最爱呀。

要有多深的伤害,才能完全禁锢一个人活泼的天性?要把自尊碾得多么粉碎,才能熄灭孩童眼中闪烁的火焰?

一切,似乎和以往一样。他仍然是阳台上发呆的孤单的孩子。

(摘自内子博客)

经过老师的调查了解,发觉伊桑学习困难的原因并非老师和父母认为的不努力,而是他有阅读障碍症。

简单说来,阅读障碍症是一种大脑综合处理视觉和听觉信息不能协调而引起的阅读和拼写障碍症。它和那种因为智力低下而引起的阅读障碍症不同,很多患者智商极高,甚至包括天才型的人。像达·芬奇、爱迪生、爱因斯坦、肯尼迪在儿童时代都曾被认为是成绩极差的“笨孩子”,最后科学家发现他们都属于阅读障碍症的典型例子。它的表现特征主要反映在识字阅读方面,其原因也是复杂而多面的,但儿童时期可以进行科学的矫正。(摘自百度百科)

有研究表明,英语国家中有阅读困难的儿童高达10%~30%,学汉语的儿童中患有阅读障碍症的人在3%~5%。可是,很多罹患此疾病的孩子根本没有被认真对待,教师和家长大多简单地将其学习的困难归因于“态度不端正,学习不认真”。电影中老师与伊桑父亲的一段对话很能发人深省:

父亲:他留级了,一点好转的迹象都没有。我大儿子门门功课第一,可是他呢?

老师:怎么会这样呢?

父亲:态度问题,没别的了。他对待学习和所有事情的态度。经常调皮捣蛋,与别人相处不好,不听话……

老师:我想知道的是原因,可是你说的都是表现。

父亲:那你说说看?

老师:你注意到他犯错误的模式了吗?那些重复的错误?

这时候,父亲的回答可以说代表了大多数无法科学地对待孩子问题的家长和老师:

父亲:模式?什么模式?都是错误罢了!

即使在老师揭开谜底——伊桑学习困难的原因是阅读障碍之后,他的父亲依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

父亲:可是这(指伊桑的绘画天赋)有什么用?他该怎么面对挑战,面对竞争?难道要我养他一辈子吗?

这个印度父亲话语下面的恐惧,我想每个中国家长都不会陌生。对生活艰难深有体会的父母怎么也不愿自己的孩子在竞争中被打垮、击败。为了孩子的幸福和未来,他们被迫将自己的爱转化为对孩子的催促,甚至逼迫。而如果孩子对此反应有限,这种催促、逼迫就会转化为焦虑和狂躁,折磨着家长和孩子,永无止境。在这种情况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终身的幸福”这样的常识就变得迂阔而滑稽,因此,老师面对家长那番慷慨激昂的宣言也就成了堂·吉诃德斗风车式的不合时宜的“妄言”了。

老师:归根到底,这是个充满着残酷竞争的世界,每个人只想削尖了脑袋往上爬,人人都想得高分,除了医学、工程学、管理学,其他都是废物。(分数)低的都是亵渎,是吧?看在上帝的分儿上,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天赋和梦想,可其实呢,他们都是在被动地学习,妄想成为全才。即使这一切只是痴人说梦!

而当代学校大班教育更加剧了这种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疏离:要真正关注到每一个学生,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仅属于自己的特别,在流水线化的当代学校教育中又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影片借老师和家长的口抱怨道:“一个班上几十个学生,怎么可能照顾得到每一个!”这是影片中印度电影的困惑,其实也是所有大班教育下人们共同的困惑。

在这个意义上,伊桑是无比幸运的。一个能够关注他的老师尼克出现了,更重要的是,尼克老师不仅找到了他学习困难的原因,更发现了他在绘画上异乎寻常的天才。为了挽救伊桑,尼克老师说服了校长,使其放弃了想撵走伊桑的想法,甚至说服了校长让其他老师暂时降低对伊桑课程上的要求,并利用业余时间给伊桑补课。同时,他努力呵护伊桑的绘画天赋,孜孜不倦地辅导他,甚至为他举办了一次全校师生参加的绘画比赛。

影片关于比赛的桥段无疑是本片的高潮,伊桑毫无悬念地获得了冠军。他的作品上,画了一个美丽的池塘,池塘里有小鱼,有小鸟。一个安静而孤独的小孩坐在池塘边,和他们对话。而当他看到老师的作品时惊呆了:在黄色和红色的背景前,占满画面的是他自己的脸,不再是平素那样的孤独、胆怯与阴郁,而是张开了嘴大笑,阳光而活泼,如凡·高的《向日葵》一般,红得鲜艳,黄得灿烂。看到这里,我已热泪盈眶。

意味深长的是,编剧给尼克老师设置了双重身份:他不仅是伊桑所在的寄宿学校的美术代课老师,还是另一所特殊学校——郁金香学校的老师。他和他的同事们一起,用一颗伟大而无私的爱心帮助着那些智障孩子。在他们的眼中,这些孩子就像:

棕榈叶上新鲜的露珠

这是上帝赐予的礼物

伸长 旋转 滑行 落下

正如那宝贵的珍珠

闪闪发光

我们不能失去那些

地球上的小星星

正如那冬日里的阳光

在院子里洒满金光

驱除我们内心的黑暗

……

(选自本片插曲)

