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句丽南氏家族谱系的发现及结论

高句丽南氏家族谱系的发现及结论

时间:2023-08-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玄宗天宝十四年参与了安禄山的叛乱,并于759年投降朝廷并协助征讨叛军,因而晋封饶阳郡王,开府仪同三司,左金吾卫大将军,食邑三千户。南单德晚年在唐都长安居住,公元776年以78岁高龄离世,葬于白鹿塬。南单德墓志铭的发现使我们得以了解高句丽南氏的存在事实,以及南狄→南于→南单德→南珎贡这一四代相承的高句丽南氏家族谱系。

高句丽南氏家族谱系的发现及结论

南单德墓志铭2010年初出土于中国西安市东的白鹿塬,现收藏西安碑林博物馆。墓志铭盖石缺失,仅存志石。志石宽44.4厘米,长43.5厘米,厚度约为6.8厘米—7.5厘米。画有横24行,竖25行的棋盘格,里面刻有533字的志文。时间为唐代宗在位时的776年。

南单德的先祖在高句丽灭亡后来唐,隶属安东都护府,祖父南狄曾任磨米州都督,父亲南于担任过归州刺史等地方官。南单德作为南于的长子,于699年出生于当时高句丽的首都平壤,长于辽东地区,唐玄宗开元初年被擢升为边防武官。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参与了安禄山的叛乱,并于759年投降朝廷并协助征讨叛军,因而晋封饶阳郡王,开府仪同三司,左金吾卫大将军,食邑三千户。南单德晚年在唐都长安居住,公元776年以78岁高龄离世,葬于白鹿塬。

南单德墓志铭的发现使我们得以了解高句丽南氏的存在事实,以及南狄→南于→南单德→南珎贡这一四代相承的高句丽南氏家族谱系。同时,为研究唐王朝对包括安东都护府在内的高句丽故地的统治政策以及对高句丽遗民的待遇及使用等方面积累了全新的资料。而且,他们入唐之后担任地方官的活动以及被卷入叛乱的漩涡等让我们得以审视其归附于皇帝之后错综复杂的生活样貌。

主导灭亡高句丽的薛仁贵曾孙薛夔为墓主人南单德撰写了墓志铭,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高句丽遗民入唐之后与唐朝贵族门第直接交流的痕迹。

南单德墓志铭既是研究韩国史也是研究中国史的重要资料。不仅对高句丽人入唐之后的活动,对入唐之前高句丽的地名和官制研究也是颇有意义的崭新资料。另外,为研究唐朝对高句丽旧地的统治政策以及高句丽首都平壤与安东都护府等,也在现有研究之外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

责任编辑:王庆卫)

【注释】

[1]金荣官:韩国忠北大学校史学科教授

[2]洛阳及其周边的泉男生、泉男山、泉献诚、泉毖等渊盖苏文的子孙们的墓志铭。高玄、高质和高慈父子墓志铭,高钦德和高远望父子墓志铭,高德墓志铭,宝藏王的孙子高震墓志铭,高震的女儿高氏夫人和高足酉墓志铭,高牟墓志铭,高乙德墓志铭,李恩之和李怀父子墓志铭,王景曜、豆善富墓志铭等都有出土。在西安及其周边有高铙苗和高木卢、高提昔、李仁德、李他仁、似先义逸、南单德墓志铭等出土。

[3]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4年;王菁、王其袆:《平壤城南氏:入唐高句丽移民新史料——西安碑林新藏唐大历十一年〈南单德墓志〉》,《北方文物》2015年第1期;楼正豪:《新见高句丽遗民南单德墓志铭考释》,《西部考古》第8辑,科学出版社,2015年;拜根兴、宋丽:《新见高句丽百济移民墓志的新探索》,《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22辑,三秦出版社,2015年。

[4]张秉珍:《关于重新介绍高句丽遗民南单德墓志的检讨》,《高句丽渤海硏究》,2015年;张秉珍:《南单德墓志》,中国所在韩国古代金石文,韩国学中央硏究院出版部,2015年。

[5]王连龙:《战争与命运:总章元年后高丽人生存状态的考察——以唐代高丽人南单德墓志为线索》,首尔大学奎章阁韩国学硏究院,2016年。

[6]西安碑林博物馆藏有高句丽遗民高铙苗、高木卢、似先义逸的墓志铭。

[7]笔者直接实测的尺寸,在西安碑林博物馆发表的石碑尺寸大小为:宽44.2厘米,长43.5厘米,厚7.5厘米(赵力光主编:《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第381页)。

[8]赵超:《隋唐时期的墓志铭》,《中国古代墓志通论》,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第152—153页。

[9]墓志铭的判读,赵力光的《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续编》及王菁、王其袆的《平壤城南氏:入唐高句丽移民新史料——西安碑林新藏唐大历十一年〈南单德墓志〉》(《北方文物》,2015年第1期)的见解,楼正豪、王连龙等基本遵从。

