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故事建模读写:移动互联时代下课程与教师的研究历程

故事建模读写:移动互联时代下课程与教师的研究历程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梳理、解读它们就是理性地认识已有的“文学故事模型”的“文化预置蓝图”,而一旦我们综合它们,创建一些新的不同类型的、来自我们民族母语文本的“文学故事模型”,就能为读写各种不同类型的母语故事和文本,提供一种新的体现创新色彩的教学和训练体系。世界各国专家研究“故事模型”的众多材料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这“七步法”很有特点地概括了文学故事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

故事建模读写:移动互联时代下课程与教师的研究历程

从古代西方亚里士多德的“叙事诗学”和“悲剧模式”,到今天西方的“叙事学模型”“神话模型”“新批评文本模型”……这些“模型知识”,是从文艺学美学领域创建的“临界知识”和“预置蓝图”。现在从“创意写作学”的角度、从文学写作的实际操作过程来研究“文学创意写作”也发现:古今中外的许多理论家早已讨论过并建立了各自不同的“文学故事模型”“生活故事模型”“教育故事模型”“商业故事模型”……梳理、解读它们就是理性地认识已有的“文学故事模型”的“文化预置蓝图”,而一旦我们综合它们,创建一些新的不同类型的、来自我们民族母语文本的“文学故事模型”,就能为读写各种不同类型的母语故事和文本,提供一种新的体现创新色彩的教学和训练体系。

世界各国专家研究“故事模型”的众多材料也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

美国艾斯特·乔伊(Esther K.choy)的《让故事发挥作用》[1]用下列“故事五要素”来总结商业故事的情节模型:“起源情节——白手起家——成功逆袭——战胜邪恶——不可能事情变为现实”。他特别强调在讲述商业故事时,故事的“叙述视角”的选择、确立,将改变整个故事的感情色彩和听众的价值认同。用第一人称讲述,能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让他们产生感同身受的体验;用第三人称讲述,会让故事在调动听众的情感的同时,产生客观、全面的感觉

日本美浓部运宏的《故事练习》这样总结和开展生活故事模型的学习和训练。生活故事的“铺陈结尾”模型是:“铺陈——捕鼠器方式对‘预测’渲染——‘可是方程式’制造反转”。他与别人不同的地方是:在建立生活故事的讲述模型之前,特别强调要用“同感金字塔”来选择能引起读者情感共鸣的“同感题材”。

台湾广告创意界奇才卢建彰在《会讲故事,让世界听你的》[2]里说:优秀的广告故事的组合要素是:深刻的概念、新鲜的点子和有趣的素材,而成就这一切的是:“跳跃式思维”——从一个点出发,逐渐进行定义转换和展开联想。所有广告故事的创意结构是“循序渐进有层次”。(www.xing528.com)

美国卡迈思·加洛的《会讲故事才是好演讲》主要总结教育故事的讲述方法。“教育故事”有个“三要素组合模型”,这个简单的叙事模型,简化了故事,让人容易记住关键信息。教育故事的特点是让“讲故事燃起人们内心的火焰;故事要包含深意;故事要精练;叙事要激动人心”。讲故事应该发自内心,只有这样才能从心灵到心灵而产生听讲共鸣。故事把我们带入了另一个世界,我们知道自己被感动了,我们想要和故事的讲述者做朋友,想要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台湾许荣哲的《小说课》则是讲“文学故事”的“入门七步法”[3]。在三分钟内说出一个“有开头,有结尾,有冲突,有转折”的完整故事,七步法问七个问题——(1)主人公的“目标”是什么?(2)它的阻碍是什么?(3)他如何努力?(4)结果如何?(通常是不好的结果)(5)如果结果不理想,代表努力无效,而超越努力的意外可以改变着一切吗?(6)意外发生,情节如何‘转弯’?(7)最后的结局是什么?这“七步法”很有特点地概括了文学故事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

上述专家分别对不同类型的故事都总结出了不同类型的“故事模型”。这些“故事模型”的理论阐述就是体现事物规律的“临界知识”,而这些“临界知识”的学习、掌握就可以成为人们的“故事文化的预置蓝图”;在文学故事领域里,通过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精品欣赏研读,可以总结文学写作的“临界知识”,建立文学创意写作的各种模型。根据这些文学创意写作的模型方法,可以提出一整套根据模型而提出的训练方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