这让人联想到本片开头与片名一起打出的字幕:“Every child is special.”(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于是,这部电影的内涵不再局限于以前常见的智慧老师发现并挽救偏才怪才学生的俗套故事,而升华到了教师本来应该具有的对每一个孩子的爱,不管他成绩是否优秀,不管他是否有其他的天才,甚至不管他智力和身体是否正常,每一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的小星星,都是上帝赐予的礼物,都有享有温暖与爱的生命的权利。与此相比,精英教育也好,贫民教育也好,或者是任何以功利为驱动的教育在其面前全都黯然失色,因为这样的教育,驱动力只有一个:爱,对每一个孩子的没有利用企图的爱,没有功利目的的爱。在这种爱的光辉照耀下,每个孩子“都是太阳,放射出光辉,每个孩子都是小河,潺潺流动,宇宙万物皆光辉”(选自本片插曲)。这种泛神论式的对生命的尊重、珍惜与爱,我想才是教育的真谛。

在写作本文的时候,我意外发现本片主演阿米尔·汗的新浪博客,在这里我发现了一篇中文文章,深深地打动了我:

高考就像一个人人生中的一个里程碑,它只是你人生长路中的一段,我们还有很多更重要的考试要面对。大学的考试、生活的考试,而这些是需要有所准备的。面对你爱的人,面对你的母亲、父亲、兄弟、姐妹、儿子、女儿,面对朋友的微笑,在人生中考出好成绩。

明天将公布高考的结果。我希望每个人都接受其结果,因为它是我们的孩子。你的孩子可能会失败,可能少了0.5个百分点,低于你的期望,无论哪种情况,我希望你能接受它。因为更重要的是,它是你的孩子。

不要对这一次考试失望。人生有这么多选择。我们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我们在生活中需要鼓励和爱,孩子特别需要我们家长的支持。要记住,生活的标志包括——爱、关怀和幸福。名誉、成功和金钱是无法用爱的价值、关怀和幸福来衡量的。我们作为父母,请记住我们的表情也是一个标志,就像我们爱着孩子的表情。

这次考试,孩子拿着成绩回家时。我想所有的父母拥抱他的孩子时,孩子都会感受到爱的力量。

这门考试,我想老师和校长对待没有做好的学生——在排行榜遥不可及的另一端的孩子——给他们你的鼓励和支持,他们需要更多的鼓励。

孩子们,你的父母有任何问题时,让他们观看《地球上的星星》和《三个傻瓜》。孩子是有能力改变世界的,不管你的考试成绩怎样,在这个世界上,你都会获得属于你的成绩。

(摘自阿米尔·汗新浪博客文章《高考结果》)

我相信,这位在世界另一端的电影人,和我们一样在做教育,做认真的教育,做属于人的教育,属于心灵的教育,属于信仰的教育。

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站在岸边,拿着鞭子训斥一条躺在沙滩上的鱼,可是不论我怎么鞭打、责骂,它始终不能跑得像兔子一样快,甚至竭尽全力,它都比不上乌龟。我想我并不知道它是一条鱼,后来,连它自己也不知道了,它和我一样以为,它也许是一只兔子,或者是一只乌龟,我们都没发现,其实水就在旁边,它是一条靠近水边的鱼。

学生笔下的《三个傻瓜》

在学习这个问题上,似乎很难做到顺心的事情。大多数的事情是自己逼迫自己,慢慢地,好像就已经习惯了,当初那种憎恶感就没那么明显了。可是兰彻就不一样,他的学习是一种享受,他爱这个。他告诉我的,并不是叫我爱上我本不爱的,而是让我更接近我爱的,他说这是上帝赐给我的恩惠,我得好好运用它,包裹着所有温柔的力量,我不用竭尽全力,只是一步一步昂首挺胸地迈向花团锦簇的地方。

(袁丹龙)

学校——一个制造“人才”的工厂。每年学校都以成绩至上的流水线大批量生产出各种“高才生”送到各大高校,再经由高校“加工”后投放社会,不得不说,这是当代教育的可悲之处。可当我们在抨击这种成绩至上论的同时,不是也在拿自己的成绩和别人的成绩做比较吗?虽然影片中的主人公桀骜不驯,甚至无视老师的存在,但每次的考试他都能拿到优异的成绩,这不是矛盾的吗?

或许要被社会所接纳就必须顺从这个社会吧!“一切为了分数,一切为了工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真理”。你可以讨厌他们,甚至鄙视他们,可你又不得不遵守它。除非你变成一个能力超强的人。当你有能力的时候,再来鄙视它吧!

(舒晓雪)

当我们都在趋附主流,通过某一种方式来寻求我们的成功,我们从前被称为梦想的东西便被束之高阁。与此同时,兰彻却在做着与我们完全不同的事情,做着我们不敢做的事情,他在坚持热爱,坚持梦想啊。

我们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喜欢的事情才能做得更好。可我们有几个人不是说说而已?追求梦想是一件无比冒险而又应该是最有把握的事,这是它的特点。但就本质来说,这是我们最重要的事,我们却总是望而却步。倘若我们拥有像兰彻一样的勇气,那我们,还能有什么遗憾?

(严文苑)

学习,是为了获取知识。可是当我思考自己的学习的时候,却发现,我只是漫无目的地读了10年书。

(温沉月)

《放牛班的春天》(Les Choristes)

导演:克里斯托夫·巴拉蒂(Christophe Barratier)

主演:热拉尔·朱尼奥(Gérard Jugnot)

上映时间:2004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