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类型电影的文化逻辑及美学特征

中国类型电影的文化逻辑及美学特征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世界电影发展史和中国电影自身发展的历程、现状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七年”电影都是一个特征鲜明的崭新阶段。其特殊性来源于电影观念、电影题材、电影创作、电影文化、电影美学、电影体制等各个方面,从整体来看,已经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基本模式。就革命史电影而言,主题的核心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二)人物形象的脸谱化“十七年”电影人物具有戏曲脸谱的特点。

中国类型电影的文化逻辑及美学特征

世界电影发展史和中国电影自身发展的历程、现状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十七年”电影都是一个特征鲜明的崭新阶段。其特殊性来源于电影观念、电影题材、电影创作、电影文化、电影美学、电影体制等各个方面,从整体来看,已经形成了一个特色鲜明的基本模式。这个模式值得去深入分析,客观呈现它的得失、优劣,从历史的角度去审视它的影响,可以为今天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经验。

(一)主题的核心逻辑

无论是革命历史剧,还是社会主义现实电影,最突出的主题是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和崇高,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宣传服从党的领导和指挥的唯一正确途径。

就革命史电影而言,主题的核心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具体体现在:①革命战争是神圣的,整个战争充满了纯净而清晰的乐观旋律。②信仰是无限的、美丽的、坚定的。一切努力,包括个人牺牲和战争,都是正当的、可敬的和不容置疑的。③个人价值的最终结果是成长为革命家。④共产党是新社会的唯一缔造者。

社会主义现实题材电影都具备宣传的功能。①宣传各种政策,即在银幕上用故事和形象向广大人民宣传、解释国家政策,描绘美好的社会蓝图。②颂扬劳动光荣与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现实题材影片往往会出现许多喜气洋洋的集体劳动的场面,劳动的艰苦、劳动的科学性与方式被抛置一旁。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集体,个体可以被鼓励做出奉献与牺牲,个体也只有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成功。③妇女的新形象。中华人民共和国女性的权利获得是共产党以政治方式实现的,既是党与社会主义社会对女性形象和价值观的重塑,也是女性自身需求的表达,两者混为一体。④社会主义改造、转变与斗争的主题,以维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正统地位。“改造”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针对旧的社会制度与旧社会出来的分子而言;“转变”主题是指人民内部思想一时不开窍的落后分子,经过先进者的教育、带动和事实的铁证,转变了态度,成为先进的标兵。对于那些较难改造与转变的非无产阶级成员,以及变质了的无产阶级成员,只能实施斗争的策略,斗争(主要是阶级斗争)也是社会主义题材电影的主题之一。例如《夺印》(1963)、《千万不要忘记》(1964)等影片。

(二)人物形象的脸谱

“十七年”电影人物具有戏曲脸谱的特点。脸谱不是按角色划分的,而是按类别划分的。人物形象“不仅是特定情境下的特定角色,而且是特定阶级的代表。由于阶级认同的明确性,人物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并具有可预见的超前性。因为阶级的关系,这个角色是定性的和定型的。几乎所有的“十七年”电影主题都与严肃的政治主题直接相关。工农兵是革命家和建设者的主角。公民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都处在附庸的边缘,都属于被过分丑化的对立角色。

(三)情节的模式化

“十七年”电影的情节具有明显的模式化特征,与戏剧程式类似,而这种模式化与商业类型电影的模式化不同,它不是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是由当时电影的生产与发行手段以及计划经济模式造成的,呈现出“生产的简单化,观念的一致化”特点。“十七年”电影的情节一般遵循三种模式:①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敌我矛盾冲突和我方的胜利结局。②社会主义现实题材电影的先进与落后的矛盾冲突及政治先进者的胜利结尾。③爱情伦理的政治化冲突设置以及政治的主导力量。高度的政治意识总是不费吹灰之力地抛开爱情和伦理,人性和人情被政治所挤压和切割。

(四)经典“红色电影”的秘密——生动的人物与精彩的故事(www.xing528.com)

