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理论与实践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立足文本,选准问“点”课堂提问应当深入探究文本,然后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选准“问”点,问点包括重点、矛盾处和细节处。因此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激发学生与作者的共鸣,解决重点成为课堂教学必需的任务。新课程教材选文大多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有些选文历经多年的课程改革未被取消,反而被提至愈加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其重要性。这也正是在文本细节处提问撞击出的思维火花。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理论与实践

(一)讲究问“法”

提问需要讲究方法,这个方法必须要在优化教学内容和把握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在课堂中灵活地运用。

1.曲 问

案例中X老师用《人力车夫》一诗作为导入:

四季的斑斓

悄然地

在你奔波的车轮中

演绎

你生命的履历

你的背影曳着旭日升起

携着夕阳隐没……

整首诗并未直接表明描写的是人力车夫这一职业,但学生依稀能从“车轮”“每一条蜿蜒的崎岖”等词句中感受到这是在描述人力车夫,领悟到人力车夫这一职业的工作内容与从事这一职业的心酸,从而为讲述老王的形象与老王的生活遭遇奠定基础。

X老师有意避开平铺直叙的方法,采用“绕一圈”的方式对文本进行阐释,促使学生先对人力车夫这一个职业深入思考,这种方法就是曲问法,即弯弯曲曲地问问题。

曲问这种方式的巧妙运用大多体现在老师对课文的导入上。在处理课堂的导入时,老师常会用与课文存在某些必然联系,但表面上看来不太明显的事物作为开头,继而在学生对导入有所理解后,老师再顺其自然地过渡到课堂的主题。

2.连问

案例中的X老师对学生问问题时采用连问法,如问题9和问题10,虽然是让学生自由讨论,但是小组代表在回答问题时,老师步步追问学生“老王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件事情体现了老王怎样的性格特点”,学生回答后,老师接着问“这件事情是详写还是略写”“为什么需要详写”以及“这一点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层层递进,让这位学生的思维由对课本的理解走向写作启示,既理解课文又学习了一种写作手法。

连问式提问的问题与问题之间相互联系、层层递进,逻辑性很强,老师采用这种方式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但是案例中的X老师对连问这种方式的使用不是很灵活,有些问题不够精练,指向性不明确,几乎不能打开学生思维。

连问法使用较好的当属邓彤老师,他在执教《明湖居听书》一课时,让同学们品一品课文中描写王小玉的文字,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有个学生回答:“我喜欢‘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八个字”,邓老师针对他的回答相继问了:“为什么?”“哦,你用了‘神韵’二字,从哪儿学来的?”“请问,她的气质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你觉得这句话好在哪里?”“用这一连串的比喻是不是啰唆了些?写一句‘眼如清水’不行吗?”

邓老师的连续发问不仅让这位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激活了思维,也使全班同学对课文加深了理解。

(二)立足文本,选准问“点”

课堂提问应当深入探究文本,然后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选准“问”点,问点包括重点、矛盾处和细节处。

1.问在重点处(www.xing528.com)

课例中的这位老师在进行第二课时的教学时,主要针对“老王临死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件事情进行研读分析,这件事情是整篇文章中最能表现出老王人物性格的部分,也是作者花大量笔墨着重渲染的,是文章的重点。这位老师将学生的视线集中在这一个片段中,让学生细细赏析这一段中老王的动作、神态等方面,以此领悟出老王这一人物形象所具有的品质。对这一片段的赏析就是立足文本,问在重点处。

问在重点处其实就如俗语所言“打蛇打七寸”,学生如果能抓住重点,就可以理清课文的顺序,疏通文章的脉络,进而把握课文主旨与作者深意,提高学习质量。

“重点”一方面指的是课文的关键点,是或隐或现地牵扯课文主题和作者主要观点的词句段,如课文中反复出现的句子和词语,或者是课文的中心处,又或者是课文的开头、段首句与结尾等等;另一方面指的是在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难点是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产生认知矛盾的地方,它的存在阻碍了学生进一步把握课文主旨。因此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激发学生与作者的共鸣,解决重点成为课堂教学必需的任务。

课例中老师对“老王临死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件事情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都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老王》这篇文章,对全面认识老王这一形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X老师选取这样一个角度,使学生更容易走进文本,更能拥有深刻的情感体验。这样的设计与我们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是十分吻合的。