[10]根据字形来判断读为“定”字的可能性比较大,王其袆等人也判读为“定”。

[11]鲁字下面的部分“曰”有毁损,根据典据确定为“鲁”,王其袆等人也判读为“鲁”。

[12]根据字形来判断能确定是“大”,王其袆等人也判读为“大”。

[13]王其袆等人都判读为“潦”,根据字形判断不是“氵”,更接近于“宀”,9行1列的“安”类似这种情况,“安”字的可能性更大。

[14]唐朝时期,国号“隋”写成“随”。唐建国后“隋”改为随,太宗在位前半期用“随”字,唐后期又还原为“隋”。

[15]王其袆等都判读为“太”,但分明是“大”,不过意思上没有差异。

[16]根据碑上残余字形和文脉,应是“再”字,王其袆等人都判读为“再”字。

[17]根据碑上残余字形和文脉,应是“河”字,王其袆等人都判读为“河”字。

[18]根据碑上残余字形和文脉,应是“念”字,王其袆等人都判读为“念”字。

[19]根据碑上残余字形和文脉,应是“寝”字,王其袆等人都判读为“寝”字。

[20]相关部分完全毁损了,不可能判读,但是根据文脉来看可能是借指“小女儿”的“少”。

[21]根据字形来判断是“咽”字,王其袆等判读为“咽”。

[23]根据碑上字形和文脉,应是“懿”字,王其袆等人都判读为“懿”字。

[24]王其袆,楼正豪,王连龙判读为“流”,根据字形和文脉来看更接近“弧”字。

[25]基本没有什么字画留下,不可能判读。

[26]基本没有什么字画留下,不可能判读。

[27]根据剩下的字形来看“恳”的可能性大,王其袆等都判读为“恳”字。

[28]相关部分全部损裂,不可能判读。

[29]相关部分大部分损裂,不可能判读,该当。

[30]相关部分全部损裂,不可能判读。

[31]根据剩下的字形来判断是“魂”字,王其袆等判读为“魂”。

[32]王其袆等都判读为“散”,但很难看出是“散”,现在不可能判读。

[33]基本没有什么字划留下,不可能判读。

[34]基本没有什么字划留下,不可能判读。

[35]15行2列从现在状态上不能判读,但从文脉上可以推测出是“少女”。

[36]薛仁贵征服高句丽,被除授为平阳郡公和检校安东都护(《旧唐书》卷八三《薛仁贵传》。

[37]《旧唐书》卷八三《列传》及《新唐书》卷二二〇《东夷高句丽传》。

[38]任命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并指挥吐蕃征伐军(《旧唐书》卷八三《薛仁贵传》。

[39]《旧唐书》卷八《玄宗纪》。

[40]王其袆和张秉珍认为是薛讷,王连龙则认为是薛楚玉,楼正豪和拜根兴的立场是“薛讷”或“薛楚玉”中的一个。

[41]《旧唐书》卷九三《薛讷传》。

[42]《新唐书》卷七三《宰相世系表》。

[43]《资治通鉴》卷二一一玄宗开元二年五月条。

[44]王连龙:《战争与命运:总章元年后高丽人生存状态的考察——以唐代高丽人南单德墓志为线索》,第405—406页。

[45]《唐六典》卷第10,秘书省著作郎。

[46]金荣官:《百济义慈王曾孙女太妃扶余氏墓志》,《百济学报》创刊号,百济学会,2009年,第123页;金荣官:《百济遗民陈法子墓志铭硏究》,《百济文化》,公州大学校百济文化硏究所,2014年,第113页。

[47]杨向奎:《唐代墓志义例研究》,岳麓书社,2013年,第80页。(www.xing528.com)

[48]从著作物可看唐代墓志铭主张公家立场,但是通过南单德墓志铭内容可以看出强烈的私人倾向。

[49][唐]林宝撰,岑仲勉校记:《元和姓纂附四校记》,中华书局,1994年,第758页。

[50][宋]邓名世撰,王力平点校:《古今姓氏书辩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291页。

[51]《战争与命运:总章元年后高丽人生存状态的考察——以唐代高丽人南单德墓志为线索》,第386页。

[52]金秀镇:《唐京高句丽遗民硏究》,首尔大学大学院国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第127—141页。

[53]金荣官:《关于高句丽遗民高提昔墓志铭的硏究》,《白山学报》,2013年,第160页。

[54]金荣官:《中国发见百济遗民祢氏家族墓志铭检讨》,《新罗史学报》,2012年,第141—142页。

[55]李成制:《高句丽·百济遗民墓志的出处记录及其中意味》,韩国古代史学会《韩国古代史硏究》,2014年,第165页。

[56]张秉珍:《关于重新介绍高句丽遗民南单德墓志的检讨》,《高句丽渤海硏究》,高句丽渤海学会,2015年,第291页;金秀镇:《唐京高句丽遗民硏究》,首尔大学校大学院国史学科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第131页。