与所有的叙事文学一样,“十七年”的优秀电影,仍然在于精彩生动的人物和故事,这些人物和故事脱颖而出,在艺术、政治、娱乐等方面为电影史提供了优秀的创作模式。

1.较生动的人物塑造

有两种电影具有良好的人物塑造:一种是惊险片的人物塑造。这类电影中的人物基本上属于成功的扁平类型。他们具有商业类型电影的英雄特质——英俊、忠诚,高超的技巧和勇气,成为一代年轻人的偶像。例如,《铁道游击队》的飞虎队、《平原游击队》的跳马双枪游击队长李向阳、《林海雪原》的大智大勇的杨子荣等。另一种是人物性格充满内在矛盾或个性鲜明。例如,《柳堡的故事》中的小兵李进,在爱与义务、军纪之间做出了痛苦的抉择,内心矛盾强烈,公信力高;《李双双》之所以受到观众喜爱,不是因为政治内容,而是因为李双双的鲜明人格。

2.精彩曲折的故事情节

惊险样式影片、战争片、爱情片与喜剧片之所以受到观众的欢迎,与它们处理题材时较好的叙事方式和结构有关系。地下战斗片、反特片、剿匪片是具有惊险样式的战争片,情节的戏剧性强,敌我双方斗智斗勇,波澜起伏。在《羊城暗哨》《永不消逝的电波》《51号兵站》《林海雪原》《冰山上的来客》《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经典影片中,常采用深入虎穴,危险丛生,勇敢机智,扭转局势的情节模式。

“十七年”电影文化是政治色彩浓郁的工农兵大众文化,它是农业文化、传统文化与新型政治文化的结合,形成农业文明特征鲜明的基本价值模式,都市文化偏居一隅。

“十七年”电影也追求大众文化,这是毛泽东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的工农兵政治大众文化。这次大会的唯一主题是确立毛泽东文艺思想的主导地位,其宗旨是为最广大的工农兵服务。工农兵大众文化的主体是农民文化。在经济基础和政府的支持下,工农兵的生活方式和利益在银幕上占据主导地位。传统文化是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而农业文明正是以工农兵文化为基础的,现代城市文化暂时处于困境。“十七年”群众文化是工农兵群众文化,是农业文化、传统文化和政治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十七年”电影制作者要在风格、题材、人物等方面贴近工农兵,要把工农兵的感情放在内心深处。戏剧化的情节、简单的视听语言、浅白的台词、单纯朴素的思想情感等,都是为工农兵观众服务的。虽然工农兵形象已经成为银幕的主角,但并不真实。其塑造的形象,具有脸谱的特点。对农民的一些合理要求进行批评和压制,如对一些青年农民向往城市生活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批评和封锁,使他们定居在农村生活中,把农村面貌就地改变作为唯一被允许和赞扬的行为品质。这些电影反映了农民朴素的一面,同时也过滤掉了许多农民的现实生活状况和心理波动。工农兵大众文化与以城市为中心的传媒业的消费性大众文化相去甚远。”十七年“电影的文化景观和价值取向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历史模式。

“十七年”电影探索和确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的基本特征,其模式轴心高度政治化。目前,转型期的中国电影正处于对过去模式的部分解构和逐步构建新模式的阶段。与“十七年”电影的整体模式相比,今天我们必须努力建立一种符合电影性质和电影产业特点的合理结构模式,它应该具有内在的新动力。“十七年”电影的成就和不足,给当代电影以具体的启示:强调电影的商业性,但不忽视电影文化价值和意识形态的积极传播,商业机制和政府需求仍需不断弥合;电影文化摆脱了政治桎梏,但要避免完全被商业资本控制,就要有一定的品位;开放时代的商业类型,故事和人物需要记住“十七年”封闭时代的率真、自然本土化、自信和自爱,要长期加强故事和人物的创意和视角转换,追求艺术创新、普世价值和多元化探索;构建符合国情的动态健全的电影产业机制。这些问题在“十七年”电影模式的重新审视中都得到了延伸。我们应该对过去保持警惕,而不是让它再次出现。我们应该永远记住和保留有价值的东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