2.问在矛盾处

上述案例中,X老师对文中“老王说‘我不是要钱’,为什么最后还是收了钱”这一个充满“矛盾”的句子提出疑问,即使老师不提出,相信学生也会主动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的疑惑。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老王形象的认识,也能更进一步看到老王身上散发的闪光点,认识到在文章中使用矛盾句有加深文章主旨,凸显作者情感的作用,这就是问在矛盾处的妙用。

矛盾处指的是课文里有一些看似矛盾实则合理的地方,初中的学生在语文知识方面还是稚嫩的,由小学过渡而来的他们没有经过如语文的文体以及每一种文体的构成要素等方面的训练,因此在看到课文中一些需要结合上下文理解的矛盾处会感到迷惑,这时就需要老师的点拨。

3.问在细节处

大多数老师都会将课文的细节描写作为课文的重点来讲解,X老师也不例外。她在第二课时中花了大半节课分析“老王在去世前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件事情,这位老师指导学生从动作、语言、神态、性格特点等方面着手,以此总结出老王、作者的形象以及老王身上的闪光点。当然,学生们也没有辜负老师的期望,通过自己对细节处的分析,准确理解了老王与作者的形象以及老王身上的可贵之处。

其实老师们之所以喜欢将问题问在细节处是源于细节处能更好地让读者接近作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老师只有通过分析细节,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才能读出作者的情感。新课程教材选文大多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有些选文历经多年的课程改革未被取消,反而被提至愈加重要的位置,由此可见其重要性。这些选文中,一个标点、一个有关人物的细小动词、一个似乎无关紧要的句子,往往都是作者匠心独运的结果,对细节的分析体现学生对文本的一种独特解读、对生活的自我思考。

对细节的分析,老师在设计教学时需要层层推细,使学生在老师的提问引导下逐层体会,激起读者与作者的共鸣。这也正是在文本细节处提问撞击出的思维火花。

(三)把握问“度”

这里所谓的“度”,是指难易程度,指课堂的提问需要秉承“中庸”的理念,难易程度要适中,要控制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而且老师在对学生提问时,还应该尽可能地照顾所有学生,调动全班同学的积极性。

课例中的这位老师在照顾全体学生上做得很到位,她所提的这些问题都是学生能够通过回归原文并简单整合文本信息获得,这使得整堂课处于轻松的氛围。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这位老师为兼顾全体学生,所提的问题浅显易懂,忽视了每一节课都是为了提高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教学目标,学生如果能轻易从书本上获取信息,他们就会越加懒散,不会有对问题有积极主动思考的想法。长期下来,学生思维越来越不活跃,个性化的想法逐渐被湮灭,取而代之的是书本上的固定答案。因此把握提问的难易程度尤为重要。

李镇西老师执教的《孔乙己》一文是将“度”运用娴熟的重要范例。他在讲解“为什么大约孔乙己的确是死了”这一问题上,由浅入深地向同学们询问了“孔乙己究竟死没死”“根据何在”“孔乙己为什么会‘的确’死去”这一系列问题,L老师设置的这些问题层层递进,富有层次,遵循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进程,使学生在学习中,思维不跳跃,有一个渐进的思维过程。

由此可见,老师在设计问题时需要先易后难,讲求循序渐进的过程。太难,忽视学生心理特点,超出理解水平和知识基础,会使学生在无法理解之时降低学习兴趣;太易,会使学生的思维产生惰性,学生养成不爱思考的习惯,提问的价值也失去了。这种“度”的控制,需要老师深入课堂了解学情,在提问时根据反馈信息及时纠正与调控

(四)有效评价

无论老师设计的问题有多精妙,若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没有及时有效地评价,那么这堂课都不能算得上成功。如果老师赞扬学生的回答,学生会更加积极地思考并举手回答问题。当然,老师不能一味地鼓励,对于回答得有点偏离主题的学生,老师还应在赞扬的基础上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模糊的意识清晰化、不准确回答规范化,对忽略遗漏的地方进一步思考。

上述课例中的X老师在课堂上就出现了对学生的回答不予评价的情况,虽说可能由于回答人数众多,老师无法照顾全体学生,但是老师至少应该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适当点评,以便鼓励学生下次再积极回答。

老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应该把握鼓励优先的原则,但事实上学生在理解课文时经常有误,此时老师应该在发现其不足后,需要先肯定学生的积极性,然后及时引导学生。虽然说现在倡导学生个性发展,让学生勇于说出自己的见解,可是对于文学作品,要想与作者有共鸣,还是应该有正确的思考路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