[57]王菁、王其袆:《平壤城南氏:入唐高句丽移民新史料——西安碑林新藏唐大历十一年〈南单德墓志〉》,《北方文物》2015年第1期。

[58]《资治通鉴》卷一九八太宗贞观十九年。

[59]王锦厚:《高句丽古城硏究》,文物出版社,2002年,第214页。

[60]《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

[61]高质和高慈父子在与契丹之间的战斗中战死,而在697年以前是磨米州都督(张秉珍:《关于重新绍介高句丽遗民南单德墓志的检讨》,《高句丽渤海硏究》,高句丽渤海学会,2015年,第290页)。

[62]初置领羁縻州十四……凡此十四州并无城池,是高丽降户散此诸军镇以其酋渠为都督刺史羁縻之(《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

[63]唐代的羁縻州很好地施行了支配政策,南狄把高句丽灭亡以前,特别是645年唐太宗把高句丽降服时,在668年成为磨米州都督是不可能的。

[64]《唐六典》下卷,叁府督护州官吏下都督府。

[65]高丽既降,诏仁贵率兵二万人与刘仁轨于平壤留守,仍授右威卫大将军封平阳郡公兼检校安东都护(《旧唐书》卷八三《薛仁贵传》)。

[66]有干能者随才任使……高丽士众莫不欣然慕化(《旧唐书》卷八三《薛仁贵传》)。

[67]楼正豪:《新见高句丽遗民南单德墓志铭考释》,《西部考古》,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188页;《战争与命运:总章元年后高丽人生存状态的考察——以唐代高丽人南单德墓志为线索》,第393页。

[68]《唐六典》下卷,中州。

[69]《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

[70]大概一世代三十左右。

[71]既存研究里,在墓志铭里面安东判读辽东,之后也能看到“安东”字样。

[72]王菁、王其袆:《平壤城南氏:入唐高句丽移民新史料——西安碑林新藏唐大历十一年〈南单德墓志〉》,《北方文物》2015年第1期。

[73]《新见高句丽遗民南单德墓志铭考释》,第188页。

[74]《旧唐书》卷三九《地理志二》。

[75]《三国史记》卷七《新罗本纪》第7,文武王16年11月。

[76]金钟福:《渤海政治外交史》,一志社,2009年,第38—40页。

[77]徙安东都护府于辽东古城先是有华人任东官者悉罢之(《资治通鉴》卷二〇二,高宗仪凤元年二月条)。

[78]《战争与命运:总章元年后高丽人生存状态的考察——以唐代高丽人南单德墓志为线索》,第400页。

[79]苗威:《高句丽〈平壤城〉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2期。

[80]《新见高句丽遗民南单德墓志铭考释》,第188页。

[81]《战争与命运:总章元年后高丽人生存状态的考察——以唐代高丽人南单德墓志为线索》,第400—404页。

[82]《旧唐书》卷二〇〇《安禄山传》。

[83]《旧唐书》卷九《玄宗纪》。

[84]《资治通鉴》卷二一五玄宗天宝四年九月条。

[85]《资治通鉴》卷二一七玄宗天宝十四年四月条。

[86]《资治通鉴》卷二一七玄宗天宝十三年二月条。

[87]《资治通鉴》卷二一七玄宗天宝十四年二月条。

[88]王连龙认为南或许因为得到了安禄山的帮助得以升进(《战争与命运:总章元年后高丽人生存状态的考察——以唐代高丽人南单德墓志为线索》,第415页)。

[89]因安禄山之乱,长安陷落,玄宗至蜀地避难,让位于肃宗(《旧唐书》卷一〇《肃宗纪》)。

[90]《资治通鉴》卷二二一肃宗乾元二年正月条。

[91]《新唐书》卷六《肃宗纪》。

[92]安禄山之乱发生一个月后,天宝十四年(755)十二月洛阳陷落(《旧唐书》卷一〇《肃宗纪》)。

[93]肃宗为了镇压叛乱,任广平郡王李俶为天下兵马元帅,郭子仪为副元帅(《新唐书》卷九《肃宗纪》)。

[94]《战争与命运:总章元年后高丽人生存状态的考察——以唐代高丽人南单德墓志为线索》,第416页。

[95]《战争与命运:总章元年后高丽人生存状态的考察——以唐代高丽人南单德墓志为线索》,第417页。

[96]可推测南单德在饶阳城战斗中,在讨伐史思明军时建立了大功而被封为饶阳郡王(《新见高句丽遗民南单德墓志铭考释》,第188页)。

[97]在今天西安市南边的西安科学技术大学和长安大学一带。

[98]武伯纶:《唐万年、长安县乡里考》,《考古学报》1963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